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文名著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名著 > 新唐书 > 列传·卷一百三十一

列传·卷一百三十一

  外戚
  凡外戚成败,视主德何如。主贤则共其荣,主否则先受其祸。故太宗检贵幸, 裁赏赐,贞观时,内里无败家。高、中二宗,柄移艳私,产乱朝廷,武、韦诸族, 耄婴颈血,一日同污铁刃。玄宗初年,法行近亲,里表修敕。天宝夺明,委政妃宗, 阶召反虏,遂丧天下。杨氏之诛,噍类不遗,盖数十年之宠,不赏一日之惨,甲第 厚赀,无救同坎之悲,宁不哀哉!代、德而降,阉尹参嬖,后宫虽多,无赫赫显门, 亦无刀锯大戮。故用福甚者得祸酷,取名少者蒙责轻,理所固然。若乃长孙无忌之 功,武平一之识,吴溆之忠,弗缘内宠者,自见别传。
  独孤怀恩,元贞皇后弟之子也。父整,仕隋为涿郡太守。怀恩之幼,隋文帝献 皇后以侄养宫中。逮长,稍学记书,而居财不訾,喜交豪猾博徒。为雩令,以疾免。
  高祖平京师,拜长安令,颇严明,如职而办。帝受禅,擢工部尚书。初,虞州 刺史韦义节击尧君素于蒲州,不克,帝遣怀恩代将。性贪,寡算略,数战无功,士 丧沮,诏书切责,而怀恩稍怨望。帝尝与戏曰:“弟姑子悉有天下,次当尔邪?” 怀恩内喜,以为天命。既而居忽忽,咤曰:“我家渠独女子富贵也?”因谋乱。是 时,虞乡南山多宿盗,而刘武周使宋金刚略浍州,帝发关中军属秦王,屯柏壁。由 是怀恩与麾下元君宝、解令荣静谋引王行本军与武周连和,割河东以啖之,引群贼 取永丰仓,绝秦王饷道,长驱三辅。会君素死,而行本得其兵,部画已定,而夏人 吕崇茂杀县令应武周。帝敕怀恩与永安王孝基、陕州总管于筠、内史侍郎唐俭击夏, 为金刚所掩,诸将皆没于贼。君宝与开府刘让私侮怀恩曰:“不早举大事,以及斯 辱也。”故谋浸露。
  及秦王败武周于美良川,怀恩逃归,帝命率师攻蒲州。君宝闻曰:“王者不死, 果其然!”唐俭知状。会武周还刘让求罢兵,因白发怀恩等奸。于时行本举蒲州降, 怀恩勒兵入城,帝方济河而让至,具得反状。帝召之,怀恩不知也,单舟以来,即 缚之,穷索党与,缢死于狱,以首徇华阴市,籍入其家。
  武士彟字信,世殖赀,喜交结。高祖尝领屯汾、晋,休其家,因被顾接。后留 守太原,引为行军司铠参军。募兵既集,以刘弘基、长孙顺德统之。王威、高君雅 私谓士訄曰:“弘基等皆背征三卫,罪当死,奈何授之兵?吾且劾系之。”士卬皞 曰:“此皆唐公客,若尔,必大有嫌。”故威等疑不发。会司兵参军田德平欲劝威 劾募人状,士訄胁谓曰:“讨捕兵悉隶唐公,威、君雅无与,徒寄坐耳,何能为?” 德平亦止。兵起,士卬皞不与谋也。以大将军府铠曹参军从平京师,为光禄大夫、 义原郡公。自言尝梦帝骑而上天,帝笑曰:“尔故王威党也,以能罢系刘弘基等, 其意可录,且尝礼我,故酬汝以官。今胡迂妄媚我邪?”累迁工部尚书,进封应国 公,历利、荆二州都督。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定。高宗永徽中,以士↓仲女为皇 后,故崇赠并州都督、司徒、周国公。咸亨中,加赠太尉兼太子太师、太原郡王, 配享高祖庙廷,列功臣上。后监朝,尊为忠孝太皇,建崇先府,置官属,追王五世。 后革命,更于东都立武氏七庙,追册为帝,诸妣皆随帝号曰皇后。先天中,有诏削 士卬皞伪号,仍为太原王,庙遂废。
