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文名著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名著 > 三国志 > 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

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
  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於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江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而策之众已数万矣。因谓瑜曰:“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杨。”瑜还。顷之,袁术遣从弟胤代尚为太守,而瑜与尚俱还寿春。术欲以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长,欲假涂东归,术听之。遂自居巢还吴。是岁,建安三年也。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以瑜恩信著於庐江,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复进寻阳,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
  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十一年,督孙瑜等讨麻、保二屯,枭其渠帅,囚俘万馀口,还备宫亭。江夏太守黄祖遣将邓龙将兵数千人入柴桑,瑜追讨击,生虏龙送吴。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
  其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将士闻之皆恐。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议者咸曰:“曹公豺虎也,然讬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瑜曰:“不然。操虽讬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埸,又能与我校胜负於船楫间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於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瑜与程普又进南郡,与仁相对,各隔大江。兵未交锋,瑜即遣甘宁前据夷陵。仁分兵骑别攻围宁。宁告急於瑜。瑜用吕蒙计,留凌统以守其后,身与蒙上救宁。宁围既解,乃渡屯北岸,克期大战。瑜亲跨马擽陈,会流矢中右肋,疮甚,便还。后仁闻瑜卧未起,勒兵就陈。瑜乃自兴,案行军营,激扬吏士,仁由是遂退。
  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屯据江陵。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治公安。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
  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曰:“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戚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於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权素服举哀,感动左右。丧当还吴,又迎之芜湖,众事费度,一为供给。后著令曰:“故将军周瑜、程普,其有人客,皆不得问。”初瑜见友於策,太妃又使权以兄奉之。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
  瑜少精意於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瑜两男一女。女配太子登。男循尚公主,拜骑都尉,有瑜风,早卒。循弟胤,初拜兴业都尉,妻以宗女,授兵千人,屯公安。黄龙元年,封都乡侯,后以罪徒庐陵郡。赤乌二年,诸葛瑾、步骘连名上疏曰:“故将军周瑜子胤,昔蒙粉饰,受封为将,不能养之以福,思立功效,至纵情欲,招速罪辟。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於乌林,走曹仁於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夫折冲扞难之臣,自古帝王莫不贵重,故汉高帝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太山如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申以丹书,重以盟诅,藏于宗庙,传於无穷,欲使功臣之后,世世相踵,非徒子孙,乃关苗裔,报德明功,勤勤恳恳,如此之至,欲以劝戒后人,用命之臣,死而无悔也。况於瑜身没未久,而其子胤降为匹夫,益可悼伤。窃惟陛下钦明稽古,隆於兴继,为胤归诉,乞匄馀罪,还兵复爵,使失旦之鸡,复得一鸣,抱罪之臣,展其后效。”权答曰:“腹心旧勋,与孤协事,公瑾有之,诚所不忘。昔胤年少,初无功劳,横受精兵,爵以侯将,盖念公瑾以及於胤也。而胤恃此,酗淫自恣,前后告喻,曾无悛改。孤於公瑾,义犹二君,乐胤成就,岂有已哉?迫胤罪恶,未宜便还,且欲苦之,使自知耳。今二君勤勤援引汉高河山之誓,孤用恧然。虽德非其畴,犹欲庶几,事亦如尔,故未顺旨。以公瑾之子,而二君在中间,苟使能改,亦何患乎!”瑾、骘表比上,朱然及全琮亦俱陈乞,权乃许之。会胤病死。
  瑜兄子峻,亦以瑜元功为偏将军,领吏士千人。峻卒,全琮表峻子护为将。权曰:“昔走曹操,拓有荆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初闻峻亡,仍欲用护,闻护性行危险,用之適为作祸,故便止之。孤念公瑾,岂有已乎?”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於财,性好施与。尔时天下已乱,肃不治家事,大散财货,摽卖田地,以赈穷弊结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
  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定侨、札之分。袁术闻其名,就署东城长。肃见术无纲纪,不足与立事,乃携老弱将轻侠少年百馀人,南到居巢就瑜。瑜之东渡,因与同行,留家曲阿。会祖母亡,还葬东城。
  刘子扬与肃友善,遗肃书曰:“方今天下豪杰并起,吾子姿才,尤宜今日。急还迎老母,无事滞於东城。近郑宝者,今在巢湖,拥众万馀,处地肥饶,庐江间人多依就之,况吾徒乎?观其形势,又可博集,时不可失,足下速之。”肃答然其计。葬毕还曲阿,欲北行。会瑜已徙肃母到吴、肃具以状语瑜。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谓肃曰:“昔马援答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吾方达此,足下不须以子扬之言介意也。”肃从其言。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馀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权曰:“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权不以介意,益贵重之,赐肃母衣服帏帐,居处杂物,富拟其旧。
