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文名著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名著 > 旧唐书 > 列传·卷一百二十九

列传·卷一百二十九

  ○萧遘 孔纬 韦昭度 崔昭纬 张濬 硃朴 郑綮 刘崇望 兄崇龟 弟崇鲁 崇谟
  徐彦若 陆扆 柳璨
  萧遘,兰陵人。开元朝宰相太师徐国公嵩之四代孙。嵩生衡。衡生复,德宗朝 宰相。复生湛。湛生寘,咸通中宰相。寘生遘,以咸通五年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 校书郎、太原从事。入朝为右拾遗,再迁起居舍人。与韦保衡同年登进士第,保衡 以幸进无艺,同年门生皆薄之。
  遘形神秀伟,志操不群。自比李德裕,同年皆戏呼“太尉”,保衡心衔之。及 保衡作相,掎遘之失,贬为播州司马。途经三峡,维舟月夜赋诗自悼。虑保衡见害, 遽有神人谓之曰:“相公勿忧,予当御侮奉卫。”遘心异之。过峡州,经白帝祠, 即所睹之神人也。
  保衡诛,以礼部员外郎征还,转考功员外郎、知制诰。乾符初,召充翰林学士, 正拜中书舍人,累迁户部侍郎、翰林承旨。
  黄巢犯阙,僖宗出幸,以供馈不给,须近臣掌计,改兵部侍郎、判度支。中和 元年三月,自褒中幸成都,次绵州。以本官同平章事,加中书侍郎,累兼吏部尚书、 监修国史。
  遘少负大节,以经济为己任。洎处台司,风望尤峻,奏对朗拔,天子器之。光 启初,王纲不振。是时天下诸侯,半出群盗;强弱相噬,怙众邀宠,国法莫能制。
  有李凝古者,从支详为徐州从事。详为衙将时溥所逐,而宾佐陷于徐。及溥为 节度使,因食中毒。而恶凝古者谮之,云为支详报雠行鸩。溥收凝古杀之。凝古父 损,时为右常侍,溥上章披诉,言损与凝古同谋。内官田令孜受溥厚赂,曲奏请收 损下狱。中丞卢渥附令孜,锻炼其狱。侍御史王华嫉恶,坚执奏证损无罪。令孜怒, 奏移损付神策狱按问,王华拒不奉诏,奏曰:“李损位居近侍,当死即死,安可取 辱于黄门之手?”遘非时进状,请开延英,奏曰:“李凝古行鸩之谋,其事暖昧, 已遭屠害,今不复论。李损父子相别三四年,音问断绝,安得诬罔同谋?时溥恃勋 坏法,凌蔑朝廷,而抗表请按侍臣,悖戾何甚?厚诬良善,人皆痛心。若李损罗织 而诛,行当便及臣等。”帝为之改容,损得免,止于停任。
  时田令孜专总禁军,公卿僚庶,无不候其颜色,唯遘以道自处,未尝屈降。是 年冬,令孜奏安邑两池盐利,请直属禁军。王重荣上章论列。乃奏移重荣别镇。重 荣不受,令孜请率禁军讨之。重荣求援于太原,李克用引军赴之,拒战沙苑,禁军 大败,逼京城。僖宗惧,出幸凤翔。诸籓上章抗论令孜生事,离间方面。遘素恶令 孜,乃与裴澈致书召硃玫。玫以邠州之军五千迎驾,仍与河中、太原修睦,请同匡 王室。由是,诸镇继上章,请驾还京。令孜闻玫军至,迫胁天子幸陈仓。时僖宗仓 卒出城,夜中百官不及扈从。玫怒令孜弄权,又以天子不谅其忠,语辞怨望,乃诉 于遘曰:“主上六年奔播,百端艰险。中原士庶,与贼血战,肝脑涂地,十室九空。 比至收复京都,十亡七八。残民遗老,方喜车驾归宫。主上不念生灵转输之劳,甲 士血战之效,将勤王之功业,为敕使之宠荣;而更志在乱邦,与国生事,召戎结怨, 不自他人。昨奉指踪,径来奔问,不蒙见信,翻类胁君。古者忠而获罪,正如此也! 吾等报国之心极矣!战贼之力殚矣!安能垂头叠翼,喘喘于阍寺之手哉!《春秋》 之义,丧君有君。相国徐思其宜,改图可也。”遘曰:“主上临御十余年,未闻过 行。比来丧乱播越,失于授任非才。近年令孜掣肘,动不如意,上每言之,流涕不 已。昨去陈仓,上无行意,令孜陈兵帐下,列卒阶前,造次迫行,不容俟旦。静言 此贼,罪不容诛。至尊之心,孰不深鉴?足下乃心王室,止有归兵还镇,拜表迎銮, 德业功名,益光图史。舍此已往;理或未安。改图之言,未敢闻命。”玫曰:“李 家王子极多,有天下者,岂一王哉?”遘曰:“废立危事,虽有伊尹、霍光之贤, 尚贻后悔。古人云:‘勿为福始,勿为祸先。’如公矢谋,未见其利。”玫退而宣 言曰:“我册个王子为主,不从者斩。”及立襄王,请遘为册文。遘曰:“少婴衰 疾,文思减落。比来禁署,未免倩人,请命能者。”竟不措笔。乃命郑昌图为之, 玫滋不悦。及还长安,以昌图代遘为相,署遘太子太保。乃移疾,满百日,退居河 中之永乐县。
  遘在相位五年,累兼尚书右仆射,进封楚国公。僖宗再迁京,宰相孔纬与遘不 协,以其受伪命,奏贬官。寻赐死于永乐。咸通中,王铎掌贡籍,遘与韦保衡俱以 进士中选,而保衡暴贵,与铎同在中书。及僖宗在蜀,遘又与铎并居相位。帝尝召 宰臣,铎年高,升阶足跌,踣勾陈中,遘旁掖起,帝目之,喜曰:“辅弼之臣和, 予之幸也。”谓遘曰:“适见卿扶王铎,予喜卿善事长矣。”遘对曰:“臣扶王铎 不独司长。臣应举岁,铎为主司,以臣中选门生也。”上笑曰:“王铎选进士,朕 选宰相,于卿无负矣。”遘谢之而退。
  遘为大臣,士行无缺。逢时不幸,为伪襜所污,不以令终,人士惜之。
  弟蘧,时为永乐令。

