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文名著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名著 > 旧唐书 > 列传·卷六十

列传·卷六十

  ○李光弼 王思礼 邓景山 辛云京
  李光弼,营州柳城人。其先,契丹之酋长。父楷洛,开元初,左羽林将军同正、 朔方节度副使,封蓟国公,以骁果闻。光弼幼持节行,善骑射,能读班氏《汉书》。 少从戎,严毅有大略,起家左卫郎。丁父忧,终丧不入妻室。
  天宝初,累迁左清道率兼安北都护府、朔方都虞候。五载,河西节度王忠嗣补 为兵马使,充赤水军使。忠嗣遇之甚厚,常云:“光弼必居我位。”边上称为名将。 八载,充节度副使,封蓟郡公。十一载,拜单于副使都护。十三载,朔方节度安思 顺奏为副使、知留后事。思顺爱其材,欲妻之,光弼称疾辞官。陇右节度哥舒翰闻 而奏之,得还京师。禄山之乱,封常清、高仙芝战败,斩于潼关。又以哥舒翰率师 拒贼。寻命郭子仪为朔方节度,收兵河西。玄宗眷求良将,委以河北、河东之事, 以问子仪,子仪荐光弼堪当阃寄。十五载正月,以光弼为云中太守,摄御史大夫, 充河东节度副使、知节度事。二月,转魏郡太守、河北道采访使,以朔方兵五千会 郭子仪军,东下井陉,收常山郡。贼将史思明以卒数万来援常山,追击破之,进收 藁城等十余县,南攻赵郡。三月八日,光弼兼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拔赵郡。自 禄山反,常山为战场,死人蔽野,光弼酹其尸而哭之,为贼幽闭者出之,誓平寇难, 以慰其心。六月,与贼将蔡希德、史思明、尹子奇战于常山郡之嘉山,大破贼党, 斩首万计,生擒四千。思明露发跣足,奔于博陵。河北归顺者十余郡。
  光弼以范阳禄山之巢穴,将先断之,使将绝根本。会哥舒翰潼关失守,玄宗幸 蜀,人心惊骇。肃宗理兵于灵武,遣中使刘智达追光弼、子仪赴行在,授光弼户部 尚书,兼太原尹、北京留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景城、河间之卒五千赴太原。 时节度王承业军政不修,诏御史崔众交兵于河东。众侮易承业,或裹甲持枪,突入 承业事玩谑之。光弼闻之素不平。至是,交众兵于光弼。众以麾下来,光弼出迎, 旌旗相接而不避。光弼怒其无礼,又不即次兵,令收系之。顷中使至,除众御史中 丞,怀其敕问众所在。光弼曰:“众有罪,系之矣!”中使以敕示光弼,光弼曰: “今只斩侍御史;若宣制命,即斩中丞;若拜宰相,亦斩宰相。”中使惧,遂寝之 而还。翌日,以兵仗围众,至碑堂下斩之,威震三军。命其亲属吊之。
  二年,贼将史思明、蔡希德、高秀岩、牛廷玠等四伪帅率众十余万来攻太原。 光弼经河北苦战,精兵尽赴朔方,麾下皆乌合之众,不满万人。思明谓诸将曰: “光弼之兵寡弱,可屈指而取太原,鼓行而西,图河陇、朔方,无后顾矣!”光弼 所部将士闻之皆惧,议欲修城以待之,光弼曰:“城周四十里,贼垂至,今兴功役, 是未见敌而自疲矣。”乃躬率士卒百姓外城掘壕以自固。作堑数十万,众莫知所用。 及贼攻城于外,光弼即令增垒于内,环辄补之。贼城外诟詈戏侮者,光弼令穿地道, 一夕而擒之,自此贼将行皆视地,不敢逼城。强弩发石以击之,贼骁将劲卒死者十 二三。城中长幼咸伏其勤智,懦兵增气而皆欲出战。史思明揣知之,先归,留蔡希 德等攻之。月余,我怒而寇怠,光弼率敢死之士出击,大破之,斩首七万余级,军 资器械一皆委弃。贼始至及遁,五十余日,光弼设小幕,宿于城东南隅,有急即应, 行过府门,未尝回顾。贼退三日,决军事毕,始归府第。转检校司徒,收清夷、横 野等军,擒贼将李弘义以归。诏曰:“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兼户部尚书、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史大夫、鸿胪卿、太原尹、北京留守、河东节度副大使、蓟 国公光弼,全德挺生,英才间出,干城御侮,坐甲安边。可守司空、兼兵部尚书、 中书门下平章事,进封魏国公,食实封八百户。”
