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文名著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名著 > 旧唐书 > 列传·卷七十五

列传·卷七十五

  ○张镒 冯河清附
  刘从一 萧复 柳浑
  张镒,苏州人,朔方节度使齐丘之子也。以门廕授左卫兵曹参军。郭子仪为关 内副元帅,以尝伏事齐丘,辟镒为判官。授大理评事,迁殿中侍御史。乾元初,华 原令卢枞以公事呵责邑人内侍齐令诜,令诜衔之,构诬。外发镒按验,枞当降官, 及下有司,枞当杖死。镒其公服白其母曰:“上疏理枞,枞必免死,镒必坐贬。若 以私则镒负于当官,贬则以太夫人为忧,敢问所安?”母曰:尔无累于道,吾所安 也。”遂执奏正罪,枞获配流,镒贬抚州司户。量移晋陵令,未之官,洪吉观察张 镐辟为判官,奏授殿中侍御史。迁屯田员外郎,转祠部、右司二员外。母忧居丧有 闻,免丧,除司勋员外。交游不杂,与杨绾、崔祐甫相善。大历五年,除濠州刺史, 为政清净,州事大理。乃招经术之士,讲训生徒,比去郡,升明经者四十余人。撰 《三礼图》九卷、《五经微旨》十四卷、《孟子音义》三卷。李灵曜反于汴州,镒 训练乡兵,严守御之备,诏书褒异,加侍御史、沿淮镇守使。寻迁寿州刺史,使如 故。德宗即位,除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使、洪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征拜吏部侍郎, 寻除河中晋绛都防御观察使。到官数日,改汴滑节度观察使、汴州刺史、兼御史大 夫,以疾辞,逗留于中路,征入,养疾私第。未几,拜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 学士,修国史。
  建中三年正月,太仆卿赵纵为奴当千发其阴事,纵下御史台,贬循州司马,留 当千于内侍省。镒上疏论之曰:
  伏见赵纵为奴所告下狱,人皆震惧,未测圣情。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比 有奴告其主谋逆,此极弊法,特须禁断。假令有谋反者,必不独成,自有他人论之, 岂藉其奴告也。自今已后,奴告主者皆不受,尽令斩决。”由是贱不得干贵,下不 得陵上,教化之本既正,悖乱之渐不生。为国之经,百代难改,欲全其事体,实在 防微。顷者长安令李济得罪因奴,万年令霍晏得罪因婢,愚贱之辈,悖慢成风,主 反畏之,动遭诬告,充溢府县,莫能断决。建中元年五月二十八日,诏曰:准斗竞 律,诸奴婢告主,非谋叛已上者,同自首法,并准律处分。”自此奴婢复顺,狱诉 稍息。今赵纵非叛逆,奴实奸凶,奴在禁中,纵独下狱,考之于法,或恐未正。将 帅之功,莫大于子仪;人臣之位,莫大于尚父。殁身未几,坟土仅乾,两婿先已当 辜,赵纵今又下狱。设令纵实抵法,所告非奴,才经数月,连罪三婿。录勋念旧, 犹或可容,况在章程,本宜宥免。陛下方诛群贼,大用武臣,虽见宠于当时,恐息 望于他日。太宗之令典尚在,陛下之明诏始行,一朝偕违,不与众守,于教化恐失, 于刑法恐烦,所益悉无,所伤至广。臣非私赵纵,非恶此奴,叨居股肱,职在匡弼, 斯昌大体,敢不极言。伏乞圣慈,纳臣愚恳。
  上深纳之,纵于是左贬而已,当千杖杀之。镒乃令召子仪家僮数百人,以死奴 示之。
  卢杞忌镒名重道直,无以陷之,以方用兵西边,杞乃伪请行,上固以不可,因 荐镒以中书侍郎为凤翔陇右节度使代硃泚,与吐蕃相尚结赞等盟于清水。将盟,镒 与结赞约各以二千人赴坛所,执兵者半之,列于坛外二百步;散从者半之,分立坛 下。镒与宾佐齐映、齐抗及盟官崔汉衡、樊泽、常鲁、于頔等七人,皆朝服;结赞 与其本国将相论悉颊藏、论臧热、论利陁、斯官者、论力徐等亦七人,俱升坛为盟。 初,约汉以牛,蕃以马为牲,镒耻与之盟,将杀其礼,乃请结赞曰:“汉非牛不田, 蕃非马不行,今请以羊豕犬三物代之。”结赞许诺。时塞外无豕,结赞请以羝羊, 镒出犬、白羊,乃坎于坛北刑之,杂血一器而歃,盟文曰:
  唐有天下,恢奄禹迹,舟车所至,莫不率俾。以累圣重光,卜年惟永,恢王者 之丕业,被四海以声教。与吐蕃赞普,代为婚姻,因结邻好,安危同体,甥舅之国, 将二百年。其间或因小忿,弃惠为仇,封疆骚然,靡有宁岁。皇帝践阼,愍兹黎元, 乃释俘囚悉归蕃落。二国展礼,同兹协和,行人往复,累布成命。是必诈谋不起, 兵革不用矣。彼犹以两国之要,求之永久,古有结盟,今请用之。国家务息边人, 外其故地,弃利蹈义,坚盟从约。今国家所守界:泾州西至弹筝峡西口,陇州西至 清水县,凤州西至同谷县,暨剑南西山、大渡河东,为汉界。蕃国守镇在兰、渭、 原、会,西至临洮,又东至成州,抵剑南西界磨些诸蛮、大渡水西南,为蕃界。其 兵马镇守之处州县见有居人,彼此两边见属汉诸蛮,以今所分见住处依前所有不载 者,蕃有兵马处蕃守,汉有兵马处汉守,不得侵越。其先未有兵马处,不得杂置并 筑城堡耕种。今二国将相受辞而会,斋戒将事,告天地山川之神,惟神昭临,无得 衍坠。其盟文藏于郊庙,副在有司,二国之诚,其永保之。