  始,士訄娶相里氏,生子元庆、元爽。又娶杨氏,生三女。元女妻贺兰氏,早 寡。季女妻郭氏,不显。士卬皞卒后,诸子事杨不尽礼,衔之。后立,封杨代国夫 人,进为荣国,后姊韩国夫人。于时元庆已官宗正少卿,元爽少府少监,兄子惟良 卫尉少卿。杨讽后上疏出元庆等于外,以示退让。由是元庆斥龙州,元爽濠州,惟 良始州。元庆死,元爽流振州。乾封时,惟良及弟淄州刺史怀运与岳牧集泰山下, 于是韩国有女在宫中,帝尤爱幸。后欲并杀之,即导帝幸其母所,惟良等上食,后 寘堇焉,贺兰食之,暴死。后归罪惟良等,诛之,讽有司改姓“蝮氏”,绝属籍。 元爽缘坐死,家属投岭外。
  后取贺兰敏之为士訄后,赐氏武,袭封,擢累左侍极、兰台太史令,与名儒李 嗣真等参与刊撰。敏之韶秀自喜,烝于荣国,挟所爱,佻横多过失;荣国卒,后出 珍币建佛庐徼福,敏之乾匿自用;司卫少卿杨思俭女选为太子妃,告婚期矣,敏之 闻其美,强私焉;杨丧未毕,褫衰粗,奏音乐;太平公主往来外家,宫人从者,敏 之悉逼乱之。后叠数怒,至此暴其恶,流雷州,表复故姓,道中自经死。乃还元爽 之子承嗣奉士皞后,宗属悉原。
  士訄兄士梭、士逸。
  士棱,字彦威,少柔愿,力于田。官司农少卿,宣城县公,常主苑囿农稼事。 卒,赠潭州都督,陪葬献陵。
  士逸,字逖,有战功,为齐王府户曹参军,六安县公。从王守太原,为刘武周 所执,尝遣间人陈破贼计。贼平,擢授益州行台左丞,数言当世得失,高祖嘉纳之。 终韶州刺史。
  承嗣既还,擢尚辇奉御,袭周国公,迁秘书监、礼部尚书。俄以太常卿同中书 门下三品,未几辞位。垂拱初,以春官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改纳言,代苏良嗣 为文昌左相。性暴轻忍祸,闻左司郎中乔知之婢窈娘美,且善歌,夺取之,知之作 《绿珠篇》以讽,婢得诗恨死。承嗣怒,告酷吏杀之,残其家。
  初,后擅政,中宗幽逐,承嗣自谓传国及己,武氏当有天下,即讽后革命,去 唐家子孙,诛大臣不附者,倡议追王先世,立宗庙。又王元庆曰梁王,谥宪;元爽 魏王,谥德;后从父士让楚王,谥僖;士逸蜀王,谥节。又赠兄子承业陈王。而承 嗣为魏王,元庆子三思为梁王,士让之孙攸宁为建昌王、攸归九江王、攸望会稽王, 士逸孙懿宗河内王、嗣宗临川王、仁范河间王,仁范子载德颍川王,士棱孙攸暨千 乘王,惟良子攸宜建安王、攸绪安平王、从子攸止恒安王、重规高平王,承嗣子延 基南阳王、延秀淮阳王,三思子崇训高阳王、崇烈新安王,承业子延晖嗣陈王、延 祚咸安王。承嗣实封千户,监脩国史。密谕后党凤阁舍人张嘉福,使洛州人上书请 立己为皇太子,以观后意。后问岑长倩、格辅元,皆执不宜。承嗣不得已,奏请责 谕嘉福等,不罪也。怨长倩等,皆以罪诛。以特进罢。未几,复同凤阁鸾台三品。 承嗣为左相,而攸宁为纳言,故皆罢。又与三思同三品,不及月俱免,复拜特进。 后决意还太子矣。久之,迁太子太保,不得志,鞅鞅愤死,赠太尉、并州牧,谥曰 宣。
