今日一文·古文名著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名著 > 魏书 > 列传·卷九

列传·卷九

  献文六王
  咸阳王 赵郡王 广陵王 高阳王 北海王
  献文皇帝七男。李思皇后生孝文皇帝。封昭仪生咸阳王禧。韩贵人生赵郡灵王 干、高阳文穆王雍。孟椒房生广陵惠王羽。潘贵人生彭城武宣王勰。高椒房生北海 平王详。勰别有传。
  咸阳王禧,字永寿。太和九年封,加侍中、骠骑大将军、中都大官。文明太后 令曰:“自非生知,皆由学诲。皇子皇孙,训教不立,温故求新,盖有阙矣。可于 闲静之所,别置学馆,选忠信博闻之士为之师傅,以匠成之。”高祖以诸弟典三都, 诫禧等曰:“汝等国之至亲,皆幼年任重,三都折狱,特宜用心。夫未能操刀而使 割锦,非伤锦之尤,实授刀之责。皆可修身慎行,勿有乖爽。”文明太后亦诫禧等 曰:“汝兄继承先业,统御万机,战战兢兢,恆恐不称。汝所治虽小,亦宜克念。” 高祖又曰:“周文王小心翼翼,聿怀多福。如有周公之才,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 汝等宜小心畏慎,勿自骄怠。”出为使持节、开府、冀州刺史,高祖饯于南郊。又 以济阴王郁枉法赐死之事,遣使告禧,因而诫之。
  后禧朝京师,高祖谓王公曰:“皇太后平日以朝仪阙然,遂命百官更欲撰缉, 今将毕修遗志,卿等谓可行不?当各尽对,无以面从。”禧对曰:“仪制之事,用 舍各随其时,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臣谓宜述元志,备行朝式。”高祖然之。 诏曰:“仲尼在乡党,犹尚恂恂;周文王为世子,卑躬求道。禧等虽连萼宸晖,得 不尊尚师傅也?故为置之,以加令德。延尉卿李冲可咸阳王师。”禧将还州,高祖 亲饯之,赋诗叙意,加禧都督冀、相、兗、东兗、南豫、东荆六州诸军事。
  于是,王国舍人应取八族及清修之门,禧取任城王隶户为之,深为高祖所责。 诏曰:“夫婚姻之义,曩叶攸崇;求贤择偶,绵代斯慎。故刚柔著于《易经》, 《鹊巢》载于《诗》典,所以重夫妇之道,美尸鸠之德,作配君子,流芳后昆者也。 然则婚者,合二姓之好,结他族之亲,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必敬慎重正而后 亲之。夫妇既亲,然后父子君臣、礼义忠孝,于斯备矣。太祖龙飞九五,始稽远则, 而拨乱创业,日昃不暇。至于诸王娉合之仪,宗室婚姻之戒,或得贤淑,或乖好逑。 自兹以后,其风渐缺,皆人乏窈窕,族非百两,拟匹卑滥,舅氏轻微,违典滞俗, 深用为叹。以皇子茂年,宜简令正,前者所纳,可为妾媵。将以此年为六弟娉室。 长弟咸阳王禧可娉故颍川太守陇西李辅女,次弟河南王干可娉故中散代郡穆明乐女, 次弟广陵王羽可娉骠骑谘议参军荥阳郑平城女,次弟颍川王雍可娉故中书博士范阳 卢神宝女,次弟始平王勰可娉廷尉卿陇西李冲女,季弟北海王详可娉吏部郎中荥阳 郑懿女。”
  有司奏冀州人苏僧瓘等三千人,称禧清明有惠政,请世胙冀州。诏曰:“利建 虽古,未必今宜;经野由君,理非下请。邑采之封,自有别式。”入除司州牧、都 督司豫荆郢洛东荆六州诸军事,开府如故,赐帛二千匹、粟五千斛。诏以禧元弟之 重,食邑三千户,自余五王皆食邑二千户。
  高祖引见朝臣,诏之曰:“卿等欲令魏朝齐美于殷周,为令汉晋独擅于上代?” 禧曰:“陛下圣明御运,实愿迈迹前王。”高祖曰:“若然,将以何事致之?为欲 修身改俗,为欲仍染前事?”禧对曰:“宜应改旧,以成日新之美。”高祖曰: “为欲止在一身,为欲传之子孙?”禧对曰:“既卜世灵长,愿欲传之来叶。”高 祖曰:“若然,必须改作,卿等当各从之,不得违也。”禧对曰:“上命下从,如 风靡草。”高祖曰:“自上古以来及诸经籍,焉有不先正名,而得行礼乎?今欲断 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 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 若仍旧俗,恐数世之后,伊洛之下复成被发之人。王公卿士,咸以然不?”禧对曰: “实如圣旨,宜应改易。”高祖曰:“朕尝与李冲论此。冲言:‘四方之语,竟知 谁是?帝者言之,即为正矣,何必改旧从新。’冲之此言,应合死罪。”乃谓冲曰: “卿实负社稷,合令御史牵下。”冲免冠陈谢。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 “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我徂东山,虽不三年,既离寒暑,卿等何为而 违前诏?”禧对曰:“陛下圣过尧舜,光化中原。臣虽仰禀明规,每事乖互,将何 以宣布皇经,敷赞帝则?舛违之罪,实合刑宪。”高祖曰:“若朕言非,卿等当须 庭论,如何入则顺旨,退有不从?昔舜语禹:汝无面从,退有后言。其卿等之谓乎?”
  寻以禧长兼太尉公。后高祖幸禧第,谓司空穆亮、仆射李冲曰:“既有天地, 又有君臣,太尉位居台铉,在冢宰之上,三槐九棘,不可久空。元弟禧虽在事不长, 而戚连皇极,且长兼太尉,以和饪鼎。朕常恐君有空授之名,臣贻彼己之刺。今幸 其宅,徒屈二宾,良以为愧。”
  高祖有事于方泽,质明,群臣问起居。高祖曰:“昨日方泽,殊自大暑,遇天 云廕密,行人差得无弊。”禧对曰:“陛下德感天地,故云物凝彩,虽复雨师氵丽 扫,风伯清尘,岂过于此!”高祖曰:“伊洛南北之中,此乃天地氤氲,阴阳风雨 之所交会,自然之应,非寡德所能致此。”
  高祖笃于兄弟,以禧次长,礼遇优隆,然亦知其性贪,每加切诫,虽当时遵奉, 而终不改操。禧表曰:“国朝偃武崇文,偏舍来久,州镇兵人,或有雄勇,不闲武 艺。今取岁暮之暇,番上之日,训其兵法。弓矢干槊,三分并教,使人闲其能,临 事无阙。”诏曰:“虽云教武,未练其方,既逼北行,卒闻教武,脱生群惑,且可 停之。”后从平汉阳,以克南阳之勋,加侍中,正太尉。
  及高祖崩,禧受遗辅政。虽为宰辅之首,而从容推委,无所是非,而潜受贿赂, 阴为威惠者,禧特甚焉。是年,八座奏增邑千户,世宗从之,固辞不受。禧性骄奢, 贪淫财色,姬妾数十,意尚不已,衣被绣绮,车乘鲜丽,犹远有简娉,以恣其情。 由是昧求货贿,奴婢千数,田业盐铁遍于远近,臣吏僮隶,相继经营。世宗颇恶之。
