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文名著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名著 > 旧唐书 > 列传·卷一百一十二

列传·卷一百一十二

  ○潘孟阳 李翛 王遂 曹华 韦绶 郑权 卢士玫 韩全义 高霞寓 高瑀 崔戎 陆亘 张正甫 子毅夫 毅夫子祎
  潘孟阳,礼部侍郎炎之子也。孟阳以父廕进,登博学宏辞科。累迁殿中侍御史, 降为司议郎。孟阳母,刘晏女也。公卿多父友及外祖宾从,故得荐用,累至兵部郎 中。
  德宗末,王绍以恩幸,数称孟阳之材,因擢授权知户部侍郎,年未四十。顺宗 即位,永贞内禅,王叔文诛,杜佑始专判度支,请孟阳代叔文为副。时宪宗新即位, 乃命孟阳巡江淮省财赋,仍加盐铁转运副使,且察东南镇之政理。时孟阳以气豪权 重,领行从三四百人,所历镇府,但务游赏,与妇女为夜饮。至盐铁转运院,广纳 财贿,补吏职而已。及归,大失人望,罢为大理卿。三年,出为华州刺史,迁梓州 刺史、剑南东川节度使。与武元衡有旧,元衡作相,复召为户部侍郎、判度支,兼 京北五城营田使,以和籴使韩重华为副。太府卿王遂与孟阳不协,议以营田非便, 持之不下,孟阳忿憾形于言。二人俱请对,上怒不许,乃罢孟阳为左散骑常侍。明 年,复拜户部侍郎。
  孟阳气尚豪俊,不拘小节。居第颇极华峻。宪宗微行至乐游原,见其宏敞,工 犹未已,问之。左右以孟阳对,孟阳惧而罢工作。性喜宴,公卿朝士多与之游,时 指怒者不一。俄以风缓不能行,改左散骑常侍。元和十年八月卒,赠兵部尚书。宪 宗每事求理,常发江淮宣慰使,左司郎中郑敬奉使。辞,上诫之曰:“朕宫中用度, 一匹已上皆有簿籍,唯赈恤贫民,无所计算。卿经明行修,今登车传命,宜体吾怀, 勿学潘孟阳奉使,所至但务酣饮、游山寺而已。”其为人主所薄如此!
  李翛,不知何许人。起于寒贱,以庄宪皇后妹婿,元和已来骤阶仕进。以恩泽 至坊州、绛州刺史。无他才,性纤巧承迎。常饰厨传以奉往来中使及禁军中尉宾客, 以求善誉。治民莅事,粗有政能。上以为才,召拜司农卿,迁京兆尹。
  十年,庄宪太后崩,翛为山陵桥道置顿使。恃能惜费,每事减损。灵驾至灞桥 顿,从官多不得食。及至渭城北门,门坏。先是,桥道司请改造渭城北门,计钱三 万。翛以劳费不从,令深凿轨道以通灵驾。掘土既深,旁柱皆悬,因而顿坏,所不 及邅辌车者数步而已。初欲坏城之东北墉,以出灵驾,中人皆不可,乃停驾,彻去 坏门土木而后行。翛惧,诬奏邅辌轴折,山陵使李逢吉令御史封其车轴,自陵还, 奏请免翛官。上以用兵务集财赋,以翛前后进奉,不之责,但罚俸而已。逢吉极言 其罪,乃削银青阶。翌日,复赐金紫。自此,朝廷端士,多遭谮毁,义士为之侧目。 时宿师于野,馈运不集。浙西重镇,号为殷阜,乃以翛为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 令设法鸠聚财货。淮西用兵,颇赖其赋。十四年,以病求还京师,未朝谒而卒。
  王遂,宰相方庆之孙也。以吏能闻于时。尤长于兴利,锐于操下,法颇严酷。 累迁至邓州刺史。以晓达钱谷,入为太府卿。潘孟阳判度支,与遂私憾,互有争论。 遂为西北供军使,言营田非便,与孟阳会议相非,各求请对。上怒,俱不见,出遂 为柳州刺史。遂亲吏韦行素、柳季常请课料于两池务。属遂罢务,季常等为吏所诬, 各笞四十。遂柳州制出,左丞吕元膺执奏曰:“遂以补吏犯赃,法当从坐。其除官 制云‘清能业官’,据遂犯状,不宜有‘清’字。柳州大郡,出守为优。谨封还制 书。”上令喻之,方行。数年,用兵淮西。天子藉钱谷吏以集财赋,知遂强干,乃 用为宣州刺史、宣歙观察使。淮、蔡平,王师东讨,召拜光禄卿,充淄青行营诸军 粮料使。以光禄职当祠祭,改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
  初,师之出也,岁计兵食三百万石。及郓贼诛,遂进羡余一百万,上以为能。 时分师道所据十二州为三镇,乃以遂为沂州刺史、沂兗海等州观察使。

