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文名著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名著 > 新唐书 > 列传·卷三十五

列传·卷三十五

  诸夷蕃将
  史大柰,本西突厥特勒也,与处罗可汗入隋,事炀帝。从伐辽,积劳为金紫光 禄大夫。后分其部于楼烦。
  高祖兴太原,大柰提其众隶麾下。桑显和战饮马泉,诸军却,大柰以劲骑数百 背击显和,破之,军遂振。授光禄大夫。从平长安,以多,赏帛五千匹,赐姓史。 从秦王平薛举、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功殊等,积前后赐侍女三、杂彩万段。 贞观初,擢累右武卫大将军,检校丰州都督,封窦国公,食封户三百。卒,赠辅国 大将军。
  冯盎,字明达,高州良德人,本北燕冯弘裔孙。弘不能以国下魏,亡奔高丽, 遣子业以三百人浮海归晋。弘已灭,业留番禺,至孙融,事梁为罗州刺史。子宝, 聘越大姓洗氏女为妻,遂为首领,授本郡太守,至盎三世矣。
  隋仁寿初,盎为宋康令,潮、成等五州獠叛,盎驰至京师,请讨之。文帝诏左 仆射杨素与论贼形势,素奇之,曰:“不意蛮夷中乃生是人!”即诏盎发江、岭兵 击贼,平之,拜汉阳太守。从炀帝伐辽东,迁左武卫大将军。隋亡,奔还岭表,啸 署酋领,有众五万。番禺、新兴名贼高法澄、洗宝彻等受林士弘节度,杀官吏,盎 率兵破之。宝彻兄子曰智臣,复聚兵拒战,盎进讨,兵始合,辄释胄大呼曰:“若 等识我耶?”众委戈,袒而拜,贼遂溃,擒宝彻、智臣等,遂有番禺、苍梧、硃崖 地,自号总管。或说盎曰:“隋季崩荡,海内震骚,唐虽应运,而风教未孚,岭越 无所系属。公克平二十州,地数千里,名位未正,请南越王号。”盎曰:吾居越五 世矣,牧伯惟我一姓,子女玉帛吾有也,人生富贵,如我希矣。常恐忝先业,尚自 王哉?”
  武德五年,始以地降,高祖析为高、罗、春、白、崖、儋、林、振八州,授盎 上柱国、高州总管,封越国公。拜其子智戴为春州刺史,智彧为东合州刺史。盎徙 封耿。贞观初,或告盎叛,盎举兵拒境。太宗诏右武卫将军蔺暮发江淮甲卒将讨之, 魏征谏曰:“天下初定,创夷未复,大兵之余,疫疠方作,且王者兵不宜为蛮夷动, 胜之不武,不胜为辱。且盎不及未定时略州县,摇远夷,今四海已平,尚何事?反 未状,当怀之以德,盎惧,必自来。”帝乃遣散骑常侍韦叔谐喻盎,盎遣智戴入侍。 帝曰:“征一言,贤于十万众。”时暮兵已出,欲遂有功,遣副将上盎可击状,帝 不许,罢之。
  五年,盎来朝,宴赐甚厚。俄而罗、窦诸洞獠叛,诏盎率众二万为诸军先锋。 贼据险不可攻,盎持弩语左右曰:“矢尽,胜负可知矣。”发七矢毙七人,贼退走, 盎纵兵乘之,斩首千余级。帝诏智戴还慰省,赏予不可计,奴婢至万人。盎善为治, 阅簿最,擿奸伏,得民欢心。卒,赠左骁卫大将军、荆州都督。
  子三十人,智戴知名,勇而有谋,能抚众,得士死力,酋师皆乐属之。尝随父 至洛阳,统本部锐兵宿卫。炀帝弑,引其下逃归。时盗贼多,岭峤路绝,智戴转战 而前。至高源,俚帅胁为谋主,会盎至,智戴得与盎俱去。后入朝,帝劳赐加等, 授卫尉少卿。闻其善兵,指云问曰:“下有贼,今可击乎?”对曰:“云状如树, 方辰在金,金利木柔,击之胜。”帝奇其对。累迁左武卫将军。卒,赠洪州都督。
  盎族人子猷,以豪侠闻。贞观中,入朝,载金一舸自随。高宗时,遣御史许瓘 视其赀。瓘至洞,子猷不出迎,后率子弟数十人,击铜鼓、蒙排,执瓘而奏其罪。 帝驰遣御史杨璟验讯。璟至,卑辞以结之,委罪于瓘。子猷喜,遗金二百两、银五 百两。璟不受。子猷曰:“君不取此,且留不得归。”璟受之,还奏其状,帝命纳 焉。
  阿史那社尔,突厥处罗可汗之次子。年十一,以智勇闻。拜拓设,建牙碛北, 与颉利子欲谷设分统铁勒、回纥、仆骨、同罗诸部。处罗卒,哀毁如礼。治众十年, 无课敛。或劝厚赋以自奉,答曰:“部落丰余,于我足矣。”故首领咸爱之。颉利 数用兵,社尔谏,弗纳。
  贞观元年,铁勒、回纥、薛延陀等叛,败欲谷设于马猎山,社尔助击之,弗胜。 明年,将余众西保可汗浮图城。会颉利灭,西突厥统叶护又死,奚利必咄陆可汗与 泥孰争国,社尔引兵袭之,得其半国,有众十余万,乃自号都布可汗。谓诸部曰: “始为乱破吾国者,延陀也,今我据西方,而不平延陀,是忘先可汗,非孝也。事 脱不胜,死无恨。”酋长皆曰:“我新得西方,须留抚定。今直弃之,远击延陀, 延陀未擒,叶护子孙将复吾国。”社尔不从,选骑五万,讨延陀碛北,连兵十旬, 士苦其久,稍溃去。延陀纵击,大败之,乃走保高昌,众才万人,又与西突厥不平, 由是率众内属。
  十年入朝,授左骁卫大将军,处其部于灵州。诏尚衡阳长公主,为驸马都尉, 典卫屯兵。十四年,以交河道行军总管平高昌,诸将咸受赏,社尔以未奉诏,秋毫 不敢取,见别诏,然后受,又所取皆老弱陈弊。太宗美其廉,赐高昌宝钿刀、杂彩 千段,诏检校北门左屯营,封毕国公。从征辽东,中流矢,揠去复战,所部奋厉, 皆有功。还,擢兼鸿胪卿。