  延基袭爵,后嫌斥其名,更曰继魏王。长安初,与妻永泰郡主及邵王私语张易 之兄弟事,后忿争,语闻,后怒,令自杀,以延义代王。
  中宗复位,侍中敬晖等言诸武不当王,与君臣白奏:“事不两大,武家诸王宜 皆免。”帝柔昏不断,又素畏太后,且欲悦安之,更言攸暨、三思皆与去二张功, 以折晖等,才降封一级:三思王德静郡,攸暨寿春,懿宗为耿国公,攸宁江国,攸 望叶国,嗣宗管国,攸宜息国,重规郐国,延义魏国,攸绪巢国,崇训酆国,延禄 为咸安郡公。直臣宋务光、苏安恒上书言:“武诸王飨封,不厌人心。”帝不悟。
  载德终湖州刺史,谥武烈。攸归历司属少卿,至齐州刺史,事母孝,姊亡期, 不尝五辛,语辄流涕。攸止绛州刺史。三人死太后时,不及削封。
  攸宜历同州刺史,万岁通天初,为清边道行军大总管。讨契丹,后亲饯白马寺, 师无功还,拜左羽林大将军。景龙时,迁右羽林,卒。总禁兵前后十年。嗣宗终司 卫卿。
  重规为汴、郑二州刺史,未至,役人营缮,后怒,贬庐州刺史。自是著令:诸 王为州,不得擅营治。突厥之叛,以重规为天兵中道大总管,与沙吒忠义、张仁亶 引众三十万讨之。左羽林大将军阎敬容为西道后军,兵十五万后援。还为左金吾卫 大将军,终卫尉卿。
  延秀母本带方人,坐其家没入奚官,以姝惠,赐承嗣,生延秀。突厥默啜荐女 和亲,后令延秀纳之,诏右豹韬大将军阎知微、右武卫郎将杨鸾庄赍金币送至突厥 所。知微等潜约默啜执延秀进寇妫、檀,故延秀不得归。神龙初,默啜请和,因延 秀送款,还,封柏国公,左卫中郎将。宗兄崇训尚安乐公主,数与宴昵,颇通突厥 语。仿虏讴舞,姿度闲冶,主爱悦。会崇训死,遂私侍主,后因尚焉。以太常卿兼 右卫将军,封恒国公。三思死,韦后复私延秀,故延秀益自肆。主府仓曹参军何凤 说曰:“今天下系心武家,庶几再兴。且谶曰‘黑衣神孙被天裳’,神孙非公尚谁 哉?”因劝服阜衣惑众。韦后败,尚与主居禁中,同斩肃章门。攸望以太府卿贬死 春州。诸武属坐延秀诛徙者略尽,独载德子平一以文章显,与攸绪常避盛满,故免, 自有传。
  攸宁,天授中擢累纳言。逾年,以左羽林卫大将军罢,俄还纳言。久乃罢为冬 官尚书。圣历初,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自承嗣、三思罢政事,间一年,攸宁、三思 复当国,置句使,苛取民赀产,毁族者凡十七八,呼天自冤。筑大库百馀舍聚所得 财,一昔火,不遗一钱。以冬官尚书罢。神龙初,终岐州刺史,赠尚书右仆射。
  三思当太后时,累进夏官、春官尚书,监脩国史,爵为王。契丹陷营州,以榆 关道安抚大使屯边。还,同凤阁鸾台三品,逾月去位。又检校内史,罢为太子少保, 迁宾客,仍监国史。
  三思性倾谀,善迎谐主意,钩探隐微,故后颇信任,数幸其第,赏予尤渥。薛、 二张方烝蛊,三思痛屈节,为怀义御马,倡言昌宗为王子晋后身,引公卿歌咏淫污, 靦然媚人而不耻也。后春秋高,厌居宫中,三思欲因此市权,诱胁群不肖,即建营 三阳宫于嵩山、兴泰宫于万寿山,请太后岁临幸,己与二张扈侍驰骋,窃威福自私 云。工役钜万万,百姓愁叹。
