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文名著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名著 > 金史 > 列传·卷四十九

列传·卷四十九

  古里甲石伦 内族讹可 撒合辇 强伸 乌林答胡土 内族思烈 纥石烈牙吾塔
  古里甲石伦,隆安人。以武举登第。为人刚悍,颇自用,所在与人不合。宣宗以其勇善战,每任用之。贞祐二年,累迁副提控、太原府判官,与从宜都提控、振武军节度使完颜蒲刺都议拒守不合,措置乖方,敌因大入,几不可御。既乃交章论列,以自辨其无罪,上恶其不和,诏分统其兵。未几,迁同知太原府事。奏请招集义军,设置长校,各立等差。都统授正七品职,副统正八品,万户正九品,千户正班任使,谋克杂班。仍三十人为一谋克,五谋克为一千户,四千户为一万户,四万户为一副统,两副统为一都统,外设一总领提控。制可。
  四年,迁河东宣抚副使,上章言宣抚使乌古论礼不肯分兵御敌,且所行多不法。诏礼罢职,石伦迁绛阳军节度使,权经略使,寻知延安府事、兼鄜延路兵马都总管。大元兵围忻州,石伦率兵往援,以兵护其民入太原,所保军民甚众。兴定元年七月,改河平军节度、兼卫州管内观察使,诏谕曰:“朕初谓汝勇果,为国尽力,故倚以济事。寻闻汝嗜酒不法,而太原知府乌古论德升亦屡尝为朕言之,然皆琐屑,乃若不救汾州,岂细事哉?有司议罪如此,汝其悉之,益当戮力,以掩前过。”是年十一月,迁镇西军节度使、兼岚州管内观察使、行元帅府事。
  二年四月,石伦言:“去岁北兵破太原,游兵时入岚州境,而官民将士悉力捍御,卒能保守无虞。向者河东内郡,皆驻以精甲,实以资储,视边城尤为完富,然兵一至,相继沦没。岚兵寡而食不足,惟其上下协同,表里相应,遂获安帖。当大军初入,郡县仓皇,非此帅府控制,则庾、管、保德、岢岚、宁化皆不可知矣。今防秋不远,乞朝廷量加旌赏,务令益尽心力,易以镇守。”诏有功者各迁官一级,仍给降空名宣敕,令枢密院遣授之。
  三年二月,石伦奏:“向者并、汾既破,兵入内地,臣谓必攻平阳,平阳不守,将及潞州,其还当由龙州谷以入太原。故臣尝请兵欲扼其归路,朝廷不以为然,既而皆如臣所料。始敌入河东时,郡县民皆携老幼徙居山险,后虽太原失守,而众卒不从,其意谓敌不久留,且望官军复至也。今敌居半岁,遣步骑扰诸保聚,而官军竟无至者,民其能久抗乎。夫太原,河东之要郡;平阳,陕西,河南之藩篱也。若敌兵久不去,居民尽从,屯兵积粮以固基本,而复扰吾郡县未残者,则边城指日皆下矣。北路不守,则南路为边,去陕西、河南益近,臣窃忧之,故复请兵以图战守。而枢府檄臣,并将权太原治中郭遹祖、义军李天禄等万余人,就其粮五千石,会汾州权元帅右都监抹捻胡剌复太原。臣召遹祖,欲号令其众,遹祖不从。寻得胡剌报曰:‘尝问军数于遹祖,但称天禄等言之,未尝亲阅。问粮,则曰散在数处。’盖其情本欲视朝廷以己有兵粮,冀或见用,以取重职,不可指为实用也。虽然,臣已遣提控石盏吾里忻等领军以往矣。但敌势颇重,而往者皆新集白徒,绝无精锐,恐不能胜。乞於河南、陕西量分精兵,以增臣力,仍令陕西州郡近河东者给之资粮,更令南路诸军缀敌之南,以分其势,如此庶几太原可复也。”诏陕西、河东行省分粮与之,请兵之事,以方伐宋不从。