译文

  孔纬字化文,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后代。他的曾祖孔岑父,最后官位为秘书省著作佐郎,是谏议大夫孔巢父的哥哥。祖父孔癸戈,最高官位是礼部尚书。父亲孔遵孺,最终官职为华阴县丞。
  孔纬少年时已成孤儿,依靠同宗族的叔伯孔温裕、孔温业;他们都官居方镇,与有名望的人士交往,因而孔纬的名声身世早已显扬。宣宗大中十三年(859),中进士,初入仕途任秘书省校书郎。崔慎由镇守梓州时,征召他为从事官。又随从崔铉任扬州支使,得到协律郎的职务。崔慎由镇守华州、河中,孔纬都随从他,历任观察判官。宰相杨收奏请朝廷授予他长安尉官职,代理弘文馆职务。御史中丞王铎奏请委任他为监察御史,后转任礼部员外郎。宰相徐商奏请孔纬兼任集贤院直学士,改任考功员外郎。因母亲去世守丧,免去官职。守丧期满,入朝任右司员外郎。宰辅大臣赵隐赞赏他善于写文章,举荐他为翰林学士,后转任考功郎中、知制诰,被赐予标示五品以上官阶的绯色官服。被授予正职中书舍人,晋升官职至户部侍郎。孔纬进宫谢授官之恩时,皇帝当面赐给他标示三品以上官阶的金鱼袋、紫色官服。僖宗乾符年间(874~879),孔纬被免去学士职位,调出宫廷任御史中丞。孔纬为人正直,嫉恶如仇。由他掌握法纪后,朝廷内外不施加刑罚而纲纪整肃。此后历任户部、兵部、吏部三部侍郎。他主管诠选官吏事务,一举一动都严守法令。权臣势要向他托情,私下给他的书信堆满案几,他从不去看。执政大臣感到恼怒,将他改任为太常卿。
  黄巢造反,孔纬随僖宗去到蜀州,改任刑部尚书,兼管户部事务。宰辅大臣萧遘在翰林院时,与孔纬感情意见不融洽。到这时,借户部征收财物供给需用不足,萧遘将孔纬改任为闲散官员,担任太子少保。光启元年(885),孔纬随僖宗返回京都。
  这时,田令孜率领的军队作战失败,沙陀军逼近京都长安,僖宗迁移到凤翔,..州主帅朱玫领兵前来迎接僖宗。田令孜挟制僖宗到山南道。时值半夜出行,百官来不及随从,因而随从僖宗的门下省卫士仅数百人而已。僖宗停驻在宝鸡,等候赶来随从的百官,下诏委任孔纬为御史大夫,派宦官传达诏令,让孔纬率领百官赶赴皇帝出行的所在地。这时京都已发生重大紧急变化,随从护驾的官吏到周至时,全部遭到乱兵的抢劫,财物服装丢失殆尽。孔纬奉命去见宰相议事,萧遘、裴澈因为田令孜在皇帝身边,不想随行,推辞有病不见孔纬。孔纬差遣御史台吏员催促百官上路,群臣都以没有了朝服笏板为借口拒绝。孔纬把他们无可奈何,于是召集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对他们说:“我们身受国恩,担任法纪官职。虽然皇上的车驾行走急迫,但皇帝现已近在咫尺,屡次下诏催召前往,大家都不接受命令,这不是做臣子的应有行为。所有平民中的故交,遇到危急的事尚且相互救助,更何况是对待君主?出仕为官就该以死报效君王,怎么可以违背君主呢?”说得声泪俱下。三院的御史们说:“我等哪里是不留恋皇上呢?只是在周至遭到抢劫后,所剩下的东西,吃都不足。现在怎样出发上路?姑且容我们谋得一天的费用,等过两天就启程。”孔纬激动地说:“我的妻子身患重病,性命朝不保夕,大丈夫难道因为妻子生病的缘故,而怠慢君主的急务吗?诸位明公好好想想,我奉旨前往已经定了。”
