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文名著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名著 > 宋书 > 列传·卷四十五

列传·卷四十五

  王镇恶 檀韶 向靖 刘怀慎 刘粹
  王镇恶,北海剧人也。祖猛,字景略,苻坚僭号关中,猛为将相,有文武才, 北土重之。父休,为河东太守。镇恶以五月五日生,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继疏宗。 猛见奇之,曰:“此非常兒,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是兒亦将兴吾门矣!”故名 之为镇恶。年十三而苻氏败亡,关中扰乱,流寓崤、渑之间。尝寄食渑池人李方家, 方善遇之。谓方曰:“若遭遇英雄主,要取万户侯,当厚相报。”方答曰:“君丞 相孙,人才如此,何患不富贵。至时愿见用为本县令,足矣。”后随叔父曜归晋, 客居荆州。颇读诸子兵书,论军国大事,骑乘非所长,关弓亦甚弱,而意略纵横, 果决能断。
  广固之役,或荐镇恶于高祖,时镇恶为天门临澧令,即遣召之。既至与语,甚 异焉,因留宿。明旦谓诸佐曰:“镇恶,王猛之孙,所谓将门有将也。”即以为青 州治中从事史,行参中军太尉军事,署前部贼曹。拒卢循于查浦,屡战有功,封博 陆县五等子。高祖谋讨刘毅,镇恶曰:“公若有事西楚,请赐给百舸为前驱。”义 熙八年,刘毅有疾,求遣从弟兗州刺史籓为副贰,高祖伪许之。九月,大军西讨, 转镇恶参军事,加振武将军。高祖至姑孰,遣镇恶率龙骧将军蒯恩百舸前发,其月 二十九日也。戒之曰:“若贼知吾上,比军至,亦当少日耳。政当岸上作军,未办 便下船也。卿至彼,深加筹量,可击,便烧其船舰,且浮舸水侧,以待吾至。慰劳 百姓,宣扬诏旨并赦文、及吾与卫军府文武书。罪止一人,其余一无所问。若贼都 不知消息,未有备防,可袭便袭。今去,但云刘兗州上。”镇恶受命,便昼夜兼行, 于鹊洲、寻阳、河口、巴陵守风凡四日;十月二十二日,至豫章口,去江陵城二十 里。
  自镇恶进路,扬声刘兗州上,毅谓为信然,不知见袭。镇恶自豫章口舍船步上, 蒯恩军在前,镇恶次之。舸留一二人,对舸岸上竖六七旗,下辄安一鼓。语所留人: “计我将至城,便长严,令后有大军状。”又分队在后,令烧江津船舰。镇恶径前 袭城,语前军:“若有问者,但云刘兗州至。”津戍及百姓皆言刘籓实上,晏然不 疑。
  未至城五六里,逢毅要将硃显之,与十许骑,步从者数十,欲出江津。问是何 人,答云:“刘兗州至。”显之驰前问籓在所,答云:“在后。”显之既见军不见 籓,而见军人担彭排战具,望见江津船舰已被烧,烟焰张天,而鼓严之声甚盛,知 非籓上,便跃马驰去告毅:“外有大军,似从下上,垂已至城,江津船悉被火烧矣。” 行令闭诸城门。镇恶亦驰进,军人缘城得入,门犹未及下关,因得开大城东门。大 城内,毅凡有八队,带甲千余,已得戒严。蒯恩入东门,便北回击射堂,前攻金城 东门。镇恶入东门,便直击金城西门。