  三月,石伦复上言曰:“顷者大兵破太原,招民耕稼,为久驻之基。臣以太原要镇,所当必争,遣提控石盏吾里忻引官兵义兵共图收复。又以军士有功者宜速赏之,故拟令吾里忻得注授九品之职,以是请于朝,而执政以为赏功罚罪皆须中覆。夫河东去京师甚远,移报往返不暇数十日,官军皆败亡之余,锋锐略尽,而义兵亦不习行阵,无异乌合,以重赏诱之犹恐不为用,况有功而久不见报乎。夫众不可用则不能退敌,敌不退则太原不可复,太原不可复则平阳之势日危,而境土日蹙矣。今朝廷抑而不许,不过虑其滥赏耳。借使有滥赏之弊,其与失太原之害孰重?”于是诏从其请,自太原治中及他州从七品以下职、四品以下散官,并听石伦迁调焉。
  是月,石伦复言:“日者遣军潜捣敌垒,欲分石州兵五百权屯方山,剿杀土寇,且备岚州,而同知蒲察桓端拒而不发。又召同知宁边军节度使姚里鸦鹘与之议兵,竟不听命。近领兵将取太原,委石州刺史纳合万家权行六部,而辞以他故,几误军粮。约武州刺史郭宪率所领并进,宪亦不至。臣猥当方面之任,而所统官属并不禀从,乞朝廷严为惩诫,庶人知职分,易以责办。”宰臣恶之,乃奏曰:“桓端、鸦鹘已经奏改,无复可议。石伦身兼行部,不自规画,而使万家往来应给,石州无人,恐亦有失。武州边郡,正当兵冲,使宪率军离城,敌或乘之,孰与守御?万家等不从,未为过也。”上以为然,因遣谕石伦曰:“卿尝行院于归德,卫州防备之事,非不素知,乃屡以步骑为请何耶?比授卿三品,且数免罪谴卿,尝自誓以死报国,今所为如此,岂报国之道哉!意谓河南之众必不可分,但图他日得以藉口耳。卿果赤必为国,尽力经画,亦足自效。万家等若必惩戒,彼中谁复可使者?姑为容忍可也。”
  闰三月,石伦驻兵太原之西,俟诸道兵至进战,闻胁从人颇有革心,上言于朝,乞降空名宣敕、金银符,许便宜迁注,以招诱之。上从其请,并给付之,仍听注五品以下官职。
  六月,保德州振威军万户王章、弩军万户齐镇杀其刺史孛术鲁银术哥,仍灭其家,胁官吏军民同状白岚州帅府,言银术哥专恣惨酷,私造甲仗,将谋不轨。石伦密令同知州事把蒲剌都图之,蒲剌都乃与兵吏置酒召章等钦,擒而族诛之。至是,朝廷命行省胥鼎量宜迁赏,仍令蒲剌都摄州事,抚安其众焉。
  六月,迁金安军节度使,行帅府事于葭州。时鄜州元帅内族承立虑夏人入寇,遣纳合买住以兵驻葭州,石伦辄分留买住兵千八百人,令以余兵屯绥德,而后奏之。有司论罪当绞,既而遇赦,乃止除名。元光元年,起为郑州同知防御使,与防御使裴满羊哥部内酤酒不偿直,皆除名。三月,上谕元帅监军内族讹可曰:“石伦今以罪废,欲再起之,恐生物议,汝军前得无用之乎。此人颇善战,果可用便当遣去。古亦有白衣领职者,渠虽除名,何害也。”十月,大元兵围青龙堡,诏以石伦权左都监,将兵会上党公、晋阳公往援之。兵次弹平寨东三十里,敌兵梗道不得进,会青龙堡破,召还。既而复以罪免。
  正大八年,大兵入河南,州郡无不下者,朝议以权昌武军节度使粘葛仝周不知兵事,起石伦代之。石伦初赴昌武,诏谕曰:“卿先朝宿将,甚有威望,故起拜是职。元帅苏椿、武监军皆晓兵事,今在昌武,宜与同议,勿复不睦失计也。”时北兵已至许,石伦赴镇,几为游骑所获。数日,知两省军败,溃军踵来。有忠孝军完颜副统入城,两手皆折,血污满身,州人忧怖不知所出。石伦遣归顺军提控岚州人高珪往斥候,珪因持在州军马粮草数目奔大元军,仍告以城池深浅。俄大兵至城下,以凤翔府韩寿孙持檄招降,言三峰败状。石伦、苏椿不诘问即斩之市中。既而武监军偏裨何魏辈开东门,内族按春开南门,夹谷太守开西门。大元军入城,擒苏椿,问以大名南奔之事,椿曰:“我本金朝人,无力故降,我归国得为大官,何谓反耶!”大将怒其不屈,即杀之。石伦投廨后井中,仝周自缢州廨。武监军者初不预开门之谋,何魏辈欲保全之,故言于大将曰:“监军令我辈献门。”然亦怒其不迎军而降,亦杀之。
