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文名著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名著 > 明史 > 本纪·卷六

本纪·卷六

  ◎成祖二
  永乐元年春正月己卯朔,御奉天殿受朝贺,宴群臣及属国使。乙酉,享太庙。辛卯,大祀天地于南郊。复周王橚、齐王榑、代王桂、岷王楩旧封。以北平为北京。癸巳,何定侯孟善镇辽东。丁酉,宋晟为平羌将军,镇甘肃。二月庚戌,设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行部、国子监,改北平曰顺天府。乙卯,遣御史分巡天下,为定制。己未,徙封宁王权于南昌。贻书鬼力赤可汗,许其遣使通好。癸亥,耕耤田。乙丑,遣使徵尚师哈立麻于乌斯藏。己巳,振北京六府饥。辛未,命法司五日一引奏罪囚。壬申,瘗战地暴骨。甲戌,高阳王高煦备边开平。三月庚辰,江阴侯吴高镇大同。壬午,改北平行都司为大宁都司,徙保定,始以大宁地畀兀良哈。戊子,平江伯陈瑄、都督佥事宣信充总兵官,督海运,饷辽东、北京,岁以为常。甲午,振直隶、北京、山东、河南饥。
  夏四月丁未朔,安南胡气袭陈氏封爵,遣使察实以闻。己酉,户部尚书夏原吉治苏、松、嘉、湖水患。辛未,岷王楩有罪,降其官属。甲戌,襄城伯李濬镇江西。五月丁丑,除天下荒田未垦者额税。癸未,宥死罪以下,递减一等。庚寅,捕山东蝗。丁酉,河南蝗,免今年夏税。是月,再论靖难功,封驸马都尉袁容等三人为侯。陈亨子懋等六人为伯。六月壬子,代王桂有罪,削其护卫。癸丑,遣给事中、御史分行天下,抚安军民,有司好贪者逮治。丁巳,改上高皇帝、高皇后尊谥。戊辰,武安侯郑亨镇宣府。
  秋七月庚寅,复贻书鬼力赤。八月己巳,发流罪以下垦北京田。甲戌,徙直隶苏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富民实北京。九月癸未,命宝源局铸农器,给山东被兵穷民。庚寅,初遣中官马彬使爪哇诸国。乙未,夺历城侯盛庸爵,寻自杀。庚子,岷王楩有罪,削其护卫。
  冬十一月乙亥朔,颁历于朝鲜诸国,著为令。壬辰,罢遣浚河民夫。甲午,北京地震。乙未,命六科办事官言事。丙申,韩观讨柳州山贼,平之。闰月丁卯,封胡为安南国王。
  是年,始命内臣出镇及监京营军。朝鲜入贡者六,自是岁时贡贺为常。琉球中山、山北、山南,暹罗,占城,爪哇西王,日本,剌泥,安南入贡。
  二年春正月乙卯,大祀天地于南郊。己巳,召世子高炽及高阳王高煦还京师。三月乙巳,赐曾棨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己酉,始选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庚戌,吏部请罪千户违制荐士者,帝曰:“马周不因常何进乎?果才,授之官,否则罢之可耳。”戊辰,改封敷惠王允熙瓯宁王,奉懿文太子祀。
  夏四月辛未朔,置东宫官属。壬申,僧道衍为太子少师,复共姓姚,赐名广孝。甲戌,立子高炽为皇太子,封高煦汉王,高燧赵王。壬午,封汪应祖为琉球国山南王。五月壬寅,丰城侯李彬镇广东,清远伯王友充总兵官,率舟师巡海。六月丁亥,汰冗官。辛卯,振松江、嘉兴、苏州、湖州饥。甲午,封哈密安克帖木儿为忠顺王。
  秋七月壬戌,鄱阳民进书毁先贤,杖之,毁其书。丙寅,振江西、湖广水灾。八月丁酉,故安南国王陈日煃弟天平来奔。九月丙午,周王橚来朝,献驺虞,百官请贺。帝曰:“瑞应依德而至,驺虞若果为祥,在朕更当修省。”丁卯,徙山西民万户实北京。命自今御史巡行察吏毋得摭拾人言,贤否皆具实迹以闻。
  冬十月丁丑,河决开封。乙酉,蒲城、河津黄河清。是月,籍长兴侯耿炳文家,炳文自杀。十一月甲辰,御奉天门录囚。癸丑,京师及济南、开封地震,敕群臣修省。戊午,蠲苏、松、嘉、湖、杭水灾田租。十二月壬辰,同州、韩城黄河清。是月,下李景隆于狱。
  是年,占城,别失八里,琉球山北、山南,爪哇,真腊入贡。暹罗,日本,琉球中山入贡者再。
  三年春正月庚戌,大祀天地于南郊。甲寅,遣使责谕安南。庚申,复免顺天、永平、保定田租二年。二月己巳,行部尚书雒佥以言事涉怨诽诛。癸未,赵王高燧居守北京。三月甲寅,免湖广被水田租。
  夏六月己卯,中官郑和帅舟师使西洋诸国。庚辰,中官山寿等帅兵出云州觇敌。甲申,夏原吉等振苏、松、嘉、湖饥。免天下农民户口食盐钞。庚寅,胡谢罪,请迎陈天平归国。
  秋九月丁酉,蠲苏、松、嘉、湖水灾田租,凡三百三十八万石。丁巳,徙山西民万户实北京。
