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文名著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名著 > 礼记 > 卷三十八 三年问

卷三十八 三年问

  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群,别亲疏贵践之节,而不可损益也。故曰:无易之道也。创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三年者,称情而立文,所以为至痛极也。斩衰苴杖,居倚庐,食粥,寝苫枕块,所以为至痛饰也。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哀痛未尽,思慕未忘,然而服以是断之者,岂不送死者有已,复生有节哉?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知爱其类;今是大鸟兽,则失丧其群匹,越月逾时焉,则必反巡,过其故乡,翔回焉,鸣号焉,蹢躅焉,踟蹰焉,然后乃能去之;小者至于燕雀,犹有啁之顷焉,然后乃能去之;故有血气之属者,莫知于人,故人于其亲也,至死不穷。将由夫患邪淫之人与,则彼朝死而夕忘之,然而从之,则是曾鸟兽之不若也,夫焉能相与群居而不乱乎?将由夫修饰之君子与,则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若驷之过隙,然而遂之,则是无穷也。故先王焉为之立中制节,壹使足以成文理,则释之矣。
  然则何以至期也?曰:至亲以期断。是何也?曰:天地则已易矣,四时则已变矣,其在天地之中者,莫不更始焉,以是象之也。然则何以三年也?曰:加隆焉尔也,焉使倍之,故再期也。由九月以下何也?曰:焉使弗及也。故三年以为隆,缌小功以为杀,期九月以为间。上取象于天,下取法于地,中取则于人,人之所以群居和壹之理尽矣。故三年之丧,人道之至文者也,夫是之谓至隆。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壹也,未有知其所由来者也。孔子曰:“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达丧也。”

译文

  守丧三年是根据什么来制定的呢?回答是:是根据与哀情相称而制定的礼文,藉此来表明亲属关系,区别亲疏贵贱的界限,因而是不能任意增减的。所以说这是不能更改的原则。创伤巨大,复原的日子就长;悲痛愈深,平复的时间就慢。守丧三年的规定,就是根据内心哀痛程度而制定的与之相称的礼文,用来表示无以复加的悲痛。守丧三年,身穿斩衰,手持直杖,住在倚庐,进食稀粥,睡在草苫上,用土块当枕头,凡此种种,都是用来表明内心的巨大哀痛。三年的守丧期限,其实二十五个月就结束了。虽然心中哀痛还没有平息,对父母的思念仍然存在,但丧服要在这个时候除掉,这难道不是守丧有终止的期限,恢复正常的生活也有界限吗?天地之间的一切生物,只要是有血有肉有气息的动物,就一定有知觉。凡是有知觉的动物,没有不知道爱护自己同类的。就说大的鸟兽吧,如果丧失了自己的同伴,即使过了一个月或一个季节,还要拐回来巡视;经过过去居住的巢穴时,必定要盘旋号叫,或者徘徊良久,然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哪怕是燕子、麻雀一类的小鸟,在这种情况下,也要叽叽喳喳地哀鸣一阵,然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在所有的高等动物之中,没有比人更富于感情的了。所以,人对于死去的双亲,至死也不会忘怀。如果由着那些愚蠢无知或者放荡无羁者的意思去办,他们就会早上死了父母,晚上就会忘掉。如果对他们放任不管,那岂不成了连鸟兽也不如了,还怎么能够让大家过集体生活而不发生混乱呢?如果由着那些讲究礼仪的君子的意思去办,则三年的丧服,二十五个月就宣告结束,就像弹指一挥之间那样地迅速。如果成全他们的心愿,那将是哀痛永远没有结束之曰。所以先王为贤人与小人制定了一个折中的礼节,使大家都感到合情合理,然后除去丧服。那么丧期为一年的丧服是根据什么制定的呢?回答是:为某些至亲而不至尊的亲属服丧满一年就应除服。这是什么道理呢?回答是:一年之中,天地已经运行了一周,四季已经循环了一遍,天地之间,万象无不更新,所以制定出一年的丧服来效法它。
  “那为什么有的丧服要到第三年才期满呢?”回答是:“是因为死者地位尊贵而特加隆重,于是使丧期延长到双倍时间,所以要服满两年。”“那么丧期是九月以下的又是何道理呢?”答道:“因为有的亲属赶不上至亲那么亲,于是丧期也就比不上至亲。”所以五服之中,三年的丧期是最隆重的,绝麻三月和小功五月是最轻的丧服,齐衰一周年和大功九月是二者之间的丧服。这种规定,上则取法于天,下则取法于地,中间则取法于人情,人们之所以能够集体生活而又和谐一致的道理都表现出来了。所以守丧三年是人情中最完美的体现。这种最隆重的礼仪,是历代天子所共同遵循的,是古往今来无人违背的,也不知道究竟已经实行了多么长的时间了。孔子说:“孩子生下三年以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父母去世,孩子为之服丧三年,这也是普天之下通行的丧礼。”

礼记浏览月榜 礼记全文 >

  1. 卷十二 内则
  2. 卷二十七 哀公问
  3. 卷三十一 中庸
  4. 卷四十一 儒行
  5. 卷十四 明堂位
  6. 卷一 曲礼上
  7. 卷三十 坊记
  8. 卷二十四 祭义
  9. 卷三十五 问丧
  10. 卷七 曾子问

礼记最受喜欢章节 礼记全部章节 >

  1. 卷四十九 丧服四制
  2. 卷四十八 聘义
  3. 卷四十七 燕义
  4. 卷四十六 射义
  5. 卷四十五 乡饮酒义
  6. 卷四十四 昏义
  7. 卷四十三 冠义
  8. 卷四十二 大学
  9. 卷四十一 儒行
  10. 卷四十 投壶
  11. 卷三十九 深衣
  12. 卷三十八 三年问
  13. 卷三十七 间传
  14. 卷三十六 服问
  15. 卷三十五 问丧

猜你喜欢的礼记故事 礼记故事全本 >

为您推荐的小小说 更多小小说 >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