  仝周名晖,字子阳,策论进士,兴定间为徐州行枢密院参议官,上章言:“惟名与器不可假人,自古帝王靡不为重。今之金银牌,即古符节也,其上有太祖御画,往年得佩者甚难,兵兴以来授予颇滥,市井道路黄白相望,恐非所以示信于下也。乞宝惜之,有所甄别。”上以语宰臣,而丞相高琪等奏:“时方多难,急于用人,驾驭之方,此其一也,如故为便。”
  苏椿,大名人,初守大名,归顺于大元,正大二年九月,自大名奔汴,诏置许州,至是,见杀。
  完颜讹可,内族也。时有两讹可,皆护卫出身,一曰“草火讹可”,每得贼,好以草火燎之,一曰“板子讹可”,尝误以宫中牙牌报班齐者为板子,故时人各以是目之。
  正大八年九月,大兵攻河中。初,宣宗议迁都,朝臣谓可迁河中:“河中背负关陕五路,士马全盛,南阻大河,可建行台以为右翼。前有绛阳、平阳、太原三大镇,敌兵不敢轻入。应三镇郡县之民皆聚之山寨,敌至则为昼攻夜劫之计。屯重军中条,则行在有万全之固矣。”主议者以河中在河朔,又无宫室,不及汴梁,议遂寝。宣宗既迁河南,三二年之后,诏元帅都监内族阿禄带行帅府事。阿禄带恇怯不能军,竭民膏血为浚筑之计。未几,绛州破,阿禄带益惧,驰奏河中孤城不可守。有旨亲视,果不可守则弃之,无至资敌。阿禄带遂弃河中,烧民户官府,一二日而尽。寻有言河中重镇,国家基本所在,弃之为失策,设为敌人所据,则大河之险我不得专恃矣。宣宗悔悟,系阿禄带同州狱,累命完复之,随守随破。至是,以内族两讹可将兵三万守之。大兵谋取宋武休关。未几,凤翔破,睿宗分骑兵三万入散关,攻破凤州,径过华阳,屠洋州,攻武休关。开生山,截焦崖,出武休东南,遂围兴元。兴元军民散走,死于沙窝者数十万。分军而西,西军由别路入沔州,取大安军路开鱼鳖山,撤屋为筏,渡嘉陵江入关堡,并江趋葭萌,略地至西水县而还。东军止屯兴元、洋州之间,遂趋饶峰。宋人弃关不守,大兵乃得入。
  初,大兵期以明年正月合南北军攻汴梁,故自将攻河中。河中告急,合打蒲阿遣王敢率步兵一万救之。十二月,河中破。初,河中主将知大兵将至,惧军力不足,截故城 之半守之。及被攻,行帐命筑松楼高二百尺,下瞰城中,土山地穴百道并进。至十一月,攻愈急。自王敢救军至,军士殊死斗,日夜不休,西北楼橹俱尽,白战又半月,力尽乃陷。草讹可战数十合始被擒,寻杀之。板讹可提败卒三千夺船走,北兵追及,鼓噪北岸上,矢石如雨。数里之外有战船横截之,败军不得过,船中有赍火炮名“震天雷”者连发之,炮火明,见北船军无几人,力斫横船开,得至潼关,遂入阌乡。寻有诏赦将佐以下,责讹可以不能死,车载入陕州,决杖二百。识者以为河中城守不下,德顺力竭而陷,非战之罪,故讹可之死,人有冤之者。