  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於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到夏口,闻曹公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表子琮已降曹公,备惶遽奔走,欲南渡江。肃径迎之,到当阳长阪,与备会,宣腾权旨,及陈江东强固,劝备与权并力。备甚欢悦。时诸葛亮与备相随,肃谓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备遂到夏口,遣亮使权,肃亦反命。
  会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而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於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对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
  时周瑜受使至鄱阳,肃劝追召瑜还。遂任瑜以行事,以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曹公破走,肃即先还,权大请诸将迎肃。肃将入閤拜,权起礼之,因谓曰:“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肃趋进曰:“未也。”众人闻之,无不愕然。就坐,徐举鞭言曰:“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更以安车软轮徵肃,始当显耳。”权抚掌欢笑。
  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於地。
  周瑜病困,上疏曰:“当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夜所忧,愿至尊先虑未然,然后康乐。今既与曹操为敌,刘备近在公安,边境密迩,百姓未附,宜得良将以镇抚之。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瑜陨踣之日,所怀尽矣。”即拜肃奋武校尉,代瑜领兵。瑜士众四千馀人,奉邑四县,皆属焉。令程普领南郡太守。肃初住江陵,后下屯陆口,威恩大行,众增万馀人,拜汉昌太守、偏将军。十九年,从权破皖城,转横江将军。
  先是,益州牧刘璋纲维颓弛,周瑜、甘宁并劝权取蜀,权以咨备,备内欲自规,乃伪报曰:“备与璋讬为宗室,冀凭英灵,以匡汉朝。今璋得罪左右,备独竦惧,非所敢闻,愿加宽贷。若不获请,备当放发归於山林。”后备西图璋,留关羽守,权曰:“猾虏乃敢挟诈!”及羽与肃邻界,数生狐疑,疆埸纷错,肃常以欢好抚之。备既定益州,权求长沙、零、桂,备不承旨,权遣吕蒙率众进取。备闻,自还公安,遣羽争三郡。肃住益阳,与羽相拒。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备遂割湘水为界,於是罢军。
  肃年四十六,建安二十二年卒。权为举哀,又临其葬。诸葛亮亦为发哀。权称尊号,临坛,顾谓公卿曰:“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於事势矣。”
  肃遗腹子淑既壮,濡须督张承谓终当到至。永安中,为昭武将军、都亭侯、武昌督。建衡中,假节,迁夏口督。所在严整,有方幹。凤皇三年卒。子睦袭爵,领兵马。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时当职吏以蒙年小轻之,曰:“彼竖子何能为?此欲以肉喂虎耳。”他日与蒙会,又蚩辱之。蒙大怒,引刀杀吏,出走,逃邑子郑长家。出因校尉袁雄自首,承间为言,策召见奇之,引置左右。
  数岁,邓当死,张昭荐蒙代当,拜别部司马。权统事,料诸小将兵少而用薄者,欲并合之。蒙阴赊贳,为兵作绛衣行縢,及简日,陈列赫然,兵人练习,权见之大悦,增其兵。从讨丹杨,所向有功,拜平北都尉,领广德长。
  从征黄祖,祖令都督陈就逆以水军出战。蒙勒前锋,亲枭就首,将士乘胜,进攻其城。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权曰:“事之克,由陈就先获也。”以蒙为横野中郎将,赐钱千万。
  是岁,又与周瑜、程普等西破曹公於乌林,围曹仁於南郡。益州将袭肃举军来附,瑜表以肃兵益蒙,蒙盛称肃有胆用,且慕化远来,於义宜益不宜夺也。权善其言,还肃兵。瑜使甘宁前据夷陵,曹仁分众攻宁,宁困急,使使请救。诸将以兵少不足分,蒙谓瑜、普曰:“留凌公绩,蒙与君行,解围释急,势亦不久,蒙保公绩能十日守也。”又说瑜分遣三百人柴断险道,贼走可得其马。瑜从之。军到夷陵,即日交战,所杀过半。敌夜遁去,行遇柴道,骑皆舍马步走。兵追蹙击,获马三百匹,方船载还。於是将士形势自倍,乃渡江立屯,与相攻击,曹仁退走,遂据南郡,抚定荆州。还,拜偏将军,领寻阳令。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於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於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书三上,权乃听。蒙於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魏使庐江谢奇为蕲春典农,屯皖田乡,数为边寇。蒙使人诱之,不从,则伺隙袭击,奇遂缩退,其部伍孙子才、宋豪等,皆携负老弱,诣蒙降。后从权拒曹公於濡须,数进奇计,又劝权夹水口立坞,所以备御甚精,曹公不能下而退。
  曹公遣朱光为庐江太守,屯皖,大开稻田,又令间人招诱鄱阳贼帅,使作内应。蒙曰:“皖田肥美,若一收孰,彼众必增,如是数岁,操态见矣,宜早除之。”乃具陈其状。於是权亲征皖,引见诸将,问以计策。蒙乃荐甘宁为升城督,督攻在前,蒙以精锐继之。侵晨进攻,蒙手执枹鼓,士卒皆腾踊自升,食时破之。既而张辽至夹石,闻城已拔,乃退。权嘉其功,即拜庐江太守,所得人马皆分与之,别赐寻阳屯田六百人,官属三十人。蒙还寻阳,未期而庐陵贼起,诸将讨击不能禽,权曰:“鸷鸟累百,不如一鹗。”复令蒙讨之。蒙至,诛其首恶,馀皆释放,复为平民。
  是时刘备令关羽镇守,专有荆土,权命蒙西取长沙、零、桂三郡。蒙移书二郡,望风归服,惟零陵太守郝普城守不降。而备自蜀亲至公安,遣羽争三郡。权时住陆口,使鲁肃将万人屯益阳拒羽,而飞书召蒙,使舍零陵,急还助肃。初,蒙既定长沙,当之零陵,过酃,载南阳邓玄之,玄之者郝普之旧也,欲令诱普。及被书当还,蒙秘之,夜召诸将,授以方略,晨当攻城,顾谓玄之曰:“郝子太闻世间有忠义事,亦欲为之,而不知时也。左将军在汉中,为夏侯渊所围。关羽在南郡,今至尊身自临之。近者破樊本屯,救酃,逆为孙规所破。此皆目前之事,君所亲见也。彼方首尾倒悬,救死不给,岂有馀力复营此哉?今吾士卒精锐,人思致命,至尊遣兵,相继於道。今子太以旦夕之命,待不可望之救,犹牛蹄中鱼,冀赖江汉,其不可恃亦明矣。若子太必能一士卒之心,保孤城之守,尚能稽延旦夕,以待所归者,可也。今吾计力度虑,而以攻此,曾不移日,而城必破,城破之后,身死何益於事,而令百岁老母,戴白受诛,岂不痛哉?度此家不得外问,谓援可恃,故至於此耳。君可见之,为陈祸福。“玄之见普,具宣蒙意,普惧而听之。玄之先出报蒙,普寻后当至。蒙豫敕四将,各选百人,普出,便入守城门。须臾普出,蒙迎执其手,与俱下船。语毕,出书示之,因拊手大笑,普见书,知备在公安,而羽在益阳,惭恨入地。蒙留孙皎,委以后事。即日引军赴益阳。刘备请盟,权乃归普等,割湘水,以零陵还之。以寻阳、阳新为蒙奉邑。