  景明二年春,禧等为将礿祭入斋,世宗诏领军于烈,率左右召禧等入于光极殿。 诏曰:“恪虽寡昧,忝承宝历,比缠尪疹,实凭诸父,苟延视息,奄涉三龄。父等 归逊殷勤,今便亲摄百揆,且还府司,当别处分。”寻诏曰:“朕以寡昧,夙罹闵 凶,忧茕在疚,罔知攸济。实赖先帝圣德,遗泽所覃,宰辅忠贤,劬劳王室,用能 抚和上下,肃清内外。乃式遵复子,归政告逊,辞理恳至,邈然难夺。便当励兹空 乏,亲览机务。王尊惟元叔,道性渊凝,可进位太保,领太尉;司空北海王季父英 明,声略茂举,可大将军、录尚书事。”
  世宗既览政,禧意不安。而其国齐帅刘小苟,每称左右言欲诛禧。禧闻而叹曰: “我不负心,天家岂应如此!”由是常怀忧惧。加以赵脩专宠,王公罕得进见。禧 遂与其妃兄兼给事黄门侍郎李伯尚谋反。时世宗幸小平津,禧在城西小宅。初欲勒 兵直入金墉,众怀沮异,禧心因缓。自旦达晡,计不能决,遂约不泄而散。武兴王 杨集始出便驰告,而禧意不疑。乃与臣妾向汇池别墅,遣小苟奉启,云“检行田牧”。 小苟至邙岭,已逢军人,怪小苟赤衣,将欲杀害。小苟困迫,言欲告反,乃缓之。 禧是夜宿于洪池,大风暴雨,拔树折木。禧不知事露。其夜,或说禧曰:“殿下集 众图事,见意而停,恐必漏泄,今夕何宜自宽。恐危祸将至。”禧曰:“有此躯命, 应知自惜,岂待人言。”又说曰:“殿下兒妇已渡河,两头不相知,今俯眉自安, 不其危乎!”禧曰:“初遣去日,今如行人渡河,听我动静。我久已遣人追之,计 今应还。”而尹仵期与禧长子通已入河内郡,列兵仗,放囚徒。而将士所在追禧。 禧自洪池东南走,僮仆不过数人,左右从禧者,唯兼防阁尹龙虎。禧忧迫不知所为, 谓龙虎曰:“吾愦愦不能堪,试作一谜,当思解之,以释毒闷。”龙虎欻忆旧谜云: “眠则俱眠,起则俱起,贪如豺狼,赃不入己。”都不有心于规刺也。禧亦不以为 讽己,因解之曰:“此是眼也。”而龙虎谓之是箸。渡洛水,至柏谷坞,从者唯禧 二舅及龙虎而已。顾谓龙虎曰:“凡夫尚有节义,相为取死,汝可勉心,作与太尉 公同死计。”龙虎曰:“龙虎东野常人,遭殿下宽明,接处左右。今属危难,恨无 远计匡济圣躬,若与殿下同命,虽死犹生。”俄而禧被擒获,送华林都亭。世宗亲 问事源,著千斤锁格龙虎,羽林掌卫之。
  初,高祖闲宴,从容言于禧等:“我后子孙,邂逅不逮,汝等观望辅取之理, 无令他人有也。”禧临尽,虽言不次第,犹尚泣涕,追述先旨,然畏迫丧志,不能 慷慨有所感激也。及与诸妹公主等诀,言及一二爱妾。公主哭且骂之云:“坐多取 此婢辈,贪逐财物,畏罪作反,致今日之事,何复嘱问此等!”禧愧而无言,遂赐 死私第。其宫人歌曰:“可怜咸阳王,奈何作事误。金床玉几不能眠,夜蹋霜与露。 洛水湛湛弥岸长,行人那得渡?”其歌遂流至江表,北人在南者,虽富贵,弦管奏 之,莫不洒泣。同谋诛斩者数十人,潜瘗禧于北邙。绝其诸子属籍。禧之诸女,微 给资产奴婢,自余家财,悉以分赉高肇、赵脩二家。其余赐内外百官,逮于流外, 多者百余匹,下至十匹。于后,禧诸子每乏衣食,独彭城王勰岁中再三赈给之。禧 有子八人。
  长子通,字昙和。窃入河内,太守陆琇初与通情,既闻禧败,乃杀之。
  通弟翼,字仲和。后会赦,诣阙上书,求葬其父。频年泣请,世宗不许。翼乃 与弟昌、晔奔于萧衍。翼与昌,申屠氏出。晔,李妃所生也。翼容貌魁壮,风制可 观,衍甚重之,封为咸阳王。翼让其嫡弟晔,衍不许。后以为信武将军、青冀二州 刺史,镇郁州。翼谋举州入国,为衍所移。昌为衍直阁将军。
  翼弟显和,昌弟树,后亦奔于衍。显和卒于江南。
  树,字秀和。美姿貌,善吐纳,兼有将略。衍尤器之,封为魏郡王,后改封鄴 王。数为将领,窥觎边服。时扬州降衍,兵武既众,衍将湛僧珍,虑其翻异,尽欲 杀之。树以家国,遂皆听还。衍以树为镇西将军、郢州刺史。尔朱荣之害百官也, 树闻之,乃请衍讨荣。衍乃资其士马,侵扰境上。前废帝时,窃据谯城。出帝初, 诏御史中尉樊子鹄为行台,率徐州刺史、大都督杜德以讨之。树城守不下,子鹄使 金紫光禄大夫张安期往说之,树乃请委城还南,子鹄许之。树恃誓约,不为战备。 杜德袭击之,擒树送京师,禁于永宁佛寺,未几赐死。
  孝静时,其子贞,自建业赴鄴,启求葬树,许之。诏赠树侍中、都督青徐兗扬 豫五州诸军事、太师、司徒公、尚书令、扬州刺史。贞既葬,还于江南。
  晔,字世茂。衍封为桑乾王,拜散骑常侍。卒于秣陵。
  初,正光中诏曰:“周德崇厚,蔡仲享国;汉道仁恕,淮南毕王。皆所以申恩 懿戚,蠲荡旧衅,义彰曩叶,咏流前史。顷者,咸阳、京兆王自贻祸败,事由间惑, 犹有可矜。两门诸子,并可听附属籍。”后复禧王爵,葬以王礼。诏晔弟坦袭,改 封敷城王,邑八百户。坦傲佷凶粗,从叔安丰王延明责之曰:“汝凶悖性与身而长, 昔有宋东海王祎志性凡劣,时人号曰‘驴王’。我熟观汝所作,亦恐不免驴号。” 庄帝初,还复本封。武定中,为太师。齐受禅,爵例降。
  坦弟昶,起家通直散骑常侍、琅邪县开国公,邑五百户。庄帝初,特封太原王。 累迁鸿胪卿,超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天平二年薨,赠太尉公。
  子善慧,袭。齐受禅,爵例降。
  赵郡王干,字思直。太和九年,封河南王,加卫大将军,除侍中、中都大官。 寻授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领吏部尚书。
  所生母薨,高祖诏曰:“太妃韩氏薨逝,情以伤恸。太妃先朝之世,位拟九嫔, 豫班上族,诞我同气。念此孤稚,但用感恻。明当暂往临哭,可敕外备办。”遣侍 御史假节监护丧事,赠彩八百匹。诏曰:“季世多务,情缘理夺。干既居要任,铨 衡是荷,岂容遂其私志,致旷所司。可遣黄门郎敦谕,令勉从王事,朕寻当与之相 见。”拜使持节、都督南豫郢东荆三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开府、豫州刺史。
  及车驾南伐,以干为使持节、车骑大将军、都督关右诸军事,给铜虎符十,别 赐诗书。高祖笃爱诸弟,以干总戎别道,诫之曰:“司空穆亮年器可师,散骑常侍 卢渊才堪询访,汝其师之。”寻以萧赜死,班师。
  迁洛,改封赵郡王,除都督冀定瀛三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冀州刺史,开府 如故,赐杂物五百段,又密赐黄金十斤。高祖亲饯于近郊,诏干曰:“夫刑狱之理, 先哲所难,然既有邦国,得不自励也。汝,我之懿弟,当十修厥德,光宗有魏,深 思远图,如临深履薄。若恃亲重,不务世政,国有常宪,方增悲感。”高祖诏以李 凭为长史,唐茂为司马,卢尚之为谘议参军以匡弼之。而凭等谏诤,干殊不纳。州 表斩盗马人,于律过重,而尚书以干初临,纵而不劾。诏曰:“夫刑以节人,罪必 无滥,故刑罚不中,民无措足。若必以威杀为良,则应泛通众牧。苟须有禁,何得 不稽之正典?又律令条宪,无听新君加戮之文;典礼旧章,不著始临专威之美。尚 书曲阿朕意,实伤皇度。干暗于治理,律外重刑,并可推闻。”