  崇训之尚主也,三思方辅政,中宗居东宫,欲宠耀其下,乃令具亲迎礼。宰相 李峤、苏味道等及沈佺期、宋之问诸有名士,造作文辞,慢泄相矜,无复礼法。中 宗复位,擢崇训驸马都尉、太常卿,兼左卫将军。三思进位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 加实户五百。固辞,进开府仪同三司。会降封,裁减实户。俄以太后遗诏还所减, 而封崇训镐国公。
  初,桓彦范等已诛二张,薛季昶、刘幽求劝并诛三思等,不从。翌日,三思因 韦后潜入宫中,反易国政,数日而彦范等皆失柄,所斥去者悉还。诏群臣复循太后 法。三思建言:“大帝封泰山,则天皇后建明堂,封嵩山,二圣之美不可废。”帝 韪其言,遂更名五县曰乾封、合宫、永昌、登封、告成云。明年春,大旱,帝遣三 思、攸暨祷乾陵而雨,帝悦。三思因主请复崇恩庙,昊、顺二陵,皆置令丞。其党 郑愔上《圣感颂》,帝为刻石。补阙张景源建言:“母子承业,不可言中兴,所下 制书皆除之。”于是天下名祠改唐兴、龙兴云。补阙权若讷又言:“制诏如贞观故 事。且太后遗训,母仪也;太宗旧章,祖德也。沿袭当自近者始。”帝褒答。是时, 起球场苑中,诏文武三品分朋为都,帝与皇后临观。崇训与驸马都尉杨慎交注膏筑 场,以利其泽,用功不訾,人苦之。
  三思既私韦后,又与上官昭容乱,内忌节愍太子,即与主谋废之。太子惧,故 发羽林兵围三思第,并崇训斩之,杀其党十馀人。
  时疾三思奸乱窃国,比司马懿。其忌阻正人特甚,尝曰:“我不知何等名善人, 唯与我者殆是哉。”与宗楚客兄弟、纪处讷、崔湜、甘元柬相驱煽,王同皎、周憬、 张仲之等不胜愤,谋杀之,为冉祖雍、宋之愻、李悛所白,皆坐死。因逮染五王, 而崔湜遣周利贞就杀之,故祖雍与御史姚绍之等五人,号“三思五狗”。司农少卿 赵履温、中书舍人郑愔、长安令马构、司勋郎中崔日用、监察御史李忄曳托其权, 熏炙内外,其尤干政事者,天下语曰:“崔、冉、郑,乱时政。”以爵赏自相崇树, 凡构大狱,污点善良,破坏其宗,天下为荡然。始韦月将、高轸上疏,极言三思过 恶,有司杀月将,逐轸恶地。黄门侍郎宋璟执奏,俄见斥。其权大抵如此。
  既死,帝为举哀,废朝五日,赠太尉,复封梁王,谥曰宣。追封崇训鲁王,谥 曰忠。主以太子首祭三思柩。睿宗立,以父子皆逆节,斫棺暴尸,夷其墓。
  懿宗以司农卿爵为郡王,历怀、洛二州刺史。神功元年,孙万荣败王孝杰兵, 诏懿宗为神兵道大总管讨之,而娄师德、沙吒忠义并为总管,兵凡二十万,次赵州。 懿宗闻贼且至,惧不知所出,欲弃军走,或劝曰:“贼虽众,无辎载,以钞剽为命, 若按兵老之,击其归,可成大功。”懿宗不暇计,退保相州,贼遂进屠赵州。后万 荣死,懿宗复与娄师德抚循河北,人有自贼中归者,一切抵死,先剔取胆,乃杀之, 血沫前,而举动自如。始万荣入寇也,别帅何阿小陷冀州,杀人无馀种,以懿宗暴 忍似之,故号称“两何”,相语曰:“唯此两何,杀人最多。”
