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文名著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名著 > 旧五代史 > 后唐·列传二十一

后唐·列传二十一

  张宪,字允中,晋阳人,世以军功为牙校。宪始童丱,喜儒学,励志横经,不 舍昼夜。太原地雄边服,人多尚武,耻于学业,惟宪与里人药纵之精力游学,弱冠 尽通诸经,尤精《左传》。尝袖行所业,谒判官李袭吉,一见欣叹。既辞,谓宪曰: “子勉之,将来必成佳器。”石州刺史杨守业喜聚书,以家书示之,闻见日博。
  庄宗为行军司马,广延髦俊,素知宪名,令硃守殷赍书币延之。岁余,释褐交 城令,秩满,庄宗嗣世,补太原府司录参军。时霸府初开,幕客马郁、王缄,燕中 名士,尽与之游。十二年,庄宗平河朔,念籓邸之旧,征赴行台。十三年,授监察, 赐绯,署魏博推官,自是恆簪笔扈从。十五年,王师战胡柳,周德威军不利,宪与 同列奔马北渡;梁军急追,殆将不济。至晚渡河,人皆陷水而没,宪与从子朗履冰 而行;将及岸,冰陷,朗泣,以马箠引之,宪曰:“吾兒去矣,勿使俱陷。”朗曰: “忍季父如此,俱死无恨。”朗偃伏引箠,宪跃身而出。是夜,庄宗令于军中求宪, 或曰:“与王缄俱殁矣!”庄宗垂涕求尸,数日,闻其免也,遣使慰劳。寻改掌书 记、水部郎中,赐金紫,历魏博观察判官。从讨张文礼,镇州平,授魏、博、镇、 冀十郡观察判官,改考功郎中,兼御史中丞,权镇州留事。庄宗即位,诏还魏都, 授尚书工部侍郎,充租庸使。八月,改刑部侍郎,判吏部铨,兼太清宫副使。庄宗 迁洛阳,以宪检校吏部尚书、兴唐尹、东京副留守,知留守事。宪学识优深,尤精 吏道,剖析听断,人不敢欺。
  三年春,车驾幸鄴,时易定王都来朝,宴于行宫,将击鞠。初,庄宗行即位之 礼,卜鞠场吉,因筑坛于其间,至是诏毁之。宪奏曰;“即位坛是陛下祭接天神受 命之所,自风燥雨濡之外,不可辄毁,亦不可修。魏繁阳之坛,汉汜水之单,到 今犹有兆象。存而不毁,古之道也。”即命治之于宫西。数日,未成。会宪以公事 获谪,阁门待罪,上怒,戒有司速治行宫之庭,碍事者毕去,竟毁即位坛。宪私谓 郭崇韬曰;“不祥之甚,忽其本也。”
  秋,崇韬将兵征蜀,以手书告宪曰:“允中避事久矣,余受命西征,已奏还公 黄阁。”宪报曰:“庖人之代尸祝,所谓非吾事也。”时枢密承旨段徊当权任事, 以宪从龙旧望,不欲宪在朝廷。会孟知祥镇蜀川,选北京留守,徊扬言曰:“北门, 国家根本,非重德不可轻授;今之取才,非宪不可。”趋时者因附徊势,巧中伤之。 又曰:“宪有相业,然国祚中兴,宰相在天子面前,得失可以改作;一方之事,制 在一人,惟北面事重。”十一月,授宪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太原尹、北 京留守,知府事。

译文

  王正言,郓州人。父亲王志,任济阴令。王正言早年丧父贫穷,跟从和尚学佛,擅长写诗,密州刺史贺德伦令他还俗,担任郡职。贺德伦镇守青州,推举他为推官,贺德伦移镇魏州后,王正言改任观察判官。庄宗平定魏博后,王正言仍任旧职,小心谨慎,和别人不相竞争。曾被同事司空廷页凌辱,王正言委屈忍受。司空廷页被杀,王正言代替他为节度判官。同光初年,守户部尚书、兴唐尹。
  这时孔谦任租庸副使,常畏惧张宪正直刚强,不想让他任租庸正使,便对枢密使郭崇韬说要他把张宪留在魏州,请宰相豆卢革主管租庸。没多久,又以卢质代替豆卢革。孔谦说“:钱谷是繁重事务,而宰相豆卢革事情多,恐怕簿册账本会没时间处理而耽误了。”又说“:卢质主管二天,租庸就借了官钱,都不可任用。”心想郭崇韬一定会要自己做租庸正使,因当时舆论不同意而作罢,孔谦沮丧了好长时间。李绍宏说“:租庸是国家的根本,都称它是招积怨恨的地方,只有张宪才能称正职。”当天就征召张宪。而孔谦、段..对郭崇韬说:“租庸虽然重要,在侍中眼前只要有一人充当此职就可以了。魏博六州户口占天下一半,王正言操守有余,智力不足,如果在朝任租庸使,还能与别人共同谋划,如果独自治理一方,就不行了。张宪才能器量都兼备,适合在魏州独当一面。”郭崇韬便奏报要张宪留守魏州,征王正言为租庸使。王正言任职后,只是点头同意而已,权力掌握在孔谦手中。王正言耐不住繁杂事物,簿册成堆,遇事容易忘,舆论认为他不适合任此职,就以孔谦代替他,王正言守礼部尚书。
  同光三年(925)冬天,王正言代替张宪任兴唐尹,留守邺都。这时武德使史彦琼监守邺都,钱物出纳,兵马设置,都由史彦琼决定,将佐官吏都由他任意指使,王正言不能用方法引导他,只是随从听命。到这时,贝州驻兵叛乱,进入魏州,史彦琼望风而逃,乱兵劫掠街市。王正言催促赶快叫书吏写奏章,家里人说:“贼兵已杀人放火,都城已被攻陷,还有什么上奏的!”这一天,王正言带着各位僚佐谒见赵在礼,望着地下再拜请罪。赵在礼说:“尚书您德高望重,不要自己太卑屈了,我受国恩,与您共事,只不过是思乡的众兵逼迫您罢了。”因而也拜王正言,厚言抚慰。明宗即位,王正言请求任平卢军行军司马,明宗即授给他这个职务,王正言在任期间去世。
  

旧五代史浏览月榜 旧五代史全文 >

  1. 后唐·列传七
  2. 后梁·太祖纪六
  3. 后梁·列传一
  4. 后周·世宗纪六
  5. 后晋·列传五
  6. 其它·志一
  7. 后唐·明宗纪一
  8. 其它·世袭列传一
  9. 其它·志九
  10. 后梁·太祖纪一

旧五代史最受喜欢章节 旧五代史全部章节 >

  1. 其它·进旧五代史表
  2. 其它·志十二
  3. 其它·志十一
  4. 其它·志十
  5. 其它·志九
  6. 其它·志八
  7. 其它·志七
  8. 其它·志六
  9. 其它·志五
  10. 其它·志四
  11. 其它·志三
  12. 其它·志二
  13. 其它·志一
  14. 其它·外国列传二
  15. 其它·外国列传一

猜你喜欢的旧五代史故事 旧五代史故事全本 >

为您推荐的小小说 更多小小说 >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