译文

  潘孟阳,礼部侍郎潘炎之子。潘孟阳因父亲之荫庇而仕进,登博学宏辞科,屡升至殿中侍御史,后又降为司议郎。潘孟阳之母,乃刘晏之女。公卿中多有他父亲的朋友及其外祖父的幕僚,故得以推荐任用,屡升至兵部郎中。
  德宗末年,王绍因受恩宠,数次在皇上面前称赞潘孟阳有才干,因而潘孟阳被提升为权知户部侍郎,当时年未满四十。顺宗即位,永贞间(805)传位,王叔文被诛,杜佑开始专门兼任度支,奏请潘孟阳顶替王叔文为副职。当时宪宗新即位,便命潘孟阳巡察江淮省财政赋税,依例加授盐铁转运副使,并监察东南各镇之政务。此时潘孟阳仗着权重气豪,带领随从三四百人,所经镇府,专务游乐,携妇女做夜饮。每至盐铁转运院,则广收财货,补办一点公务罢了。及至归期,令人大失所望,被削职为大理卿。元和三年(808),出任华州刺史,调梓州刺史、剑南东川节度使。因与武元衡有旧交,武元衡做宰相后,重新召他入朝为户部侍郎、判度支,兼京北五城营田使,命和籴使韩重华为副使。太府卿王遂与潘孟阳不和,认为营田使不合适,彼此相持不下,潘孟阳愤恨之意形于言表。二人俱请奏对论理,皇上怒而不许。于是将潘孟阳免职贬为左散骑常侍。次年,重新拜为户部侍郎。
  潘孟阳气度豪放出众,不拘小节。居宅极为华丽高峻,宪宗微服出行至乐游原,见宅第宏伟,尚未竣工,问是谁人宅第,左右回答是潘孟阳。潘孟阳畏惧而停止修建。他喜好宴饮,公卿朝官许多人同他交往,当时指而恨他的也不止一人。不久因风痹之症不能行走,改任左散骑常侍。元和十年(815)八月去世,追赠兵部尚书。宪宗每事必求妥善,有次派遣江淮宣慰使,左司郎中郑敬奉命为使,辞别时,皇上告诫他道:“朕宫中用度,一匹以上皆载入簿籍,惟赈济贫民,无法计算。卿筹措精明品行纯洁,今登车传命,当理解我之胸怀,勿学潘孟阳,奉使所到之处,只顾一心酣饮、游玩山寺而已。”潘孟阳竟遭人主如此鄙薄!
  曹华,宋州楚丘人,在宣武军任职为牙校。贞元末,吴少诚叛乱,宣武军因曹华骁勇果断有智谋,任用他为襄城守将。蔡州贼人攻襄城,曹华屡屡将其击败,德宗特赐予旗甲。元和九年(814),因功授宁州刺史,未及赴任而吴元济叛乱,朝廷命河阳主帅乌重胤讨贼。乌重胤奏请曹华为怀汝节度行营副使。前后数十战,大破贼兵于青陵城。叛贼平定,曹华授棣州刺史,封陈留郡王。棣州与郓州相邻,贼兵屡屡侵逼,曹华招募群盗中身强力壮者,补入军中,分兵据守要路。其后,贼兵每至皆遭击败,致使郓州贼人不敢北顾。及至李师道被诛,将他原管辖之十二州分为三镇。王遂为沂兖海观察使,因他为人偏狭刻板不能驾驭属下,被牙将王弁所害,朝廷便授曹华为左散骑常侍、沂州刺史、沂兖海观察使。曹华至镇,任职三日,宴请将吏,埋伏甲士千人于帐幕之后。