  师还,遂征合肥,既彻兵,为张辽等所袭,蒙与凌统以死扞卫。后曹公又大出濡须,权以蒙为督,据前所立坞,置强弩万张於其上,以拒曹公。曹公前锋屯未就,蒙攻破之,曹公引退。拜蒙左护军、虎威将军。
  鲁肃卒,蒙西屯陆口,肃军人马万馀尽以属蒙。又拜汉昌太守,食下隽、刘阳、汉昌、州陵。与关羽分土接境,知羽骁雄,有并兼心,且居国上流,其势难久。初,鲁肃等以为曹公尚存,祸难始构,宜相辅协,与之同仇,不可失也,蒙乃密陈计策曰:“令征虏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蒙为国家前据襄阳,如此,何忧於操,何赖於羽?且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今羽所以未便东向者,以至尊圣明,蒙等尚存也。今不於强壮时图之,一旦僵仆,欲复陈力,其可得邪?”权深纳其策,又聊复与论取徐州意,蒙对曰:“今操远在河北,新破诸袁,抚集幽、冀,未暇东顾。徐土守兵,闻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势陆通,骁骑所骋,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权尤以此言为当。及蒙代肃,初至陆口,外倍修恩厚,与羽结好。
  后羽讨樊,留兵将备公安、南郡。蒙上疏曰:“羽讨樊而多留备兵,必恐蒙图其后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众还建业,以治疾为名。羽闻之,必撤备兵,尽赴襄阳。大军浮江,昼夜驰上,袭其空虚,则南郡可下,而羽可禽也。”遂称病笃,权乃露檄召蒙还,阴与图计。羽果信之,稍撤兵以赴樊。魏使于禁救樊,羽尽禽禁等,人马数万,讬以粮乏,擅取湘关米。权闻之,遂行,先遣蒙在前。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舟冓〉〈舟鹿〉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遂到南郡,士仁、麋芳皆降。蒙入据城,尽得羽及将士家属,皆怃慰,约令军中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垂涕斩之。於是军中震栗,道不拾遗。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羽府藏财宝,皆封闭以待权至。羽还,在道路,数使人与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羽人还,私相参讯,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於平时,故羽吏士无斗心。会权寻至,羽自知孤穷,乃走麦城,西至漳乡,众皆委羽而降。权使朱然、潘璋断其径路,即父子俱获,荆州遂定。
  以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蒙固辞金钱,权不许。封爵未下,会蒙疾发,权时在公安,迎置内殿,所以治护者万方,募封内有能愈蒙疾者,赐千金。时有针加,权为之惨慽,欲数见其颜色,又恐劳动,常穿壁瞻之,见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病中瘳,为下赦令,群臣毕贺。后更增笃,权自临视,命道士於星辰下为之请命。年四十二,遂卒於内殿。时权哀痛甚,为之降损。蒙未死时,所得金宝诸赐尽付府藏,敕主者命绝之日皆上还,丧事务约。权闻之,益以悲感。
  蒙少不脩书传,每陈大事,常口占为笺疏。常以部曲事为江夏太守蔡遗所白,蒙无恨意。及豫章太守顾邵卒,权问所用,辽因荐遗奉职佳吏,权笑曰:“君欲为祁奚耶?”於是用之。甘宁粗暴好杀,既常失蒙意,又时违权令,权怒之,蒙辄陈请:“天下未定,斗将如宁难得,宜容忍之。”权遂厚宁,卒得其用。
  蒙子霸袭爵,与守冢三百家,复田五十抨。霸卒,兄琮袭侯。琮卒,弟睦嗣。

译文

  周瑜,字公瑾,是庐江郡舒县人。他的堂祖父周景、周景的儿子周忠,都担任过汉朝的太尉。周瑜的父亲周异,做过洛阳县令。
  周瑜身体修长健壮、姿容貌美。当初,孙坚起义兵征讨董卓,迁移家眷到舒县。孙坚的儿子孙策与周瑜同岁,周瑜与孙策关系友好。周瑜将大路南面一所大宅院让与孙策居住,还到后堂拜见孙策的母亲,各种生活所需两家互通有无。周瑜的叔父周尚担任丹杨太守,周瑜前去拜访。适逢孙策将要东渡长江,到了历阳,孙策派人策马告知周瑜,周瑜率军前来迎接孙策。孙策大喜说:“我得到了你,大事就顺利了。”就周瑜跟随孙策进攻横江、当利,全都攻克。随即又渡江攻打秣陵,攻破笮融、薛礼,转而攻克湖孰、江乘,进军曲阿,刘繇逃走,此时孙策的军队已有几万人。于是他对周瑜说:“我凭借这支队伍攻取吴、会两郡,平定山越,已经足够了。你还是回师戍守丹杨。”周瑜返回丹杨。不久,袁术派自己的堂弟袁胤替代周尚做丹杨太守,于是周瑜和周尚都返回寿春。袁术想要让周瑜做部将,周瑜分析袁术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所以只请求担任居巢县县长,目的是打算取道返回江东,袁术答应他的请求。周瑜于是从居巢回到吴郡。这年为建安三年(198)。孙策亲自前来迎接周瑜,授任他建威中郎将,当即调拨给他二千士兵,马匹五十。周瑜当时二十四岁,吴郡的人都称呼他“周郎”。孙策因周瑜恩宠信赖闻名于庐江,便派他外出守备牛渚,后又兼任春谷县县长。不久,孙策想要夺取荆州,以周瑜为中护军,兼任江夏太守。周瑜跟随孙策出兵皖城,顺利攻克。当时得到乔公两个女儿,都有倾国之色。孙策自己娶了大乔,周瑜娶了小乔。后又出兵寻阳,攻破刘勋,征讨江夏,回军平定豫章、庐陵,周瑜留守巴丘。
  建安五年(200),孙策去世,由孙权掌管军国事务。周瑜率军前来奔丧,随后留在吴郡,以中护军身份与长史张昭共同掌管军政大事。建安十一年(206),周瑜督领孙瑜等征讨麻、保二屯,斩杀他们的首领,俘虏残部一万多人,回军驻守宫亭。江夏太守黄祖派遣部将邓龙带领数千人马进入柴桑,周瑜追击攻打,生擒邓龙后送往吴郡。建安十三年(208)春,孙权讨伐江夏,周瑜做为前部大督。
  当年九月,曹操攻入荆州,刘琮率众投降,曹操收编刘琮的水军,水、步两军达到几十万人,东吴的将士得知这一消息都非常惊恐。孙权召见群下,询问对策。商议之人都说:“曹操是像豺虎一样的人,然而他借着汉丞相的名义,挟天子四处征战,经常以朝廷旨意为托辞,现在要抗击他,事情更不顺利。何况将军您所处的形势,能够抗拒曹操的,就是长江天险。如今曹操占据荆州,拥有全部土地,加上刘表原先训练好的水军,大船战舰,有上千之数,曹操将它们放入江中沿江排开,且还有步兵,水陆两路一同进军,所谓长江天险,已成为曹操与我方共有的了。而现在敌我双方势力悬殊,不可相提并论。所以最好的计策不如向他投降。”周瑜说:“不是这样!曹操虽然称为汉朝丞相,其实是窃汉国贼!将军您以神明威武的雄才,又仰仗父兄的丰功伟绩,割据江东,占地几千里,兵精粮足,豪杰安居于此,正是横行天下,为汉家消灭奸邪祸患之时。何况现在是曹操自己前来送死,怎么能反向他投降?请让我为您分析统计一下:如果现在北方局势完全稳定,曹操内部没有忧虑,当然可以与我们旷日持久地相抗争夺地区。但能够与我方在水战中争个胜负吗?现在北方的局势既没有安定,再加上马超、韩遂在函谷关以西,是曹操后方隐患。况且舍弃骑兵优势,依仗所缴获的战船,来与我吴越之地的军队在水战中争雄,本就不是他们中原人擅长的。现在又是隆冬季节,军马缺乏草料,驱使中原的士兵远道来到南方江湖之上,水土不服,必然会生疾病。这四点,都是用兵大忌,而曹操都冒然施行。将军要擒获曹操,就应该在今日。我请求率领精兵三万,进驻夏口,保证为您攻破曹操。”孙权说:“曹操老贼企图废除汉室自立为帝,这想法已经很久了,只是忌惮袁术、袁绍、吕布、刘表与我而已。现在这些人都被铲除,只有我一人独存,我与老贼,势不两立。你所说应当对他进行抗击,与我的想法很相符,这是老天爷把你送来助我呀!”