  冬十月,盗杀驸马都尉梅殷。丁卯,齐王榑有罪,三赐书戒之。戊子,颁《祖训》于诸王。十二月戊辰,沐晟讨八百,降之。庚辰,都督佥事黄中、吕毅以兵纳陈天平于安南。
  是年,苏门答剌、满剌加、古里、浡泥来贡,封其长为王。日本贡马,并俘获倭寇为边患者。爪哇东、西,占城,碟里,日罗夏治,合猫里,火州回回入贡。暹罗,琉球山南、山北入贡者再,琉球中山入贡者三。
  四年春正月丁未,大祀天地于南郊。丙辰,初御午朝,令群臣奏事得从容陈论。三月辛卯朔,释奠于先师孔子。甲午,设辽东开原、广宁马市。乙巳,赐林环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丙午,胡袭杀陈天平于芹站,前大理卿薛岩死之,黄中等引兵还。
  夏四月己卯,遣使购遗书。五月丁酉,振常州、庐州、安庆饥。庚戌,齐王榑有罪,削官属护卫,留之京师。六月己未朔,日当食,阴云不见,礼官请表贺,不许。丙寅,南阳献瑞麦,谕礼部曰:“比郡县屡奏祥瑞,独比为丰年之兆。”命荐之宗庙。
  秋七月辛卯,朱能为征夷将军,沐晟、张辅副之,帅师分道讨安南,兵部尚书刘俊参赞军务,行部尚书黄福、大理卿陈洽督饷。诏曰:“安南皆朕赤子,惟黎季犛父子首恶必诛,他胁从者释之。罪人既得,立陈氏子孙贤者。毋养乱,毋玩寇,毋毁庐墓,毋害禾稼,毋攘财货掠子女,毋杀降。有一于此,虽功不宥。”乙巳,申诽谤之禁。闰月壬戌,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采木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八月丁酉,诏通政司,凡上书奏民事者,虽小必以闻。癸丑,齐王榑废为庶人。九月戊辰,振苏、松、常、杭、嘉、湖流民复业者十二万余户。
  冬十月戊子,成国公朱能卒于军,张辅代领其众。乙未,克隘留关。庚子,沐晟率师会于白鹤。十一月己巳,甘露降孝陵松柏,醴泉出神乐观,荐之太庙,赐百官。十二月辛卯,赦天下殊死以下。张辅大破安南兵于嘉林江。丙申,拔多邦城。丁酉,克其东都。癸卯,克西都,贼遁入海。辛亥,瓯宁王允熙邸第火,王薨。
  是年,暹罗,占城,于阗,浡泥,日本,琉球中山、山南、婆罗入贡。爪哇东、西,真腊入贡者再。别失八里入贡者三。琉球进阉人,还之,回回结牙曲进玉碗,却之。
  五年春正月丁卯,大祀天地于南郊。己巳,张辅大败安南兵于木丸江。二月庚寅,出翰林学士解缙为广西参议。三月丁巳,封尚师哈立麻为大实法王。辛巳,张辅大破安南兵于富良江。
  夏四月己酉,振顺天、河间、保定饥。五月甲子,张辅擒黎季犛、黎苍献京师,安南平,河南饥,逮治匿灾有司。敕都察院,凡灾伤不以实闻者罪之。六月癸未,以安南平,诏天下,置交阯布政司。己丑,山阳民丁珏讦其乡人诽谤,擢为刑科给事中。甲午,诏自永乐二年六月后犯罪去官者,悉宥之。乙未,张辅移师会韩观讨浔、柳叛蛮。癸卯,命张辅访交阯人才,礼遣赴京师。
  秋七月乙卯,皇后崩。丁卯,河溢河南。八月乙酉,左都督何福镇甘肃。庚子,录囚,杂犯死罪减等论戍,流以下释之。九月壬子,郑和还。乙卯,御奉天门,受安南俘,大赉将士。
  冬十月,浔、柳蛮平。
  是年,琉球中山、山南,婆罗,日本,别失八里,阿鲁,撒马儿罕,苏门答剌,满剌加,小葛兰入贡。
  六年春正月丁巳,岷王楩复有罪,罢其官属。辛酉,大祀天地于南郊。二月丁未,除北京永乐五年以前逋赋,免诸色课程三年。三月癸丑,宁阳伯陈懋镇宁夏。乙卯,除河南、山东、山西永乐五年以前逋赋。
  夏四月丙申,始命云南乡试。五月壬戌夜,京师地震。六月庚辰,诏罢北京诸司不急之务及买办,以甦民困;流民来归者复三年。丁亥,张辅、沐晟还。
  秋七月癸丑,论平交阯功,进封张辅英国公,沐晟黔国公,王友清远侯,封都督佥事柳升安远伯,余爵赏有差。八月乙酉,交阯简定反,沐晟为征夷将军,讨之,刘俊仍参赞军务。九月己酉,命刑部疏滞狱。癸亥,郑和复使西洋。
  冬十一月丁巳,录囚。十二月丁酉,沐晟及简定战于生厥江,败绩,刘俊及都督佥事吕毅、参政刘昱死之。是月,柳升、陈瑄、李彬等率舟师分道沿海捕倭。
  是年,鬼力赤为其下所弑,立本雅失里为可汗。浡泥国王来朝。瓦剌,占城,于阗,暹罗,撒马儿罕,榜葛剌,冯嘉施兰,日本,爪哇,琉球中山、山南入贡。