  初,讹可以元帅右监军、邠泾总帅、权参知知事,奉旨于邠、泾、凤翔往来防秋。奉御六儿监战,于讹可为孙行,而讹可动为所制,意颇不平,渐生猜隙。七年九月,召赴京师,改河中总帅,受京兆节制。此时六儿同赴召,谓讹可奉旨往来防秋,而乃畏怯避远,正与朝旨相违,上意颇罪讹可。及河中陷,苦战力尽,而北兵百倍临之,人谓虽至不守犹可以自赎,竟杖而死,盖六儿先入之言主之也。
  刘祁曰:“金人南渡之后,近侍之权尤重。盖宣宗喜用其人以为耳目,伺察百官,故奉御辈采访民间,号‘行路御史’,或得一二事即入奏之,上因以责台官漏泄,皆抵罪。又方面之柄虽委将帅,又差一奉御在军中,号曰‘监战’,每临机制变,多为所牵制,遇敌辄先奔,故师多丧败。”哀宗因之不改,终至亡国。

译文

  古里甲石伦,隆安人。以武举得中。他为人性格强悍,颇自以为是,到哪儿都和人家合不来,宣宗因为他英勇善战而经常任用他。贞..二年(1214),累迁任副提控、太原府判官。他和从宜都提控、振武军节度使完颜蒲剌都在商议防守方略时意见不同,布置得不合理,敌军乘机大举入侵,差点不能抵御。后来他交了份表章自我申辩,说他没有罪责,皇帝对他们不和睦很不高兴,下诏让分开统领军队。
  不久,改任同知太原府事。他上奏请求招募义军,设立长校官员,各有等级差别。都统授给正七品职位,副都统正八品,万户正九品,千户为正班任使,谋克为杂班。仍按三十人编成一谋克,五谋克为一千户,四千户为一万户,四万户为一副统,两副统为一都统,外设一位总领提控。皇帝批示可行。
  四年,迁任河东宣抚副使,上表章说宣抚使乌古论礼不肯分兵抵御敌人,况且所作所为多不守法度。皇帝下诏罢免乌古论礼的职务,古里甲石伦升为绛阳军节度使,代理经略使,不久又任知延安府事、兼任..延路兵马都总管。元军围困忻州,石伦领兵前去救援,他以军队保护忻州民众进入太原,受他保护的军民人数众多。
  兴定元年(1217)七月,改任河平军节度使,兼卫州管内观察使,皇帝下诏对他说“:朕当初认为你勇敢善战,为国尽力,所以倚仗你成功。不久听说你嗜酒不守法令,而太原知府乌古论德升也多次向我说过,都是琐碎事,但像不救援汾州,岂是小事?有司这样议罪,你应当知道,更加努力,以补前时的过失。”当年十一月,迁任镇西军节度使、兼岚州管内观察使、行元帅府事。
  二年四月,石伦上奏说:“去年北兵攻破太原,游兵时常进入岚州境内,而官民将士全力抵抗,终能保守无误。以前河东内郡都驻守精兵,物资充实,比边城更加完备充裕,可是当敌军一到便相继沦没。岚州兵少而食物供应不足,全靠上下同心协力,内外相应,固而得以安宁。当敌军初入时,郡县惶惶不安,如果不是帅府严加管制,那么,阝奥、管保德、岢岚、宁化都不知会怎样了。如今秋防已近,请朝廷量情予以奖赏,务使更加尽心尽力,容易镇守。”朝廷诏令对有功人员各升官一级,仍给予没有填写名字的委任书,让枢密院派人送去。
  三年二月,古里甲石伦上奏说:“原来并、汾被攻破,敌军入侵内地,我认为他们必定攻打平阳,平阳不能守住,就将危及潞州,他们回兵时将从龙州谷入侵太原。所以我曾请求派兵扼守住敌军退路,朝廷不以为然,后来果然都如臣所预料那样。开始敌军入侵河东时,郡县的民众都扶老携幼迁移到山上险要地方,后来太原虽然失守,而民众不肯跟从撤退,他们认为敌人不会久留,而且希望官军能再到。如今敌人已停留了半年之久,派遣步骑兵骚扰各民众聚居的村堡,而官军却始终不到,民众能够长久抵抗吗?太原是河东的要郡,平阳,是陕西、河南的前卫。