  乾元元年,与关内节度使王思礼入朝,敕朝官四品已上出城迎谒。迁侍中,改 封郑国公。二年七月,制曰:“元帅之任,实属于师贞;左军之先,谅资于邦杰。 自非道申启沃,学富韬钤,则何以翊分阃而专征,膺凿门而受律。求诸将相,允得 其人。司空、兼侍中、郑国公光弼,器识弘远,志怀沉毅,蕴孙、吴之略,有文武 之材。往属艰难,备彰忠勇,协风云而经始,保宗社于阽危。由是出备长城,入扶 大厦,茂功悬于日月,嘉绩被于岩廊。属残寇犹虞,总戎有命,用择惟贤之佐,式 弘建亲之典。必能缉宁邦国,协赞天人,誓于丹浦之师,剿彼绿林之盗。载明朝奖, 爰籍旧勋。宜副出车之命,仍践分麾之宠。为天下兵马元帅赵王系之副,知节度行 营事。”八月,兼幽州大都督府长史、河北节度支度营田经略等使,余如故。与九 节度兵围安庆绪于相州,拔有日矣。史思明自范阳来救,属绝粮道,光弼身先士卒, 苦战胜之。属大风晦冥,诸将引众而退,所在剽掠,唯光弼所部不散。东京留守崔 圆、河南尹苏震南奔襄阳,郭于仪率众屯于谷水。史思明因杀安庆绪,即伪位,纵 兵河南。加光弼太尉、兼中书令,代郭子仪为朔方节度、兵马副元帅,以东师委之。 左厢兵马使张用济承子仪之宽,惧光弼之令,与诸将颇有异议,欲逗留其众。光弼 以数千骑出次汜水县,用济单骑迎谒,即斩于辕门。诸将慑伏,都兵马使仆固怀恩 先期而至。
  初,光弼次汴州,闻思明悉众且至,谓许叔冀曰:“大夫能守此城浃旬,我必 将兵来救。”叔冀曰:“诺。”光弼还东京,思明至汴,叔冀与战不利,遂与董秦、 梁浦、刘从谏率众降思明。贼势甚炽,遣梁浦、刘从谏、田神功等将兵徇江淮,谓 之曰:“收得其地,每人贡两船玉帛。”思明乘胜而西。光弼整众徐行,至洛,谓 留守韦陟曰:“贼乘鄴下之胜,再犯王畿,按甲以挫其锋,不利速战。洛城非御备 之所,公计若何?”陟曰:“加兵陕州,退守潼关,据险以待之,足挫其锐矣!” 光弼曰:“此盖兵家常势,非用奇之策也。夫两军相寇,贵进尺寸之间耳。今委五 百里而不顾,是张贼势也。若移军河阳,北阻泽潞、三城以抗,胜则擒之,败则自 守,表里相应,使贼不敢西侵,此则猿臂之势也。夫辨朝廷之礼,光弼不如公;论 军旅之事,公不如光弼。”陟无以应。判官韦损曰:“东京帝宅,侍中何不守之?” 光弼曰:“若守洛城,汜水、崿岭皆须人守,子为兵马判官,能守之乎?”遂移牒 留守及河南尹并留司官、坊市居人,出城避寇,空其城,率军士运油铁诸物,以为 战守之备。时史思明已至偃师,光弼悉军赴河阳。贼已至洛城,光弼军方至石桥。 日暮,令秉炬徐行,与贼相随,而不敢来犯。乙夜,入河阳三城。排阅守备,号令 严明,与士卒同甘苦,咸誓力战。贼惮光弼威略,顿兵白马寺,南不出百里,西不 敢犯宫阙,于河阳南筑月城,掘壕以拒光弼。十月,贼攻城。于中氵单城西大破逆 党五千余众,斩首千余级,生擒五百余人,溺死者大半。
  初,光弼谓李抱玉曰:“将军能为我守南城二日乎?”抱玉曰:“过期若何?” 光弼曰:“过期而救不至,任弃也。”抱玉禀命,勒兵守南城,将陷,抱玉绐贼曰: “吾粮尽,明日当降。”贼众大喜,敛军以俟之。抱玉复得缮完设备,明日,坚壁 请战。贼怒见欺,急攻之。抱玉出奇兵,表里夹击,杀伤甚众,贼帅周挚领军而退。 光弼自将于中氵单城,城外置栅,栅外大掘堑,阔二丈,深亦如之。周挚舍南城, 并力攻中氵单。光弼命荔非元礼出劲卒于羊马城以拒贼。光弼于城东北角树小红旗, 下望贼军。贼恃众直逼其城,以车二乘载木鹅、蒙冲、斗楼、橦车随其后,督兵填 城下堑,三面各八道过其兵,又当堑开栅,各置一门。光弼遥望贼逼城,使人语荔 非元礼曰:“中丞看贼填堑开栅过兵,居然不顾,何也?”元礼报曰:“太尉拟守 乎,拟战乎?”光弼曰:“战。”元礼曰:“若战,贼为我填堑,复何嫌也!”光 弼曰:“吾智不及公,公其勉之!”元礼俟栅开,率其勇敢出战,一逼贼军,退走 数百步。元礼料敌阵坚,虽出处驰突,不足破贼,收军稍退,以怠其寇而攻之。光 弼望见收军,大怒,使人唤元礼,欲按军令。元礼曰:“战正忙,唤作何物?”良 久,令军中鼓噪出栅门,徒搏齐进,贼大溃。

