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诗词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全部诗人 > 梅尧臣

今日一文 古诗词 宋代-梅尧臣的画像

梅尧臣 [宋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介绍

轶事典故

在一次进士考试时,尧臣为考官,辅助主考官欧阳修阅卷,发现了苏轼写的“刑赏忠厚之至论”,惊为天人,并推荐苏轼的试卷给欧阳修批阅。欧阳修颇惊其才,但是试卷糊名,欧阳修认为很有可能是弟子曾巩所写,但为了避嫌,于是将此卷取为第二。事有碰巧,欧阳修取为第一的卷子,恰好是曾巩所写。

诗作特色

梅尧臣早年的诗歌创作,曾受到西昆诗派的影响,后来由于他关心现实,接近人民,诗风逐渐变化,并提出了同西昆派针锋相对的诗歌理论。他强调《诗经》、《离骚》的传统,主张诗歌创作必须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对浮艳空洞的诗风,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在艺术上,梅尧臣注重诗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点,提出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一著名的艺术标准,并提倡平淡的艺术境界: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梅尧臣的创作实践与其创作主张是一致的。他的诗歌富于现实内容,题材广泛。他了解农村生活,在早期就写了一批关怀农民命运的作品,如《田家四时》、《伤桑》、《观理稼》、《新茧》等。以后,他又写了《田家语》,描写沉重的赋税、徭役给农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他的名篇《汝坟贫女》,通过一个贫家女子哭诉,深刻地反映出广大人民的悲惨遭遇。他的一部分诗作抒写对国事的关心。如《襄城对雪》之二,《故原战》等。另一些篇章如《彼吟》、《巧妇》、《闻欧阳永叔谪夷陵》、《猛虎行》,表现了他对于守旧、腐朽势力的憎恨。他还写了不少山水风景诗,其中《寒草》、《见牧牛人隔江吹笛》、《晚泊观斗鸡》等诗,在平凡的景物或事物中寄寓了深刻的哲理。梅尧臣的诗以风格平淡、意境含蓄为基本艺术特征。他善于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画出清切新颖的景物形象。如《鲁山山行》描写晚秋山间荒凉幽静的景色,细致入微。此外,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最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都是意新语工的写景佳句。但他的诗也时有雄奇、怪巧的一面,如《黄河》、《梦登河汉》,涵浑壮丽,和他的一般风格迥异。由于他作诗受韩愈、孟郊的影响较大,艺术上有过分议论化、散文化的倾向,有时语言过于质朴古硬,缺乏文采。这些弊病都可以认为是端正华而不实的诗风所付出的代价。他对开辟宋诗的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欧阳修称梅诗“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刘克庄称他为宋诗的开山祖师,龚啸说他去浮靡之习,超然于昆体极弊之际,存古淡之道,卓然于诸大家未起之先,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称“圣俞诗工于平淡,自成一家”。钱钟书称他:“主张‘平淡’,在当时有极高的声望,起极大的影响。”这些评论都很有见地。

生平

据《至德县志》记载:梅尧臣北宋景佑元年至五年任建德县令,居官清廉正直。去官后,人民缅怀他,把县城改称梅城,并于其官舍西偏,为梅公堂以祀之,后又在梅城后面的白象山半山坡上建起了一座梅公亭以慰其景仰之思,又得以登临之美。梅公亭始建于宋嘉定年间,元至正二年、明正德十五年、清康熙十年三次重建,民国七年县长王人鹏再次重修,并作文摹泐于亭基岩壁之上。亭,砖木结构,呈长方形,画栋雕梁,为楼阁式建筑,面筒形黑色陶瓦,四角飞翘,周植古松翠竹,景色宜人。“文革”时梅公亭被毁,今仅存遗址,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他生于农家,幼时家贫,酷爱读书,16岁乡试未取之后,由于家庭无力供他继续攻读再考,就跟随叔父到河南洛阳谋得主簿一职,后又在孟县、桐城县连续担任主簿职务。在连任三县主簿之后例升知县,召试,赐进士出身,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有梅都官之称。梅尧臣入仕之后,曾胸怀大志,抱有远大抱负,他原名“圣俞”,后改“尧臣”,意为立志要做个圣明君王的贤臣,然而他却没有遇到圣君。

梅尧臣任建德县令的期间,县署外有圆破旧的竹篱,常年需要修护,因此成了向民众勒索的借口,梅尧臣来后果断以土墙代替,并在院内植了一丛竹子。元吴师道在《梅公亭记》中赞颂他“以仁厚、乐易、温恭、谨质称其人”。对于这样一位大文学家、大诗人、大名人,且在建德为官时又为民爱民,用诗歌这一形式表达民间百姓的怨愤,人民自然崇敬他、热爱他。所以梅公的德政、仁政在时隔九百多年后的今天仍在东至人民中传诵。

梅公虽然在位途上极不得意,而在诗坛上却享有盛名,他怀着无限的悲愤、苦闷、渴望和痛苦的心情,写出了大量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在当时,他和苏舜钦齐名,在诗坛上声望很高,被称为“苏梅”,又和欧阳修是好朋友,都是诗歌革新运动的推动者,对宋诗起了巨大的影响。他积极支持欧阳修的古文运动,他的诗作分为古淡与刻画两种,为当时人所推崇。欧阳修曾自以为诗不及尧臣。陆游在《梅圣俞别集序》中,曾举欧阳修文、蔡襄书、梅尧臣诗“三者鼎立,各自名家”。他的诗能够从多方面反映社会生活,风格平淡朴素,而又含蓄深刻,他在建德写下的大量诗作中,其中写农民的有《田家语》,“谁道田家乐,春税秋未足!”这首诗用农民的口气,申诉了农民遭受的苦难。在《小村》诗中曰:“寒鸦得食日呼伴,老奥无衣犹抱孙,磋哉生计一如此,廖入王民版籍论!”在《陶者》一诗中,他用白描的手法展现了贫富对立的社会现象,诗曰:“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住大厦。”尖锐明朗,读后使人强烈地感到不平。梅公在公务之余,还经常步出县衙,流连于建德、东流、池州的青山绿水之间,写了不少咏景咏物咏友的诗,从梅尧臣在建德留下的百篇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梅尧臣的独特风格,它平易而深刻,细腻而贴切,凝炼而又有自由,新巧而又泼辣,他在一向被抒情诗用惯了的短小形式里,能够突破陈规,做到议论突出,谈吐不凡。在山水景物的描绘方面,也形成了刻划个性、摹写细节的特点,给人以新鲜细致的感受。