  七年春正月癸丑,赐百官上元节假十日,著为令。乙卯,大祀天地于南郊。二月乙亥,遣使于巡狩所经郡县存问高年,八十以上赐酒肉,九十加帛。丙子,徵致仕知府刘彦才等九十二人分署府州县。辛巳,以北巡告天地宗庙社稷。壬午,发京师,皇太子监国。张辅、王友率师讨简定。戊子,谒凤阳皇陵。三月甲辰,次东平州,望祭泰山。辛亥,次景州,望祭恒山。乙卯,平安自杀。壬戌,至北京。癸亥,大赉官吏军民。丙寅,诏起兵时将士及北京效力人民杂犯死罪咸宥之,充军者官复职,军民还籍伍。壬申,柳升败倭于青州海中,敕还师。
  夏四月癸酉朔,皇太子摄享太庙。壬午,海寇犯钦州,副总兵李珪遣将击败之。闰月戊申,命皇太子所决庶务,六科月一类奏。丙辰,谕行在法司,重罪必五覆奏。五月己卯,营山陵于昌平,封其山曰天寿。乙未,封瓦剌马哈木为顺宁王,太平为贤义王,把秃孛罗为安乐王。六月壬寅,察北巡郡县长吏,擢汶上知县史诚祖治行第一,下易州同知张腾于狱。
  辛亥,给事中郭骥使本雅失里,为所杀。丁卯,斥御史洪秉等四人,诏自今御史勿用吏员。
  秋七月癸酉,淇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武成侯王聪、同安侯火真副之,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为左、右参将,讨本雅失里。八月甲寅,丘福败绩于胪朐河,福及聪、真、忠、远皆战死。庚申,张辅败贼于咸子关。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张辅败贼于太平海口。甲戌,赠北征死事李远莒国公、王聪漳国公,遂决意亲征。丙子,武安侯郑亨率师巡边。壬午,成安候郭亮备御开平。
  冬十月丁未,削丘福封爵,徙其家于海南。十一月戊寅,张辅获简定于美良,送京师,诛之。十二月庚戌,赐济宁至良乡民频年递运者田租一年。乙丑,召张辅还。
  是年,满剌加,哈烈,撒马儿罕,火州,古里,占城,苏门答剌,琉球中山、山南入贡。暹罗、榜葛剌入贡者再。
  八年春正月辛未,召宁阳侯陈懋随征漠北。己卯,皇太子摄祀天地于南郊。癸巳,免去年扬州、淮安、凤阳、陈州水灾田租,赎军民所鬻子女。二月辛丑,以北征诏天下,命户部尚书夏原吉辅皇长孙瞻基留守北京。乙巳,皇太子录囚,奏贳杂犯死罪以下,从之。丁未,发北京。癸亥,遣祭所过名山大川。乙丑,大阅。三月丁卯,清远侯王友督中军,安远伯柳升副之,宁远侯何福、武安侯郑亨督左、右哨,宁阳侯陈懋、广恩伯刘才督左、右掖,都督刘江督前哨。甲戌,次鸣銮戍。乙亥,誓师。
  夏四月庚申,次威虏镇,以橐季驼所载水给卫士,视军士皆食,始进膳。五月丁卯,更名胪朐河曰饮马。甲戌,闻本雅失里西奔,遂渡饮马河追之。己卯,及于斡难河,大败之,本雅失里以七骑遁。丙戌,还次饮马河,诏移师征阿鲁台。丁亥,回回哈剌马牙杀都指挥刘秉谦,据肃州卫以叛,千户朱迪等讨平之。六月甲辰,阿鲁台伪降,命诸将严阵以待,果悉众来犯。帝自将精骑迎击。大败之,追北百余里。丁未,又败之。己酉,班师。
  秋七月丁卯,次开平。帝在军,念士卒艰苦,每蔬食,是日宴赉,始复常膳。西宁侯宋琥镇甘肃。辛巳,振安庆、徽州、凤阳、镇江饥。壬午,至北京,御奉天殿受朝贺。甲午,论功行赏有差。八月壬寅,进封柳升安远侯。乙卯,何福自杀。庚申,河溢开封。九月己巳,幸天寿山。
  冬十月丁酉,发北京。是月,倭寇福州。十一月甲戌,至京师。十二月癸巳,阿鲁台遣使贡马。戊午,陈季扩乞降,以为交阯右布政使,季扩不受命。
  是年,失捏干寇黄河东岸,宁夏都指挥王俶败没。浡泥、吕宋、冯嘉施兰、苏门答剌、榜葛剌入贡。占城贡象。琉球山南、爪哇、暹罗贡马。琉球中山入贡者三。
  九年春正月甲戌,大祀天地于南郊。丙子,柳升镇宁夏。巳卯,张辅为征虏副将军,会沐晟讨交阯。丙戌,丰城侯李彬、平江伯陈瑄率浙江、福建兵捕海寇。二月辛亥,陈瑛有罪,下狱死。丙辰,诏赦交阯。丁巳,倭陷昌化千户所。己未,工部尚书宋礼开会通河。三月甲子,赐萧时中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壬午,浚祥符县黄河故道。戊子,刘江镇辽东。
  夏六月乙巳,郑和还自西洋。是月,下交阯右参议解缙于狱。
  秋七月丙子,张辅败贼于月常江。九月戊寅,谕法司,凡死罪必五覆奏。壬午,命屯田军以公事妨农务者,免徵子粒,著为令。
  冬十月乙未,宽北京谪徙军民赋役。癸卯,封哈密兔力帖木儿为忠义王。乙巳,复修《太祖实录》。十一月戊午,蠲陕西逋赋。癸亥,张辅败贼于生厥江。丁卯,立皇长孙瞻基为皇太孙。壬申,韩观为征夷副将军,改镇交阯,都指挥葛森镇广西。丙子,敕法司决遣罪囚毋淹滞。是月,遣使督瘗战场暴骨。十二月壬辰,敕宥福余、朵颜、泰宁三卫罪,令入贡。闰月丁巳,命府部诸臣陈军民利弊。