  当时刘备被曹操攻破,想率军南退渡过长江,与鲁肃在当阳相遇,于是共谋抗曹大计。从此刘备也进驻夏口,派诸葛亮前往拜谒孙权。孙权就派遣周瑜与程普等与刘备齐力抵御曹操,两军在赤壁遭遇。这时曹操部队中有很多士兵感染疾病,刚一交战,曹军就败退,退兵驻守长江北岸。周瑜等驻军长江南岸。周瑜的部将黄盖说:“现在敌众我寡,难以与其持久相抗。但观察曹军战船全都首尾相接,可以用火攻。”于是周瑜调拨几十艘大船战舰,船内装满柴草,将油膏灌入其中,外面裹上帷幕,上面插上牙旗,先让黄盖写信给曹操,假装说要前去投降。又预备一些轻便快捷的小船,各自系在大船的尾后,于是船队依次向前驶去。曹操军中将士都引颈观望,指着船队说黄盖前来投降。黄盖将小船解开,同时将大船点火。当时风势迅猛,大火蔓延江北将岸上的曹军营寨全都烧毁。不久,烟火冲天,被烧死溺死的曹军人马很多,随后全军败退,回军保守南郡。刘备与周瑜等又共同追击。曹操留下曹仁等保守江陵城,自己径自率军返回北方。
  周瑜与程普又进军南郡,隔着长江与曹仁对峙。大军还未交战,周瑜即派甘宁前去占据夷陵。曹仁另派部队前去围攻甘宁。甘宁向周瑜告急。周瑜采纳吕蒙的计策,留下凌统镇守后方,自己与吕蒙往上游救援甘宁。甘宁的围困解除后,周瑜军队便渡江驻守在北岸,定好日期与曹仁军队大战。周瑜亲自策马上阵,被乱箭射中右胸,伤势严重,只好退回。后来曹仁得知周瑜卧床未起,便率兵上阵出战。周瑜于是勉励自己起身,带伤巡视军营,激励将士勇气,曹仁因此只好撤军。
  孙权任命周瑜为偏将军,兼任南郡太守。将隽、汉昌、刘阳、州陵封给他做为食邑,驻扎据守江陵。刘备以左将军身份兼任荆州牧,治所设在公安。刘备前往京口谒见孙权,周瑜上奏说:“刘备以枭雄的姿态,且有关羽、张飞熊虎般的猛将,他一定不会长久屈于人下为人所用。我愚见认为现在最好的计策是把刘备迁到吴郡安置,大举为他修建华丽的宫室,多给他一些美女及他喜玩的东西,以此满足他的耳目享受,再把关羽、张飞二人分开,各安置在不同的地方,派遣像我这样的人限制他们,让他们与我们一同进攻,大事就能平定了。现在迁就他割让土地来援助基业,让这三个人聚在一起,又都身处边疆战场,恐怕是蛟龙得到云雨,终究不是安于池中之物了!”孙权考虑到曹操在北方,应当广泛招揽天下英雄,又担心刘备并非一时制服得了的,所以没有采纳周瑜的建议。
  当时刘璋做为益州牧,北面有张鲁为贼寇侵扰,周瑜就到京口拜见孙权说:“现在曹操刚受挫折,正忧虑自己内部动乱,未能出兵与您对阵作战。请允许我同奋威将军孙瑜一起出兵攻取蜀地,得到蜀地后再吞并张鲁,然后留奋威在那里固守,以便与马超互相成为援助,我再回来与您一起占据襄阳攻打曹操,这样北方就得以谋取了。”孙权同意这一说法。周瑜返回江陵,准备行装,然而路过巴丘时即发病去世,年仅三十六岁。孙权身着素服亲自哀悼,感动周围人。当周瑜灵柩运还吴郡时,孙权又前往芜湖迎接,举办丧事的所有费用,全都提供给他。后来又颁布谕令:“已故将军周瑜、程普,他们家的田客,都不能要他们纳税服役。”当初周瑜被孙策视为好友,孙策的母亲又让孙权以尊奉兄长之礼对待周瑜。那时孙权位处将军,众位将领及宾客对他只行简单礼节,只有周瑜最先对他表示尊敬,对孙权行臣子礼节。周瑜诙谐疏阔,宽宏大量,很得人心,只与程普不相和睦。
  周瑜年少时曾致力于钻研音乐,即使在饮酒三爵之后,弹奏者如有差错,他也必定听得出来,听出来就会回头望一望,所以当时有人编出歌谣:“曲有误,周郎顾。”
  周瑜生有两男一女。女儿许配太子孙登。儿子周循娶公主为妻,担任骑都尉,有周瑜的风范,很早就去世了。周循弟弟周胤,起初被任为兴业都尉,娶宗室女子为妻,统管一千士兵,驻守公安。黄龙元年(229),被封为都乡侯,后来因犯罪流放庐陵郡。赤乌二年(239),诸葛瑾、步骘联名上疏说:“已故将军周瑜之子周胤,昔日蒙受主上夸赞,受封为将军,他不能延续这一福泽,心中思念报效国家,尽忠竭力,以至于放纵自己各种贪欲,招致刑罚。为臣们私心认为昔日周瑜深受陛下宠信,在朝时是心腹重臣,出战时是勇猛将领,受命出征,总是身先士卒,亲自上阵,忠心耿耿,视死如归。所以能在乌林攻破曹操,在郢都赶走曹仁,彰显国家的威势和陛下的仁德,声威震动四海,愚昧的荆蛮地区也全都归服。即使是周代的方叔,汉朝的韩信、英布,实在也不能超过他。能够打败敌人拯救国家的大臣,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不看重他们的,所以汉高祖的封爵誓词中说:‘纵使黄河细如衣带,泰山小如条石,封国制度长存,流传至子孙后代。’用丹砂书写申明誓词,举行隆重盟誓仪式,将誓词藏于祖庙,让它永远流传,要使功臣后人,世世代代延续,不仅他们的子孙,甚至于很久以后的后人,报答和表彰臣下的功德,殷勤恳切,到达极点,其意在于以此劝戒后人,使那些用生命报效国家为国立功的臣子死而无悔。更何况如今周瑜去世不久,而他的儿子周胤被降为平民百姓,这就更加令人感伤。我们认为陛下处事英明,借鉴古人,能使断绝的封爵重新延续,因此才为周胤求情,请求赦免他的罪过,归还他的部队,恢复他的爵位,使久未鸣叫的公鸡重新打鸣,使身负重罪的臣子重新能继续报效国家。”孙权回答说:“我的心腹旧臣,与我合力共事,公瑾是其中之一,实在对他无法忘怀。昔日周胤年少,起初并无功劳,平白无故地统管一支军队,封赏爵位做了将领,就是感念公瑾的功绩而恩赐他的后代。而周胤却倚仗这些,纵情酒色,为所欲为,前后多次警告劝喻他,而他依然不改。我与公瑾的友谊,与同你们二位一样,期望周胤有所作为的心意,怎么有终点呢?鉴于周胤罪恶过重,不适宜立即恢复官爵,而且还应让他吃些苦头,使他明白过去。现在你们二位真诚地援引汉高祖的封爵誓词,孤人感到惭愧。虽然我德行不可与汉高祖相比,但还是想努力和他类同,这事也是这样,所以没有采取你们的建议。做为公瑾的儿子,加上你们二位从中说情,如能改过的话,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诸葛瑾、步骘的奏疏刚呈上去,朱然和全琮也上奏替周胤说情,孙权就同意了他们的请求。恰逢周胤病死。
  周瑜的侄儿周峻,也因为周瑜的元勋之功做了偏将军,统管士卒一千人。周峻死后,全琮上奏请任命周峻的儿子周护为将军。孙权说:“昔日打走曹操。占据荆州,都是公瑾的功劳,我永远不会忘记。起初得知周峻去世,也曾想任用周护,听说周护的秉性言行不好,用他作官等于在制造祸乱,所以我停止了这一做法。孤人怀念公瑾,岂有止境吗?”