众军官到齐后,曹华告诉他们说:“本人受命察问,奉圣旨,将郓州将士分割为三处,皆有行路转徙之辛劳。现有颁发赐给,棣州兵稍许优厚。郓州兵靠右棣州兵靠左希望便于区别。”分定之后,又命棣州兵出外。等他们出了门,曹华便对郓州兵士道:“天子深知郓州人的辛劳,但先前杀害主帅者,不能免罪。”甲士从帐幕后涌出,将郓州兵团团围住,郓州兵共一千二百人,立即被斩杀于庭中,血流成渠。当天,门屏之间,有赤雾弥漫高丈余,许久方才消散。从此海州、沂州之人,恐惧已极,无人再敢为盗。
  曹华厌恶沂州地处偏僻,请求移署于兖州,朝廷应许。先前,李正己窃据青、郓十二州,传袭四世,达五十年,民俗顽冥桀骜,不知礼法教化。曹华命令将吏道:“邹、鲁为儒者之乡,不可忘记礼义。”于是亲自以礼厚待儒士,令其演习祭祀之礼法,春秋二季设祭于孔子庙,建立学坛讲授经典,四方儒士会集于此。又拿出财物资助儒士家用,使其潜心攻读成名入仕,故前来投奔者极多。
  及至镇州军乱,杀了田弘正,曹华上表请以本军进讨,朝廷即加授检校工部尚书,升沂兖海观察使之职为节度使,赐符节斧钺。李宀介在大梁叛乱,曹华未等候诏命即行征讨。李宀介正派兵三千人攻取宋州,被曹华迎头击败。因此,宋州、亳州未跟从李宀介叛乱。李宀介平定,曹华因功加授检校尚书右仆射。因河朔叛乱,调曹华为滑州刺史、义成军节度使。长庆三年(823)七月,卒于镇署,时年六十九。
  曹华虽行伍出身,但行事必遵礼法,尤其敬重士大夫,从不曾倚仗富贵傲慢待人,下至奴仆差役,也必定以诚信相待,人们认为真是难能可贵。追赠司空。
  

旧唐书浏览月榜 旧唐书全文 >

  1. 列传·卷一百零九
  2. 列传·卷一百二十四
  3. 列传·卷八十三
  4. 本纪·卷十八
  5. 志·卷十一
  6. 列传·卷七十一
  7. 列传·卷五十五
  8. 志·卷二十
  9. 本纪·卷十
  10. 本纪·卷十四

旧唐书最受喜欢章节 旧唐书全部章节 >

  1. 列传·卷一百五十
  2. 列传·卷一百四十九
  3. 列传·卷一百四十八
  4. 列传·卷一百四十七
  5. 列传·卷一百四十六
  6. 列传·卷一百四十五
  7. 列传·卷一百四十四
  8. 列传·卷一百四十三
  9. 列传·卷一百四十二
  10. 列传·卷一百四十一
  11. 列传·卷一百四十
  12. 列传·卷一百三十九
  13. 列传·卷一百三十八
  14. 列传·卷一百三十七
  15. 列传·卷一百三十六

猜你喜欢的旧唐书故事 旧唐书故事全本 >

为您推荐的小小说 更多小小说 >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