  初,懿宗天授间受诏讯大狱,诛大臣王公,皆深排巧引,内刑堑中,无有脱者。 其险酷虽周、来等不能继也。神龙初,迁太子詹事,终怀州刺史。
  攸暨自右卫中郎将尚太平公主,拜驸马都尉,累迁右卫大将军。天授中,自千 乘郡王进封定王,实封户六百。迁麟台监司祀卿。长安中,降王寿春,加特进。中 宗时,拜司徒,复王定,加户千,固辞,进开府仪同三司。延秀之诛,降楚国公。 攸暨沈谨和厚,于时无忤,专自奉养而已。景龙中卒,赠太尉、并州大都督,还定 王,谥曰忠简。坐公主大逆,夷其墓。

译文

  武士彟,字信,世代经商,喜欢结交朋友。高祖李渊在隋朝时领兵屯守汾、晋,曾在他家休息,就此成为朋友。后来李渊留守太原,就任武士彟为行军司铠参军。招募的兵集中后,交给刘弘基、长孙顺德统领。王威、高君雅私下对武士 彟说“:弘基等人都违背诏令不随皇上征辽,该当死罪,怎把兵权交给他们?我们应揭发并送他有司治罪。”武士彟说“:两人都是唐公的门下客,若把他们治罪,岂不叫唐公对我们生嫌?”王威等人才心有疑不敢告发。那时,司兵参军田德平想劝王威检举募兵的事,武士 彟威胁说:“讨捕兵全都隶属唐公。王威、高君雅没有兵权,只不过寄身于留守之位罢了,能有什么作为?”田德平也就不再提此事。
  李渊兵起,武士 彟没有参与商议。后来以大将军府(李渊为大将军)铠曹参军随从平定京师,受官光禄大夫、义原郡公。
  自称曾梦见皇帝骑着龙上天,皇帝笑着对他说“:你原是王威一党的人,因为能阻止治刘弘基等人的罪,心意可嘉,而且曾礼待我,所以封你官作为答谢,现在为什么来讨好巴结我呀?”后来升官至工部尚书,进封应国公,曾任利州、荆州都督。
  死后追赠礼部尚书,加谥为“定”。高宗永徽年间,以武士 彟的二女儿为皇后,所以又追赠并州都督、司徒、周国公。咸亨年间,再次加赠为太尉兼太子太师、太原郡王,附祭于高祖的庙廷,位列功臣之上。武后监朝,又被尊为忠孝太皇,建崇先府,置官属,追赠为五世王。武后革命,在东都立武氏七庙,追册封为皇帝,他们的妻子们也随皇帝而称为皇后。先天年间,玄宗有诏削去武士 彟的伪帝号,恢复太原王名位,其庙也随之而废。
  当初,武士彟娶妻相里氏,生了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后来又娶杨氏,生了三个女儿。长女嫁给贺兰越石,很早就守寡了。小女儿嫁给郭素慎,是个小官。武士 彟死后,两个儿子对于杨氏继母不尽人子之礼,杨氏心中怀恨。武后立为帝,封母亲杨氏为代国夫人,后来进封为荣国夫人,封姊姊为韩国夫人。
  那时,武元庆已任宗正少卿,武元爽任少府少监,还有堂兄弟武惟良任卫尉少卿。
  杨氏劝武后上疏请将元庆等调为外官以表示谦让。因此,武元庆出京到龙州,武元爽到濠州,武惟良到始州。武元庆忧愤而死,武元爽后因犯罪被流放到振州。
  乾封年间武惟良及弟弟淄州刺史武怀运与各州刺史到泰山朝觐。那时,韩国夫人的女儿在宫中,皇帝非常喜爱她。武后想一并杀死她,于是引导皇帝到她母亲家里。惟良等送上食物,武后在食物中放了毒药,韩国夫人的女儿贺兰氏吃了,猝死。武后说是惟良等人意图害主,皇帝立将他们处死。武后还指使有司改他们的姓为“蝮氏”,逐出武氏籍。武元爽也受株连而死,其家属流放岭外。