  鲁肃,字子敬,临淮郡东城人。他生下不久父亲就去世了,和祖母一起生活。家中财产丰厚,性格颇爱施舍。当时天下已经大乱,鲁肃不管理家事,大量散发家中钱财,标价出卖田地,致力于救济穷人结交士人,深得当地百姓欢心。
  周瑜做居巢县县长,率领几百人有意去拜访鲁肃,并请求资助粮食。鲁肃家有两仓米,各三千斛,他就指着一仓给周瑜,周瑜就更加知晓他的奇特,就与他交好亲近,其情谊有如公孙侨、季札一样。袁术得知鲁肃的名声,就任命他为东城县长。鲁肃见袁术没有纲纪法度,不足以和他共谋大事,就携带族中老弱之人和有侠气的青少年一百多人,南往至居巢投靠周瑜。周瑜率军东渡长江,鲁肃与他同行,将家属留在曲阿。正值他的祖母去世,便将灵柩送归东城安葬。
  刘子扬与鲁肃交情深厚,他写信对鲁肃说:“现在天下豪杰并起,凭你的资质才干,尤其适合现在的天下情势。你应该赶快回去接走老母亲,不要滞留东城。如今郑宝这个人,在巢湖拥有一万多部众,地处富饶地区,庐江郡许多人都前往依附他,何况我们这些人。看他的状况,还会聚集更多的部众,机不可失,你应该迅速到那里去。”鲁肃听从了他的劝说。安葬祖母后就返回曲阿,鲁肃想要北往巢湖。适逢周瑜已把鲁肃的母亲接到吴郡,鲁肃便把想要投靠郑宝之事详细得告诉周瑜。当时孙策已去世,孙权还驻守吴郡,周瑜对鲁肃说:“昔日马援答复光武帝说过,‘如今形势,不仅君主可以选臣下,臣下也可以选择君主’。现在吴主亲近贤人志士,接纳任用有奇才之人,况且我听说古代哲人的神秘说法,承受天命替代刘氏者,必定从东南地区兴起,推算历数观察形势,最终会奠定帝王基业,与天命相符合,也正在东南。现在正是有识有志之士归附英杰之时。我刚体会到这个道理,你不需将刘子扬的话放在心上。”鲁肃听从了他的劝说。周瑜就向孙权举荐鲁肃的才能适合辅佐济时,认为应当广泛招揽这样的人才,以成就帝王的功业,而不可让他们离去。
  孙权立即召见了鲁肃,同他交谈后很是高兴。各位宾客告退后,鲁肃也告辞出来,而孙权却单独将他留下来,两人合榻饮酒。孙权就与鲁肃秘密商议:“现在汉室倾覆,四方动乱不休,我继承父兄创立的基业,希望成就齐桓、晋文那样的功业。既然您对我青眼有加,请问依靠什么计策助我成功?”鲁肃回答说:“昔日汉高祖耿耿忠心想尊崇义帝而无所成就,这是因为项羽谋害义帝。现在曹操,就像过去项羽,将军您怎么可能成为齐桓公、晋文公呢?以鲁肃看法,汉朝廷已不可复兴,曹操也不能一下子就能除掉。为将军考虑,只有据守江东,以观察天下局势变化。天下局势如此,这样做也不会招来嫌猜忌恨。为什么呢?因为北方正是多事之秋。您正好趁这种变局,铲除黄祖,进而征讨刘表,横跨长江以南所有地盘并尽力占据,然后称帝建号以谋取天下,这正如汉高祖建立基业啊!”孙权说:“我现在尽一方之力,只是希望辅佐汉室而已,你所说的不是我能力所及。”张昭责备鲁肃不够谦虚,对他有些谗言,说鲁肃年轻气盛,粗鲁疏狂,不可重用。孙权不将他的话放在心上,反而更加看重鲁肃,赐给鲁肃母亲衣服、帷帐及家中日用物品,使鲁肃家中如过去一样富有。
  刘表死后,鲁肃劝说孙权:“荆楚之地与我们吴国相邻,顺水而往可达北方,外连江、汉,内里有山陵阻隔,有坚固的城池,万里土地肥沃,百姓富足,如果占据这块地盘,就是奠定建立帝王之业的资本。现在刘表刚刚去世,两个儿子向来不睦,军中将领也因此各自依附。再加上刘备是天下枭雄,与曹操有嫌隙,寄身在刘表那里,刘表嫉妒他的才能而不加以重用。如果刘备与刘表的儿子们齐心协力,上下同心,我们则应该安抚他们,与他们交好结盟;如果他们之间有所背离,我们就应另外图谋,以成就自己的大事。我请求奉命前往荆州吊唁刘表的儿子们,并慰劳他们军中主事的将领,还有劝说刘备安抚刘表的部下,同心合力,一起抗击曹操,刘备一定乐于听从。如果这件事处理得当,那天下就能平定了。现在如不加急赶往荆州,恐怕让曹操赶在前面了。”孙权随即派遣鲁肃前往。鲁肃赶到夏口,得知曹操已出兵荆州,日夜兼程。等到鲁肃赶到南郡,而刘表的儿子刘琮已经投降了曹操,刘备惊惧惶恐逃走,准备南渡长江。鲁肃径直去迎见刘备,到当阳长阪坡,与刘备会面,向刘备宣示了孙权的意图,还表达了江东的强盛巩固,劝说刘备与孙权齐力抗曹。刘备很是欣喜。这时诸葛亮正跟随着刘备,鲁肃对诸葛亮说“我是你哥哥的朋友”,两人随即相结交。刘备随后到夏口,派诸葛亮出使东吴谒见孙权,鲁肃也返回复命。
  适逢孙权正听说曹操要东进的消息,就和众位将领们商议。大家都劝孙权迎接曹操,只有鲁肃沉默不言。孙权起身去更衣,鲁肃追到屋檐下,孙权知道他的想法,拉着他的手说:“你想说什么?”鲁肃回答说:“之前观察众人商议,都是想耽误您,不足以与他们共谋大事。当现在我鲁肃可以迎接曹操,对于将军来说却不能。为什么这么讲?现在我迎见曹操,曹操应该送我返回故乡,考察我的声名地位,也不免能做个小官,乘牛车,有随从,与士大夫交往,慢慢升迁,也能做个州郡长官。而将军您迎见曹操,将把您安置何处呢?希望您早定大计,不要听从众人的议论。”孙权感叹说:“这些人的看法,很让我失望,现在你陈述深远计策,正与我的想法一致,这是上天将你赐给我啊!”