军分攻金城南门,毅金城,内东从旧将,犹 有六队千余人,西将及能细直吏快手,复有二千余人。食时就斗,至中晡,西人退 散及归降略尽。镇恶入城,便因风放火,烧大城南门及东门。又遣人以诏及赦文并 高祖手书凡三函示毅,毅皆烧不视。金城内亦未信高祖自来。有王桓者,家住江陵, 昔手斩桓谦,为高祖所赏拔,常在左右。求还西迎家,至是率十余人助镇恶战。下 晡间,于金城东门北三十步凿城作一穴,桓便先众入穴,镇恶自后继之,随者稍多, 因短兵接战。镇恶军人与毅东来将士,或有是父兄子弟中表亲亲者,镇恶令且斗且 共语,众并知高祖自来,人情离懈。一更许,听事前阵散溃,斩毅勇将赵蔡。毅左 右兵犹闭东西阁拒战,镇恶虑暗夜自相伤犯,乃引军出,绕金城,开其南面,以为 退路。毅虑南有伏兵,三更中,率左右三百许人开北门突出。初,毅常所乘马在城 外不得入,仓卒无马,毅便就子肃民取马,肃民不与。硃显之谓曰:“人取汝父, 而惜马不与,汝今自走,欲何之?”夺马以授毅。初出,政值镇恶军,冲之不得去; 回冲蒯恩军,军人斗已一日,疲倦,毅得从大城东门出奔牛牧佛寺,自缢死。镇恶 身被五箭,射镇恶手所执槊,于手中破折。江陵平后二十日,大军方至。
  署中兵,出为安远护军、武陵内史。以讨刘毅功,封汉寿县子,食邑五百户。 蛮帅向博抵根据阮头,屡为凶暴,镇恶讨平之。初行,告刺史司马休之,求遣军以 为声援,休之遣其将硃襄领众助镇恶。会高祖西讨休之,镇恶乃告诸将曰:“百姓 皆知官军已上,硃襄等复是一贼,表里受敌,吾事败矣。”乃率军夜下,江水迅急, 倏忽行数百里,直据都尉治。既至,乃以竹笼盛石,堙塞水道。襄军下,夹岸击之, 斩襄首,杀千余人。镇恶性贪,既破襄,因停军抄掠诸蛮,不时反。及至江陵,休 之已平,高祖怒,不时见之。镇恶笑曰:“但令我一见公,无忧矣。”高祖寻登城 唤镇恶,镇恶为人强辩,有口机,随宜酬应,高祖乃释。休之及鲁宗之奔襄阳,镇 恶统蒯恩诸军水路追之,休之等奔羌,镇恶追蹑,尽境而还。除游击将军。
  十二年,高祖将北伐,转镇恶为咨议参军,行龙骧将军,领前锋。将发,前将 军刘穆之见镇恶于积弩堂,谓之曰:“公愍此遗黎,志荡逋逆。昔晋文王委伐蜀于 邓艾,今亦委卿以关中,想勉建大功,勿孤此授。”镇恶曰:“不克咸阳,誓不复 济江而还也!”镇恶入贼境,战无不捷,邵陵、许昌,望风奔散;破虎牢及柏谷坞, 斩贼帅赵玄。军次洛阳,伪陈留公姚洸归顺。进次渑池,造故人李方家,升堂见母, 厚加酬赉,即版授方为渑池令。遣司马毛德祖攻伪弘农太守尹雅于蠡城,生擒之。 仍行弘农太守。方轨长驱,径据潼关。伪大将军姚绍率大众拒嶮,深沟高垒以自固。 镇恶悬军远入,转输不充,与贼相持久,将士乏食,乃亲到弘农督上民租,百姓竞 送义粟,军食复振。
  初,高祖与镇恶等期,若克洛阳,须大军至,未可轻前。既而镇恶等径向潼关, 为绍所拒不得进,而军又乏食,驰告高祖,求遣粮援。时高祖沿河,索虏屯据河岸, 军不得前。高祖呼所遣人开舫北户,指河上虏示之曰:“我语令勿进,而轻佻深入。 岸上如此,何由得遣军?”镇恶既得义租,绍又病死,伪抚军姚赞代绍守险,众力 犹盛。高祖至湖城,赞引退。