  当天孔纬就去见李昌符,求告说:“皇上一再下诏,让我催促百官进发。可是看他们诸位的心意,还没有上路的准期。我愧列御史、诠选官位,不应行动在后。一路上多有梗阻,恳望明公借给我五十名骑士,将我送到陈仓。”李昌符很赞赏他,对孔纬说:“沿途没有设置专供军用的饮食馆所和驿站,你长途远行的粮食备办了吗?”于是送给他钱五十缗,派骑士护送孔纬到达大散关。孔纬料定朱玫必定心怀不轨之志,向僖宗进言说:“大散关是个小城,不适宜驻扎皇帝军队,请皇上立即去梁州。”次日,僖宗离开陈仓,刚刚进入梁州(兴元府)城关,朱玫率领的..州、岐州军队就包围了宝鸡,攻打大散关。不是孔纬进言就危险了。
  抵达褒中,孔纬改任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久又改任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王行瑜斩杀朱玫,平定京都后,孔纬迁任门下侍郎、监修国史。他随僖宗返回京都,停驻在岐阳时,孔纬晋级为特进,兼吏部尚书,并兼任诸道盐铁转运使。僖宗回到宫中,孔纬官职晋升为左仆射,被赐予“持危启运保..功臣”荣衔,封给他食邑四千户,实征赋税的食邑二百户,并被赐给享有特权的铁券,免除对他施行十项死罪法令的惩处;还赏给他天兴县的庄园和都城善和里的府宅各一处,兼任京畿营田使。
  僖宗逝世,孔纬任山陵使。按照惯例,在僖宗附随祖庙祭祀期间,孔纬作为山陵使不入朝参谒新君。昭宗特派宫中使臣召回孔纬赴延英殿君臣见面,让他仍然处理政事,进加司空职衔。由于国学府失火被焚毁,昭宗让孔纬将其修缮复原,并兼国子祭酒。蔡州逆贼秦宗权伏法处死后,孔纬晋升官阶为开府仪同三司,晋升官位为司徒,受封为鲁国公。
  十一月,昭宗祭天祭祖时,宦官担任的南、北禁军护军中尉及枢密使也请求穿官服随同助祭。主管部门申说以往惯例:宦官没有穿官服助祭这样的礼仪,少府监内也没有白衣面料制作的衣帽服饰。护军中尉发怒,当即命令制造。命令下达给太常礼院。执掌礼仪的官员列举旧日的典章制度,也说没有宦官穿着官服辅助祭祀的礼仪规定,谏官也同样这样奏论。孔纬进言说:“宦官不穿官服助祭,是国家的典章制度。陛下想借变通的办法尊宠宫廷官员,就请依照所兼任的官职穿著官服。”昭宗召见谏官,对他们说:“祭祀大典时间迫近,不宜再提别的意见,替朕宽容一下。”于是宦官穿著官服助祭。祭天大礼举行完毕,孔纬晋升官位兼太保。
  大顺元年(890)夏,幽州、汴州的藩镇奏请讨伐太原逆臣,宰相张浚奏请自率禁军任招讨使。昭宗犹疑不决,向孔纬询问计策。孔纬认为讨伐有利。同年秋,张浚的军队遭太原叛军攻打,大败而回。张浚被罢相贬官,孔纬因附议张浚,以检校太保职位调离朝廷任江陵尹、荆南节度、观察等使;还未离开京城,又被贬为均州刺史。孔纬、张浚秘密派人到汴州求援,朱全忠上奏援救。孔纬走到商州,有诏令让他就地停留,于是他寓居华州。