译文

  冯盎字明达,高州良德人,原本是十六国时北燕国君冯弘的后裔。冯弘因不能忍受投降北魏,逃亡去了高丽国,派其子冯业带领三百人飘海归顺晋。冯弘灭国之后,冯业留在番禺,到了他的孙子冯融,侍奉梁朝任罗州刺史。冯融的儿子冯宝,娶了岭南高凉的越族大姓洗家的女儿为妻,因而成为高凉地区越族的首领,梁朝委任他为本郡太守,传到冯盎已是第三代了。
  隋朝仁寿初年(601),冯盎任宋康县令,潮、成等五个州的僚人反叛朝廷,冯盎快马飞驰到京都,奏请平定反叛的僚人。文帝诏令左仆射杨素与他共同讨论僚人反叛的情形势态,杨素对他感到惊奇,说:“想不到蛮荒异族中竟出现了这样的人!”文帝立即下诏命令冯盎征集长江、岭南的军队攻打反叛的僚人。平定反叛后,冯盎被委任为汉阳太守。他随从炀帝征伐辽东,迁升为左武卫大将军。
  隋朝灭亡,他跑回岭南,集聚民众,自任首领,统率部众五万人。番禺、新兴的著名反叛者高法登、洗宝彻等人受林士弘的节制调度,杀戮官吏,冯盎领兵打败了他们。洗宝彻的侄子名叫洗智臣,又集聚军众与冯盎对战,冯盎率兵进讨,两军刚交锋,冯盎就脱下战袍大喊:“你们认识我吗?”敌方军众扔下武器,脱下战衣露出上身向他叩拜,反叛者的队伍因而溃散。冯盎俘虏了洗宝彻、洗智臣等人,于是占据了番禺、苍梧、朱崖的地盘,自称总管。有人鼓动冯盎说“:隋朝已是末世,分崩离析、时局动荡,国内大乱;唐王虽然应运而生,但他的影响、教化尚未使人信服,岭南、百越之地尚无所归属。明公攻克平定了二十个州,占地方圆数千里,名份还未确定,请加‘南越王’名号。”
  冯盎说:“我家居留百越之地已经五代了,州郡长官所辖之地仅我一姓,子女玉帛我都有了,人世间的富贵,像我这样的就少有了。我常常忧虑有辱先辈创下的基业,我还要自立为王吗?”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冯盎才献出他据有的地盘归顺朝廷。高祖将他原据有的地区划分为高、罗、春、白、崖、儋、林、振八个州,委任冯盎为上柱国、高州总管,封他为越国公。委任他的儿子冯智戴为春州刺史,冯智..为东合州刺史。
  后冯盎改封为耿国公。贞观初年(827),有人告发冯盎反叛,冯盎率军到本地区边境抵御。太宗诏令右武卫将军蔺谟调集江、淮的士兵准备前去征讨,魏征劝谏说“:天下刚刚平定,战乱给黎民带来的疾苦尚未平复,大规模战争之后,流行疫病正盛;况且王者的军队不应为了蛮荒异族轻易举动,战胜了它称不上威武,战胜不了它却是耻辱。而且冯盎不像天下未平定时那样攻占州县,又在边远的异族地区,如今国内已经安定,他还有何希冀?反叛尚未形成,应当以仁德去安抚他,冯盎感到忧惧,必定会自来朝见天子。”于是太宗派散骑常侍韦叔谐前往开导冯盎,冯盎便派他的儿子冯智戴入宫侍奉皇帝以示守诚不二。太宗说“:魏征一番话,胜过十万军队。”这时,蔺谟率领的军队已经出发,想以此建功,派副将回朝向皇帝禀报冯盎可以攻打的情况,太宗不准许进攻冯盎,停止了这次军事行动。