译文

  檀韶字令孙,高平郡金乡人。世世代代居住在京口。最初他被任命为本州从事、西曹主簿、辅国司马。刘裕起义时,檀韶和弟弟檀祗、檀道济随同平定京城,代理高祖建武将军事。都城被平定后,檀韶当镇军将军、加号宁远将军、东海太守,又进号建武将军,迁任龙骧将军、秦郡太守、北陈留内史。因为平定桓玄的功劳,被封为巴丘县侯,食邑五百户,又当参车骑将军事,加号龙骧将军,迁官骁骑将军、中军谘议参军,加号宁朔将军。
  随同征讨南燕慕容超,他率领向弥、胡藩等五十人进攻临朐城,攻下了它。到围攻广固时,慕容超的人半夜烧掉了檀韶攻城部队的战楼,檀韶便被降为横野将军。广固城攻陷时,是檀韶率领部下最先攻入。他便被用为北琅王牙太守,同时进号宁朔将军、琅王牙内史。随从刘裕讨伐在左里的卢循,他又有战功,加上在广固的攻城功劳,他被封为宜阳县侯,食邑七百户,又降封爵,封为宜阳县伯,减去食邑中的一部分二百五十户,赐给檀祗的儿子檀臻。因为在宫城六门内坐轿,他被免除一切职务,变成老百姓。义熙七年(411)当辅国将军。八年(412),母亲去世辞了官,之后又被调用为冠军将军。第二年,又当琅王牙内史、淮南太守,将军还照旧。镇守姑孰。不久又进号左军将军,兼任本州大中正。十二年(416),檀韶迁任江州、豫州的西阳、新蔡二郡诸军事、江州刺史,将军还照旧。因有过错,被免去官职。高祖称帝,檀韶因为是开国元勋,他被增八百户的食邑,加上以前的共一千五百户。檀韶特爱喝酒,贪婪横暴,在任职上没什么政绩。但高祖称赞他全家从军,他弟弟檀道济又有大的功劳,所以仍特别地受到宠遇。永初二年(421)在京城去世,享年五十六岁。死后被追认为安南将军,加官散骑常侍。
  檀韶的儿子檀绪继承他的爵位。檀绪死了,没有儿子,爵位被吊销。檀祗有儿子叫檀臻,檀臻去世,他儿子檀遐继承。齐国建立,封爵被取消。檀祗、檀道济有传记。
  刘粹字道冲,沛郡萧县人。他的祖父刘恢,官至持节、监河中军事、征虏将军。刘粹家住京口。他少有大志,能力出众,开始当本州从事,高祖攻克京城后,他当参建武将军。随同刘裕平定京都,他转任参镇军事,不久加任建武将军、沛郡太守,又兼任下邳太守。后又当车骑中军参军。随同刘裕征讨广固,战功非常多。又因为起义的功劳,被封为西安县五等侯。大军回京,他转任中军谘议参军。卢循进逼京城,京口的镇守责任重大,太祖当年只四岁,高祖叫刘粹辅助太祖镇守京口。不久转任游击将军。
  他迁任建武将军、江夏相。卫将军刘毅,是刘粹的族兄,刘粹尽忠于刘裕,不和刘毅相结好。高祖想除掉刘毅,众人都怀疑刘粹在夏口,高祖更加信任他。到大军西进时,刘粹非常卖力,刘毅被消灭后,他被封为滠阳县男,食邑五百户。母亲去世,他辞了官。不久高祖讨伐司马休之,起用刘粹为宁朔将军、竟陵太守,带水军进入黄河。第二年,他被任为辅国将军,又迁任相国右司马、侍中、中军司马、冠军将军,迁任左卫将军。永初元年(420),他因为是开国元勋,改封为建安县侯,食邑一千户。二年(421),因为役使监吏,被免除官职,不久又被用为督江北淮南郡事、征虏将军、广陵太守。三年(422),在本职的基础上兼管豫、司、雍、并四州和南豫州的梁郡、弋阳、马头三郡诸军事、豫州刺史,兼任梁郡太守,镇守寿阳,颇有政绩。少帝景平二年(424),谯郡流民六十多家叛逃魏境。赵炅、秦刚等六家后悔了,再南投陈留襄邑县,呆在谋等村。刘粹派部将苑纵夫讨伐叛逃民户,没有赶上,于是苑纵夫便杀了谋等村三十家的人丁,男子一百三十七人,女人小孩一百六十二人,苑纵夫被抓到劳改营。刘粹因此事被贬为宁朔将军。当时魏兵南侵,刘粹派将军李元德袭击许昌,杀了魏国颍川太守庾龙,这时陈留人董邈自称小黄盟主,杀了魏国的征虏将军、广州刺史司马世贤,把司马世贤的脑袋送到京城示众。
  太祖继位,刘粹迁任使持节,督察雍、梁、南北秦四州和荆州的南阳、竟陵、顺阳、襄阳、新野、随六郡诸军事、征虏将军,兼任宁蛮校尉、雍州刺史,襄阳、新野二郡太守。在任职期间他很少征用民力,爱护百姓,罢除和尚尼姑二千多人,用来补任府中劳力。元嘉三年(426),文帝讨伐谢晦,派刘粹的弟弟车骑从事中郎刘道济、龙骧将军沈敝之接受刘粹指挥,从旱路进攻江陵。刘粹用刘道济当竟陵内史,让他和沈敝之以及南阳太守沈道兴率骑兵和步兵到沙桥,被谢晦的司马周超打败,将士们死伤超过一半,于是刘粹被降为宁朔将军。当初谢晦和刘粹关系很好,用刘粹的儿子刘旷之当参军,刘粹接受命令南伐,毫不犹豫,太祖因这一点很赞赏他。谢晦也把刘旷之送回去而没有害他。第二年,刘粹去世,享年五十三岁。被追认为安北将军、持节,本官照旧。
  刘旷之继承刘粹,官到晋熙太守。刘旷之去世,他儿子刘琛继承。刘琛死,没有儿子,封爵被取消。刘琛的弟弟刘亮,顺帝升明末年(479),当尚书驾部郎。刘粹的非正嫡的长子刘怀之,当临川内史,和臧质一同造反被杀。
  

宋书浏览月榜 宋书全文 >

  1. 列传·卷五十二
  2. 志·卷二十八
  3. 列传·卷九十一
  4. 志·卷十二
  5. 列传·卷四十八
  6. 列传·卷四十四
  7. 列传·卷七十四
  8. 志·卷二十七
  9. 列传·卷八十四
  10. 列传·卷五十八

宋书最受喜欢章节 宋书全部章节 >

  1. 列传·卷一百
  2. 列传·卷九十九
  3. 列传·卷九十八
  4. 列传·卷九十七
  5. 列传·卷九十六
  6. 列传·卷九十五
  7. 列传·卷九十四
  8. 列传·卷九十三
  9. 列传·卷九十二
  10. 列传·卷九十一
  11. 列传·卷九十
  12. 列传·卷八十九
  13. 列传·卷八十八
  14. 列传·卷八十七
  15. 列传·卷八十六

猜你喜欢的宋书故事 宋书故事全本 >

为您推荐的小小说 更多小小说 >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