  是年,浙江、湖广、湖南、顺天、扬州水,河南、陕西疫,遣使振之。满剌加王来朝。爪哇、榜葛剌、古里、柯枝、苏门答剌、阿鲁、彭亨、急兰丹、南巫里、暹罗入贡。阿鲁台来贡马,别失八里献文豹。琉球中山入贡者三。
  十年春正月己丑,命入觐官千五百余人各陈民瘼,不言者罪之,言有不当勿问。丁酉,大祀天地于南郊。癸丑,振平阳饥,逮治布政使及郡县官不奏闻者。二月辛酉,蠲山西、河南逋赋。庚辰,辽王植有罪,削其护卫。三月丁亥,丰城侯李彬讨甘肃叛寇八耳思朵罗歹。戊子,赐马铎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甲辰,免北京水灾租税。
  夏六月甲戌,谕户部,凡郡县有司及朝使目击民艰不言者,悉逮治。
  秋七月癸卯,禁中官干预有司政事。八月癸丑,张辅大破交阯贼于神投海。己未,敕边将自长安岭迤西迄洗马林筑石垣,深濠堑。
  冬十月戊辰,猎城南武冈。十一月壬午,侍讲杨荣经略甘肃。丙申,郑和复使西洋。
  是年,浡泥、占城、暹罗、满剌加、榜葛剌、苏门答剌、南浡利、球琉山南入贡。
  十一年春正月辛己朔,日有食之,诏罢朝贺宴会。壬午,谕通政使、礼科给事中,凡朝觐官境内灾伤不能闻为他人所奏者,罪之。辛卯,大祀天地于南郊。辛丑,丰城侯李彬镇甘肃,召宋琥还。二月辛亥,始设贵州布政司。癸亥,令北京民户分养孳生马,著为令。甲子,幸北京,皇太孙从。尚书蹇义、学士黄淮、谕德杨士奇、洗马杨溥辅皇太子监国。乙丑,发京师,命给事中、御史所过存间高年,赐酒肉及帛。丙寅,葬仁孝皇后于长陵。辛未,次凤阳,谒皇陵。
  夏四月己酉,至北京。五月丁未,曹县献驺虞,礼官请贺,不许。
  秋七月戊寅,封阿鲁台为和宁王。八月甲子,北京地震。乙丑,镇远侯顾成讨思州、靖州叛苗。九月壬午,诏自今郡县官每岁春行视境内,蝗蝻害稼即捕绝之,不如诏者二司并罪。
  冬十月丙寅,以玺书命皇太子录囚。十一月戊寅,以野蚕茧为衾,命皇太子荐太庙。壬午,瓦剌马哈木兵渡饮马河,阿鲁台告警,命边将严守备。甲申,宁阳侯陈懋,都督谭青、马聚、朱崇巡宁夏、大同、山西边,简练士马。寻命陕西、山西及潼关等五卫兵驻宣府,中都、辽东、河南三都指挥使司及武平等四卫兵会北京。乙巳,应城伯孙岩备开平。十二月壬子,张辅、沐晟大败交阯贼于爱子江。
  是年,马哈木弑其主本雅失里,立答里巴为可汗。别失八里、满剌加、占城、爪哇西王入贡。琉球中山入贡者四。琉球山南入贡者再。

译文

  永乐元年(1403)春一月一日,成祖在奉天殿接受朝臣庆贺,宴请群臣及属国来使。七日,于太庙祭奠。十三日,大祭天地于南郊。恢复周王朱木肃、齐王朱..、代王朱桂、岷王朱木便原来封号。以北平为北京。十五日,保定侯孟善镇守辽东。十九日,宋晟为平羌将军,镇守甘肃。二月三日,设北京留守代替后军都督府、行部、国子监,改北平为顺天府。八日,派御史分别巡行天下,成为定制。十二日,徙封宁王朱权于南昌。送诏书给鬼力赤可汗,允许他派使臣与朝廷通好。十六日,耕..田。十八日,遣使征尚师哈立麻于乌斯藏。二十二日,赈济北京等六府饥荒。二十四日,下令有关掌法部门五天一次引奏罪囚。二十五日,掩埋露于战地尸骨。二十七日,高阳王高煦在开平准备边关之事。三月三日,江阴侯吴高镇守大同。五日,改北平行都司为大宁都司,迁保定,始以大宁地给兀良哈。十一日,平江伯陈蠧、都督佥事宣信充任总兵官,总督海运,给北京、辽东运输粮饷,每年为常。十七日,救济直隶、北京、山东、河南饥荒。
  夏四月一日,安南胡大互请求承袭陈氏封爵,派使臣查实报告。三日,户部尚书夏原吉治理苏、松、嘉、湖水患。二十五日,岷王朱木便有罪,降其官及属下。二十八日,襄城伯李..镇守江西。五月一日,免除天下未垦荒田的额定税。七日,宽容死罪以下各递减一等。十四日,捕捉山东蝗虫。二十一日,河南蝗灾,免当年夏税。这一月,再次论及靖难之功,封驸马都尉袁容等三人为侯,陈亨之子陈懋等六人为伯。六月六日,代王朱桂有罪,削减其护卫。七日,派给事中、御史分行天下,安抚军民,主管部门有奸诈贪污的逮捕惩治。十一日,改尚高皇帝、高皇后谥号。二十二日,武安侯郑亨镇守宣府。
  七月十五日,又送诏书给鬼力赤。八月二十四日,发配流放罪以下罪人耕垦北京田土。二十九日,迁徙直隶、苏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富民充实北京。九月八日,命宝源局铸造农具,给山东遭战乱穷民。十五日,首次派遣中官马彬出使爪哇诸国。十日,夺历城侯盛庸爵位,不久自杀。十五日,岷王朱螰有罪,削去其护卫。
