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文名著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名著 > 宋书 > 列传·卷六十六

列传·卷六十六

  王敬弘、何尚之
  王敬弘,琅邪临沂人也。与高祖讳同,故称字。曾祖暠,晋骠骑将军。祖胡之, 司州刺史。父茂之,晋陵太守。敬弘少有清尚,起家本国左常侍,卫军参军。性恬 静,乐山水,为天门太守。敬弘妻,桓玄姊也。敬弘之郡,玄时为荆州,遣信要令 过。敬弘至巴陵,谓人曰:“灵宝见要,正当欲与其姊集聚耳,我不能为桓氏赘婿。” 乃遣别船送妻往江陵。妻在桓氏,弥年不迎。山郡无事,恣其游适,累日不回,意 甚好之。转桓伟安西长史、南平太守。去官,居作唐县界。玄辅政及篡位,屡召不 下。
  高祖以为车骑从事中郎,徐州治中从事史,征西将军道规咨议参军。时府主簿 宗协亦有高趣,道规并以事外相期。尝共酣饮致醉,敬弘因醉失礼,为外司所白, 道规即更引还,重申初宴。召为中书侍郎,始携家累自作唐还京邑。久之,转黄门 侍郎,不拜。仍除太尉从事中郎,出为吴兴太守。旧居余杭县,悦是举也。寻征为 侍中。高祖西讨司马休之,敬弘奉使慰劳,通事令史潘尚于道疾病,敬弘单船送还 都,存亡不测,有司奏免官,诏可。未及释朝服,值赦复官。宋国初建,为度支尚 书,迁太常。
  高祖受命,补宣训卫尉,加散骑常侍。永初三年,转吏部尚书,常侍如故。敬 弘每被除召,即便祗奉,既到宜退,旋复解官,高祖嘉其志,不苟违也。复除庐陵 王师,加散骑常侍,自陈无德,不可师范令王,固让不拜。又除秘书监,金紫光禄 大夫,加散骑常侍,本州中正,又不就。太祖即位,又以为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 夫,领江夏王师。
  元嘉三年,为尚书仆射。关署文案,初不省读。尝豫听讼,上问以疑狱,敬弘 不对。上变色,问左右:“何故不以讯牒副仆射?”敬弘曰:“臣乃得讯牒读之, 政自不解。”上甚不悦。六年,迁尚书令,敬弘固让,表求还东,上不能夺。改授 侍中、特进、左光禄大夫,给亲信二十人。让侍中、特进,求减亲信之半,不许。 及东归,车驾幸冶亭饯送。

译文

  王敬弘,琅玡临沂人。因为他和高祖的名相同,所以以字称呼。曾祖王訥,晋骠骑将军。祖父王胡之,司州刺史。父亲王茂之,晋陵太守。
  敬弘年轻时就有清淳的美誉,始任本国左常侍、卫军参军。性情恬淡宁静,喜欢游览山水。任天门太守。王敬弘的妻子是桓玄的姐姐。敬弘到郡县去时,其时桓玄镇荆州,桓玄送信给敬弘请他到府上拜访。王敬弘到了巴陵,对人说:“桓玄邀请我,只是要和他姐姐相聚罢了,我不做桓家的入赘女婿。”于是他派另一条船将妻子送到江陵。妻子住在娘家,王敬弘几年也没有去接她。郡里无事,便尽情游山玩水,往往一连数日不归,心情非常高兴。转任桓伟的安西长史、南平太守。后辞去官职,住在作唐县境内。桓玄辅佐国政及后来篡位屡次征召他,他都不答应。
  高祖任命他为车骑从事中郎、徐州治中从事史、征西将军道规的咨议参军。当时主簿宗协有高远的志趣,道规常常一并邀请宗协、王敬弘二人。有一次他们饮酒大醉,敬弘醉后失礼,道规就又让他回来重新开宴。敬弘被召为中书侍郎,才携带家眷从作唐回到京城。一段时间后,转任黄门侍郎,没有接受,仍被任命为太尉从事中郎,出朝任吴兴太守,过去他住在余杭县时就想着这一职务。不久他又被征召为侍中。高祖西讨司马休之,敬弘任使节慰问军队,通事令史潘尚在半道上生了病,敬弘用一条船送他回京城,生死不明,有关当局奏请朝廷免去敬弘的官职,被批准。他还没有脱去朝服,恰逢大赦而复职。宋初建时他任度支尚书,调任太常。
  高祖登基,敬弘补任宣训卫尉,加散骑常侍。永初二年(421)转任吏部尚书,常侍之职不变。敬弘每次被征召,即使是祗奉一类的官职,上任后如又要退任,他立即解去官职,高祖赞赏他的志趣。又被任命为庐陵王的老师,加散骑常侍,他自称无德才不配做王侯的老师,坚决辞谢不接受,又被任命为秘书监、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本州中正,又未接受。太祖即位,又让他任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领江夏王师。
  

宋书浏览月榜 宋书全文 >

  1. 列传·卷五十二
  2. 志·卷二十八
  3. 列传·卷九十一
  4. 志·卷十二
  5. 列传·卷四十八
  6. 列传·卷四十四
  7. 列传·卷七十四
  8. 志·卷二十七
  9. 列传·卷八十四
  10. 列传·卷五十八

宋书最受喜欢章节 宋书全部章节 >

  1. 列传·卷一百
  2. 列传·卷九十九
  3. 列传·卷九十八
  4. 列传·卷九十七
  5. 列传·卷九十六
  6. 列传·卷九十五
  7. 列传·卷九十四
  8. 列传·卷九十三
  9. 列传·卷九十二
  10. 列传·卷九十一
  11. 列传·卷九十
  12. 列传·卷八十九
  13. 列传·卷八十八
  14. 列传·卷八十七
  15. 列传·卷八十六

猜你喜欢的宋书故事 宋书故事全本 >

为您推荐的小小说 更多小小说 >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