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文名著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名著 > 梁书 > 本纪·卷四

本纪·卷四

  简文帝
  太宗简文皇帝,讳纲,字世缵,小字六通,高祖第三子,昭明太子母弟也。天 监二年十月丁未,生于显阳殿。五年,封晋安王,食邑八千户。八年,为云麾将军, 领石头戍军事,量置佐吏。九年,迁使持节、都督南北兗、青、徐、冀五州诸军事、 宣毅将军、南兗州刺史。十二年,入为宣惠将军、丹阳尹。十三年,出为使持节、 都督荆、雍、梁、南北秦、益、宁七州诸军事、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将军如故。 十四年,徙为都督江州诸军事、云麾将军、江州刺史,持节如故。十七年,征为西 中郎将、领石头戍军事,寻复为宣惠将军、丹阳尹,加侍中。普通元年,出为使持 节、都督益、宁、雍、梁、南北秦、沙七州诸军事、益州刺史;未拜,改授云麾将 军、南徐州刺史。四年,徙为使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 随郡诸军事,平西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五年,进号安北将军。七年,权进 都督荆、益、南梁三州诸军事。是岁,丁所生穆贵嫔丧,上表陈解,诏还摄本任。 中大通元年,诏依先给鼓吹一部。二年,征为都督南扬、徐二州诸军事、骠骑将军、 扬州刺史。三年四月乙巳,昭明太子薨。五月丙申,诏曰:“非至公无以主天下, 非博爱无以临四海。所以尧舜克让,惟德是与;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格于上下, 光于四表。今岱宗牢落,天步艰难,淳风犹郁,黎民未乂,自非克明克哲,允武允 文,岂能荷神器之重,嗣龙图之尊。晋安王纲,文义生知,孝敬自然,威惠外宣, 德行内敏,群后归美,率土宅心。可立为皇太子。”七月乙亥,临轩策拜,以修缮 东宫,权居东府。四年九月,移还东宫。
  太清三年五月丙辰,高祖崩。辛巳,即皇帝位。诏曰:“朕以不造,夙丁闵凶。 大行皇帝奄弃万国,攀慕号絺,厝身靡所。猥以寡德,越居民上,茕茕在疚,罔知 所托,方赖籓辅,社稷用安。谨遵先旨,顾命遗泽,宜加亿兆。可大赦天下。”壬 午,诏曰:“育物惟宽,驭民惟惠,道著兴王,本非隶役。或开奉国,便致擒虏, 或在边疆,滥被抄劫。二邦是竞,黎元何罪!朕以寡昧,创承鸿业,既临率土,化 行宇宙,岂欲使彼独为匪民。诸州见在北人为奴婢者,并及妻儿,悉可原放。”癸 未,追谥妃王氏为简皇后。六月丙戌,以南康嗣王会理为司空。丁亥,立宣城王大 器为皇太子。壬辰,封当阳公大心为寻阳郡王,石城公大款为江夏郡王,宁国公大 临为南海郡王,临城公大连为南郡王,西豊公大春为安陆郡王,新涂公大成为山阳 郡王,临湘公大封为宜都郡王。秋七月甲寅,广州刺史元景仲谋应侯景,西江督护 陈霸先起兵攻之,景仲自杀,霸先迎定州刺史萧勃为刺史。戊辰,以吴郡置吴州, 以安陆王大春为刺史。庚午,以司空南康嗣王会理兼尚书令,南海王大临为扬州刺 史,新兴王大庄为南徐州刺史。是月,九江大饥,人相食十四五。八月癸卯,征东 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萧渊藻薨。冬十月丁未,地震。十二月,百济 国遣使献方物。
  大宝元年春正月辛亥朔,以国哀不朝会。诏曰:“盖天下者,至公之神器,在 昔三五,不获已而临莅之。故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轩冕之华,傥来之一物。太 祖文皇帝含光大之量,启西伯之基。高祖武皇帝道洽二仪,智周万物。属齐季荐瘥, 彝伦剥丧,同气离入苑之祸,元首怀无厌之欲,乃当乐推之运,因亿兆之心,承彼 掎角,雪兹仇耻。事非为己,义实从民。故功成弗居,卑宫菲食,大慈之业普薰, 汾阳之诏屡下。于兹四纪,无得而称。朕以寡昧,哀茕孔棘,生灵已尽,志不图全, 僶俛视阴,企承鸿绪。悬旌履薄,未足云喻。痛甚愈迟,谅暗弥切。方当玄默在躬, 栖心事外。即王道未直,天步犹艰,式凭宰辅,以弘庶政。履端建号,仰惟旧章。 可大赦天下,改太清四年为大宝元年。”丁巳,天雨黄沙。己未,太白经天,辛酉 乃止。西魏寇安陆,执司州刺史柳仲礼,尽没汉东之地。丙寅,月昼见。癸酉,前 江都令祖皓起义,袭广陵,斩贼南兗州刺史董绍先。侯景自帅水步军击皓。二月癸 未,景攻陷广陵,皓等并见害。丙戌,以安陆王大春为东扬州刺史。省吴州,如先 为郡。诏曰:“近东垂扰乱,江阳纵逸。