  冬十一月一日,颁布历法于朝鲜诸国,写成文以为法令。十八日停止调遣民夫疏浚黄河。二十日,北京发生地震。命令六科办事官商量有关事宜。韩观讨平柳州山贼叛乱。封胡大互为安南国王。
  当年,开始命令内臣出任边镇守将监督筑垒营军。朝鲜六人来贡,从此,经常来贡。琉球中山、山北、山南、暹罗、占城、爪哇西王、日本、剌泥、安南入朝进贡。
  永乐二年(1404)春正月十三日,在京城南郊大祭天地。二十七日,召世子高炽及高阳王高煦回京师。三月四日,赐曾蓕等进士及第,出身各有差别。八日,选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九日,吏部请降罪违制荐士千户,成祖说:“马周不是代替过常何上书么?果然有才,授其官,否则罢免即可。”二十七日,改封敷惠王朱允火熙为瓯宁王,继嗣懿文太子。
  夏四月一日,设置东宫官员。二日,僧人道衍任太子少师,改姓姚,赐名广孝。三日,立子高炽为皇太子,封高煦汉王、高燧赵王。十一日,封汪应祖为琉球国山南王。五月二日,丰城侯李彬镇守广东,清远伯王友充任总兵官,率舟师巡行海上。六月十八日,削减多余官员。二十二日,赈济松江、嘉兴、苏州、湖州饥荒。二十五日,封哈密安克帖木儿为忠顺王。
  七月二十三日,鄱阳平民上书诋诟各位先贤,遭杖刑,毁其书。二十七日,救济江西、湖广水灾。八月二十八日,原安南国王陈日火奎之弟陈天平投奔明成祖。九月八日,周王朱木肃朝见皇帝,进献驺虞,文武百官请求祝贺。皇帝说:“吉祥应兆依德而至,驺虞若是吉祥之物,朕在位就更应当修身反省了。”二十九日,迁山西平民一万户充实北京。下令从今以后御史巡行检察官吏不得道听他人之言,贤能与否均以实际政绩报告。
  冬十月九日,黄河在开封附近决堤。十七日,蒲城、河津黄河河水清澈。这一月,查抄长兴侯耿炳文家业,炳文自杀。十一月六日,成祖在奉天门审查囚犯。十五日,京师及济南、开封发生地震,告诫群臣自省。二十日,免苏、松、嘉、湖州、杭州水灾地区田租。十二月二十五日,同州、韩城黄河河水清澈。本月,李景隆下狱。
  这一年,占城,别失八里,琉球山南、山北,爪哇,真腊,入朝进贡。日本、琉球中山两次来贡。
  永乐三年(1405)正月十日,于南郊大祭天地鬼神。十六日,派使臣谕责安南。二十三日,又免顺天、永平、保定田租二年。二月三日,行部尚书雒佥因参与机要事务牵涉,发怨恨、诽谤被诛。十七日,赵王高燧居守北京。四月七日,免湖广遭水灾地区田租。
  六月十五日,中官郑和率舟师出使西洋诸国。十六日,中官山寿等率军出云南侦察敌情。二十日,夏原吉等救济苏、松、嘉、湖州饥荒。免天下农民户口食盐钞。二十六日,胡大互谢罪,请求迎接陈天平回国。
  九月五日,减免苏、松、嘉、湖等州遭水灾田租,共三百三十八万石。二十五日,迁山西农民一万户充实北京。
  冬十月,盗贼杀害驸马都尉梅殷。十月五日,齐王朱..犯罪,三次赐书警告他。二十六日,颁布《祖训》给诸王。十二月六日,沐晟讨平八百。都督佥事黄中、吕毅用兵接纳陈天平于安南。
  这一年,苏门答剌、满剌加、古里、氵孛泥入朝进贡,封其尊长为王。日本贡马匹,还俘获在边境作乱的倭寇。爪哇东、西,占城,碟里,日罗夏治,合猫里,火州回回入朝进贡。暹罗,琉球山北、山南两次来贡。琉球中山三次入朝进贡。
  永乐四年(1406)春正月十六日,在南郊大祈天地鬼神。二十五日,初定中午上朝,命群臣奏事要从容认真。三月一日,祭奠先师孔子。三日,设辽东开原、广宁马市。四月三日,赐林环等进士及第,出身各有差别。十五日,胡大互袭杀陈天平于芹站,前大理卿薛山品死,黄中等领兵而还。
  四月十九日,派使臣重金收买遗佚之书。五月八日,救济常州、庐州、安庆饥荒。二十一日,齐王朱..犯罪,削夺其官属护卫,仍留在京城。六月一日,应当出现日食,因有云雾看不见,礼官上书请求祝贺,皇帝不许。八日,南阳进献吉祥之麦,召谕礼部说:“各郡县经常上奏吉祥预兆,唯独此麦才是丰年之兆。”命令去宗庙敬献。
  七月四日,朱能为征夷将军,沐晟、张辅为副将,率兵分道进攻安南,兵部尚书刘鯭参与军务大事,行部尚书黄福、大理卿陈洽督运粮饷。下诏说“:安南都是我的忠心赤子,只有黎季睺父子首恶必诛,他若收敛顺从可以轻释。罪人既已得到,册立陈氏子孙中有贤能的。不要姑息叛乱,不要轻视敌人,不要毁坏房屋、损害庄稼,不准抢劫财物、掠夺民女,不要杀害降兵。以上有一项触犯,虽有功也不能饶恕。”十八日,重申诽谤禁令。闰七月五日,颁诏明年五月兴建北京宫殿,分别派大臣到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采伐树木材料。八月十一日,召通政司,凡是上书奏告民间事务的,再小也要报告。二十七日,废齐王朱..为庶人。九月十二日,赈济苏、松、常、杭、嘉、湖州十二万户游民复业。
