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文名著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名著 > 旧唐书 > 列传·卷八十八

列传·卷八十八

  ○赵憬 韦伦 贾耽 姜公辅
  赵憬,字退翁,天水陇西人也。总章中吏部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仁本之曾孙。 祖諠历左司郎中。父道先,洪州录事参军。
  憬少好学,志行修洁,不求闻达。宝应中,玄宗、肃宗梓宫未祔,有司议山陵 制度。时西蕃入寇,天下饥馑,憬以褐衣上疏,宜遵俭制,时人称之。后连为州从 事,试江夏尉。累迁监察御史,随牒籓府,历殿中侍御史、太子舍人。居母忧,哀 毁几绝。服除,建中初,擢授水部员外郎。未拜,会湖南观察使李承请为副使、检 校工部郎中,充职。岁余,承卒,遂知留后事。寻授潭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湖南 观察使,仍赐金紫。居二岁,受代归京师,阖门静居,不与人交。久之,特召对于 别殿。憬多学问,有辞辩,敷奏称旨,上悦,拜给事中。
  贞元四年,回纥请结和亲。诏以咸安公主降回纥,命检校右仆射关播充使。憬 以本官兼御史中丞为副。前后使回纥者,多私赍缯絮,蕃中市马回以规利。憬一无 所市,人叹美之。使还,迁尚书左丞,纲辖省务,清勤奉职。窦参为宰相,恶其能, 请出为同州刺史,上不从。
  八年四月,窦参罢黜,憬与陆贽并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憬深于理 道,常言:“为政之本,在于选贤能,务节俭,薄赋敛,宽刑罚。”对扬之际,必 以此为言,乃献《审官六议》曰:
  臣谬登宰府,四年于兹,恭承德音,未尝不以求贤为切。至于延荐,职在愚臣, 虽当代天之工,且乏知人之鉴;渐积岁月,负于圣明,无补王猷,有妨贤路。况多 疾恙,兼虑阙遗,顷奉表章,备陈肝膈。陛下以臣性拙直,身病可矜,不弃孱微, 尚加委任。自此思省,报效尤难,莫副尧、舜之心,空怀尸素之惧。伏惟陛下法象 应期,圣神广运,云行雨施,皆发自然,训诰典谟,悉经睿览。臣所以不敢援引古 昔,上烦天聪,且以用人之要,愿伸鄙见。复念稽颡丹陛,仰对宸严,謇讷易穷, 遽数难辩,理详则尘渎颇甚,言略则利害未宣。若默以求容,苟而窃位,纵天地之 仁幸免,而中外之责何逃!非陛下用臣之意也。其所欲言者,皆陛下圣虑之内。臣 以顶戴恩造,不知所为,身被风毒,渐觉沉痼,是以勤勤恳恳,切于愚诚也。