如果敌军久留不走,居民都跟从他们,驻扎军队积存粮食以巩固根基,再来骚扰我方还未残损的郡县的话,则边境城池指日将被攻下。北路守不住,则南路成为边境,离陕西、河南更近。我深感忧虑,所以再次请兵以求作战和防卫。而枢密院下文书给我,让我统率代理太原治中郭..祖、义军李天禄等一万多人,就近取其粮五千石,会集汾州代理元帅右都监抹睰胡剌收复太原。臣召令..祖,要命令他的部众,郭..祖不肯听从。不久接到抹睰胡剌回报说‘:曾经几次向郭..祖询问军队的情况,只是听李天禄等人说,没有亲自见到文书。问粮食,则说分散在几个地方。’根据这种情况,原是想让朝廷知道自己有兵有粮,希望受到朝廷任用,以得到高的职务,不能指望他们能够实用。虽则如此,臣已派遣提控石盏吾里忻等领兵前往了。但敌军来势颇大,而派去的大多是新招来的平民,绝无精锐部队,恐怕难以取胜。请从河南、陕西量情分给精兵,以增大我的兵力,并令陕西州郡中靠近河东的给予一部分军粮,再让南路各军牵制住敌军的南部,以分散敌军兵力,这样太原大概可望收复。”朝廷诏令陕西、河东的行省分粮给他,请求派兵的事则因正在讨伐宋国而不听请求。
  三月,古里甲石伦又上奏说:“近时元兵攻破太原,招揽民众耕作,作为久驻的根基。臣认为太原是重镇,为必争之地,派提控石盏吾里忻率领官兵、义兵共图恢复。又因军士有功的应当赶快赏赐,所以打算让吾里忻得以授九品官职,以此向朝廷请示,而执政大臣认为赏功罚罪都要经过朝廷批复。河东离京都很远,送去报告来回不停也要几十天,官军都是打了败仗和遭受毁灭的军队的残余,精锐大都丧尽,而义兵也不熟悉行阵之法,无异于乌合之众,以重赏加以诱惑还恐不为所用,何况立了功而久不见回报呢?不能用的人众多就难以退敌,敌军不退则太原不能收复,太原不能收复则平阳形势日趋危急,而国土就日趋减少了。今朝廷抑制不加许可,不过是担心滥于奖赏罢了。就算有奖赏过滥的弊端,比起太原损失的害处哪种更严重?”于是皇帝下诏准了他的请求,太原治中和其他州从七品以下职务、四品以下散官,都听由石伦升迁调整。
  当月,石伦又上奏说:“近日派遣军队偷偷地捣毁敌军营垒,准备分出石州的军队五百人暂时屯驻于方山,剿灭当地贼寇,并且防守岚州,而同知蒲察桓端拒不发兵。又召同知宁边军节度使姚里鸦鹘一起商议军事,他竟不听命令。近日领兵准备攻取太原,委任石州刺史纳合万家暂时掌管六部,而他以有其他事加以推辞,差点贻误军粮。约同武州刺史郭宪带领所部人马一同进取,郭宪也不肯来。臣不才而充任一方面的职掌,而所统率属官都不听从,请朝廷给予严惩,让人人各知职责,容易督责办理。”宰臣们对石伦感到讨厌,便上奏说:“桓端、鸦鹘都已经上奏改动,不再复议了。石伦身兼行部之职,不亲自策划,而让纳合万家来回供应,石州没有人恐怕会有闪失。武州是边郡,正当敌军的要害,让郭宪领兵离城,敌军或乘机进攻,谁来防守?万家等没有听从,不能算为过失。”皇帝也这样认为,于是派人对石伦说:“你曾经在归德设立行院,卫州防御之事并非不知,而屡次请求派给步骑兵,是何缘故?近来授给你三品官职,并且几次免去你的罪责,你曾经发誓以死报效国家,如今这样做法,难道是报国之道吗?你认为河南的军队一定不可能再分派出去,却一再请求,无非为他日有个借口而已吧!你如果赤心为国,尽心策划,也足以自我报效了。万家等人如果必须惩处的话,那边又能派谁前去呢?暂且容忍一下吧!”
