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文名著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名著 > 明史 > 列传·卷一百八十一

列传·卷一百八十一

  ◎忠义五
  ○武大烈(徐日泰等) 钱祚徵 盛以恒(高孝志等) 颜日愉(艾毓初等)潘弘(刘振世等) 陈豫抱(许宣等) 刘振之(杜邦举 费曾谋等) 李乘云(余爵等) 关永杰(侯君擢等) 张维世(姚若时等) 王世琇(颜则孔等)许永禧(高斗垣等) 李贞佐(周卜历等) 鲁世任(张信等) 刘禋(陈显元等) 何燮(左相申等) 赵兴基(郑元绶等)
  武大烈,临潼人。举天启七年乡试。崇祯中,授永宁知县。奸人倚万安郡王恣不法,大烈痛惩之。十三年十二月,李自成自南阳陷宜阳,知县唐启泰被害,遂攻永宁。大烈与乡官四川巡抚张论协力捍御。论殁,子吏部郎中鼎延及从父治中讃继之。有狱囚勾贼入,都司马有义弃城走。大烈、鼎延等固守三日,贼夜半登城,执大烈。自成以同乡欲活之,大烈不屈,索印又不予,乃燔灼以死。鼎延匿眢井免。讃及子国学生祚延死之。主簿魏国辅、教谕任维清、守备王正己、百户孙世英并不屈死。万安王采钅轻亦被害。
  贼移攻偃师,一日而陷。知县徐日泰大骂不屈,为贼脔割死。启泰,掖县人。日泰,金谿人。并起家乡举。
  明年正月,贼陷宝丰,知县朱由椷死之。陷密县,知县朱敏汀及里居太仆卿魏持衡、举人马体健死之。由椷,益府镇国将军常澈子,敏汀亦宗室,并由贡生。敏汀妾张,一女一孙及臧获数人俱死,与由椷并赠佥事。
  是月,陷洛阳,乡官来秉衡、刘芳奕、常克念、郭显星、韩金声、王明、杨萃、荀良翰等抗节死。秉衡,天启四年举于乡,未仕。城陷,为贼将刘宗敏所执,令易服,欲官之,不可。羁南郊民舍,顾见其友,谓之曰:“贼勒我以官,我义不受辱,恨母老子幼,死不瞑目尔。”贼闻,烧铁索加其胫,终不从,遂被杀,并其母刘、妾吴及幼子俱杀之。芳奕,慷慨负智略,与秉衡同举于乡,为昌乐知县。解官归,岁大歉,人相食,倾橐济之。贼渐逼,集义士为干城社,佐有司保障。及城陷,缢死西城戍楼。克念举进士,为平阳推官,有声。显星举于乡,为翰林待诏。金声、明,皆进士。金声官邯郸知县,明官行人。萃、良翰皆举人。萃官辰州知府,良翰未仕。
  钱祚徵,字锡吉,掖县人。崇祯中,由乡举历官汝州知州。汝为流贼往来孔道,土寇又窃据山中。祚徵欲先除土寇,募壮士千人训练,而遣人为好言招抚,夜半取间道直捣其巢,寇大败。乃令民千家立一大寨,有急鸣钲相救,寇势衰息,其魁遂降。十四年正月,李自成骤来犯,祚徵乘城守,身中流矢,守益力。月余,大风霾,炮炸楼焚,城遂陷,骂贼而死。汝人立庙祀之。
  盛以恒,潼关卫人。崇祯十三年举人。知商城县。视事月余,流贼突至,却之。明年,张献忠陷襄阳,邻境大恐。以恒已迁开封同知,将行,士民恳留之,乃登陴,与乡官杨所修、洪胤衡、马刚中、段增辉共城守。二月中,贼奄至,适雨雪,守者冻馁不能战。以恒督家众射贼十七人坠马,贼怒,并力攻,矢中以恒右额,犹裹创拒敌。贼登北城,家众巷战死且尽,乃被执,骂贼不屈,为贼支解。孙觉及典史吕维显、教谕曹维正皆死。