译文

  柳浑的字叫夷旷,是襄州人,他的祖先从河东搬来这里。他的六代祖柳忄炎,是梁朝的仆射。柳浑年少时成了孤儿,他的父亲是柳庆休,官当到渤海县县丞,柳浑安于贫穷立志求学。天宝初年,他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单父县县尉。至德年间,他任江南西道采访使皇甫亻先的判官,多次升官后任衢州司马。他还没到任,又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御史台是执行法规的部门,行动都受规矩礼仪限制,柳浑生性放纵旷达,不大检点注意,上司拘泥规定,讨厌他的放纵。柳浑不高兴,请求到京城外任职,当权的人爱惜他的才干,任命他任左补阙。第二年,升任殿中侍御史,知江南西道租庸院事。
  大历初年,魏少游镇守江南西道,任命他为判官,多次升官后任检校司封郎中。辖州判案中有开元寺僧人和徒弟夜晚喝酒,喝醉后失了火,把责任推给守门的哑巴仆人,军中执法官也接受了贿赂,按原判上报,魏少游相信了。人们都知道仆人冤枉,但没人肯说。柳浑和崔..甫知道后急忙到官府报告,魏少游吃惊地立即审讯,喝醉酒的僧人服罪了。事后魏少游感谢道:“没有二位正直的人,差点让人说我糊涂昏庸。”他从这以后因公正出了名。到路嗣恭接任,又任命他为都团练副使。大历十二年(777),他被任命为袁州刺史。
  过了两年,崔..甫进京任宰相,推荐他任谏议大夫,浙东、西道黜陟使。多次升官后任尚书左丞。到皇帝逃到奉天,他穿便服步行,从终南山谷逃出叛军手掌,走了十多天才逃到皇帝驻地。后随从皇帝到了梁州,改任左散骑常侍。先前,柳浑逃往皇帝驻地时,朱氵此因他名望甚高,想拉拢他,还怀疑他藏在民间,就加封他为宰相。到收复京城后,柳浑还叫旧名柳载,他于是上奏说:“先前我的名字被叛贼污蔑,我不愿再叫过去的名字,况且过去的名字字形中有戈字,现在息兵罢战,请求改叫柳浑。”
  贞元二年(786),他被任命为兵部侍郎,封为宜城县伯爵。贞元三年(787)正月,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兼管门下省。当时皇帝令琢玉的工匠制作玉带,失手摔碎了一块扣板,工匠于是偷偷买了一块补上;到献上玉带时,皇帝指着那块说:“这块怎么不一样?”玉工承认了过错,皇帝命将他处死。诏命发到中书省,柳浑坚持说:“皇上如当时杀死了就算了,如交给有关部门,就应按法律审判。况且春天不能执行死刑,请让我按法律定罪。”他按失误损坏皇帝车辆器具服饰罪,将过失者打了六十大板,其余的玉工无罪放释,皇帝下诏同意了。他又上奏说:“旧任尚书左丞田季羔,忠诚耿直,是先帝朝中有名的臣子。他的祖父、父亲都因行孝被赐匾额立牌坊,京城中隋朝旧时的宅院,只剩下田季羔这一处了。现在他的侄儿田伯强呈上奏章,请求卖掉宅院召募军队,来讨伐吐蕃。有了这个先例,恐怕会助长不法之徒。讨伐敌人自有国家安排,哪里能靠图侥幸的人呢?况且他败坏了祖传家风,有伤仁义,希望略加惩罚,以表劝诫。”皇帝同意了他的意见。
  此前,韩..从浙西道进京朝拜,皇帝将主要职务留给他,以至调动军队、粮草,专卖盐铁,督察处罚官吏,抑制兼并土地的恶霸,皇帝都依靠他。每次上奏议事,有时直到天黑,其他的宰相只是陪衬罢了,大臣们因挽救施政过失而终日忙乱,但没人敢提出异议。柳浑虽然是韩..推荐的,但心里讨厌他专断政务,就严肃地责备他说:“您的先任宰相由于苛察,不到一年就被罢免了;现在您又在官府中对官吏施刑以至打死了人,况且宰相官府不是用刑的地方,您为什么重蹈覆辙又变本加厉呢?耍威风图享受,难道合于尊奉皇帝抑制臣下的礼制吗!”韩..因此醒悟后悔,收敛了威风。到白志贞被任命为浙西道观察使,柳浑上奏说:“白志贞是一个小官奸臣,即使被认为廉洁谨慎也不应一下子担任重要职务。”正好碰到柳浑因病请假,当天诏书就交付执行了。他病好后,就请求辞职,皇帝特下诏不同意。他主持门下省时,主管官吏说应该审定吏、兵部拟任命的六品以下官员,柳浑脸上露出同情的神色说:“各部门分管事务,又去更换他们的决定,这不合礼制法律。官员们为得到这一点俸禄,离家千里,主持一个小地方的事务,难道担心办不好吗?况且奖赏善政贤才,不靠这个。”因此这年审定任命的官员,没有做改变。