  十月二日,成国公朱能死于军中,部众由张辅带领。九日,攻克隘留关。十四日,沐晟率师会于白鹤。十一月十三日,甘露降到孝陵松柏枝上,有甜泉出于神乐观,进献给太庙,赏赐百官。十二月六日大赦天下殊死以下罪行。张辅在嘉林江大败安南军。一月十一日,攻下多邦城。一月十二日,攻克其东都。十八日,又攻克西都,安南兵逃往海上。二十六日,瓯宁王朱允火熙住宅起火,朱允火熙被烧死。
  这一年,暹罗、占城、于阗、氵孛泥、日本、琉球中山、山南、婆罗入朝进贡。爪哇东、西,真腊第二次来贡,别里八里第三次来贡。琉球进献阉人,被退还。回回结牙曲进献玉碗,也被打发回去。
  永乐五年(1407)正月十二日,大祭鬼神于南郊。十四日,张辅大败安南军于木丸江。二月五日,翰林学士解缙出任广西参议。三月三日,封尚师哈里麻为大宝法王。二十七日,张辅大败安南军于富良江。
  四月二十五日,救济顺天、河间、保定饥荒。五月十一日张辅擒获黎季睺、黎苍献给皇帝,安南被讨平。河南发生饥荒,逮捕并惩治隐匿灾情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诫都察院,凡是灾伤不如实报告的都是犯罪。六月一日,因平安南,诏告天下。设交趾布政司。七日,山阳平民丁珏揭发乡人诽谤罪,升其为刑科给事中。十二日,下诏从永乐二年六月以后犯罪夺官去职的都可以饶恕。十三日张辅调兵会同韩观一起征讨柳、浔州叛乱蛮夷。二十一日,命张辅访问交趾人才,交趾也派使者来京师。
  秋七月四日,皇后死。十六日,黄河在河南一带涨水。九月五日,左都督何福镇守甘肃。十八日,审查囚犯。其他犯罪、死刑都各减轻一级论处戍边,流放罪以下全部释放。九月二日,郑和使西洋回国。五日,在奉天门接受安南俘虏,大赏将士。
  冬十月,平定浔、柳州叛乱蛮夷。
  这一年,琉球中山、山南、婆罗、日本、别失八里、阿鲁、撒马儿罕、苏门答剌、满刺加、小葛兰入朝进贡。
  永乐六年(1408)春正月八日,岷王朱螰又犯罪,罢免其官及属官。十二日,大祭鬼神于南郊。二月二十八日免除北京永乐五年以前欠交赋税,免诸色课程三年。三月四日,宁阳伯陈懋镇守宁夏。六日,除河南、山东、山西永乐五年以前欠交赋税。
  四月十日,始命云南乡试。五月十四日夜,京师发生地震。六月三日,诏书停止北京各司不急办事务及买办,以免民困。流民归附者免徭役三年。十日,张辅、沐晟还。
  七月七日,论平定交趾之功,提封张辅为英国公,沐晟为黔国公,王友为清远侯,封都督佥事柳升为安远伯,其余的赐爵赏赐各有差别。八月十日,交趾简定造反,沐晟为征夷将军征讨简定,刘俊仍参加军务大事。九月四日,命刑部疏解没处理好的案件。十八日,郑和又出使西洋。
  十一月十三日,逮捕犯囚。十二月二十四日,沐晟与简定战于生厥江,战败,刘隽及都督佥事吕毅、参政刘昱死。当月,柳升、陈蠧、李彬等率水师分道于沿海捕捉倭寇。
  这年,鬼力赤被其部下所杀,册立本雅失里为可汗。氵孛泥国王前来朝贺皇帝。瓦剌、占城、于阗、暹罗、撒马儿罕、榜葛剌、冯嘉施兰、日本、爪哇、琉球中山、山南入朝进贡。
  永乐七年(1409)春一月十日,赐百官上元节假日十天,成文以为法令。十二日,大祭鬼神于南郊。二月二日,派使臣于巡狩所经郡县问候高寿老人,八十岁以上赐给酒肉,九十岁加玉帛。三日,征召致仕知府刘彦才等九十二人分别安置到各州县。八日,因北巡而奉告天地鬼神宗庙社稷。九日,从京师外出,皇太子监国。张辅、王友率师讨伐简定。十五日,拜谒凤阳陵。三月一日,临时住东平州,望祭泰山。八日,临时住景州,望祭恒山。十二日,平安自杀。十九日,到北京。二十日,大赏官吏军民。二十三日,诏告起兵时诸将士及北京效力人民,杂犯死罪一律宽恕,充军的官复原职,军民各还民籍或军中。二十九日,柳升大败倭寇于青州海上,遂命还师。
  四月一日,皇太子摄享太庙。十日,海寇侵犯青州,副总兵李皀派将打败他。闰四月六日,命皇太子所处理的一般性事务,六科每月分类上奏一次。十四日谕告执法有关部门,重罪必须五次复奏。六月二十日,营山陵于昌平,封其山曰天寿山。五月八日,封瓦剌马哈木为顺宁王,太平为贤义王,把秃孛罗为安乐王。六月一日,考察北巡郡县长吏,擢升汶上知县史诚祖治行第一,易州同知张腾被下狱中。十日,给事中郭骥出使本雅失里,被杀害。二十六日,斥责御史洪秉等四人,下诏自今起御史不得使用吏员。