  所修,故魏忠贤党也。历左副都御史,入逆案,赎徒为民,至是骂贼死。胤衡,万历中进士。历官阳和兵备副使,分守北门,力战死。刚中,字九如。崇祯七年进士。除大同知县,行取授检讨,乞假归。贼入,大骂,被磔死。增辉,字含素,为诸生,以学行称。朝廷下保举令,被荐,不乐为吏,拟除教授,未谒选归。遇变,骂贼死。
  贼既陷商城,即疾驱犯信阳。城陷,知州高孝志,训导李逢旭、程所闻,里居静海知县张映宿死之。其陷光山,典史魏光远亦死之。所司请赠恤,未报。
  十五年七月,帝下诏曰:“比州县有司不设守备,贼至即陷,与冲锋陷阵,持久力诎者殊科。若概援天启间例,优予赠荫,何由旌劝劳臣。自今五品以下,止赠监司,四品及方面,始赠京卿。著为令。”乃赠以恒副使,孝志参议,维显等赠恤有差。天启中,州县长吏殉难者,率赠京卿,荫锦衣世职,赐祭葬,有司建祠。崇祯初,改荫国子生,俾之出仕,而京卿之赠如故,至是始改赠外僚云。
  颜日愉,字华阳,上虞人。万历中,举于乡。崇祯初,除知叶县,有惠政,为上官所恶,劾罢。部民争诣阙讼冤,乃获叙用。后为静宁知州。罗贼乱,驰请固镇五道兵合剿。而先率敢死士数人招谕之,贼弛备,遂遣精卒捣其营,贼仓皇溃,斩数百级。黎明,五道兵继至,复大破之。迁开封同知。流贼势方炽,上官以南阳要冲,举日愉为知府,大治守具,人心稍固。十四年五月,贼猝至,百余人冒雨登城。日愉击杀之几尽,余贼引去,城获全。日愉手中一矢,头项被二刃,死城上。事闻,赠太仆卿。贼既不得志去,遂纵掠旁近州县。其冬再围南阳,攻陷之,参议艾毓初死焉。
  毓初,字孩如,米脂人,户部侍郎希淳曾孙也。崇祯四年进士。授内乡知县。生长边陲,习战事。六年冬,流寇来犯。埋大炮名“滚地龙”者于城外,城中燃线发之,贼死无算,遂解去。内乡与领邑淅川多深山邃谷,为盗窟,民居懔懔。毓初至,为设守备,民得少安。明年冬,唐王聿键上言:“祖制,亲王所封地,有司早晚必谒见。今艾毓初等皆不谒。”帝怒,悉逮下法司,而敕礼部申典制。已而王被逮,毓初获补官。屡迁至右参议,分守南阳,与日愉却贼有功。自成用宋献策计,欲取南阳以图关中,复率大众来寇。毓初偕总兵官猛如虎等坚守。贼攻入南门,会总督杨文岳援军至,贼引退。文岳去,贼复攻之,食尽援绝,毓初题诗城楼,遂自缢。南阳知县姚运熙、主簿门迎恩、训导杨气开亦死之。
  明年十月,自成再陷南阳,知府丘懋素骂贼不屈,阖门被害。是月,贼过扶沟,众议城守,举人刘恩泽初尝以策干当事,多见用。县令騃不解事,恩泽痛哭曰:“吾不幸从木偶人死。”自题楼壁曰:“千古纲常事,男儿肯让人。”明日,城陷,掷楼下以死。
  潘弘,字若稚,淮安山阳人。起家贡生。崇祯十三年为舞阳知县。时流贼披猖,土寇亦间发,弘数讨败之。明年十一月,李自成、罗汝才既陷南阳,纵兵覆所属州县,将攻舞阳,弘谕士民共拒。诸生虑贼屠城,请委曲纾祸,弘叱之去。贼薄城,发炮击之,多毙。有小校善射,屡却贼。诸生潜遣人约降,贼复至。弘作告先圣文,自誓必死。诸生潜开门,缚弘以献。贼索印,弘不予。胁降,怒骂不屈,乃支解之。子澄澜痛愤大哭,投井死。