  当时周瑜接受使命赶到鄱阳,鲁肃劝孙权急速追召周瑜返回。孙权就任命周瑜为行事,任命鲁肃为赞军校尉,协助制定作战计策。曹操在赤壁被攻破逃走,鲁肃先返回吴郡,孙权大张声势请众将领迎接鲁肃。鲁肃将入殿门拜见孙权,孙权起身行礼,趁机问鲁肃:“子敬,我扶鞍下马迎接你,足以彰显你的功劳吧?”鲁肃急步上前说:“没有。”大家听到这种回答,都很惊诧。落座后,鲁肃缓缓举起马鞭说:“我希望您的威势恩德普及四海、囊括九州,成就帝王大业,再用软轮小轿车征召我,这才算彰显我。”孙权拍手大笑。
  后来刘备到京口拜见孙权,请求都督荆州,只有鲁肃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以便一起抵御曹操。曹操得知孙权用土地资助刘备,当时他正在写信,震惊得把笔都掉在地上。
  周瑜病重,上奏疏说:“现在的天下,正是祸乱四起之时,这正是我日夜忧虑的事,希望陛下提前思虑尚未发生的事,然后再想到安乐。如今既然与曹操为敌,刘备近在公安,边境近处地区,百姓尚未归附,应当任用良将前去镇守安抚。鲁肃的智谋才略足以胜任,请求起用他来接替我。我去世之时,也就没有牵挂的事了。”孙权当即任命鲁肃为奋武校尉,代替周瑜统管军队。周瑜部下四千多人、四个县的奉邑,全归属于鲁肃。孙权又任命程普兼任南郡太守。鲁肃起初守卫江陵,后又沿江而下驻守陆口,威信恩德传扬四方,部众增到一万多人,孙权就任命他为汉昌太守、偏将军。建安十九年(214),鲁肃跟随孙权攻克皖城,转任横江将军。
  之前,益州牧刘璋纲纪法度废弛,周瑜、甘宁都劝说孙权谋取蜀地。孙权用这件事咨询刘备,刘备心中在替自己谋划,表面上仍假意回答说:“我刘备与刘璋托名为皇室宗族,希望依凭先人英灵,以匡扶汉室。现在刘璋得罪了众人,我独自心内惶恐震惊,不敢听到攻取蜀地的言论,希望您对他加以宽恕。如果这个请求没有得到应允,我当披散头发归隐山林。”后来刘备率军西进谋取刘璋,留关羽镇守荆州,孙权说:“狡猾的小人竟敢耍弄诈术。”等到关羽与鲁肃双方辖区相邻,多次心生猜疑,疆场纷杂交错,鲁肃常以友好姿态进行安抚。刘备平定益州后,孙权要求他归还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不回复这一意思。孙权就派吕蒙领兵进攻夺取。刘备得知消息,亲自率军回到公安,派遣关羽争夺三郡。鲁肃驻守益阳,与关羽对峙。鲁肃邀请关羽相见,各自所率兵马都停留在百步之外,只请关羽及将领们单刀赴会。鲁肃趁机责备历数关羽说:“我们国家真诚地将土地借给你们,是因为你们败退从远地而来,没有立身资本。现在已经占据益州,既然没有归还荆州意思,那么就只求你们归还三郡,而你们又不听从。”话未说完,在座的有一人插话说:“土地这类,只有仁德之人才能安居,怎么有一直占据不还的道理。”鲁肃大声地呵斥那人,言语神色十分严厉。关羽拿刀站起身来说:“这些自然是国家大事,这人知道什么!”同时使眼色让那人离开。刘备就划湘水为界,平分荆州之地,两国就此罢兵。
  建安二十二年(217),鲁肃四十六岁去世。孙权为他举办丧事,又亲自参加他的葬礼。诸葛亮也为鲁肃举行哀悼仪式。孙权登基时,登上祭坛,回头对各位大臣说:“昔日鲁肃常对我说到这件事,可说他真是了解天下形势啊!”
  鲁肃的遗腹子鲁淑成年后,濡须督张承说他最终能身居高位。永安年间,鲁淑为昭武将军,被封为都亭侯、武昌督。建衡年间,持符节,升为夏口督。他所管治地区纪律严明,办事能干有谋划。凤凰三年(274)去世。他的儿子鲁睦继承了他的爵位,统管他的部队。
  吕蒙,字子明,汝南郡富陂县人。他年少时南渡长江,投靠姐夫邓当。邓当是孙策的将领,多次征讨山越。吕蒙十五、六岁时,暗中跟随邓当的队伍去攻打山越反叛者,邓当回头看到了吕蒙,大为震惊,大声呵斥制止他,但他不听。回来后邓当将此事告诉吕蒙母亲,他母亲很恼怒并要处罚他,吕蒙说:“这贫贱的日子难以维持生活,说不定获得功劳,就能获得富贵。况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母亲怜惜而饶恕了他。当时邓当部下的官吏认为吕蒙年纪小而看轻他,说:“那小子能做什么,不是送肉去喂虎吗?”过些日子与吕蒙相遇,又嗤笑侮辱他。吕蒙大为愤怒,当即拿刀将那个吏役杀死,随即逃走,逃到同乡郑长家。后来又自己出来通过校尉袁雄向上面自首,袁雄趁机替他求情,孙策就召见他,认为他很奇特,将他留在自己左右。
  几年后,邓当去世,张昭推荐吕蒙接替邓当领兵,被任命为别都司马。孙权统管国家事务后,认为那些小将军部下少而军用不足,想要将这些部队合并。吕蒙暗中借贷,为将士们做了大红衣服和绑腿,等到检阅之日,他的部队队列严整威武,全军人人都能演练,孙权见了非常高兴,就给他增添部下。他跟随孙权征讨丹杨,每有作战都立有战功,被提升为平北都尉,兼任广德县县长。
  吕蒙随从孙权征讨黄祖,黄祖下令都督陈就率领水军抵御孙权。吕蒙率领先锋部队,亲自将陈就枭首,全军将士乘胜进攻城池。黄祖得知陈就被杀,弃城逃走,东吴兵士追击生擒了他。孙权说:“这次战事的成功,是由先击败陈就而起。”就任命吕蒙为横野中郎将,赐钱千万。
  同年,吕蒙又与周瑜、程普等西向乌林攻破曹操,在南郡包围曹仁。益州将领袭肃带着大军前来依附,周瑜上表建议将袭肃的部队交给吕蒙,吕蒙盛赞袭肃有胆识谋略,且能仰慕教化从远地前来依附,从道义上讲应增添他的队伍而不应当夺取。孙权认为此话很有道理,就把部队归还袭肃。周瑜派遣甘宁前往据守夷陵,曹仁另派部分军队攻打甘宁,甘宁被围情势危急,便派人请求救援。众将领都认为兵力不足不能再分派,吕蒙对周瑜、程普说:“留下凌公绩,我与您前往救急解围,按情势不会很久,我保证凌公绩能固守十天。”又劝说周瑜分派三百人去用木柴截断险要路口,敌军逃跑就能得到他们的马匹。周瑜采纳他的计策。大军赶到夷陵,当天就与曹军交战,杀伤敌军过半。敌人连夜逃走,大军开到木柴阻塞的山道时,骑兵都弃马步行逃走。敌军急迫追击,缴获战马三百匹,用连并起来的船只载回东吴。于是吴军将士士气倍增,就渡江安营扎寨,攻打敌人。曹仁撤退逃走,于是又占据南郡,安抚平定荆州。吕蒙回朝后,被升为偏将军,兼任寻阳县县令。