译文

  王思礼,为营州城傍高丽人。父亲虔威,为朔方军将领,以通晓兵法而闻名。王思礼年少时学习军事,跟随节度使王忠嗣到河西,与哥舒翰同为押衙。等到哥舒翰升为陇右节度使,王思礼与中郎周泌作为哥舒翰的押衙,由于攻取石堡城有功,提为右金吾卫将军,充任关西兵马使,兼任河源军使。十一年(752),又升云麾将军。十二年(753),哥舒翰想征战九曲,王思礼延误时间,哥舒翰想要杀他,续使命令放他。王思礼慢慢地说:“斩就斩,却叫什么?”诸将领都为他喝彩。十三年(754),吐蕃苏毗王来到边塞,皇上诏令哥舒翰到磨环川接应他。王思礼从马上坠下伤脚,哥舒翰对中使李大宜说:“王思礼已经伤了脚,想到哪里去呢?”
  十四年(755)六月,王思礼加任金城太守。安禄山反叛,哥舒翰为元帅,奏请王思礼升为开府仪同三司,兼任太常卿同正员,充当元帅府马军都将,每件事单独与王思礼商议决定。十五年(756)二月,王思礼告诉哥舒翰想谋杀安思顺的父亲元贞,在纸上用密语告诉翰,请他抗表诛杀杨国忠,翰不答应。又请用三十个骑兵劫持,将其带到潼关杀死,翰说:“这样做就是我谋反了,就是要参预到安禄山的事件中去。”六月,潼关失守,王思礼西行,到达安化郡。王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一起引到军中大旗下,被责问不能坚守防地,一并处以军法。有人建议赦免他可以取得以后战事效果,于是杀了李承光而释放了王思礼、吕崇贲,思礼、崇贲与房..同为副使。在便桥的战斗又处不利,王思礼拜为关内节度使,不久被派遣驻守武功。
  贼将安守忠及李归红、安泰清来战,王思礼顾及敌方势众而退守扶风,贼军分兵到大和关,距凤翔关五十里。朝廷军队非常害怕,在凤翔关重兵把守,中官及朝廷官员都派出自己的儿子出战,皇上派遣左右巡御史虞侯将他的名字写上,这类事情方得到制止。又命令司徒郭子仪率领朔方的军队击退了贼兵。
  至德二年(757)九月,王思礼跟随元帅广平王收复西京,贼兵已破,王思礼带领军队率先进入景清宫,又跟随郭子仪赴陕城、曲沃、新店作战,连连击败贼军,收复东京。王思礼又在绛郡击败贼军六千多人,缴获的器械堆积如山,牛马万计。于是升为户部尚书、霍国公,实封三百户。乾元二年(759),思礼与子仪等九位节度在相州包围安庆绪。思礼统领关内和潞府的行营步兵三万人、骑兵八千人,大军溃败,惟独思礼和李光弼两支人马齐全。到了光弼镇守河阳,皇帝诏令思礼为太原尹、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兼御史大夫,存贮军粮百万,器械精锐。授予司空。自武德(618)以来,身为三公而不居相位,只有思礼一人而已。