  时邓州、镇平、内乡、沁阳、新野相继陷。邓州知州刘振世,吏目李国玺,千户余承荫、李锡,诸生丁一统、张五美、王钟、王子章、海宽、傅彦皆抗节死。镇平知县成县钟其硕被执,骂贼死。内乡知县南昌龚新、新野知县四川韩醇,并不屈死。
  泌阳凡再陷。是年五月,张献忠破信阳,获左良玉旗帜,假之以登城。知县云南南宁王士昌怀印端坐,被缚,谩骂死。临昌姚昌祚代之,甫数月,复陷。昌祚手斩数贼,力屈死。典史雷晋暹率捕卒战死。又有武职王衍范、钱继功、海成俱死难。而邓州于十年春为张献忠所破,知州孙泽盛、同知薛应龄皆战死,至是亦再陷云。
  陈豫抱,舞阳人。母段早寡,抚豫抱及其弟豫养、豫怀,皆为诸生,力田好学,善承母志。崇祯十四年,流贼陷舞阳,母先赴井,三子从之。豫抱妻黄携其子默通,豫养妻马携子默恒、默言俱从之。三世九人,一时尽节。
  时郡邑诸生死者甚众,录其著者。内乡许宣及二弟寀、宫,慷慨好义。贼陷邓州,宣兄弟结里中壮士,直入其城,擒伪官,坚守许家寨。贼怒,攻破之,寀从母常先投井死,宣、宫皆詈贼被杀,宫妻钟、寀妻陈并自经,其妹亦骂贼被杀。时称“许氏七烈”。
  贼之攻偃师也,张毓粹率二子佐有司固守,城陷,大骂,俱被杀。妻蔺与三女、二孙悉赴井死。贼杀武同芳母,同芳喷血大骂,支解而死。刘芳名、刘芳世、蔺之粹、乔于昆、蔺完馪、王光显、乔国屏、王邦纪、蔺相裔、张一鹭、张一鹏、牛一元皆抗节死。芳名、完馪妻皆张氏,与邦纪妻高并从死。一鹭、一鹏父亦骂贼死。
  唐县许曰琮,早丧父。母殁,庐墓三年。城破,遁居南山。贼徵之不出,胁以死,镌其背曰:“誓不从贼”,遂呕血而死。
  刘振之,字而强,慈谿人。性刚方,敦学行,乡人严重之。崇祯初,举于乡,以教谕迁鄢陵知县。十四年十二月,李自成陷许州。知州王应翼被害,都司张守正,乡官魏完真,诸生李文鹏、王应鹏皆死。自许以南无坚城。有奸人素通贼,倡言城小宜速降,振之怒叱退之。典史杜邦举曰:“城存与存,亡与亡,人臣大义,公言是。”振之乃与集吏民共守。贼大至,城陷,振之秉笏坐堂上。贼索印,不与,缚置雪中三日夜,骂不绝口,乱刃交下乃死。初,振之书一小简,藏箧中,每岁元旦取视,辄加纸封其上。及死,家人发箧,乃“不贪财、不好色、不畏死”三语也,其立志如此。赠光禄寺丞。邦举,富平人。许被屠,鄢陵人恟惧,守者或遁走,邦举捕得,斩以徇。及城陷,自成欲降之,邦举骂曰:“朝廷臣子,岂为贼用!”贼抉其舌,含血喷之,遂遇害。
  开封属邑多陷,殉难者,有费曾谋、魏令望、柴荐禋、杨一鹏、刘孔晖、王化行、姚文衡之属。

译文

  武大烈,临潼人。天启七年(1627)乡试中举,崇祯年间授永宁知县。奸人仗万安郡王之势,恣意为非作歹,大烈予以痛惩。十三年十二月,李自成自南阳攻陷宜阳,杀知县唐启泰,进攻永宁。大烈与乡官四川巡抚张论协力捍御。张论战死,其子吏部郎中张鼎延及叔父治中张赞来到永宁。有奸人勾结义军入城,都司马有义弃城逃走。大烈、鼎延等固守三日。义军于夜半登城,捉住了大烈。自成念同乡之谊,有意不杀他,劝他投降,大烈不屈。要他交出县印,他也不肯,把他活活烧死。一同被害的还有张赞及其子国学生张祚延、主簿魏国辅、教谕任维清、守备王正已、百户孙世英及方安王采钅轻。