  后转特进、司州牧。车驾南讨,诏干都督中外诸军事,给鼓吹一部,甲士三百 人,出入殿门。干贪淫不遵典法,御史中尉李彪将纠劾之。会遇干于尚书下舍,因 屏左右而谓干曰:“殿下,比有风闻,即欲起弹,恐损圣明委托之旨,若改往修来, 彪当不言;脱不悛改,夕闻旦发。”而干悠然不以为意,彪乃表弹之。高祖省之忿 惋,诏干与北海王详,俱随太子诣行在所。既至,详独得朝见,干不蒙引接。密令 左右察其意色,知无忧悔,乃亲数其过,杖之一百,免所居官,以王还第。
  二十三年薨,年三十一。给东园秘器、敛服十五称,赠帛三千匹,谥曰灵王, 陪葬长陵。
  子谧,世宗初袭封。干妃穆氏表谧母赵等悖礼愆常,不逊日甚,尊卑义阻,母 子道绝。诏曰:“妾之于女君,犹妇人事舅姑,君臣之礼,义无乖二。妾子之于君 母,礼加如子之恭,何得黩我风政!可付宗正,依礼治罪。”谧在母丧,听音声饮 戏,为御史中尉李平所弹。遇赦,复封。除通直散骑常侍,加龙骧将军,迁太子中 庶子,出为冠军将军、岐州刺史。
  谧性严,暴虐下人。肃宗初,台使元延到其州界,以驿逻无兵,摄帅检核。队 主高保愿列言所有之兵,王皆私役。谧闻而大怒,鞭保愿等五人各二百。数日之间, 谧召近州夫,闭城四门,内外严固,搜掩城中,楚掠备至。又无事而斩六人。合城 凶惧,众遂大呼屯门。谧怖,登楼毁梯以自固。土人散走,城人分守四门。灵太后 遣游击将军王靖驰驿谕之。城人既见靖至,开门谢罪,奉送管籥。乃罢谧州。还, 除大司农卿。又除散骑常侍、平北将军、幽州刺史。谧妃胡氏,灵太后从女也。未 发,坐殴其妃免官。后除都官尚书,加安南将军。
  正光四年薨。给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赠帛五百匹。高阳王雍,干之 母弟,启论谧,故超赠假侍中、征南将军、司州牧,谥曰贞景。
  子毓,字子春,袭。庄帝初,河阴遇害。赠卫大将军、仪同三司、青州刺史, 谥曰宣恭。无子,诏以谧弟谳子寘字景融为后,袭爵。及寘伯谌复封赵郡,改封平 昌王。齐受禅,爵例降。
  谧兄谌,字兴伯,性平和。自通直正员郎,迁太子庶子、司空司马、鸿胪少卿。 迁后将军、肆州刺史,固辞不拜。改授平南将军、光禄少卿。转黄门侍郎,进号安 南将军、光禄大夫。出为散骑常侍、中军将军、相州刺史。罢州,除宗正卿、都官 尚书。以亲例封上蔡县开国公,食邑四百户,让而不受。庄帝初,拜车骑将军、仪 同三司、尚书左仆射;封魏郡王,食邑一千户。又加侍中。谌本年长,应袭王封, 其父灵王宠爱其弟谧,以为世子。庄帝诏复谌封赵郡王。进号骠骑大将军,加开府, 迁司空公。出帝时,转太保、司州牧、太尉公,又迁太师,录尚书事。孝静初,为 大司马。三年薨,赠假黄钺、侍中、都督、冀州刺史,谥曰孝懿。谌无他才识,历 位虽重,时人忽之。
  子炜,袭。齐受禅,爵例降。
  谧弟谭,颇强立,少为宗室所推敬。自羽林监出为高阳太守,为政严断,豪右 畏之。肃宗初,入为直阁将军,历太仆、宗正少卿,加冠军将军。元法僧外叛,诏 谭为持节、假左将军、别将以讨之。徐州平,迁光禄少卿、行南兗州事、征虏将军、 泾州刺史。入为武卫将军。寻诏谭为都督以讨杜洛周,次于军都,为洛周所败。还, 除安西将军、秦州刺史。卒,赠抚军将军、仪同三司、青州刺史。
  谌弟谳,为人贪暴无礼。自羽林监迁司徒主簿。肃宗时,除正员郎,稍迁左将 军、太中大夫;封平乡县开国男,邑二百户。庄帝初,河阴遇害。赠车骑大将军、 仪同三司、定州刺史。
  子景暄,直阁将军。从出帝没于关西。
  谳弟譿,羽林监、直阁将军。早卒,赗帛五百匹,赠镇远将军、恆州刺史。
  广陵王羽,字叔翻。太和九年封,加侍中、征东大将军,为外都大官。羽少而 聪慧,有断狱之称。后罢三都,羽为大理,加卫将军,典决京师狱讼,微有声誉。 迁特进、尚书左仆射,又为太子太保、录尚书事。
  高祖将南讨,遗羽持节安抚六镇,发其突骑,夷人宁悦。还领廷尉卿。车驾既 发,羽与太尉丕留守,加使持节,语在《丕传》。高祖友爱诸弟,及将别,不忍早 分,诏羽从至雁门,乃令羽归。望其称效,故赐如意以表心。
  迁都议定,诏羽兼太尉,告于庙社。迁京之后,北蕃人夷多有未悟。羽镇抚代 京,内外肃然,高祖嘉之。十八年春,羽表辞廷尉,不许。
  羽奏:“外考令文,每岁终,州镇列牧守治状。及至再考,随其品第,以彰黜 陟。去十五年中,在京百僚,尽已经考为三等。此年便是三载,虽外有成令,而内 令未班。内外考察,理应同等。臣辄推准外考,以定京官治行。”诏曰:“虽内考 未宣,绩已久著,故《明堂》、《月令》载公卿大夫论考属官之治,职区分著。三 公疑
  尚书三载殿最之义,此之考内,已为明矣。但论考之事,理在不轻,问绩 之方,应关朕听,辄尔轻发,殊为躁也。每考之义,应在年终,既云此年,何得春 初也!今始维夏,且待至秋后。”
  高祖临朝堂议政事,谓羽曰:“迁都洛阳,事格天地,但汝之迷,徒未开沉鄣 耳。朕家有四海,往来何难?朕初发洛阳,教示永寿,皆谓分别。比自来后,诸处 分之事,已差前敕。今举大功,宁为虚费?且朕无周召之弟,岂容晏安日逸。今便 北巡,迁留之事,当称朕怀。”
  后高祖临朝堂,谓群臣曰:“两仪既辟,人生其间,故上天不言,树君以代。 是以《书》称三考之绩,《礼》云考成之章。自皇王以降,斯道靡易。朕以寡德, 猥荷洪基,思与百辟,允厘庶务。然朕识乏知人,不能使朝绝素餐之饥,野无《考 盘》之刺,夙宵寤寐,载怀怵惕。卿等皆是朝贤国彦,匡弼是寄,各率乃心,以旌 考绩之义。如乖忠正,国有常刑。贤者虽疏必进,不肖者虽亲必黜。”顾谓羽曰: “上下二等,可为三品,中等但为一品。所以然者,上下是黜陟之科,故旌丝发之 美,中等守本,事可大通。”