  鲁肃接替周瑜后,前往陆口,路过吕蒙军营。鲁肃有点轻视吕蒙,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功绩名声日益显赫,不可用过去眼光看他,您应当去拜访他。”于是鲁肃前去拜访吕蒙。饮酒正酣时,吕蒙问鲁肃说:“您身负重任,与关羽相邻,将用什么计策,来防备预料之外的情况呢?”鲁肃很随意地回答说:“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制定。”吕蒙说:“现在吴、蜀虽然联盟,但关羽实为勇猛将领,怎么能不预先制定好计策?”于是替鲁肃策划了五种应对计划。鲁肃就起身离席走到吕蒙身边,抚着他的背说:“吕子明啊,我真没想到你的才干谋略竟能达到如此地步。”随后前去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交友谊才离开。
  当时吕蒙和成当、宋定、徐顾的军营都互相靠近,这三位将领战死后,他们的孩子都很小。孙权想把他们的军队全部托付给吕蒙,吕蒙坚决推辞,上书陈说徐顾等都辛勤操劳国事,他们的部下虽然年幼,但不能废除他们的兵权。接连上书三次,孙权才同意他的请求。吕蒙随后又为他们挑选老师,让老师悉心辅导这些孩子。他对这些事情都是如此尽心。
  魏国派庐江人谢奇做蕲春典农都尉,在皖县开垦屯田,多次进犯东吴边境。吕蒙派人招诱他投降,他不听从,于是吕蒙伺机袭击,谢奇被迫退缩回去,他的部下孙子才、宋豪等,都带着老幼之人,前来投降吕蒙。后来吕蒙随从孙权在濡须抵御曹操,多次进献奇谋,又劝孙权在濡须口两面都建起堡坞,防御工事做得很细致,曹操无法攻克,只好撤军。
  曹操派遣朱光担任庐江太守,驻守皖县,大力开垦稻田。又令间谍招诱鄱阳贼寇首领,让他们做为内应。吕蒙说:“皖县土地肥沃,如果粮食丰收,他们的部队就会增加,这样连续几年,曹操的态度就显露出来了,应该早点铲除他们。”就向孙权具体地陈述了情况。孙权于是亲自出征皖县,召见众位将领,询问有何计策。吕蒙就举荐甘宁做升城督,在前线督管攻城,吕蒙自己率领精兵跟随在后。凌晨就发兵攻打,吕蒙亲自击鼓,将士们都奋勇争先登城,到早饭时分就攻破了皖城。等到张辽率军赶到夹石时就得知皖城已被吴军占据,只好率军退回。孙权嘉奖吕蒙的功劳,当即任命吕蒙为庐江太守,所缴获的士卒车马都分派给他,另外加赏寻阳屯田客六百人,属官三十人。吕蒙返回寻阳,不到一年,庐陵的贼寇再次作乱,将领们征讨不能抓获,孙权说:“鸷鸟上百只,不如一只鹏。”又命令吕蒙前去讨伐。吕蒙到庐陵后,即诛杀贼寇的首领,将其他的人全部释放,恢复他们平民身份。
  这时刘备令关羽镇守,保守荆州全部土地,孙权下令吕蒙西往夺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吕蒙发檄文给长沙、桂阳二郡,两郡郡守望风而归服东吴,只有零陵太守郝普固守城池坚决不投降。刘备亲自从蜀地赶至公安,派遣关羽夺取这三郡。孙权当时驻守陆口,派鲁肃率领一万人马驻扎益阳抵御关羽,派人飞快传书诏令吕蒙,让他舍弃零陵,迅速回返援助鲁肃。当初,吕蒙平定长沙,当要前往零陵,经过酃县时,车上载着南阳人邓玄之,邓玄之是郝普的旧友,吕蒙想让他诱导郝普投降。等收到孙权召他返回的信后,吕蒙没有公布,当夜召集众将领,将攻城计策告知他们,定好次日凌晨攻城。又回头对邓玄之说:“郝子太知道世间有忠义之事,也想行守卫忠义,但不了解时势。左将军刘备在汉中,被夏侯渊围困住。关羽在南郡,而今我们君主亲自赶往南郡。最近攻破樊城关羽的大本营,解救酃县,关羽已被孙规攻破。这些都是最近发生的事,是您亲眼所见的。他们现在首尾各处一方,自救都来不及,哪有余力再营救零陵啊!现在我们的将士精锐,人人都想为国献身,君主正调遣大军,相继赶赴而来。现在子太的性命朝不保夕,却苦等毫无希望的救援,就像牛脚印坑中积水里的鱼,还希望仰赖用江、汉的水,其无所依赖也是很明了的事。如果子太能够将士上下一心,保守孤城,尚能延续一段时间,以等待后来有所依附,这也可以。现在我计划周祥部署好兵力,用来攻城,过不了一天,城池就能攻破,城破之后,他自己身死,对事情没有助益,却让百岁的老母,满头白发受人诛杀,岂不痛心吗?我估计他是无法了解外面的情况,还以为有援救依靠,所以才顽固到这个地步。您可前去见他,向他陈述其中的利害。”邓玄之前去见郝普,具体地表达了吕蒙的意思,郝普听后惧怕而顺服。邓玄之先出城向吕蒙汇报,说郝普不久就到。吕蒙预先吩咐四位将领,各挑选一百人,郝普一出城,他们就随即进去守住城门。不久郝普出了城,吕蒙迎上去拉着他的手问候,同他一起下船。寒暄完毕,拿出孙权写给他的信让郝普看,随后拍手大笑。郝普看了信,得知刘备驻守在公安,而关羽近在益阳,惭愧悔恨,恨不得钻入地下。吕蒙留下孙皎,将善后事宜托付给他,自己当天就率军赶到益阳。刘备请求与孙权联盟,孙权就归还郝普等人,划湘水为界,将零陵郡归还刘备。又将寻阳、阳新做为吕蒙的食邑。
  吕蒙率军返回,随后前去征讨合肥,退兵时,被张辽等人的袭击,吕蒙与凌统誓死保卫着孙权。后来曹操又大举出兵濡须,孙权任命吕蒙为濡须督,据守以前所建的堡坞,在堡城上设置强弩一万具,以抗击曹军的进攻。曹操先锋部队安营未完成,吕蒙即出击打败他们,曹操率兵撤退。孙权授予吕蒙为左护军、虎威将军。