  盛以恒,潼关卫人。崇祯十三年(1640)举人,授商城县知县。以恒到任一个多月,农民义军攻商城,被他击退。第二年,张献忠攻陷襄阳,邻境大为恐慌。这时,以恒已奉命调开封同知,启程之际,商城士民恳切挽留。于是以恒与乡官杨所修、洪胤衡、马刚中、段增辉共登城守御。二月中,义军进至城下,时逢大雨大雪,守城士卒又冻又饿,不能战斗。以恒督率家兵射敌十七人坠马。义军大怒,全力攻城,箭中以恒右颊,从北城突入。以恒家兵巷战,都战死,以恒被俘,辱骂不屈,被肢解而死。其孙盛觉及典史吕维显、教谕曹维正都死。十五年七月,赠以恒副使。
  颜日愉,字华阳,浙江上虞人。万历中乡试举人。崇祯初年授叶县知县,政治清平,但为上级所恶,被劾罢官。该县百姓到朝廷为他申冤,才被任用。后为静宁知州。罗汝才领导农民起义,日愉忙请固镇五道兵合剿,自己先率敢死队数人去招安。义军因而松弛戒备。日愉遣精锐兵猝攻义军大营。义军没有防备仓皇退走。第二天清晨,固镇五道兵至,又大败义军。日愉因功升开封同知。这时农民起义烽火漫天,上级认为南阳为要冲之地,荐任日愉为知府。日愉在南阳大办守城战具,人心稍安。崇祯十四年(1641)五月,义军突然发起对南阳的进攻,百余人冒雨登城。日愉顽强抵抗,城虽保住,但他战死。朝廷赠太仆寺卿。
  艾毓初,字孩如,米脂人,户部侍郎艾希淳之曾孙。崇祯四年(1631)进士,授内乡知县。毓初生长边疆,习于战事。崇祯六年冬,农民起义军进攻内乡,毓初将“滚地龙”大炮置于城外,在城内燃线发炮,义军死伤无数,解围而去。内乡与邻县淅川多高山深谷,为义军盘踞之地,居民惶惶不安。毓初到任后,设防守御,民心稍安。
  崇祯七年(1634)冬,唐王聿键上书说“:祖制:亲王的封地,地方官吏早晚必谒见。今艾毓初等都不来拜见。”帝大怒,把他们都逮捕交司法衙门审理,令礼部重申朝廷典章制度。其后唐王被捕,毓初得以补官。后调任右参议,分守南阳,与颜日愉抗敌有功。李自成用宋献策之计,欲取南阳以图关中,于是再率大军攻南阳,毓初与总兵官猛如虎等坚守。义军攻入南门,正在此时总督杨文岳援军赶到,义军只得退走。文岳走后,义军再攻城,守军粮尽援绝,毓初题诗于城楼,自缢而死。南阳知县姚运熙、主簿门迎恩、训导杨气开都被杀。
  刘振之,字而强,浙江慈溪人。性情刚毅,致力于学习和道德修养,乡人都敬重他。崇祯初年中举,从教谕升鄢陵知县。崇祯十四年(1641)十二月,李自成攻陷许州。知州王应翼被害,都司张守正,乡官魏完真,生员李文鹏、王应鹏都死。自许州以南无能坚守之城。有奸人素与李自成相通,扬言许州城小,以速降为好。振之愤怒地骂走了这个人。典史杜邦举表示“:城存与存,城亡与亡,此人臣之大义,公言极是。”振之与吏民共守许州。义军至,城被攻破,振之持笏坐于公堂上。义军要他交出印来,振之不肯,被捆绑置于雪中三日三夜,仍骂口不绝,终为乱刀杀死。