  羽先呈廷尉五局司直。高祖曰:“夫刑狱之难,实惟自古,必也断讼,夫子所 称。然五局所司,专主刑狱,比闻诸风听,多论五局不精。知人之难,朕岂独决, 当与群臣同之。卿等各陈所闻。”高祖谓羽及少卿邓述曰:“五局司直,卿等以何 为品?”羽对曰:“诸司直并简圣心。往者,百官初置,擢为狱官,听讼察辞,无 大差越。所以为二等者,或以视事甫尔,或以见机迟速,朝廷既有九品之制,故计 其丝发之差,以为品第。统论所得,大都相似。”高祖曰:“朕顷年以其人识见可 取,故简司狱官,小优劣不足为差。然廷尉所司,人命之本事,须心平性正、抑强 哀弱、不避贵势、直情折狱者可为上等。今正欲听采风谣,虚实难悉;正欲不采, 事无所据。然人言恶者未必是恶,言善者不必是善。所以然者,或断讼不避豪贵, 故人以为恶;或将势抑贱,贵人以为好。然开朕之听,皆贵者言,是以迟回三复, 良由于此。局事须冰清玉洁,明扬褒贬。卿等既是亲典,邪正得失,悉所具之,可 精辨以闻。”邓述对曰:“陛下行赏得人,余者甘心;若赏不尽能,无以劝励。如 臣愚见,愿不行赏。”高祖曰:“朕昔置此官,许三年考绩,必行赏罚。既经今考, 若无黜陟,恐正直者莫肯用心,邪曲者无以改肃。自非释之于公,何能尽其至理? 虽不可精其微致,且望粗有殿最。诸尚书更与群官善量所以。”

译文

  献文皇帝有七个儿子。李思皇后生孝文皇帝。封为昭仪生咸阳王元禧。韩贵人生赵郡灵王元干、高阳文穆王元雍。孟椒房生广陵惠王元羽。潘贵人生彭城武宣王元勰。高椒房生北海平王元详。元勰另外有传记。
  咸阳王元禧,字永寿。太和九年封,加授侍中、骠骑大将军、中都大官。文明太后下令说:“除非生而知之,都由学习教诲,皇子皇孙,教导没有树立,温习旧知识求得新体会,还有缺略。可以在悠闲安静的地方,另外设置学馆,选择忠诚信实见闻广博的人做老师,来培养造就他们。”高祖以几个弟弟掌管三个都城,告诫元禧等人说:“你们是国家最亲近的人,都年纪小而责任重,三个都城的判案,特别应该用尽心思。不能拿刀而派人割裂锦缎,不是损伤锦缎者的遇错,实为给刀者的责任。都应修养身心谨慎行动,不要有过失差错。”文明太后也告诫元禧等人说:“你们的哥哥继承先人业绩,掌管各项事务,警惧小心,总是担心不能胜任。你们所治理的地方虽然小,也应细心思虑。”高祖又说:“周文王小心翼翼,心中求取福祉。如果有周公的才能,假使他骄傲而且吝啬,其余的德行就不值得一谈。你们应该小心谨慎,不要自我骄傲懈怠。”元禧外任使持节、开府、冀州刺史,高祖在南郊为他饯行。又把济阴王元郁违法被赐自杀的事,派遣使者告诉元禧,藉此告诫他。
  后来元禧到京城朝见,高祖对王公们说:“皇太后往日因朝廷礼仪缺略,于是命令百官要再撰作编辑,现在将要完成太后遗愿,各位以为可行否?应各加回答,不要表面顺从。”元禧回答说:“礼仪制度的事情,使用舍去各依据时代,然而民众可以使他们遵循制度,不能够使他们知道所以然。臣下以为应继承先人志向,完备地施行朝廷仪式。”高祖赞同他的话。下韶说:“仲尼在乡里,还显得谦卑恭顺,周文王做世子,谦虚恭敬地求取道理,元禧等人虽然并蒂沐浴皇室光辉,能不尊敬崇尚老师吗?所以为他们设置老师,以增加美好的德行。廷尉卿李冲可做咸阳王的老师。”元禧将要回到州中,高祖亲自为他饯行,赋诗表达心意,加授元禧为都督冀、相、兖、束兖、南豫、东荆六州诸军事。
  造时,王国舍人应该录取八个家族和清高有修养的门户中人,元禧录取任城王的隶属户担任,深受高祖的责难。诏令说:婚姻的意义,往日所尊崇,求取贤人选择佳偶,历代所慎重,所以刚柔标举于《易经》,《鹊巢》记载在《诗经》中,是用来强调夫妇的道理,赞美用心专一的德行,匹配君子,流传美名到后代的。那么婚姻,和合两个姓氏的友好,联结其他宗族的亲密,上用以侍奉宗庙,下用以延续后代,一定要恭敬谨慎稳重端庄而后亲近。夫妇亲近了,然后父子君臣、礼义忠孝,于是就完备了。太祖登位,开始稽考远古准则,而治理乱世开创大业,日夜没有闲暇。至于诸王下聘成婚的礼仪,宗室婚姻的鉴戒,有时得到贤明善良的妻子,有时是不和谐的配偶。从这以后,风尚逐渐缺略,都是人不美好,家族不富足,选择配偶低贱无标准,外戚微弱,违背典章凝塞风俗,深深为此感叹。因皇子成年,应该挑选美好端庄的,原先所纳的,可做诗妾。将在今年为六个弟弟娶妻室。长弟咸阳王元禧可娶已故颖川太守陇西人李辅的女儿,三弟河南王元干可娶已故中散大夫代郡人穆明乐的女儿,四弟广陵王元羽可娶骠骑谘议参军荣阳人郑平城的女儿,五弟颖川王元雍可娶已故中书博士范阳人卢神宝的女儿,六弟始平王元勰可娶廷尉卿陇西人李冲的女儿,小弟北海王元详可娶吏部郎中荣阳人郑懿的女儿。
  有关官员上奏冀州人苏僧璀等三千人,称说元禧清廉正派有德政,请求世代分封在冀州。诏令说:“封建诸侯虽久远,未必合乎当今实际;划分疆界出自君主,依理不由下民请求。食邑的封授,自然有另外的准则。”元禧入京被授任司州牧、都督司豫荆郢洛束荆六州诸军事,开府照旧,赐予帛二千匹、粟五千斛。高祖下诏因元禧大弟弟的尊贵身份,食邑为三千户,其余五王的食邑都为二千户。
  高祖接见朝廷大臣,诏令他们说:“你们是想使魏朝同殷、周美名相等,还是想使汉、晋独享美名于前代?”元禧说:“陛下英明统御天下,实在希望超越前代帝王。”高祖说:“如果这样,将用什么事达到呢?是要修养身心改变习俗,还是要因循前代行事呢?”元禧说:“应该改变旧习俗,来成就Et曰更新的美好。”高祖说:“是要止在一代身上,还是要传承到子孙?”元禧回答说:“既然预测传国世数长久,希望要传到后代。”高祖说:“如果这样,必须改变制度,你们应各自遵从它们,不能违反。”元禧回答说:“上面的命令下面服从,如风吹而草倒伏。”高祖说:“从上古以来以及各部经书,哪有不先辨正名分,而能实行礼制的呢?现在要禁止北方语言,一律依从纯正的语音。年纪在三十岁以上的,养成习惯已经很久,或许不能马上改变;三十岁以下的,现在朝廷中的人,语音不准许依照旧El。如果有人故意违反,应当降爵位免官职。各自应该深深警戒。这样逐渐习惯,风尚教化可以更新。如果不改旧俗,恐怕几代以后,伊水、洛水一带仍为披发左衽之人。王公卿大夫,都以为如此吗?”元擅回答说:“的确如圣上旨意,应该改变。”高祖说:“我曾经和李冲谈论这件事,奎迚说:‘四方的语言,哪裹知道谁的正确?皇帝说的话,就是纯正的,何必改变旧的依从新的呢?,李冲说这段话,应处以死罪。”于是对李冲说:“你实在辜负了国家,该命御史拉你下去。”李冲取下官帽道歉。高祖又接见王公卿大夫,责备留在京城的官员说:“昨天看见妇女的衣服,依然是夹领小袖。我到东山,虽然不到三年,已经过了一个寒暑,你们为什么要违背从前的诏书呢?”元禧回答说:“陛下圣明超过尧舜,光辉照耀中原,臣下虽然上禀明确的规定,事情每每违犯,将如何宣扬皇上方略,传布陛下规则呢?舛误违犯的罪遇,实在该受刑罚。”高祖说:“如果我的话不正确,你们应该当廷议论,为什么进殿就顺从旨意,退下后就不顺从?从前舜对禹说,你不要表面顺从,退下后有话讲,造就是说的你们吧?”