上宰运谋,猛士雄奋,吴、会肃清,济、 兗澄谧,京师畿内,无事戎衣。朝廷达宫,斋内左右,并可解严。”乙巳,以尚书 仆射王克为左仆射。是月,邵陵王纶自寻阳至于夏口,郢州刺史南平王恪以州让纶。 丙午,侯景逼太宗幸西州。夏五月庚午,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鄱阳嗣王范薨。 自春迄夏,大饥,人相食,京师尤甚。六月辛巳,以南郡王大连行扬州事。庚子, 前司州刺史羊鸦仁自尚书省出奔西州。秋七月戊辰,贼行台任约寇江州,刺史寻阳 王大心以州降约。是月,以南郡王大连为江州刺史。八月甲午,湘东王绎遣领军将 军王僧辩率众逼郢州。乙亥,侯景自进位相国,封二十郡为汉王。邵陵王纶弃郢州 走。冬十月乙未,侯景又逼太宗幸西州曲宴,自加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 立皇子大钧为西阳郡王,大威为武宁郡王,大球为建安郡王,大昕为义安郡王,大 挚为绥建郡王,大圜为乐梁郡王。壬寅,景害南康嗣王会理。十一月,任约进据西 阳,分兵寇齐昌,执衡阳王献送京师,害之。湘东王绎遣前宁州刺史徐文盛督众军 拒约。南郡王前中兵张彪起义于会稽若邪山,攻破浙东诸县。
  二年春二月,邵陵王纶走至安陆董城,为西魏所攻,军败,死。三月,侯景自 帅众西寇。丁未,发京师,自石头至新林,舳舻相接。四月,至西阳。乙亥,景分 遣伪将宋子仙、任约袭郢州。丙子,执刺史萧方诸。闰月甲子,景进寇巴陵,湘东 王绎所遣领军将军王僧辩连战不能克。五月癸未,湘东王驿遣游击将军胡僧祐、信 州刺史陆法和援巴陵,景遣任约帅众拒援军。六月甲辰,僧祐等击破任约,擒之。 乙巳,景解围宵遁,王僧辩督众军追景。庚申,攻鲁山城,克之,获魏司徒张化仁、 仪同门洪庆。辛酉,进围郢州,下之,获贼帅宋子仙等。鄱阳王故将侯瑱起兵,袭 伪仪同于庆于豫章,庆败走。秋七月丁亥,侯景还至京师。辛丑,王僧辩军次湓城, 贼行江州事范希荣弃城走。八月丙午,晋熙人王僧振、郑宠起兵袭郡城,伪晋州刺 史夏侯威生、仪同任延遁走。戊午,侯景遣卫尉卿彭俊、厢公王僧贵率兵入殿,废 太宗为晋安王,幽于永福省。害皇太子大器、寻阳王大心、西阳王大钧、武宁王大 威、建平王大球、义安王大昕及寻阳王诸子二十人。矫为太宗诏,禅于豫章嗣王栋, 大赦改年。遣使害南海王大临于吴郡,南郡王大连于姑孰,安陆王大春于会稽,新 兴王大庄于京口。冬十月壬寅,帝谓舍人殷不害曰:“吾昨夜梦吞土,卿试为我思 之。”不害曰:“昔重耳馈塊,卒还晋国。陛下所梦,得符是乎。”及王伟等进觞 于帝曰:“丞相以陛下忧愤既久,使臣上寿。”帝笑曰:“寿酒,不得尽此乎?” 于是并赉酒肴、曲项琵琶,与帝饮。帝知不免,乃尽酣,曰:“不图为乐一至于斯!” 既醉寝,伟乃出,俊进土囊,王修纂坐其上,于是太宗崩于永福省,时年四十九。 贼伪谥曰明皇帝,庙称高宗。
  明年,三月癸丑,王僧辩率前百官奉梓宫升朝堂,世祖追崇为简文皇帝,庙曰 太宗。四月乙丑,葬庄陵。
  初,太宗见幽絷,题壁自序云:“有梁正士兰陵萧世缵,立身行道,终始如一,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弗欺暗室,岂况三光,数至于此,命也如何!”又为《连珠》 二首,文甚凄怆。太宗幼而敏睿,识悟过人,六岁便属文,高祖惊其早就,弗之信 也。乃于御前面试,辞采甚美。高祖叹曰:“此子,吾家之东阿。”既长,器宇宽 弘,未尝见愠喜。方颊豊下,须鬓如画,眄睐则目光烛人。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 氏,经目必记;篇章辞赋,操笔立成。博综儒书,善言玄理。自年十一,便能亲庶 务,历试蕃政,所在有称。在穆贵嫔忧,哀毁骨立,昼夜号泣不绝声,所坐之席, 沾湿尽烂。在襄阳拜表北伐,遣长史柳津、司马董当门,壮武将军杜怀宝、振远将 军曹义宗等众军进讨,克平南阳、新野等郡,魏南荆州刺史李志据安昌城降,拓地 千余里。及居监抚,多所弘宥,文案簿领,纤毫不可欺。引纳文学之士,赏接无倦, 恒讨论篇籍,继以文章。高祖所制《五经讲疏》,尝于玄圃奉述,听者倾朝野。雅 好题诗,其序云:“余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然伤于轻艳,当时号曰“宫体”。 所著《昭明太子传》五卷,《诸王传》三十卷,《礼大义》二十卷,《老子义》二 十卷,《庄子义》二十卷,《长春义记》一百卷,《法宝连璧》三百卷,并行于世 焉。
  史臣曰:太宗幼年聪睿,令问夙标,天才纵逸,冠于今古。文则时以轻华为累, 君子所不取焉。及养德东朝,声被夷夏,洎乎继统,实有人君之懿矣。方符文、景, 运钟《屯》、《剥》,受制贼臣,弗展所蕴,终罹怀、愍之酷,哀哉!