  武后将贺兰敏之继为武士 彟之后人,赐姓武,承袭封号,提拔为左侍极、兰台太史令,与名儒李嗣真等人同在弘文馆。敏之风采翩翩,颇为自恃,得到杨氏的溺爱。敏之倚仗外祖母之宠,轻佻放浪,颇多过失。荣国夫人死后,武后拿出许多珍宝钱币要敏之建佛堂为外祖母祈福,敏之侵吞了自己用;司卫少卿杨思俭的女儿被选为太子妃,婚期都已经定下了,敏之听说姑娘很美,强与之私通;荣国夫人的丧期未毕,敏之就脱掉孝服,奏乐作乐;太平公主到外婆家,连同跟随而去的宫人,敏之都逼迫与之通奸。武后累积了这些事,到出了与太子妃私通之事,就揭发了他的各种坏事,流放雷州,上表让他恢复原姓贺兰。敏之在流放途中自缢而死。于是仍由武元爽的儿子武承嗣承祀武士 彟,宗属均回来。
  武士彟的哥哥一个叫武士眣,一个叫武士逸。士眣字彦威,忠厚老实,在家种田。后来任司农少卿、宣城县公,曾经主管苑囿的栽培种植的事。死后,追赠潭州都督,陪葬献陵。
  士逸字逖,有战功,任齐王府户曹参军、六安县公。随从齐王守太原,被刘武周抓去,曾经派一个人来说破贼的计策。
  贼乱平后,提拔为益州行台左丞,多次议论当世的得失,高祖很赞许,接受了他的一些建议。死时是韶州刺史。
  武三思,是武元庆的儿子。在武则天当太后时,接连升官为夏官、春官尚书,监修国史,封爵为王。契丹攻陷营州,武三思任榆关道安抚大使屯守边陲。
  回京师后,授官同凤阁鸾台三品,一个月后免官。又检校内史,罢为太子少保,后改任太子宾客,仍监修国史。
  武三思生性乖巧,会说好听的话,善于迎合主上的心意,所以武后颇为信任,多次到他的家里去,赏赐甚厚。当时薛怀义、张易之、张昌宗正迷惑武后受到特别宠幸,武三思能屈节侍奉他们,为薛怀义牵马,盛赞张昌宗,说他是仙人王子晋的后身,还引导公卿朝士歌咏淫污,面见然人面,实为禽兽,竟不以为耻。武后年纪大了,不喜欢住在深宫。武三思想借机揽权,就诱骗胁迫一批小人在嵩山上营建三阳宫、在万寿山上营建兴泰宫,请太后每年临幸消遣,他自己则与张易之、张昌宗扈从驰骋,作威作福。两处宫殿役使的工人及所费资财都达万万,百姓怨叹。
  三思之子武崇训娶安乐公主为妻,武三思辅政,中宗居于东宫。为表示恩宠,便令崇训行亲迎礼。宰相李峤、苏味道等人及沈亻全期、宋之问等一批名士都撰文写诗献入,满纸称颂,全无礼法。中宗复位后,提拔武崇训为驸马都尉、太常卿、兼左卫将军。武三思则晋位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加实封五百户。武三思再三推辞,便进为开府仪同三司。正遇随例降封,便裁减实封户。不久,以太后的遗诏还归所减的实封户,封武崇训为镐国公。