  振之曾写一小简,藏于一个小书箱内,每年元旦必取出来看,看后又放在书箱并加上封条。振之死后,家人把书箱打开,取出小简,上面写着“不贪财、不好色、不畏死”三句话,表示其志向。朝廷赠振之光禄寺丞。
  关永杰,字人孟,陕西巩昌卫人。家世代为百户。永杰好读书,每遇忠义事便立即写在墙壁上。永杰相貌魁伟,如同世人所绘之壮缪侯关云长。崇祯四年(1631)入京都参加会试,与同辈人游关帝祠。有道士上前来说道“:昨夜梦见神人告诉我:‘吾后人当有进士及第者,而且以后继承我忠义,可告诉他。’”永杰颇为惊异,且沾沾自喜。其后永杰果然中进士,授开封推官。永杰为官刚直不阿,百姓敬畏他。亲丧,服孝期满,起用在绍兴为官,后调兵部主事。督师杨嗣昌见他有才干,举荐用于军前,升为睢陈兵备佥事,驻于陈州。陈州原为农民起义军进攻目标,永杰日夜防备。
  崇祯十五年(1642)二月,李自成率数十万大军攻陈州,永杰与知州侯君擢、乡官崔沁之、举人王受爵等率士民分守。义军派人来劝降,永杰斩来使,将其头挂在城头上。义军大怒,一举攻下陈州。永杰在战中为乱刀杀死。朝廷赠永杰光禄寺卿。
  任栋,陕西永寿人,由贡生进莱州通判。崇祯四年(1631),李自成等反明,攻莱州,栋协助知府朱万年守御。万年与巡抚谢琏为义军所捕,栋与同知寇化、掖县知县洪恩火召助大帅杨御蕃合力抗拒。莱州解围,任栋论功晋升官阶,调为保定监军佥事。十四年随总督杨文岳南征。鸣皋镇之捷,栋也有功。不久又与总兵虎大威相继破义军于平峪和邓州。十五年正月,随大军解开封之围。随即又取得郾城大捷。又随大军援开封,左良玉在朱仙镇被义军打得大败,栋极力抵御义军的追杀,阵亡。朝廷赠太仆寺卿。
  王世琇,字昆良,保定府清苑县人。崇祯十年(1637)进士,授归德推官,调工部主事。十五年二月,李自成攻陷陈州,乘胜进攻归德。世琇将启程赴工部就任,其部属约他共守归德,世 琇慨然同意,并且说:“我在此长期为官,临难而去,是不应该的。”于是与同知颜则孔、经历徐一源、商丘知县梁以樟、教谕夏业英、居家尚书周士朴等,向群众宣誓坚守。义军围攻七日,总督侯恂家在商丘,其子侯方夏率家丁斩关而出,杀伤守城的人,守军混乱,义军乘机而入。世 琇、则孔均遇害。则孔女闻父死也自缢。在这次归德守城战斗中被义军杀死的明朝官员及举人、贡生、官生、国子生等共一百一十余人。
  李贞佐,字无欲,山西安邑人。年少时拜同乡曹于汴为师,以学问、品行称著于世,后中乡举。崇祯十四年(1641)为郏县知县。在此之前,李自成曾攻陷郏县,杀县令邵可灼。贞佐到任后,训练乡兵,没收本县反明人家的财产以充军饷。时常到城外去了解农民情况,每月为本县士子讲课。本县有姊妹二人因反对义军而死,贞佐在她们的墓前举行祭祀。民王锡胤有孝行,贞佐到他家中去拜望,士民大悦。
  崇祯十五年(1642)二月,李自成又攻郏县,贞佐率士民死守。城被攻陷,贞佐向母亲叩头说:“儿不忠不孝,陷母于危难之中。”有人劝他改换平民衣帽逃走,他不肯,被俘,对义军厉声道:“驱使百姓固守城的是我,不要妄杀别人!”被义军肢解而死。友人王昱收葬其于南郊。每年寒食节,乡人都祭奠他。朝廷赠河南佥事。