  乾宁二年(895)五月,靖难军节度使王行瑜、镇国军节度使韩建及凤翔、陇右节度使李茂贞进入京都,杀了宰相韦昭度、李奚谷。昭宗由于朝廷大臣在内结成宗派,在外勾结方镇,想任用鲠直正派人士,派遣宫廷使臣赶到华州召孔纬入朝,孔纬因病没接受委任上路赴京。六月,委任他为太子宾客。这天夜晚,改任他为吏部尚书。次日,任命他为司空,兼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太清宫使、修奉太庙、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官阶爵位、功臣名称以及食邑一概照旧。十天时间里,传递文书的使臣前去督促启程,一路相继而来,孔纬抱病去到京都。孔纬到延英殿向皇帝叩谢信用之恩时,启奏说:“臣前段时间不称职地担任宰相,智谋策略眼光短浅,有负辅佐谐和之职。陛下破格免施刑法,使我得以保全性命。微臣仅只期待死后九泉之下报恩,毫不指望有生之年叩首金殿。得以再次叩拜皇上,实在是臣下的荣幸。但是微臣近来患病体衰,卧病在床多年,躯体虽然尚存,生机全都耗尽。平日勉强行动,办事仍然疏略。况且近来虚弱,哪能胜任要职?国运正当康泰,英才贤士满庭,哪能以衰朽之人,久居于机务要职。臣下勉力支撑病体专一前来宫廷拜谢,敬求陛下准许微臣能按自己意愿行动。”说罢悲泣落泪。孔纬长期生病,叩拜蹈舞艰难,昭宗让宦官上前劝止,仪容顿改深切感念。于是叫腁门使扶送孔纬到中书省处理政事。不到十天,沙陀军进驻河中府,同州节度使王行约进入京城图谋作乱,昭宗出走至石门。孔纬随从皇帝行至莎城,疾病渐渐危重,先行返回京城。九月,孔纬在光德里的府宅去世,被追赠为太尉。
  孔纬家风崇尚节操义行,为人刚直不屈。即使权豪势要威焰迫人,他也从不给以特殊礼遇。大顺初年(890),天武都头李顺节倚仗皇帝恩宠颇为强横,不到一年就被授职浙西节度使,不久又加官为平章事。入朝谢恩时,御史台的官吏到中书省,说天武相公来官署致谢,按规矩应依官位次序会见百官。孔纬决定说:“不用列班相见。”李顺节是个粗暴小人,不熟悉朝廷礼法,华服盛装快步来到中书省,见到没有列班相迎的队伍,心里很不满意。后来有一天与孔纬相遇,李顺节隐约提到这件事,孔纬说:“我知道您心里肯定不痛快。公卿大夫,是天子的朝廷大臣,近来只列班会见宰相,因为辅佐大臣居官位之首,是尊奉长官的意思。您掌握天武的士卒,却在政事厅接受百官按官位次序列队的相见,您心中能自安吗?如果一定要举行百官列班会见您的礼仪,等到您去掉‘都头’二字就可以了。”李顺节不敢再提此事。他坚持礼法而不屈从的事,大多与上述一事相类似。
  

旧唐书浏览月榜 旧唐书全文 >

  1. 列传·卷一百零九
  2. 列传·卷一百二十四
  3. 列传·卷八十三
  4. 本纪·卷十八
  5. 志·卷十一
  6. 列传·卷七十一
  7. 列传·卷五十五
  8. 志·卷二十
  9. 本纪·卷十
  10. 本纪·卷十四

旧唐书最受喜欢章节 旧唐书全部章节 >

  1. 列传·卷一百五十
  2. 列传·卷一百四十九
  3. 列传·卷一百四十八
  4. 列传·卷一百四十七
  5. 列传·卷一百四十六
  6. 列传·卷一百四十五
  7. 列传·卷一百四十四
  8. 列传·卷一百四十三
  9. 列传·卷一百四十二
  10. 列传·卷一百四十一
  11. 列传·卷一百四十
  12. 列传·卷一百三十九
  13. 列传·卷一百三十八
  14. 列传·卷一百三十七
  15. 列传·卷一百三十六

猜你喜欢的旧唐书故事 旧唐书故事全本 >

为您推荐的小小说 更多小小说 >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