  不久任命元禧长兼太尉公。后来高祖前往元禧的宅第,对司空穆亮、仆射李冲说:“有了天地,又有君臣,太尉位处宰相要任,在行政长官之上,三公九卿,不能长久空着。大弟弟元禧虽然在职时间不长,而以皇亲国戚的身份,并且长兼太尉,来协调宰辅大臣。我时常担心君主有空授职位的名声,臣下留有亲疏之分的不满,现在前往元禧宅第,委屈二位作陪,实在感到惭愧。”
  高祖在方泽祭祀,天刚亮的时候,群臣询问起居。高祖说:“昨天的方泽,本来很炎热,遇上天上云彩密布,行人基本上不难受。”元禧回答说:“陛下德行感动天地,所以云朵凝结生彩,即使雨师浇水扫除,风伯清洗灰尘,哪能超过遣?”高祖说:“伊水、洛水在南北的中间,这是天地气体聚合,阴阳风雨交会,自然的反应,不是寡弱的德行所能导致如此的。”
  高祖对兄弟笃厚,因元禧年岁仅次自己。礼遇优厚隆重,不过也知道他性格贪婪,时常加以深切的告诫,虽然当时遵守奉行,而终究不改变操行。元禧上奏疏说:“国朝停止武备崇尚文教,片面地舍弃武备已久,州镇的兵士,有的勇敢,不熟习武艺。现在利用岁末的空闲,轮次值班的Et子,教给他们兵法。弓箭盾矛,分成三部一起教授,使人们熟悉技能,遇事没有缺略。”诏令说:“虽说练武,没有训练军阵,已接近向北行进,突然听说练武,或许引起众人的疑惑,可暂且停下来。”元禧后来跟随平定汉阳,因攻克南阳的功勋,加授侍中,为正式的太尉。
  等到高祖逝世,元禧受遣诏辅佐政事。他虽居宰辅大臣的首位,却犹豫推卸责任,没有是非,而暗中收受贿赂,私下树威信施恩惠的,格外突出。这一年,尚书省长官上奏增加元禧食邑一千户,世宗听从他们的奏议,元禧坚决推辞不接受。元禧性格骄傲奢侈,贪恋财产女色,妃妾几十人,心中还不满足,衣被是锦绣绫罗,车辆鲜艳美丽,还到远处挑选美女,来放纵情欲。因此贪求财货,奴婢以千计数,田产盐铁遍布远近,臣属故吏和奴仆,相继为他经营。世宗很厌恶他。
  景明二年春季,元禧等人将要祭祀进入斋室,世宗诏令领军于烈,率领左右的人召集元禧等人进入光极殿。诏令说:“我虽然德薄愚昧,愧继大位,近年体弱多病,依赖各位叔父,苟且延缓生命,忽然已过三年。叔父等归政退位心意恳切,现在我便亲自统领百官,各位暂且回到府第,我当另加安排。”不久诏令说:“我因德薄愚昧,早遭忧丧之事,忧愁孤独在病中,不知道如何度过。依赖先帝圣明的德行,遣下的恩泽所延续,宰辅忠诚贤明,为王室辛劳,因此能安抚协调上下,整肃京城内外。继而遵循旧制交权给我,还权退位,辞意恳切,高远难以改变。我就要鼓起薄弱的能力,亲自处理事务。王以长叔的尊贵,道德品性深湛凝集,可升为太保,兼任太尉;司空北海王小叔父杰出而有远见,声威谋略都很高,可任大将军、录尚书事。”
  世宗亲自处理政事后,元禧心中不安。而他封国的斋帅刘小苟,时常称说皇帝左右的人讲要杀元禧。元禧听说后叹息说:“我不违背良心。皇帝怎么能如此!”因此时常心怀忧虑恐惧。加上趟脩独受宠信,王公很难得以进宫见面。元禧于是和他妃子的哥哥兼给事黄门侍郎李伯尚圃谋反叛。当时世宗前往小平津,元禧住在城西小宅中。起初想指挥兵士直接进入金墉,众人情绪低落,意见分歧,元禧的心意因而暂缓下来。从早晨到下午,商议不能决断,于是约定不泄露而散去。武兴王杨集始出来后就奔驰报告,而元禧心中不怀疑。就和臣妾赶往洪池别墅,派遣小苟送上书函,说是“巡视农田牧场”。小苟到达邙岭,已经遇到军人,奇怪小苟穿着红衣服,就要杀害他。小苟急迫之下,说要报告反叛,就没有杀他。元禧这天夜裹住在洪池,狂风暴雨,拔起树根折断树枝。元禧不知道事情泄露。这天夜晚,有人劝元禧说:“殿下聚集众人圃谋起事,显现意图后而停下来,恐怕一定会泄露,今天晚上哪宜自己宽心?恐怕危难祸患将要到了。”元禧说:“有这副身躯,应该知道自己爱惜,哪裹等待别人说?”别人又劝他说:“殿下的儿子媳妇已经渡过黄河,两边互相不知道,现在低头自感安全,不是很危险吗?”元禧说:“起初派遣他们离开时,命他们像行人一样渡过黄河,听候我的动静。我很久就已派人追赶他们,估计现在应该返回了。”而尹仵期和元禧的长子元通已经进入河内郡,摆列兵器,释放囚犯。然而将领士兵已在各处追捕元禧。
  元禧从洪池向东南奔跑,奴仆不过几人,左右的人跟随元禧的,仅有兼防合尹龙虎。元禧忧愁急迫不知怎么办,对龙虎说:“我烦乱不能忍受,你试作一个谜语,我当思虑破解,来消除烦闷。”龙虎忽然回忆起旧谜语说:“睡就一同睡,起就一同起,贪婪如豺狼,脏物不入己。”一点儿都没有规劝讽刺的心思。元禧也不认为他是讽刺自己,就破解说:“这是眼睛。”而龙虎说它是筷子。渡过洛水,到达柏谷坞,跟随的仅元禧的两个舅舅和龙虎而已。元禧回头对龙虎说:“一般的人还有节操义气,一起赴死,你可以激励内心,作和太尉公一同去死的打算。”龙虎说:“我是村野平常的人,遇到殿下宽厚英明,在左右侍奉。现在遇上危难,遣憾没有远大的计策,辅助圣体,如果和殿下同命运,虽死如生。”不久元台被擒获,押送到华林都亭。世宗亲自询问事情起源,用千斤锁缚住龙虎,派羽林郎掌管守卫。
  当初,高祖闲居设宴,舒缓地对元禧等人说:“我今后的子孙,碰到不足做君主的,你们观察辅助收取的道理,不要让别人占有。”元禧临死,虽然言语没有头绪,还是流着眼泪,追述高祖旨意,不过由于害怕死亡的心思,不能慷慨陈词而感动别人。等到和一些妹妹公主等人诀别时,说到一两个爱妾.公主一边哭一边骂他说:“因多娶这些婢女,贪图财物而获罪,畏罪而造反,导致今日的事情,为什么还嘱托询问这些人!”元禧惭愧而无话可讲,于是被赐令在私人宅第中自杀。他的宫女作歌辞说:“可怜咸阳王,为何作事误。金床玉几不能睡,夜踏霜和露。洛水深深岸边长,行人哪能随意渡。”这首歌流传到长江以南,北方人到了南方的,虽然富贵,用管弦演奏它,没有不流泪的。和元禧合谋的被诛杀几十人,秘密地将元禧埋葬在北亡。削去元禧几个儿子的名籍。元禧的几个女儿,略微给予资产奴婢,家中其余的财物,全部用来分别赏赐高肇、赵脩二家。剩余的赐给内外百官,以至于九品以外,多的一百多匹,少的十匹。此后,元禧的儿子们时常衣食缺乏,惟独彭城王元勰一年之中再三救济供给他们。元禧有儿子八人.