  上元二年(761)四月,思礼患病去世,朝廷辍朝一天,授予太尉,谥号武烈,命令鸿胪卿负责办理丧事。思礼擅长谋略,不擅用兵,然而立法严整,士卒不敢违反,为当时人们所称道。
  邓景山,曹州人。以文吏见称。天宝年中(742),邓景山从大理评事任至监察御史。至德初年(756),被提升为青齐节度使,转为扬州长史,淮南节度。邓景山执政严谨干练,在朝廷闻名。任职四年,逢刘展作乱,招引平庐副大使田神功带兵马讨伐敌贼。田神功到达扬州,大肆掠夺百姓的物资财产,鞭笞发掘殆尽,商胡大食、波斯等地商人死去的达数千人。
  上元二年(761)十月,邓景山进入朝廷,授予尚书左丞。太原尹、北京留守王思礼军中储藏丰实,其外又储备粮食万石,上奏请分割一部分送给京师。王思礼去世,让管崇嗣代替他。管崇嗣委任左右,为政失于宽松,数日之间,积蓄花费殆尽,只留存陈烂粮食万余石。皇上听说了这件事,当日诏令邓景山代替管崇嗣。邓景山到达太原,以整顿纲纪为己任,追查军吏中隐没财产者,众人畏惧。有一偏将抵赖罪过应当处以死刑,诸位将领都请求赎其罪过,邓景山不允许;偏将的弟弟请求自己代替哥哥去死,又不允许;弟弟请邓景山收纳一匹马用以抵消哥哥的罪行,邓景山准许偏将免去死罪。众人都很愤怒,对邓景山说:“我等人的命轻如一马吗?”军中众人愤怒,于是杀了邓景山。皇上认为邓景山领导失策,不再追究杀他的人的罪行,派使者抚谕士卒。军中人士于是奏请让都知兵马使、代州刺史辛云京为节度,皇上同意了。
  

旧唐书浏览月榜 旧唐书全文 >

  1. 列传·卷一百零九
  2. 列传·卷一百二十四
  3. 列传·卷八十三
  4. 本纪·卷十八
  5. 志·卷十一
  6. 列传·卷七十一
  7. 列传·卷五十五
  8. 志·卷二十
  9. 本纪·卷十
  10. 本纪·卷十四

旧唐书最受喜欢章节 旧唐书全部章节 >

  1. 列传·卷一百五十
  2. 列传·卷一百四十九
  3. 列传·卷一百四十八
  4. 列传·卷一百四十七
  5. 列传·卷一百四十六
  6. 列传·卷一百四十五
  7. 列传·卷一百四十四
  8. 列传·卷一百四十三
  9. 列传·卷一百四十二
  10. 列传·卷一百四十一
  11. 列传·卷一百四十
  12. 列传·卷一百三十九
  13. 列传·卷一百三十八
  14. 列传·卷一百三十七
  15. 列传·卷一百三十六

猜你喜欢的旧唐书故事 旧唐书故事全本 >

为您推荐的小小说 更多小小说 >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