  贞观五年(631),冯盎进京朝见太宗,太宗设宴接待,赏赐给他非常丰厚的物品。不久,罗、窦各洞的僚人反叛,太宗诏令冯盎率领军众二万人担任进讨诸军的先锋。反叛的僚人占据险要关隘,无法攻破,冯盎手持弓弩对身边的人说:“我的箭射完了,胜负就清楚了。”他连发七箭射死敌军七人,反叛者的队伍溃逃,冯盎挥兵追击,斩杀敌军首级一千余级。
  太宗下诏冯智戴返回岭南省亲慰问,赏给的财物无法计算,赐给的奴婢达万人。
  冯盎善于为政之道,亲自查阅财务出纳簿册文书,揭露举发隐秘的行奸作恶的人和事,深得黎民欢心。死后,朝廷赠给他左骁卫大将军、荆州都督职衔。
  冯盎有儿子三十人,其中冯智戴著名于时,勇敢又有谋略,能抚慰军众,拥有为他舍命效力的军士,下属的地方首领也都乐于受他统辖。他曾经随父亲冯盎到洛阳,统领本部的精锐士兵值夜守卫。隋炀帝被杀后,他率领部下逃回岭南。这时盗寇众多,五岭一线道路断绝,冯智戴沿途转战前进。到达高凉时,当地的俚族首领胁迫他充当反叛的主谋者,适逢冯盎来到,冯智戴正好和其父一道离去。后来,他入宫侍奉太宗,太宗对他加等犒劳赏赐,授予他卫尉少卿官职。
  太宗听说他善长用兵,指着天上的云团问“:下面有敌军,现在可以攻打吗?”智戴回答说:“云的形状像树木,方位正在‘金’(西方);‘金’锐利、木柔软,攻打它必胜。”太宗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异。冯智戴的官职做到了左武卫将军。死后,赠给他洪州都督的职衔。
  

新唐书浏览月榜 新唐书全文 >

  1. 列传·卷二十二
  2. 表·卷二
  3. 列传·卷六十
  4. 志·卷十五
  5. 志·卷二十七
  6. 表·卷八
  7. 列传·卷七十九
  8. 列传·卷四十九
  9. 列传·卷一百一十五
  10. 列传·卷五十四

新唐书最受喜欢章节 新唐书全部章节 >

  1. 列传·卷一百五十
  2. 列传·卷一百四十九
  3. 列传·卷一百四十八
  4. 列传·卷一百四十七
  5. 列传·卷一百四十六
  6. 列传·卷一百四十五
  7. 列传·卷一百四十四
  8. 列传·卷一百四十三
  9. 列传·卷一百四十二
  10. 列传·卷一百四十一
  11. 列传·卷一百四十
  12. 列传·卷一百三十九
  13. 列传·卷一百三十八
  14. 列传·卷一百三十七
  15. 列传·卷一百三十六

猜你喜欢的新唐书故事 新唐书故事全本 >

为您推荐的小小说 更多小小说 >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