  七月三日,以淇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武成侯王聪、同安侯火真为副将,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为左、右参将,征讨本雅失里。八月十五日,丘福败于胪朐河,丘福及王聪、火真、王忠、李远全部战死。二十一日,张辅大败本雅失里于咸子关。九月一日,有日食。张辅又败贼于太平海口。五日,赠北征战死的李远为莒国公封号,赠王聪为漳国公,并决定亲自出征。七日,武安侯郑亨率兵巡察边疆。十三日,成安侯郭亮备御开平。
  十月九日,削除丘福封爵,徙迁其家属于海南。十一月十日,张辅在美良擒获简定,送到京师杀掉。十二月十三日,赏赐济宁到良乡常年运输的农民田租一年。二十八日,召张辅回京。
  当年,满剌加、哈烈、撒马儿罕、火州、古里、占城、苏门答剌、琉球、中山、山南入朝进贡。暹罗、榜葛剌第二次进贡。
  永乐八年(1410)春正月四日,召宁阳侯陈懋随征漠北。十二日,皇太子代皇上大祭天地于南郊。二十六日,免去去年扬州、淮安、凤阳、陈州水灾地区田租,赎回军民所买去的子女。二月四日,因北征颁诏天下,命户部尚书夏原吉辅佐皇长孙朱瞻基留守北京。八日,皇太子审查囚犯,奏疏赦免杂犯死罪以下犯人,得到允许。十日,从北京出发。二十六日,祭祀所经过的名山大川。二十八日,举行大阅兵。三月一日,清远侯王友督中军,安远伯柳升为副将,宁远侯何福、武安侯郑亨督左、右哨兵,宁阳侯陈懋、广恩伯刘才率左、右两翼军队,都督刘江率前哨。四月八日,临住鸣銮戍。九日,誓师于军。
  四月二十日,到达威虏镇,用骆驼拖水给养将士,亲眼看到将士都吃饭了,自己方才吃饭。五月一日,改胪朐河为饮马河。八日,听说本雅失里向西逃窜,率军渡饮马河追击。十三日,追至斡难河大败本雅失里,本雅失里只带七名骑兵逃跑。二十日,还住饮马河,颁诏调兵打阿鲁台。二十一日,回回哈剌马牙杀都指挥刘秉谦,据守肃州卫叛乱,被千户朱迪等平定。六月九日,阿鲁台假装投降,命诸将士严阵以待,果然又大举来犯。朱棣亲率精骑迎击,大败哈剌马牙,并乘胜追击百余里。二十日,又败哈剌马牙,二十二日,回师。
  七月二日住开平。朱棣慰问军士,念将士辛苦,每天生活也很差,当天宴请并赏赐将士。朱棣也开始恢复正常饮食。西宁侯宋琥镇守甘肃。十六日赈济安庆、徽州、凤阳、镇江饥荒。十七日,到北京奉天殿接受朝臣庆贺。二十九日,论功行赏各有差别。八月八日,进封柳升安远侯。二十一日,何福自杀。二十六日,开封附近黄河涨水。十月十九日,巡幸天寿山。
  十月四日,从北京出发。这一月,倭寇在福州作乱。十一日,到京师。十二月一日,阿鲁台派使臣进贡马匹。二十六日,陈季扩请求投降,任他为交趾右布政使,陈季扩不接受朝廷命令。
  这一年,失捏干侵犯黄河东岸,被宁夏都指挥王亻叔打败并歼灭。氵孛泥、吕宋、冯嘉施兰、苏门答剌、榜葛剌入朝进贡。占城进贡大象。琉球山南、爪哇、暹罗进贡马匹。琉球中山三次入朝进贡。
  永乐九年(1411)正月十三日,大祭天地鬼神于南郊。七日,柳升镇守宁夏。十八日,张辅为征虏副将军,与沐晟一起讨伐交趾。二十五日,丰城侯李彬、平江伯陈蠧率浙江、福建官兵捕捉海盗。二月二十日,陈瑛犯罪,下狱而死。二十五日,下诏赦免交趾之罪。二十六日,倭寇攻占昌化千户所。二十八日,工部尚书宋礼开凿会通河。三月四日,赐萧时中等进士及第、出身各有差别。二十二日,疏通祥符县黄河故道。二十八日,刘江镇守辽东。
  六月十六日,郑和从西洋回国。这月,交趾右参议解缙被投入监狱。
  七月十七日,张辅大败盗贼于月常江。九月二十日,谕诏有关部门,凡是定死罪的必须五次覆奏。二十四日,命令凡是屯田军士以公事妨碍农事的,免征一子一粒,写成文作为法令。
  十月七日,减少北京被贬降职军民赋役。十七日,封哈密兔力帖木儿为忠义王。十九日,增修《太祖实录》。十一月一日,蠲免陕西欠交赋税。二十一日,张辅在生厥江打败盗贼。十日,立皇长孙朱瞻基为皇太孙。十五日,韩观为征夷副将军,改调镇守交趾,都指挥葛森镇守广西。十二月六日,告诫有关部门如决定遣送罪囚不要掩饰停留。当月,派遣使臣督促掩埋露于战场上的尸骨。二十二日,饶恕福余、朵颜、泰宁三卫罪行,命令三卫入朝进贡。闰十二月一日,命府部诸臣陈述军民利弊之事。
  这一年,浙江、湖广、河南、顺天、扬州涨水,河南、陕西发生瘟疫,派使臣赈救。满剌加国王前来朝贡。爪哇、榜葛剌、古里、柯枝、苏门答剌、阿鲁、彭亨、急兰丹、南巫里、暹罗入朝进贡。阿鲁台贡献马匹,别失八里贡献文豹。琉球中山三次进贡。