  鲁肃死后,吕蒙西向驻军陆口,鲁肃军马万余人全归吕蒙统管。又被任命为汉昌太守,以下隽、刘阳、汉昌、州陵为食邑。吕蒙与关羽分荆州划界管治,边界相连,他深知关羽骁勇雄壮,有兼并东吴的意图,况且关羽处于东吴上游,分土而治的形势难以持久。起初,鲁肃等认为曹操尚在,对双方都容易产生祸乱,应当孙、刘互相协作,同仇敌忾,不能相互背弃。吕蒙就暗中向孙权献计说:“让征虏将军孙皎保守南郡,潘璋驻守白帝城,蒋钦率领游击部队一万人,沿长江上下行动,随时应对敌军情况,吕蒙我为国家前去夺取襄阳,这样,如何还需要忧虑曹操,依赖关羽呢?况且关羽君臣,玩弄欺骗手段,反复无常,不可把他们看做心腹好友。现在关羽之所以没有率军东向,是因为您的圣明、吕蒙等人还在。现在不趁我们正强壮时期谋取他们,一旦我们老弱,想再出兵上阵,还能做到吗?”孙权十分赞同他的计策,又顺便与他闲谈到谋取徐州的事宜,吕蒙回话说:“现在曹操远在黄河之北,刚攻破袁家诸子势力,正安抚幽州、冀州等地,没有闲暇顾及东面。徐州地方的守兵,听说力量不强,前去攻打自能占据。然而那地理形势陆路相通,是骁勇的骑兵长足驰骋之地,您现在得到徐州,那么曹操后十天就会来争夺,虽然用七、八万兵力保守它,心中依然常常忧虑。不如攻取关羽的地盘,占据长江全境,形势就更为壮观。”孙权认为这些话分析得很有道理。等到吕蒙代替鲁肃,刚到陆口,表面上倍加与关羽修好结盟,结交厚谊。
  后来关羽征讨樊城,留下部分兵力驻保守公安、南郡。吕蒙上疏说:“关羽讨伐樊城而留下很多守卫部队,一定是担心我攻打他的后方。我时常患病,请分派一部分部队回返回建业,以我治病为名。关羽得知这一消息后,必定撤走留守后方的部队,全部赶赴襄阳。那时我们大军从水路日夜兼行逆流而上,袭击蜀军空虚地区,则南郡就能夺取了,而关羽也就可以擒获了。”于是假称病重,孙权就公开发布文书诏令吕蒙回建业,暗中与他商议计划。关羽果然相信了,逐渐撤走南郡的留守部队前往樊城。魏国派遣于禁援救樊城,关羽将于禁等全部抓获,俘虏数万人马,假称缺粮,擅自取走吴国运往吴、蜀交界处湘关的大米。孙权得知后,即开始行动,先遣吕蒙率部队在前。吕蒙军开至寻阳,将精兵全部埋伏在大船之中,让人穿着普通衣服装作百姓摇橹,船中坐着的人都打扮成商人的模样,昼夜兼程,来到关羽设在江边的哨所,将哨兵们全部抓获,所以关羽根本不知道东吴出兵的消息。吴军赶至南郡,士仁、糜芳都投降吕蒙。吕蒙进据城中,将关羽和其他将士的家眷尽数俘获,并且安抚劝慰,下令吴军不得侵扰百姓,不能索取任何东西。吕蒙帐下有一个兵士,是汝南人,拿了百姓家一个斗笠,用来遮盖铠甲,铠甲虽是公家物品,但吕蒙依旧认为他违犯军令,不能因为同乡的关系而荒废法令,于是流着泪杀了这个士兵。随后全军震惊,都做到路不拾遗。吕蒙每日派出亲兵去慰问抚恤老年人,询问他们缺少的物品,有病之人则提供医药,饥寒之人则送去衣物粮食。关羽府中所藏的财物,都封存起来等待孙权前来处置。关羽在返回江陵的路上,多次派人去吕蒙来往消息,吕蒙都厚待关羽派来的人,让他们周游城中,到各家致意问候,或者让家人亲自给军中的将士写信说明情况。关羽的使者返回军中,将士们私下里互相探视讯问,都知道家中安然无恙,所受的待遇比过去更好,所以关羽将士都失去战斗之心。恰逢孙权大军不久来到江陵,关羽自知势力单薄孤立无援,就逃往麦城,西行到漳乡,将士们们都背离关羽投降孙权。孙权派朱然、潘璋截住关羽必经的道路,将他们父子二人全都抓住。荆州就得以平定了。
  孙权任命吕蒙为南郡太守,封国孱陵侯,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吕蒙坚决推辞黄金和钱,孙权不同意。封爵令尚未发布,正值吕蒙发病,当时孙权在公安,把吕蒙接来安置在自己的内殿,用了千万种药方给他治病,并悬赏国中有能治愈吕蒙疾病的,赏赐千金。有时医师用针扎吕蒙,孙权为吕蒙的疼痛而心中悲戚,想常去探望他的病情如何,又担心他劳累准备,常在壁上凿洞观望吕蒙,见吕蒙能稍稍吃点东西就高兴,对身边的人言谈说笑,否则就哀伤叹息,夜不能寐。吕蒙病情逐渐好转,他就颁发大赦诏令,群臣全都上前庆贺。后来吕蒙病情加重,孙权亲自前去探望,命令道士在星辰下为吕蒙祈求寿命。吕蒙四十二岁时死在孙权内殿。当时孙权十分悲痛,为此减少各种娱乐活动、减少了食量。吕蒙未死之前,将孙权赏赐给自己的金银珠宝等赐物全部交付府库收存,嘱咐主管人员在他死后全数上交,丧事一定节俭简约。孙权听说这些,更加悲痛感动。
  吕蒙年少时不钻研经典书籍,每次陈述大事,常常口述让别人记录后作为奏书。他曾因自己部署的事被江夏太守蔡遗弹劾,但无怨恨之心。等到豫章太守顾邵去世,孙权问吕蒙谁能接任,吕蒙趁机推荐蔡遗,说他在这个职位会是个好官吏,孙权笑着说:“你想当祁奚呵?”于是任用蔡遗。甘宁性情粗暴喜好杀人,既常常令吕蒙不满意,又偶尔违背孙权的命令,孙权对他很恼怒,吕蒙多次替甘宁求情说:“天下尚未平定,像甘宁那样的猛将很难得,应当宽容忍耐他。”孙权于是厚待甘宁,后来得以任用他的能力。
  吕蒙儿子吕霸继承吕蒙的爵位,受到赏赐守护坟墓的人三百家,还有加赏的免税田亩五十顷。吕霸去世后,他的哥哥吕琮继承侯爵。吕琮死后,他弟弟吕睦承袭其爵。

三国志浏览月榜 三国志全文 >

  1. 魏书·徐胡二王传
  2. 蜀书·黄李吕马王张传
  3. 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4. 魏书·少帝纪
  5. 吴书·宗室传
  6. 吴书·三嗣主传
  7. 魏书·任城陈萧王传
  8. 吴书·程黄韩蒋周陈董甘淩徐潘丁传
  9. 魏书·武帝纪
  10. 魏书·桓二陈徐卫卢传

三国志最受喜欢章节 三国志全部章节 >

  1. 吴书·王楼贺韦华传
  2. 吴书·诸葛滕二孙濮阳传
  3. 吴书·吴范刘惇赵达传
  4. 吴书·是仪胡综传
  5. 吴书·潘浚陆凯传
  6. 吴书·贺全吕周钟离传
  7. 吴书·吴主五子传
  8. 吴书·陆逊传
  9. 吴书·虞陆张骆陆吾朱传
  10. 吴书·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
  11. 吴书·程黄韩蒋周陈董甘淩徐潘丁传
  12. 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
  13. 吴书·张严程阚薛传
  14. 吴书·张顾诸葛步传
  15. 吴书·宗室传

猜你喜欢的三国志故事 三国志故事全本 >

为您推荐的小小说 更多小小说 >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