  长子元通,字昙和。偷偷进入河内,太守陆璘起初和元通有交情,听说元禧失败后,就杀了他。
  元通的弟弟元翼,字仲和。后来遇大赦,到朝廷上奏疏,请求埋葬他的父亲。接连几年哭泣请求,世宗不准许。元翼于是和弟弟元昌、元晔投奔萧衍。元翼和元昌,是申屠氏所生。元晔,是李妃所生。元翼身体魁梧强壮,风度可观,萧衍十分器重他,封他为咸阳王。元翼让给嫡弟元晔,萧衍不准许。后来任命元翼为信武将军、青冀二州刺史,镇守郁州。元翼谋划献出郁州归入本国,被萧衍所迁移。元昌担任萧衍的直合将军。
  元翼的弟弟显和,元昌的弟弟元树,后来也投奔萧衍。显和死在长江以南。
  元树,字秀和。有美好的容貌,善于谈吐,具有将帅的谋略。萧衍格外器重他,封他为魏郡王,后来改封为邺王,几度担任将领,窥伺边境。当时扬州投降萧衍,兵士很多,萧衍的将领湛僧珍,担心他们改变主意,想全部杀了他们。元树因家族国度的原因,都被准许返回。萧衍任命元树为镇西将军、郢州刺史。
  尔朱荣杀害百官,元树听说后,就请求萧衍讨伐尔朱荣。萧衍于是资助他兵马,侵扰边境。前废帝时,他盗取谯城。出帝初年,韶令御史中尉樊子鹄担任行台,率领徐州刺史、大都督杜德去讨伐他。元树据城固守攻不下来,子鹄派金紫光禄大夫张安期前去游说他,元树于是请求放弃城池回到南方,子鹄答应了他。元树仗恃誓约,不做交战准备,杜德袭击他,擒获元树押送到京城,囚禁在永宁佛寺,没过多久赐令他自杀。
  孝静遗时,亘树的儿子丞贞,从建业赶往鄴城,上书请求安葬元树,答应了他。下诏追赠元蛮为侍中、都督青徐兗扬豫五州诸军事、太师、司徒公、尚书令、荡业刺史。亘旦在安葬亘翅后,回到长江以南。
  元晔,字世茂。萧衍封他为桑干王,任命他为散骑常侍。在秣陵去世。
  当初,正光年间韶令说:“周朝德行崇高深厚,蔡仲享有封国;汉朝道义仁厚宽恕,进直至长久受封上。都是表达恩情给至亲,荡除旧日的嫌隙,正义昭彰于往代,歌颂流传于前史。不久前,咸阳王、京兆王自己招致祸患失败,事情出于离间迷惑,还有可怜惜的。两家的儿子,都可准许附注名籍。”后来恢复元禧的王爵,用王的礼仪安葬。诏令元晔的弟弟元坦继承爵位,改封为敷城王,食邑八百户。互坦傲慢残忍凶恶粗暴,堂叔安丰王延明责备他说:“你凶恶狂悖的性格和身体同时增长,从前宋国束海王刘樟志向性格平庸低下,当时人称他叫‘驴王’,我反复看你所作所为,也恐怕免不了驴的名号。”庄帝初年,恢复本来的封爵。武定年间,担任太师。齐国接受惮让,爵位依例降低。
  元坦的弟弟元昶,出仕通直散骑常侍、琅邪县开国公,食邑五百户。庄帝初年,特地封为太原王。屡经升迁至鸿胪卿,越级任命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玉垩二年逝世,追赠太尉公。
  儿子善慧,继承爵位。齐国接受掸让,爵位依例降低。
  赵郡王元干,字思直。太和九年,封为河南王,加授卫大将军,授任侍中、中都大官。不久授任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兼任吏部尚书。
  元干的生母逝世,高祖下韶说:“太妃韩氏逝世,感情悲伤哀恸。太妃在前朝时,地位列在九嫔,班次在上等,生下我的弟弟。顾念他的孤独幼小,为之感叹悲切,明天将暂时前往哭吊,可下令外府置办。”派遣侍御史假节监察料理丧事,赠送各色丝织品八百匹。韶令说:“末代事务多,情感因事理而削夺。元干位居要职,担负选拔官员的责任,哪容实现私人志向,致使职责旷废呢?可派遣黄门郎敦促晓谕,命他勉力处理国事,我不久将同他见面。”任命元干为使持节、都督南豫郢东荆三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开府、豫州刺史。
  等到皇帝向南讨伐,任命元干为使持节、车骑大将军、都督关右诸军事,给予十个铜虎符,另外赐给《诗》、《书》。高祖深爱几个弟弟,命令元干总领别部兵马,告诫他说:“司空穆亮的年岁度量可以为师,散骑常侍卢渊的才能足够询问访求,你应以他们为师。”不久因萧赜死去,撤军。
  迁都到洛阳,改封为赵郡王,授任都督冀宝瀛三州诸军事、征束大将军、冀州刺史,开府照旧,赐给各种物品五百段,又秘密赐予黄金十斤。高祖亲自在近郊饯行,诏令元干说:“诉讼的道理,先代哲人也颇为难,然而有了国家后,能不自我激励吗?你,是我的亲弟弟,应该修养你的德行,为魏国增光,深入的思考长远的谋划,如同面临深渊脚踩薄冰。如果仗恃亲近高位,不料理世俗政事,国家有固定的法度,将增加悲伤的感觉。”高祖下诏任命李凭为长史,唐茂为司马,卢尚之为谘议参军来辅佐他。然而李凭等人规劝,元干总不接受。州中上奏杀死偷盗马匹的人,于法律过分严厉,然而尚书因元干初次到州中,放纵而不举劾。诏令说:“刑法用来节制人,罪行一定不能过度,所以刑罚不适中,民众就无法放置手脚。如果一定以威刑杀人为良好,就应该各刺史同样如此。如果需要有禁令,怎么能不稽考法典?另外律令条格,没有准许新君主加倍杀人的文字;典章礼制,没有写下对初到州郡专杀立威的赞美。尚书曲意迎合我的心意,实际损伤皇室法度。元干不明致治道理,法律外加重刑罚,都可推究报告。”
  后来改任特进、司州牧。皇帝向南讨伐,韶令元干为都督中外诸军事,给予鼓吹一部,披甲的兵士三百人,可出进宫殿大门。元干贪婪淫乱不遵守法典,御史中尉李彪将要纠举弹劾他。正好在尚书下省遇见元干,就摒退左右的人而对元干说:“殿下,近来有风声传闻,就要起而弹劾,恐怕损伤圣上托付的旨意,如果改正过往错误端正今后行为,我将不进言,如果不改正,晚上听到早上就报告。”然而元干悠然自得不放在心上,奎彪就上奏弹劾他。产担阅览奏疏气愤惋惜,诏令元干和北海王元详,都随同太子前往出行时的住处。到达后,元详单独得以朝见,元干不被接见。直祖秘密派人观察他的神情气色,知道他没有忧愁后悔,就亲自列举他的过错,打了他一百棒,免除他所担任的官职,以王的身份回到家中。
  二十三年逝世,时年三十一岁。赐给棺材一副、收殓的衣服十五套,赠送帛三干匹,谧号为灵王,在长陵陪葬。
  儿子元谧,世宗初继承封爵。元干的妃子穆氐上奏五箠的母亲赵压等人违背礼节常道,不恭敬曰益严重,尊卑的义理受阻,母子的道德断绝。韶令说:“侍妾对于主妇,如同媳妇侍奉公婆,君臣的礼节,义理没有不同。侍妾的儿子对于嫡母,礼节超过养子的恭敬,哪能玷污我国的风俗政令呢?可以交付宗正,依据礼制治罪。”元谧在为母亲服丧期间,听音乐饮酒戏耍,被御史中尉李平所弹劾。遇到大赦,恢复封爵。授任通直散骑常侍,加授龙骧将军,调任太子中庶子,外任冠军将军、岐州刺史。