  当初,桓彦范等诛杀二张,薛季昶、刘幽求劝他一并诛杀武三思等人,桓彦范不听劝告。第二天,武三思因韦后的关系潜入宫中,挑唆离间,不几天工夫,桓彦范等人都失了权柄,原被他们斥官的人全都回来了。皇帝还诏令群臣再次遵循太后时的法规。武三思建议:“帝(高宗)封泰山,则天皇后建明堂,封嵩山,二圣之美德不可废置。”皇帝认为他的话对,将五个县改名为乾封、合宫、永昌、登封、告成。第二年春,天大旱,皇帝派武三思、武攸暨去乾陵祈祷求雨,正好天降雨了,皇帝很高兴。武三思又领头请求恢复崇恩庙及昊、顺二陵,并均置令丞。其党羽郑忄音还献《圣感颂》,皇帝并为之刻石。补阙张景源建议:“母子承继,不可说是中兴,所下的制书中应将中兴二字除去。”于是天下各祠改为应兴、龙兴。补阙权若讷又说“:制诏应按照贞观时的旧例,太后的遗训是为人母的仪则;太宗的旧则,是祖上的德制。沿袭旧制应从近者开始。”皇帝嘉奖同意。这时,在帝苑里筑了..场,诏令文武三品官自愿分边赛..,皇帝与皇后来观赛。武崇训与驸马都尉杨慎交用脂膏筑..场,使其光泽,用工用钱耗费甚多,百姓不胜其苦。
  武三思既与韦后通奸,又与上官昭容淫乱,内心忌恨节愍太子重俊,即与韦后等商议废掉他。太子知道后很害怕,于是调动羽林兵包围了武三思的家,将武三思与武崇训杀了,他们的党羽十多人也一并杀死。
  当时,人们忌恨武三思的奸乱宫廷、阴谋窃国,将他比为司马懿。武三思特别仇视正义之人,千方百计阻止他们说话。他曾说“:我不知道什么样的人能叫作好人,凡是顺从我的人大概就是好人。”武三思与宗楚客兄弟、纪处讷、崔..、甘元柬等人狼狈为奸,王同皎、周憬、张仲之等人不胜愤恨,打算杀掉武三思,被冉祖雍、宋之孙心、李悛告发,都惨遭杀害。并牵连到敬晖、桓彦范、张柬之、袁恕己、崔玄日韦等五人,崔..派周利贞将他们杀害。所以冉祖雍、李悛、宋之孙心、周利贞及御史姚绍之等五人,时人称之为“三思五狗”,司农少卿赵履温、中书舍人郑忄音、长安令马构、司勋郎中崔日用、监察御史李忄曳,倚仗武三思,在朝廷内外均炙手可热,甚至干预朝政。当时天下人都说:“崔、冉、郑,乱时政。”他们都以赏官封爵自相树威,凡诬造大案,定要诬陷善良的人,直至迫害其宗族,天下为之震惊。以前,韦月将、高轸上疏,痛陈武三思的罪恶,有司将韦月将杀死,贬高轸到荒远之地。黄门侍郎宋瞡执掌奏书,不久就将他斥为外职。武三思的权柄之大可见一斑。
  武三思死后,皇帝还为之举哀,废朝五天。追赠为太尉,再封梁王,封谥为宣。追封武崇训为鲁王,赐谥为忠。安乐公主将节愍太子的头来祭奠武三思的灵柩。睿宗即位,认为武三思父子都是奸逆之臣,斫开棺材,暴尸于众,夷平坟墓。
  韦温,是中宗被废韦皇后的叔伯哥哥。韦皇后的父亲韦玄贞,曾任普州参军事,因女儿做了皇太子妃,提拔为豫州刺史。皇帝被幽禁庐陵时,韦玄贞被流放钦州,并死于该处,玄贞之妻崔氏被蛮人首领宁承所杀,四个儿子韦洵、韦浩、韦洞、韦氵此同死于容州。韦后的两个妹妹逃回京师。皇帝复政,诏令追赠韦玄贞上洛郡王、太师、雍州牧、益州大都督。
  追赠韦温的父亲韦玄俨为鲁国公、特进、并州大都督。又派使者迎回韦玄贞的灵柩,诏令广州都督周仁轨讨伐宁承,将他的头祭奠崔氏的灵柩。委任周仁轨为左羽林大将军、汝南郡公。待韦玄贞夫妇的灵柩运到,皇帝与韦后登长乐宫望着运丧队而哭。加赠韦玄贞为酆王,谥为文献,号称其庙为褒德,称其陵为荣先,各置官员,给一百户做守卫洒扫。又追赠玄贞之子韦洵为吏部尚书、汝南郡王,韦浩为太常卿、武陵郡王,韦洞为卫尉卿、淮阳郡王,韦氵此为太仆卿、上蔡郡王,全部葬于京师。