译文

  太宗简文皇帝名纲,字世缵,乳名六通,是高祖的第三个儿子、昭明太子的同母兄弟。天监二年(503)十月二十八日,出生在显阳殿里。天监五年(506),封为晋安王,食邑八千户。天监八年(509)任云麾将军,领石头戍军事,斟酌设置顾问官。天监九年(510),升任使持节、都督南、北兖、青、徐、冀五州诸军事、宣毅将军、南兖州刺史。天监十二年(513),入任惠将军、丹阳尹。天监十三年(514),出任使持节,都督荆、雍、梁、南、北秦、益、宁七州诸军事、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将军仍旧。天监十四年(515),调任都督江州诸军事、云麾将军、江州刺史,持节仍旧。天监十七年(518),征召为西中郎将,领石头戍军事,不久又任宣惠将军、丹阳尹,加侍中。普通元年(520),出任使持节、都督益、宁、雍、梁、南、北秦、沙七州诸军、益州刺史,还没有上任,即改授云麾将军、南徐州刺史。普通四年(523),调任使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以及郢州竟陵、司州随郡诸军事、平西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普通五年(524),晋号安北将军。普通七年(526),权进都督荆、益、南梁三州诸军事。这年,丁母穆贵嫔死,上奏陈述自己的见解,下诏令回任本职。中大通元年(529),下诏依照先例供给鼓吹乐一部。中大通二年(530),征召为都督南扬、徐二州诸军事、骠骑将军、扬州刺史。中大通三年(531)四月六日,昭明太子去世。五月二十八日,下诏:“不是大公无私便不可以治理国家,不是兼爱百姓便不可以君临四海。因此,尧能够让贤于舜,只要有懿德就举荐他;文王舍弃伯邑考而立武王,至于上下,光辉普照四方。尔今岱宗荒寥,国运艰难,淳厚的风气却依然浓郁,百姓没有治理,如果不是既贤明而又有才能、既能文又能武的人,怎能够担当得起国家的重任啊!晋安王纲,文章的内涵不待学而知,善事尊长犹出于自然,威望、恩惠宣扬于外,内在德行聪明、机智,诸后归附于美,境域之内,齐心一意。适合立为皇太子。”七月七日,至正殿前授策而拜,因修缮东宫,暂时居住在东府。中大通四年(532)九月,移回东宫居住。
  太清三年(549)五月二日,高祖驾崩。二十八日,即皇帝位。下诏:“朕因丧父,遭逢不幸。大行皇帝突然丢下万国,攀慕号頢,身处失所。朕德行寡薄,却越居万民之上,孤单痛苦,不知所托,正仰赖藩辅,国家因此安定。谨遵照先帝意旨,给全国的平民百姓带来恩惠。可对全国已判罪犯减刑或免刑。”二十九日,下诏:“培育事物宜采取宽松政策,治理百姓应给他们带来福惠,道著兴王,本非奴隶。有的开创侍奉国家,便被捕当了俘虏;有的在边疆,无端被抄家、抢劫。国与国之间的争逐,黎民百姓有什么罪!朕寡昧无知,创承鸿大事业,既然治理国家,化行宇宙,怎么打算让他们独独成为寇盗呢!各州只要是活着的北方人做奴婢的,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当全部释放。”三十日,给王妃追加谥号为“简皇后”。
  六月二日,任南康嗣王会理为司空。三日,立宣城王大器为皇太子。八日,封当阳公大心为寻阳郡王,石城公大款为江夏郡王,宁国公大临为南海郡王,临城公大连为南郡王,西丰公大春为安陆郡王,新淦公大成为山阳郡王,临湘公大封为宜都郡王。