  永乐十年(1412)正月四日,命入朝朝见官吏一千五百余人各述民间疾苦,不说的加罪,言而不当的不予追究。十二日,大祭鬼神于南郊。二十八日,救济平阳饥荒。逮捕并惩治布政使司及郡县知情不报官员。二月六日,免山西、河南欠交赋税。二十五日,辽王朱植犯罪,削夺其护卫。三月三日,丰城侯李彬征讨甘肃叛寇八耳思朵罗歹。四日,赏赐马铎等进士及第、出身各有差别。二十日,免北京水灾后租税。
  六月二十一日,告谕户部,凡郡县有关部门及朝中使臣看见百姓艰苦不报者,一律逮捕惩治。
  七月二十日,禁止中官干预有关部门政事。九月六日,张辅在神投海大败交趾盗贼。七日,告诫边将从长安岭以西起到洗马林止修筑石垣,挖深壕沟。
  十月十六日,去城南武冈打猎。十一月一日,侍讲杨荣经略甘肃。十五日,郑和再次出使西洋。
  这一年,氵孛泥、占城、暹罗、满剌加、榜葛剌、苏门答剌、南氵孛利、琉球山南入朝进贡。
  永乐十一年(1413)正月一日,有日食,诏谕停止朝贺宴会。二日,告诉通政使、礼科给事中,凡是入朝朝见官员其境内有灾伤之事不明察报告而被别人上奏的,加罪。十一日,大祭天地鬼神于南郊。二十一日,丰城侯李彬镇守甘肃,召宋琥回京。二月二日,始设贵州布政司。十四日,命北京民户分养能繁殖的马匹,写成文作为法令。十五日,巡幸北京,皇太孙随同前往。尚书蹇义、学士黄淮、谕德杨士奇、洗马杨溥辅佐皇太子监国。十六日,从京师出发,命给事中、御史所过之处询问高年长寿,赏赐酒肉玉帛。十七日,葬仁孝皇后于长陵。二十二日,住凤阳,拜谒皇陵。
  四月一日,到北京。五月二十九日,曹县进献驺虞,礼官请求庆贺,没得到允许。
  七月一日,封阿鲁台为和宁王。八月十八日,北京发生地震。十九日,镇远侯顾成征讨思州、靖州叛乱苗蛮。九月六日,下诏从今以后郡县官吏于每年春天要巡视境内情况,有蝗蝻损害庄稼要立即捕绝,不听诏书的郡县有关部门均有罪。
  十月二十日,以玺书命皇太子审查囚犯。十一月二日,用野蚕茧制成被子,命皇太子进献给太庙。六日,瓦剌马哈木率兵渡过饮马河,阿鲁台告急,命边将加强守备。八日,宁阳侯陈懋,都督谭青、马聚、朱崇巡察宁夏、大同、山西边界,检练军士马匹。不久命陕西、山西及潼关等五卫兵驻宣府,中都、辽东、河南三都指挥使司及武平等四卫兵在北京会合。二十九日,应城伯孙岩备兵开平。十二月七日,张辅、沐晟大败交趾贼于爱子江。
  就在这年,马哈木杀其首领本雅失里,立答里巴为可汗。别里八里、满剌加、占城、爪哇西王入朝进贡。琉球中山四次来贡。琉球山南两次入朝进贡。
  永乐十二年(1414)正月十五日,平定思州苗民。二十六日,派遣山东、山西、河南及凤阳、淮安、徐、邳农民十五万运粮到宣府。二月五日,举行大阅兵。六日,亲征瓦剌,安远侯柳升领大营,武安侯郑亨领中军,宁阳侯陈懋、丰城侯李彬领左右哨,成山侯王通、都督谭青领左右掖,都督刘江、朱荣为前锋。十六日,赈济凤翔、陇州饥荒,审察不说实情长吏罪行。三月十日,张辅在老挝俘获陈季扩献京师,平定交趾。十七日,皇太孙随从成祖从北京出发。
  四月一日,住兴和,大阅兵。六日颁布军中赏罚号令。七日,设传令记功官。二十四日,临时住屯云谷,孛罗不花等前来投降。五月五日,命尚书、光禄卿、给事中为督阵官,检查将士是否听从皇帝命令。六月三日,刘江与瓦剌兵相遇,刘江大败瓦剌兵于康哈里孩。七日,到忽兰忽失温,大败前来侵犯的马哈木军,追至土剌河,马哈木趁夜晚逃跑。九日,回师,向阿鲁台宣告胜利消息。十七日,住三峰山,阿鲁台前来朝见。二十八日,因大败瓦剌兵而布告天下。

明史浏览月榜 明史全文 >

  1. 列传·卷四十二
  2. 列传·卷一百零三
  3. 列传·卷一百二十九
  4. 志·卷二十八
  5. 列传·卷一百零九
  6. 志·卷二十四
  7. 志·卷二十三
  8. 列传·卷一百五十七
  9. 本纪·卷二十四
  10. 列传·卷一百六十六

明史最受喜欢章节 明史全部章节 >

  1. 附录·明史表
  2. 列传·卷二百二十
  3. 列传·卷二百一十九
  4. 列传·卷二百一十八
  5. 列传·卷二百一十七
  6. 列传·卷二百一十六
  7. 列传·卷二百一十五
  8. 列传·卷二百一十四
  9. 列传·卷二百一十三
  10. 列传·卷二百一十二
  11. 列传·卷二百一十一
  12. 列传·卷二百一十
  13. 列传·卷二百零九
  14. 列传·卷二百零八
  15. 列传·卷二百零七

猜你喜欢的明史故事 明史故事全本 >

为您推荐的小小说 更多小小说 >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