  元谧性格苛刻,对手下人粗暴。肃宗初年,朝廷使者元延到他的州界中,因驿站巡逻没有兵士,聚集头领检查。队主高保愿陈述所有的兵士,赵郡王都私自役使。元谧听说后大怒,鞭打保愿等五人各二百下。几天之间,元谧召集靠近州城的男丁,关闭城的四门,内外严密固守,搜索城中,拷打无所不用其极。又无缘无故而杀死六人。全城人恐惧,众人就大声呼叫聚集在城门。元谧害怕,登上城楼毁去梯子来固守。当地人四散逃跑,州民分别守卫四门。灵太后派遣游击将军王靖乘驿站的马奔驰前去晓谕他们。市民看到王靖到来,打开城门认罪,送上钥匙。于是免除元谧的州职。返回,授任大司农卿。又授任散骑常侍、平北将军、幽州刺史。元谧的妃子胡氏,是灵太后的侄女。元谧还未出发,因殴打妃子被免除官职。后来授任都官尚书,加授安南将军。
  正光四年逝世。赐给棺材、礼服一套、衣服一套,赠帛五百匹。高阳王元雍,是元干的同母弟,上书为元谧论说,所以越级追赠假侍中、征南将军、司州牧,谧号为贞景。
  儿子元毓,字子春,继承爵位。庄帝初年,在河阴遇害,追赠卫大将军、仪同三司、青州刺史,谧号为宣恭。没有儿子,诏令以元谧的弟弟元谳的儿子元寅字景融为后嗣,继承爵位。等到元真的伯父元谌又封为赵郡王,元实改封为平昌王。齐国接受挥让,爵位依例降低。
  元谧的哥哥元谌,字兴伯,性格平静和顺。从通直正员郎,升太子庶子、司空司马、鸿胪少卿。调任后将军、肆州刺史,坚决推辞不受任。改任他为平南将军、光禄少卿.调黄门侍郎,升军号为安南将军、光禄大夫。外任散骑常侍、中军将军、相州刺史。罢除州职,授任宗正卿、都官尚书。因亲近依条例封为上蔡县开国公,食邑四百产,推让而不接受。庄帝初年,任命他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封为魏郡王,食邑一千户。又加授侍中。元谌本来年龄大,应该继承王爵,他的父亲灵王宠爱他的弟弟元谧,作为世子。庄帝下诏恢复元谌为趟郡王。升军号为骠骑大将军,加授开府,升司空公。出帝时,改任太保、司州牧、太尉公,又升太师、录尚书事。孝静帝初年,担任大司马,三年逝世,追赠假黄铁、侍中、都督、冀州刺史,谧号为孝懿。元谌没有其他才干,任过的职位虽然高,但当时的人轻视他。
  儿子元炜,继承爵位。变国接受惮让,爵位依例降低。
  元谧的弟弟元谭,能够自强自立,年轻时被宗室所推崇敬重。从羽林监外任高阳太守,为政严明果断,豪强畏惧他。肃宗初年,召入任直合将军,历任太仆、宗正少卿,加授冠军将军。元洼僧向外反叛,诏令亘望为持节、假左将军、别部将领去讨伐他。徐州平定,升光禄少卿、行南兖业事、征虏将军、迳姐刺史。召入任武卫将军。不久韶令五谭为都督去讨伐拄2盔周,停驻在军都,被2姻打败。返回,授任安西将军、秦州刺史。去世,追赠抚军将军、仪同三司、青州刺史.
  元谌的弟弟元谳,为人贪婪暴虐没有礼节。从羽林监升为司徒主簿。肃宗塞时,授任正员郎,逐渐升任为左将军、太中大夫;封为卫经逊开国男,食邑二百户。庄帝初年,在河阴遇害。追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定州刺史。
  儿子景暄,担任直合将军。跟随出帝死在关西。
  元谳的弟弟元讥,担任羽林监、直合将军。很早去世,赠帛五百匹,追赠镇远将军、恆州刺史。
  广陵王元羽,字叔翻。太和九年封,加授侍中、征东大将军,任外都大官。元羽年轻时聪明有才智,有善于判案的称誉。后来罢除三都,元羽担任大理,加卫将军,掌管京城的诉讼,稍微有声名赞誉。升为特进、尚书左仆射,又担任太子太保、录尚书事。
  高祖将要向南征讨,派遣元羽秉持符节安抚六镇,调发他们精锐的骑兵,夷族人安定欢悦。返回兼任廷尉卿。皇帝出发后,元羽和太尉元丕留下守卫,加授使持节,记载在《元丕传》。高祖亲近喜爱弟弟们,等到将要分别,不忍心遇早分手,诏令元羽跟从到雁门,才命元羽返回。希望元羽称职效力,所以赐了一个如意来表达心愿。
  迁都的决议确定后,韶令元羽兼任太尉,祭告宗庙社稷。迁移京城以后,北部边境的民众夷族多有不理解者。元羽镇守安抚代京,内外安定,高祖赞许他。十八年春,元羽上奏辞去廷尉,不准许。
  元羽上奏:“外地考察的令文,每年结束,州镇列出牧守的治理情况。等到第二次考察,依据等级,来加以废黜提升。过去的十五年中,在京的百官。已经全部考察分为三等。今年就是第三年,虽然外地有了既定的法令,而京城内的法令却没有颁布。内外的考察,按道理应该同等对待。臣下依照外地考察类推,来确定京城官员的政绩德行。”诏令说:“虽然京城内官员考察的法令没有颁布,考课实早已着明,所以《明堂》、《月令》记载公卿大夫考评属官的政续,职务责任区分明确。三公。疑尚书三年中考定先后的意义,造就是考察内官,已经明确了。不过考评的事,按道理不是小事,查问政绩的方法。应经由我的认可,随意轻率制定,尤为急躁。每次考察的义理,应该在年终,既说是今年,怎能在春季开头呢?现在刚到夏季,暂且等到秋季以后。”
  高祖前往朝廷商议政事,对元羽说:“迁都到洛阳,事情感通于天地,衹是你的迷惑,还没拨开深深的阻隔而已。我家族拥有四海,来往有什么困难?我刚从洛阳出发时,发令给永寿,都说分别。自来洛阳后,各项安排的事务,已大略见于先前命令。现在举办大事,难道是凭空浪费?而且我没有周公、召公那样的弟弟,哪能平安恬逸?现在就要向北巡视,迁移留守的事情,应满足我的心意。”
  后来高祖上朝时,对群臣说:“天地开辟,人生长在其中,所以上天不说话,设立君主来代替它。因此《尚书》称三年考察的政绩,《周礼》说考核官吏的成绩。自从三皇五帝以来,这个做法没有改变。我以薄弱的德行,获得宏大的基业,思虑和百官治理各种事务。然而我缺乏知人的见识,不能使朝廷断绝白吃饭的讥笑,民间没有《考盘》的讽刺,日夜之间,心怀恐惧。你们都是朝廷贤才国家美士,受辅佐的重任,各尽你们的忠心,来显明考核政绩的义理。如果违背忠诚正直,国家有固定的刑罚。贤明的虽然关系疏远必定擢升,不正派的虽然关系亲近必定废黜。”回头对元羽说:“上下二等,可分为三级,中等仅为一级。之所以如此,上下是升降的科目,所以表彰细小的美事,中等保本,事情可大致通观。”