  鲁世任,字愧尹,山西垣曲人。品行端正,孝敬父母。拜安邑曹于汴为师,又与绛州的辛全结交,学问日增。天启末中乡举。崇祯十年(1637)为郑州知州,在那里建“天中书院”,集士子于其中讲学。远近来学习的千人。十三年(1640)秋,给事中范士髦荐举世任及临城生员乔己百、内丘大原通判乔中和于朝廷,称之为“德行醇儒”,可认为是继承了薛蠧、陈献章的学问道德,希望朝廷重用。但范士髦的举荐奏疏并未进呈于皇帝。崇祯十五年(1642),农民起义军进攻郑州,世任统率民兵抵御,战败自刎而死。士民在天中书院设灵位祭祀。
  刘禋,字诚吾,陕西中部人。祖父刘仕,曾任刑部郎中,因大礼事谏诤,违背皇帝旨意,受到廷杖。父亲刘尔完,历任商丘、名山知县。
  禋孝敬父母。母殁于名山县,他扶灵柩归葬,行程四千里,过剑阁走栈道,他亲自把母亲灵柩抬过去。父亲休息时爱听《史记》,他每晚为父诵读,直到父亲熟睡为止。崇祯四年(1631),农民起义军攻陷中部县,禋背着父亲逃走。崇祯十四年(1641),由乡试举人而授登封知县。当地人民反对朝廷,他训练壮士,且守且战。崇祯十五年,李自成攻陷登封,禋被俘。自成看他是同乡,劝他归降。禋不肯,破口大骂。自成还是派人反复劝说,坚持不肯,终被杀。赠佥事。
  何燮,字中理,福建晋江人。乡试中举。崇祯年间为亳州知州。该州自崇祯八年(1635)以后,多次受到农民起义军的攻击,加上饥荒,百姓死或逃走者已过半数。燮尽心安抚,修缮军械防备义军的攻击。不久,山东、河南人民纷纷起义,进攻亳州。燮在卢家庙与义军交战,擒获义军首领二人,将他们剖腹示众。崇祯十五年二月,李自成攻陷河南,居民望风而逃,亳州成为一座空城,不能守。义军至,捉住了何燮,劝他投降。燮不肯,大肆辱骂义军。义军断其足,剖其胸,示众三日。接着义军又攻克霍丘、灵璧、盱眙。
  赵兴基,云南太和人。崇祯初年,以举人授庐州通判。农民起义军贺一龙、左金王等五部,占据英山、霍山二县山区,夏入秋出。督师杨嗣昌遣监军佥事杨卓然去招安,受侮辱而返。崇祯十四年(1641)六月,义军攻陷英山县城,杀知县高在岑。十二月,义军攻陷潜山县。知县李胤嘉、典史沈所安素来对百姓十分苛刻,义军将他一一处死。
  十五年(1642),张献忠为左良玉所败,与其他义军汇合,于三月攻舒城。经一个月的围攻,终破其城,将舒城改名为得胜州,作为义军根据地。然后分头进攻附近各县,直抵庐州城下。兴基与知府郑履祥、经历郑元绶、合肥知县潘登贵、指挥同知赵之璞、居乡参政程楷分门防守。监司蔡如蘅贪婪暴戾,百姓怨恨,故为义军传送消息。提学御史徐之垣来庐州主持对生员的考试,献忠遣其部属穿着儒服,打扮成生员潜入城中,夜半发炮,城中大惊。之垣、如蘅及履祥、登贵等用长绳从城上缒下来逃走。兴基守水西门,闻知形势变化,持刀下城楼与义军战斗,斩数人,终为义军杀死。郑元绶、程楷守南熏门、赵之璞守东门,均被义军攻陷杀死。义军乘胜攻下含山、巢县、庐江、无为、六安、太湖等地。