  到浑王咸和吐蕃签订盟约的那天,皇帝在便殿对宰相们说:“和吐蕃和好停止战争,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今天兵将们要和你们一起高兴了。”马燧上前祝贺说:“现在一经结盟,一百年以内就没有吐蕃入侵了。”柳浑说:“五帝时没有结盟之事,结盟都在他们的末年。现在是明主盛世,怎么却和异族结盟!异族外形是人但心如禽兽,很难守信用,今天的盟誓,我很担心。”李晟接着说:“我生长在边境,了解吐蕃的用心,今天的盟誓,确实像柳浑说的那样。”皇帝显出生气的脸色说:“柳浑是读书人,不懂得边境的情况;以您的智慧谋略,怎么也说出这样的话!”他俩于是跪拜谢罪,皇帝立刻命令他们回中书省。这天晚上三更时分,..宁节度韩腢派人乘驿马飞速到宫门报告,说盟誓没成功,参盟官兵都没回来,吐蕃兵已攻到近郊的军营,皇帝吃惊叹服,立即将报告转交给柳浑看。第二天一早,皇帝到朝堂前勉励柳浑说:“您是文人,却能在千里之外知道军队情况。”从此更加敬重他了。当时张延赏与柳浑同为宰相,他仗权显示才能,讨厌柳浑主持正义,派他的亲信对柳浑说:“您是朝廷老臣,只要在朝中不要多说话,那么任高官就可以长久。”柳浑说:“为我向张丞相道歉,我的头可以砍掉,但舌头不能受限制。”从此被他排挤,不久被任命为常侍官,罢免了宰相职务。贞元五年(789)二月,他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五岁。他撰有文集十卷。
  柳浑母亲的哥哥识,有志于文章写作,在开元、天宝年间很出名,和萧颖士、元德秀、刘迅齐名。他的文章练达、条理分明又有创新,往往到了极高的境界,当时写文章的人,都佩服他的文章简练高雅,并又立意明晰雄浑。柳浑也善于写文章,但追随时尚以求功业,赶不上深思作者的作品。柳浑精明善辩,喜欢诙谐幽默和随意旷达,和人交往,直爽没有隐瞒。生性节约俭朴,不置家产,官当到宰相,还借房子住着。被罢免宰相后几天,就令亲戚一起去寻访名胜,喝醉后才回来,高高兴兴忘记自己被罢免了。当时李勉、卢翰都因退职罢免呆在家里,互相说:“我们和柳浑比,都是有些俗气的人。”
  

旧唐书浏览月榜 旧唐书全文 >

  1. 列传·卷一百零九
  2. 列传·卷一百二十四
  3. 列传·卷八十三
  4. 本纪·卷十八
  5. 志·卷十一
  6. 列传·卷七十一
  7. 列传·卷五十五
  8. 志·卷二十
  9. 本纪·卷十
  10. 本纪·卷十四

旧唐书最受喜欢章节 旧唐书全部章节 >

  1. 列传·卷一百五十
  2. 列传·卷一百四十九
  3. 列传·卷一百四十八
  4. 列传·卷一百四十七
  5. 列传·卷一百四十六
  6. 列传·卷一百四十五
  7. 列传·卷一百四十四
  8. 列传·卷一百四十三
  9. 列传·卷一百四十二
  10. 列传·卷一百四十一
  11. 列传·卷一百四十
  12. 列传·卷一百三十九
  13. 列传·卷一百三十八
  14. 列传·卷一百三十七
  15. 列传·卷一百三十六

猜你喜欢的旧唐书故事 旧唐书故事全本 >

为您推荐的小小说 更多小小说 >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