  闰三月,古里甲石伦将军队驻扎在太原以西的地方,等候各路军队到达后进攻,他听说元军中被胁迫去的人有反叛之心,便上奏朝廷,请求给予一部分没有填写姓名的委任书、金银符令等,允许他根据需要给予封授官职,以便招降。皇帝听从他的请求,并交付给了他,同时听由他委任五品以下的官职。
  六月,保德州振威军万户王章、弩军万户齐镇杀死本州刺史孛术鲁银术哥,并杀了他全家,胁迫官吏和军民一起到岚州帅府告状,说银术哥专干残酷的事情,私造甲胄兵器,图谋不轨。古里甲石伦密令同知州事蒲剌都除掉他们。蒲剌都便和官吏们一起设酒召请王章等同饮,活捉了他们并族灭全家。这时,朝廷让行省胥鼎量情给以升迁和奖赏,仍令蒲剌都负责州事,安抚民众。
  六月,转任金安军节度使,在葭州行帅府事。当时..州元帅内族承立担心西夏入侵,派纳合买住将军队驻扎在葭州,古里甲石伦便分留了买住的一千八百名兵士,命令他带领其余军队驻守于绥德,然后再上奏朝廷。有关方面论罪,认为应当处以绞刑,后遇赦令,便只是除名。元光元年(1222),起用担任郑州同知防御使,他跟防御使裴满羊哥在部内打酒不给钱,两人都受除名处分。三月,皇帝对元帅监军内族讹可说“:古里甲石伦如今因罪而废黜,要再起用,恐怕引起非议,你的军前难道没有可用人的地方吗?这人颇为善战,如果能用就可以派去。古代也有以白衣而任职的,他虽已除名又有什么妨碍。”十月,元军包围了青龙堡,皇帝诏令古里甲石伦暂任左都监,领兵会合上党公、晋阳公一起前往救援。当军队走到弹平寨以东三十里地时,因敌军堵塞道路而无法前进,正好青龙堡已被攻破,他们被召回。不久又因罪而免职。
  正大八年(1231),元军入侵河南,州郡无不被攻破。朝议认为暂时代理昌武军节度使粘葛仝周不懂军事,起用古里甲石伦来代替他。石伦初去昌武时,皇帝对他说:“您是先朝的有经验的老将,很有威望,所以拜任这个职务。元帅苏椿、武监军都是懂得军事的,如今都在昌武,应当和他们共同商议,不要再因为不和睦而失算了。”当时元兵已经到了许州,石伦前往驻镇途中差点被元军的游骑所俘虏。几天后,已知两行省军队大败,败军接踵而来,有位忠孝军的完颜副都统进城时,两手都断了,血染全身,州人都十分害怕,不知怎么办好。石伦派遣归顺军提控岚州人高皀出去侦察,高皀便带着这个州的军马粮草数目投奔元朝,并告诉元军城池的深浅。不久元兵便来到城下,他们派凤翔府的韩寿孙拿着檄文招降,并叙述在三峰山失败的情况。石伦、苏椿并不询问立即把他斩于市中。后来武监军偏将何魏等人打开东门,内族按春开了南门,夹谷太守开了西门,元军进了城,抓住了苏椿,责问他在大名府时南逃之事。苏椿说“:我本是金朝人,没有抵抗能力所以投降,我回国担任大官,怎么说是反叛呢?”元军大将因他不肯屈服而大怒,当即杀了他。古里甲石伦自投于官署后面的井中,仝周在州署中自缢。武监军起初并未参预打开城门的计谋,何魏之流想要保护他,故意对大将说“:是监军让我们献门的。”但大将也恼怒他没有出来迎接元军投降,也将他杀掉了。
  强伸,原是河中射粮军子弟,他的相貌十分丑陋,但他力气过人。兴定初年(1217),他跟从华州副都统安宁收复潼关,因功绩当了官,曾监制..阳醋。后来客居洛阳,被选为官军,守卫陕铁岭,军败被俘,跟从都尉兀林答胡土逃回了中京。当时中京也被攻破,留守兼行枢密院使内族撒合辇在作战中已死,元帅任守真又成立了官府,以方便处置授官,委任强伸做了警巡使。后来任守真率领他的军队跟从行省思烈入京救援,在郑州战败,任守真在作战中死去。