译文

  韦伦是开元、天宝年间朔方节度使韦光乘之子。年轻时以祖荫积官被授予蓝田县尉之职。因为担任吏职勤恳认真,杨国忠命他暂署铸钱内作使判官。杨国忠恃宠专权,又希求名声,大多征召各州县农民,让他们铸钱,农民既不是本行当的工匠,被差遣他们的人逼着服役,多数遭受鞭打责罚,人人都过不下去。韦伦对杨国忠说:“铸钱须得本行当的手艺人,如今逼着一般农民干这种活,特别费力却没有效果,人们还会生出议论。请公开在市面上以优价招募懂得这种手艺的人干这活。”从此被强派来服役的人减少了,铸的钱数却增加了。天宝末年,皇宫内土木营造的工程一天都没有停止过,那些营造的工头、官员狼狈为奸,韦伦便亲自监督视察,节省许多钱使耗费减少了一半。改任大理寺评事。
  当时正值安禄山谋反,皇上的车驾去蜀州,封韦伦为监察御史、剑南节度行军司马,兼充置顿使判官,随后又改任屯田员外郎兼侍御史。这时内监和禁军相继到达蜀州,他们到处侵害地方,人们都说难以治理他们。韦伦带头以清廉简朴影响他们,蜀州地区都仰赖他而得到治理。但韦伦竟遭到太监的谗言诽谤,被贬职为衡州司户。适值京都、河南都陷落于贼军之手,漕运的水路被阻断了,度支使第五琦推荐韦伦有治理地方的才能,朝廷授予韦伦商州刺史之职,并充任荆襄等道租庸使。正遇襄州的偏将康楚元、张嘉延聚合部众叛乱,凶暴的党徒达一万多人,自称为东楚义王,襄州刺史王政弃城逃走。张嘉延又向南进军攻破江陵,汉水、沔水的粮食运输被阻断,朝廷缺粮。韦伦便调动军队驻扎在邓州边界,贼军有来投降的必定给优厚的接待。几天以后,康楚元的部众就比较松懈了,韦伦进军对贼党进行攻击,活捉康楚元献给朝廷,其余的部众全部逃散,这次行动共收取租庸钱物将近二百万贯,并无遗漏。荆州、襄州二州平定。皇上下诏授予崔光远襄州节度使,征召韦伦为卫尉卿。十天以后,韦伦又以本职兼任宁州刺史、招讨处置使等,随即又兼任陇州刺史。
  乾元三年(760),襄州大将张瑾杀害节度使史岁羽作乱,朝廷即任命韦伦为襄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及山南东道、襄州、邓州等十州的节度使。当时李辅国掌权执政,节度使的任命都出自他的门下。韦伦既然是被朝廷公开任用的,私下里又不拜见李辅国,因而韦伦接受任命还没有上路,又被改任为秦州刺史,兼任御史中丞及秦州防御使。当时吐蕃族、党项族年年入侵,边防的将士疲于奔命尚且来不及。韦伦到达秦州以后,多次和敌人作战,因为兵少又缺乏后援,以致多次失败,接连被贬为巴州长史、思州务川县尉。
  代宗即位之后,起用韦伦为忠州刺史,又历任台州、饶州二州刺史。因为太监吕太一在岭南假传皇上的诏命作乱,朝廷任命韦伦为韶州刺史,兼任御史中丞和韶州、连州、郴州三个州的都团练使。后来吕太一以贿赂实行反间计,韦伦被贬为信州司马、虔州司户、隋州司户、隋州司马。后来被赦免,在洪州旅居十多年。
  德宗即位,要挑选一个能够出使极远地域的人,召回韦伦,拜他为太常寺少卿兼御史中丞,持节旄充任通好吐蕃的使臣。韦伦到达吐蕃,首先宣示皇帝的恩宠,其次叙说国家的威力,以及德政远扬的情况,吐蕃人非常高兴,国王献上当地特产。出使回朝,升任太常寺卿兼御史大夫,加授银青光禄大夫。后来再次入吐蕃,奉命出使的情况既使皇上满意,又使西蕃尊敬佩服。韦伦曾就朝廷的得失多次上疏谈及。然而韦伦又被宰相卢杞所厌恶,改任太子少保,积官加授为开府仪同三司。泾州军队作乱时,皇上来到奉天。等到卢杞、白志贞、赵赞等人贬官降职,关播被罢免宰相而担任刑部尚书时,韦伦在朝堂上呜咽着说:“当宰相的不能辅佐朝廷以使其和谐,向皇上开诚布公地进行忠告,使国家落到这个地步!还要当尚书,天下怎能治理得好呢!”听到这话的人对他又尊敬又畏惧。跟随皇上到梁州,返回京师以后,皇上又想提升、任用卢杞为饶州刺史。韦伦又奉上表章,恳切地提出不可任用卢杞,深为忠良正直的人士所称赞、叹赏。因为已经年过七十,韦伦上表请求辞官,朝廷改任他为太子少师让他离任,封他为郢国公。当时李楚琳以仆射兼任卫尉卿,李忠诚以尚书兼任少府监。韦伦上奏说:“李楚琳凶横悖逆,李忠诚是个胡人丑类,不应当担任重要的官职。”又上表请求设置义仓以预防水旱灾荒,选择贤良的官员在皇上身边任职;又说吐蕃必然不守信义诺言,必须特别进行防备,不可轻视他们。皇上总是很友善地对待他。韦伦在家中孝顺友爱,以慈爱地抚育弟弟、侄儿著称。贞元十四年(798)十二月去世。时年八十三岁。朝廷追赠他为扬州都督。
  

旧唐书浏览月榜 旧唐书全文 >

  1. 列传·卷一百零九
  2. 列传·卷一百二十四
  3. 列传·卷八十三
  4. 本纪·卷十八
  5. 志·卷十一
  6. 列传·卷七十一
  7. 列传·卷五十五
  8. 志·卷二十
  9. 本纪·卷十
  10. 本纪·卷十四

旧唐书最受喜欢章节 旧唐书全部章节 >

  1. 列传·卷一百五十
  2. 列传·卷一百四十九
  3. 列传·卷一百四十八
  4. 列传·卷一百四十七
  5. 列传·卷一百四十六
  6. 列传·卷一百四十五
  7. 列传·卷一百四十四
  8. 列传·卷一百四十三
  9. 列传·卷一百四十二
  10. 列传·卷一百四十一
  11. 列传·卷一百四十
  12. 列传·卷一百三十九
  13. 列传·卷一百三十八
  14. 列传·卷一百三十七
  15. 列传·卷一百三十六

猜你喜欢的旧唐书故事 旧唐书故事全本 >

为您推荐的小小说 更多小小说 >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