  韦温开始为官就因受贿而遭斥。神龙初年,提拔为宗正卿,升为礼部尚书,封鲁国公。其弟韦氵胥,从洛州户曹参军事接连升任左羽林大将军,封曹国公。
  韦后的大妹嫁给陆颂,升任国子祭酒。
  韦后的二妹嫁给嗣虢王李邕。韦氵胥的儿子韦捷娶成安公主为妻,韦温的堂弟韦濯娶定安公主为妻,都授官为驸马都尉,韦捷还任右羽林将军。景龙三年(709),韦温以太子少保职同中书门下三品,遥领扬州大都督。韦温见自己已居显要,天下事均在己手,想要培植力量以巩固权柄,引用党羽但心不齐,公卿虽然怕他,不敢说什么,然而韦温本人无能,所以不如武氏族人那样凶狠嚣张。
  韦氵胥开始时兼修文馆大学士,但他却迷恋能久留在羽林,韦后不喜欢他。
  那时,韦氵胥随从皇帝皇后到温泉,韦后将他毒死以防止变乱,然后追赠高官:司徒、并州大都督。韦氵胥兄弟多次写诗文呈送皇帝,其时皇帝正广为征选文学侍从,以便与之赋诗娱乐。韦氵胥虽是学士,但常在北军,没有机会有所创作。
  有个富商犯了罪,万年县的县令李令质审询此案,韦濯跑去救富商,李令质不听,韦濯在皇帝面前控告李令质。皇帝将李令质召来询问。左右的人都为李令质性命担心。李令质从容地说“:韦濯与那贼人并非亲戚,只因收了那贼的钱;韦濯的权势虽大,也不如坚守陛下所制的法令,我虽死亦无憾。”皇帝放了县令,不再追究。
  中宗崩,韦后专政,害怕有变故,命韦温将宫内外的兵权全掌在手中,守卫省中。又派侄子韦播、族弟韦王睿、韦高、韦嵩分别控制左右羽林军。韦温与宗楚客、武延秀等人劝韦后利用图谶以惑众,说韦后应顺天命称帝。于是设计谋杀少帝重茂,但还害怕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的阻挠,打算先除掉他们两人,然后自己再宣布政变。但相王之子李隆基夜里发兵起事,将军葛福顺攻进玄武门,斩杀韦播、韦王睿、韦高、韦嵩,并割头示众,军中接连响应,不敢后人。韦后当晚被杀,天明斩杀韦温,分头逮捕各韦姓子弟,不论老少,一律斩杀不赦。
  

新唐书浏览月榜 新唐书全文 >

  1. 列传·卷二十二
  2. 表·卷二
  3. 列传·卷六十
  4. 志·卷十五
  5. 志·卷二十七
  6. 表·卷八
  7. 列传·卷七十九
  8. 列传·卷四十九
  9. 列传·卷一百一十五
  10. 列传·卷五十四

新唐书最受喜欢章节 新唐书全部章节 >

  1. 列传·卷一百五十
  2. 列传·卷一百四十九
  3. 列传·卷一百四十八
  4. 列传·卷一百四十七
  5. 列传·卷一百四十六
  6. 列传·卷一百四十五
  7. 列传·卷一百四十四
  8. 列传·卷一百四十三
  9. 列传·卷一百四十二
  10. 列传·卷一百四十一
  11. 列传·卷一百四十
  12. 列传·卷一百三十九
  13. 列传·卷一百三十八
  14. 列传·卷一百三十七
  15. 列传·卷一百三十六

猜你喜欢的新唐书故事 新唐书故事全本 >

为您推荐的小小说 更多小小说 >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