  秋七月一日,广州刺史元景仲策划响应侯景,西江督护陈霸先率兵攻打他,元景仲自杀,陈霸先迎接定州刺史萧勃为刺史。十五日,以吴郡设置吴州,任安陆王大春为刺史。十七日,任司空南康嗣王会理兼尚书令,南海王大临为扬州刺史,新兴王大庄为南徐州刺史。这月,九江发生大饥荒,人吃人的有十分之四、五。
  八月二十日,征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萧渊藻去世。
  冬十月二十五日,发生地震。
  十二月,百济国派遣使者贡献土产。
  大宝元年(550)春正月初一日,因国哀没有举行朝会。下诏:“国家是大公无私的神圣器物,从前三皇五帝,不得已而即位。所以帝王的成功,圣人的闲事,轩冕的华丽,或许都来源于一个事物。太祖文皇帝胸怀光大的气魄,开启西伯那样的基业。高祖武皇帝道洽二仪,智周万物。看到齐末危机深重,人伦剥落丧失,同气离入苑之祸,君主怀贪得无厌的欲望,乃当乐推之运,顺着平民百姓的意愿,并以他们为依靠,雪此仇恨与耻辱。事情不是为了一己的私利,真正归于人民,所以才大功告成而不居功,住着卑陋宫室,吃的是素菜,大慈之业普薰,汾阳之诏多次下达。到现在已有四纪,无得而称。朕寡昧无知,孤单孔棘,生灵已尽,志不图全。亻黾俯视阴,企图承继鸿业。悬旌履薄,不足云喻。痛甚痛迟,谅..弥切。方当玄默在躬,栖心事外。即王道未直,国运艰难,式凭宰辅,以弘政务。履端建号,抑唯旧章。可对全国已判罪犯减刑或免刑,改太清四年(550)为大宝元年(550)。”七日,天上下雨,并降黄沙。九日,太白星通过天空,十一日才消失。西魏进犯安陆,拘捕司州刺史柳仲礼,全部攻陷汉东之地。十六日,月亮在白昼里出现。二十三日,前江都令祖皓起义,袭击广陵,杀贼南兖州刺史董绍先。侯景亲自率领水步军攻打祖皓。二月三日,侯景攻陷广陵,祖皓等均被杀害。六日,任安陆王大春为东扬州刺史。察看吴州,像先前一样仍改为郡。下诏:“近来国境东面侵扰纷乱,江阳荡动不安,宰相运筹谋划,勇士精神奋发,肃清吴、会,安定济、兖,京城畿内,无事戎衣。朝廷达官,斋内左右,均可解除戒严令。”二十五日,任尚书仆射王克为左仆射。这月,邵陵王纶从寻阳到达夏口,郢州刺史南平王恪将郢州转让给邵陵王纶。二十六日,侯景逼迫太宗巡幸西州。

梁书浏览月榜 梁书全文 >

  1. 列传·卷三十八
  2. 列传·卷五十一
  3. 列传·卷二十九
  4. 列传·卷二十三
  5. 本纪·卷二
  6. 本纪·卷一
  7. 本纪·卷三
  8. 列传·卷四十三
  9. 列传·卷四十四
  10. 列传·卷三十五

梁书最受喜欢章节 梁书全部章节 >

  1. 列传·卷五十六
  2. 列传·卷五十五
  3. 列传·卷五十四
  4. 列传·卷五十三
  5. 列传·卷五十二
  6. 列传·卷五十一
  7. 列传·卷五十
  8. 列传·卷四十九
  9. 列传·卷四十八
  10. 列传·卷四十七
  11. 列传·卷四十六
  12. 列传·卷四十五
  13. 列传·卷四十四
  14. 列传·卷四十三
  15. 列传·卷四十二

猜你喜欢的梁书故事 梁书故事全本 >

为您推荐的小小说 更多小小说 >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