  天兴元年(1232)八月,中京民众推选强伸为府签事,他所率领的军队共二千五百人,其中伤残老幼占了一半。过了三天,北兵包围了他们,东、西、北三面立有大炮,强伸收集了衣服布帛做成旗帜立在城上,率领士兵赤膊上阵作战,用五十名壮士往来救应,大声喊叫,以“憨子军”为名,叫起来声势如有万人。兵器用尽,他们便以钱做箭头,得到元兵的箭就一折为四,用筒鞭来发射。他又领着人创造了遏炮,只用几个人就能把大石头发射到百步之外,而且百发百中。强伸四处奔跑接应,所到之处都获得胜利。他把得到的两只骆驼和自己所骑的马都杀了用来犒劳军士,虽然每人不过吃一口,但得到的人如得到百金赐钱。九月,元兵退到百里之外。闰月又来攻城,而且士兵人数是以前的几倍,过了一个月,仍不能攻克。事情传到朝廷后,哀宗降诏褒奖,任命强伸为中京留守、元帅左都监、世袭谋克,行元帅府事。
  十月,参知政事内族思烈从南山率领十多万军民进入洛阳,建立行省。天兴二年二月,强伸在洛川驿东兴建一堂,名为“报恩堂”,他将皇帝的诏文刻在石头上,表示愿以死效力。三月,中使到来,让强伸可根据情况方便处置。当月,元兵在汴京驱赶思烈之子来到东门之下,引诱思烈投降,思烈立即命令左右射箭。后来,他知道了崔立叛变,便得病说不出话而死。总帅忽林答胡土代行省事,强伸行总帅府事。过了一个多月,粮食已尽,军人和百姓便稍稍散去。
  五月元兵又来了,在洛南摆阵,而强伸在护城河北布阵。有个叫韩帅的人单枪匹马站在水边,招降强伸。强伸对韩帅说“:你难道不是我国的臣子吗?只要能救王室一天,就能留下芳名于世,你既不能这样做,还想诱我投降吗?我本是一个军卒,现在贵为留守,我发誓以死报国。”说罢便跳出来射韩帅,韩帅奔入阵中,率领几百名步兵夺桥。强伸军中有一名旗手单独出来阻击他们,杀了几人,强伸立即解下都统银符给这名旗手戴上,兵士们士气又大振。起初,洛阳城外四角都筑有战垒,五门内外都有屏墙,被称为“迷魂墙”。元军用五百骑兵攻打强伸的军队,强伸率二百士兵呐喊而出,元军就退却了。
  六月,行省胡土率士兵逃到南山,鹰扬都尉献出西门投降,强伸知道城守不住了,便率领敢死队几十人从东门突围而出,转战到偃师,力尽被元兵抓住了。他被载在一匹马上,元兵簇拥着他强迫前行。强伸拼命挣扎,不肯前进,被强推着去见大帅塔察。走到中京七里河,强伸出言不逊,士兵们说:“这个人这么古怪,如见大帅他能投降吗?不如杀了他。”他们用好话引诱他说“:你要是能向北面下跪一次,我们就让你活命。”强伸不听他们的话,左右士兵便用力让他向着北方,强绅却拗头向南,士兵们便杀了他。
  

金史浏览月榜 金史全文 >

  1. 列传·卷二十九
  2. 本纪·卷十三
  3. 列传·卷四十七
  4. 本纪·卷八
  5. 列传·卷二十四
  6. 列传·卷四十八
  7. 列传·卷三十九
  8. 列传·卷十二
  9. 本纪·卷四
  10. 列传·卷十

金史最受喜欢章节 金史全部章节 >

  1. 附录·进金史表
  2. 列传·卷七十三
  3. 列传·卷七十二
  4. 列传·卷七十一
  5. 列传·卷七十
  6. 列传·卷六十九
  7. 列传·卷六十八
  8. 列传·卷六十七
  9. 列传·卷六十六
  10. 列传·卷六十五
  11. 列传·卷六十四
  12. 列传·卷六十三
  13. 列传·卷六十二
  14. 列传·卷六十一
  15. 列传·卷六十

猜你喜欢的金史故事 金史故事全本 >

为您推荐的小小说 更多小小说 >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