  许文岐,字我西,浙江仁和人。祖父许子良,曾为巡抚贵州右佥都御史,父亲许联枢,曾任广西左参政。文岐于崇祯七年(1634)中进士,授南京职方郎中。江北农民起义烽火遍地,文岐辅助尚书范景文进行防御,景文十分倚重于他。后调任黄州知府,在与义军交战中,曾射杀义军首领一只虎,夺大旗而还。狱中有判重刑的囚徒七人,文岐放他们回去省亲,规定时间回狱,这七人果然守约,于是请求上官宽免其罪。
  崇祯十三年(1640),调任下江防道副使,驻蕲州。义军贺一龙、蔺养成等部聚集于蕲州、黄州一带,文岐严密防备。义军张雄飞部南渡长江,文岐命游击杨富去袭击,烧毁义军船只,迫使义军放弃这次渡江计划。巡抚宋一鹤将文岐这次军功上报于朝廷。副将一龙善用兵,文岐很器重他。曾共宿一帐中,半夜军中呼喊,文岐说:“这是奸人想乘夜逃跑。”仍卧床不动。天明,有叛兵百余夺门西逃,一龙追捕而尽杀之,全军肃然。杨富久镇蕲州,一鹤又派参将毛显文去,杨毛二人不和,弄得兵民不安。文岐召二将,于宴会上消除二人的猜疑。
  崇祯十五年(1642),左良玉的败兵南下,大肆劫掠百姓。文岐立马于江口等待,溃兵不敢侵犯。这时,起义军势力大盛,形势紧迫,人心惶惶,而文岐已升为督粮参政,正要启程赴任,见此情形不禁叹息说:“我为天子守此孤城已经三年,其职责应死守疆土,如今危急,我为何离开。”于是令其妻送母亲返乡,令杨富、毛显文率兵屯兵城外做固守的准备。不久,荆王府的将校郝承忠暗中与张献忠相通。十六年,义军大举进攻蕲州,文岐进行顽强抵抗。半夜大雪,义军攻破西门,文岐与义军巷战,兵败被执。献忠闻文岐之名,当时没有杀他,而关押在后营。与他同关在后营的还有举人奚鼎铉等数十人。文岐悄悄对他们说“:我看贼老营多是乌合之众,数万兵卒都是被俘良民,若对他晓以大义,与我们同心协力,贼可歼灭。”于是暗中联系,约定四月行动,以柳圈为号。这密谋被泄露了,献忠进行搜索,果然搜到了柳圈,将文岐斩首。这是文岐被捕七十余天后发生的事情。朝廷闻知,赠文岐太仆寺卿。
  

明史浏览月榜 明史全文 >

  1. 列传·卷四十二
  2. 列传·卷一百零三
  3. 列传·卷一百二十九
  4. 志·卷二十八
  5. 列传·卷一百零九
  6. 志·卷二十四
  7. 志·卷二十三
  8. 列传·卷一百五十七
  9. 本纪·卷二十四
  10. 列传·卷一百六十六

明史最受喜欢章节 明史全部章节 >

  1. 附录·明史表
  2. 列传·卷二百二十
  3. 列传·卷二百一十九
  4. 列传·卷二百一十八
  5. 列传·卷二百一十七
  6. 列传·卷二百一十六
  7. 列传·卷二百一十五
  8. 列传·卷二百一十四
  9. 列传·卷二百一十三
  10. 列传·卷二百一十二
  11. 列传·卷二百一十一
  12. 列传·卷二百一十
  13. 列传·卷二百零九
  14. 列传·卷二百零八
  15. 列传·卷二百零七

猜你喜欢的明史故事 明史故事全本 >

为您推荐的小小说 更多小小说 >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