  元羽原先呈报廷尉五局司直。高祖说:“刑罚断案的艰难,实在始于远古,必定要判决诉讼,为了L夫子所称说。然而五局所掌管的,是专管刑罚断案,近来听到各种传说,多评论五局不精密。了解人很困难,我哪能独自决断?应当和群臣共同论定。你们各自陈述所见所闻。”高祖对五型和少卿塑述说:“五局司直,你们以为分为几级?”元羽回答说:“各司直都据圣上心意选择。从前,百官开始设置,擢升为狱官,听取诉讼考察言辞,没有大的差池。所以分为两等,是因为有的刚处理事务,有的判断时机有快慢。朝廷既然有了九品的制度,所以计算细小的差别,来分成等级。总体评论得失,大都差不多。”高祖说:“我近年因这些人见识值得赞许,所以挑选为管理讼狱的官,小的优缺点不值得分等级。然而廷尉所管的,是人民性命的大事,必须内心公平性情端正、抑制豪强哀怜弱者、不躲避尊贵权势、以实事求是判案的才可算上等。现在一意要听取传闻,真假难以辨清;一意要不采纳,事情没有依据。然而别人说坏的不一定是坏,说好的不一定是好。之所以如此,有的判案不躲避豪门贵族,所以人们以为他坏;有的依附权势抑制低贱者,尊贵的人以为他好。不过传到我耳中的,都是尊贵者的话,所以迟疑反覆,实在是由于这一点。局中事务必须像冰那样清明像玉那样纯洁,加以升降褒贬。你们既然亲自掌管,正派邪恶所得所失,应该全都了解,可精审辨别加以报告。”邓述回答说:“陛下施行赏赐得到合适的人,其余的人心中服气;如果赏赐不和他的能力相称,就无法劝勉激励。依臣下愚蠢的见解,希望不施行赏赐。”高祖说:“我从前设置这个官,答应三年考核政绩,一定施行赏赐惩罚。经过现在的考核后,如果没有废黜擢升,恐怕正直的人不肯尽心,邪僻的人无法改正。除非以公道加以解释,哪能完全表达最高的义理?虽然不能精研微妙意趣,姑且希望粗略分出高下。各位尚书再和群官妥善思量具体做法。”
  高祖对尚书等官员说:“我上继先辈基业,统御天下。以前稽考古代典章制度,设置这众多的职任。然而尚书的职责,掌管中枢机要,哪裹仅总领百官,协调人事而已?我的得失,都在于这裹。自从你们在位,岁月将近两年,没有说过我的一个过失,献上否决的一点规劝,又不曾推举一个贤士而贬退一个不正派的人,这两件事是罪恶中的重大者。”高祖又对元羽说:“你的浅薄,本来不值得用来比况晋朝的山巨源。考察当今之世,你要算下等的人了。你开始任廷尉,等到做尚书,内外仰望,认为我有弟弟。自从去年秋季向南出兵以后,你亲近小人,疏远君子,在公事中阿谀结党,亏损我皇室法度,出入没有章程,行动违背礼法。综合你的行为,应该列在下下的等级。”高祖又对元羽说:“你既是皇帝的弟弟,又处于中枢之首的职位。你自从在任以来.立功勤奋的业绩,在朝廷没有听到过;阿谀结党的声闻,频繁传到我的耳中。你的过失,已经完备地列举在前面,不能再另外叙述。现在罢免你的录尚书事、廷尉,仅任特进、太保。”又对尚书令陆散说:“叔翻在尚书省的起初,很有好名声,从近年以来,既不公平又懈怠。难道不是因为你们放任他邪恶诈伪的心,不能以道义加以辅助?虽然没酿成大责任,已导致小处罚。现在剥夺你尚书令一年的俸禄。”对左仆射元赞说:“你年高有德老练成熟,长久位居机要职务,不能辅助事务,激励同僚,贼人的称谓,难道不在你身上?核计叔翻的废黜,你应受死刑,不过以过失归于一人,不再加罪。又担任少师,没有履行职责,现在解除你少师的职位,剥夺一年的俸禄。”诏令吏部尚书元澄说:“叔父既不是尚书省长官,又不是八座元首,哪应将各种过错滥加在你身上呢?然而看到叔父神情傲慢,少保的责任,似乎没有留意。可解除少保职务。”对长兼尚书于果说:“你履历低微,越级升任显要职位,不能日夜辛勤恭谨,屡次以有病而推辞。长兼的职务,地位仅次于正式员吏,现在解除你长兼的职务,可任光禄大夫、代理尚书,剥夺一年的俸禄。”又对代理尚书尉羽说:“你在尚书省,一点也不操心保存左史的事务.现在降为长兼常侍,也剥夺一年的俸禄。”又对代理尚书卢渊说:“你刚开始做代理尚书,不够考核政绩。然而你在尚书省,虽然不是高位,作为一省之中的文学之士,竞不把左史放在心上,这样的过失,罪行没有归宿。现在降你为长兼王师,代理常侍、尚书照旧,剥夺常侍一年的俸禄。”对左丞公孙良、右丞乞伏义受说:“二丞的责任,是用来协助尚书,光大宣扬王命,然而你们不能诚心直言,辅助尚书,判你们的罪过,应处以死刑。衹是因为尚书的过失,事情牵连叔翻,所以不能另外加以贬官责罚。二丞可穿平民服装代理本官职责,衣帽俸禄和差役,全都剥夺。如果三年内有成绩,恢复本来职务;如果没有成绩,就永远回到乡间。”又对散骑常侍元景说:“你们自从在尚书省任职,全省失职堕落,致使广陵王言论失载,行为不修饰,这样的过失,责任在于你。现在降你的职位为中大夫、代理常侍,剥夺一年的俸禄。”对谏议大夫李彦说:“你虽然担任谏议的官职,实在是人不称职,可去掉谏议二字,降为元士。”又对中庶子游肇等人说:“自从建造承华宫,已经历一年,然而柬宫的官员,没有说直话的人,虽然没过三年,事情必须考核罢黜。游肇和中舍人李平见识学问比较好,可列为中等;安乐王元诠可列为下中等,解除束华的职位,降为员外散骑常侍;冯夙可列为下下等,免除中庶子,免去爵位两任,员外常侍照旧;中舍人间贤保可为下下等,降为武骑常侍。”又对公孙良说:“近年用人,多违背观察人才而授官。本是武人,而授给文官,废黜同于通行条例,就道理而言不均衡。诸如此类的人,免除现任官职恢复当初职位。”

魏书浏览月榜 魏书全文 >

  1. 列传·卷八十三
  2. 列传·卷五十
  3. 帝纪·卷六
  4. 列传·卷六十二
  5. 帝纪·卷四
  6. 列传·卷八十
  7. 列传·卷四十七
  8. 列传·卷九
  9. 列传·卷四十八
  10. 列传·卷四

魏书最受喜欢章节 魏书全部章节 >

  1. 志·卷二十
  2. 志·卷十九
  3. 志·卷十八
  4. 志·卷十七
  5. 志·卷十六
  6. 志·卷十五
  7. 志·卷十四
  8. 志·卷十三
  9. 志·卷十二
  10. 志·卷十一
  11. 志·卷十
  12. 志·卷九
  13. 志·卷八
  14. 志·卷七
  15. 志·卷六

猜你喜欢的魏书故事 魏书故事全本 >

为您推荐的小小说 更多小小说 >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