“南有山原兮,不凿不营乃产嘉茗兮……”这是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所作的《南有佳茗赋》的开篇语。梅尧臣于北宋景佑元年调任建德县令,直到景佑五年离任,在建德县为官5个年头,这首脍炙人口的《南有佳著赋》就是他在任时深入官港茶区亲自考察茶叶的生长气候、采摘、制作、出售的全过程后所作,他作罢掷笔,捋须含笑说:“我乃采茶官也!”“采茶官”这是一个多么亲切、谦和的自喻。封建时代的父母宫,能把自己与采茶农人紧紧联系在一起,是多么可亲可敬啊!

梅尧臣的墓位于宣州市郊双山羊麓。梅尧臣宣城人。因汉时宣城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诗人,有“宋诗开山祖”之誉,大史学家司马光云:“我得圣俞诗,胜有千金珠。”为官清廉,凡其为官之地,民多为之建祠。嘉祐七年卒于京师汴京,次年归葬于此。有墓碑、墓祠,欧阳修为之作墓志铭。后世谒墓祭奠者不绝,南宋咸淳六年,文天祥知宁国俯,特往祭梅墓,并以梅氏墓为题作诗。今墓冢已修复,并在原碑基座上另立新碑,墓祠亦将复原。

介绍

梅尧臣是中国北宋诗人。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称宛陵先生。少时应进士不第,历任州县官属。中年后赐同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梅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并称梅欧或苏梅。其早期诗歌创作,曾受西昆诗派影响,后诗风变化,强调《诗经》、《离骚》的传统,反对浮艳空泛。艺术上,注重诗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点,主张“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所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如《田家语》、《汝坟贫女》、《襄城对雪》之二、《猛虎行》等。诗风平淡含蓄,语言朴素自然,形象清切新颖,如《鲁山山行》,细腻地描写晚秋山间荒凉幽静的景致。此外“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等都是意新语工的写景佳句。但他为了矫正宋初诗坛靡丽之习,诗中不免流于质朴古硬,缺少文采,有过分议论化、散文化的倾向。他对宋代诗风的转变影响很大,刘克庄称其为宋诗的开山祖师。今存《宛陵先生集》60卷,《拾遗》1卷,《附录》1卷,有《四部丛刊》本。

梅尧臣提出与西派针锋相对的主张。强调《诗经》、《离骚》的传统,摒弃浮艳空洞的诗风。在艺术上,注重诗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点,提倡“平淡”的艺术境界,要求诗写景形象,意于言外。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并称“梅欧”、“苏梅”。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称之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主要成就

文学

梅尧臣虽然在仕途上极不得意,而在诗坛上却享有盛名,他怀着无限的悲愤、苦闷、渴望和痛苦的心情,写出了大量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在当时,他和苏舜钦齐名,在诗坛上声望很高,被称为“苏梅”,又与欧阳修交好,都是北宋诗歌革新运动的推动者,对宋诗起了巨大的影响,与其并称“欧梅”。他积极支持欧阳修的古文运动,他的诗作分为古淡与刻画两种,为当时人所推崇。欧阳修曾自以为诗不及尧臣。陆游在《梅圣俞别集序》中,曾举欧阳修文、蔡襄书、梅尧臣诗“三者鼎立,各自名家”。

梅尧臣早年的诗歌创作,曾受到西昆诗派的影响,后来由于他关心现实,接近人民,诗风逐渐变化,并提出了同西昆派针锋相对的诗歌理论。他强调《诗经》、《离骚》的传统,主张诗歌创作必须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摒弃浮艳空洞的诗风。

在艺术上,梅尧臣注重诗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点,提出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一著名的艺术标准,并提倡平淡的艺术境界: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

梅尧臣的创作实践与其创作主张是一致的。他的诗歌富于现实内容,题材广泛。他了解农村生活,在早期就写了一批关怀农民命运的作品,如《田家四时》、《伤桑》、《观理稼》、《新茧》等。以后,他又写了《田家语》,描写沉重的赋税、徭役给农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他的名篇《汝坟贫女》,通过一个贫家女子哭诉,深刻地反映出广大人民的悲惨遭遇。他的一部分诗作抒写对国事的关心。如《襄城对雪》之二,《故原战》等。另一些篇章如《彼吟》、《巧妇》、《闻欧阳永叔谪夷陵》、《猛虎行》,表现了他对于守旧、腐朽势力的憎恨。他还写了不少山水风景诗,其中《寒草》、《见牧牛人隔江吹笛》、《晚泊观斗鸡》等诗,在平凡的景物或事物中寄寓了深刻的哲理。梅尧臣的诗以风格平淡、意境含蓄为基本艺术特征。他善于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画出清切新颖的景物形象。如《鲁山山行》描写晚秋山间荒凉幽静的景色,细致入微。此外,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最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都是意新语工的写景佳句。但他的诗也时有雄奇、怪巧的一面,如《黄河》、《梦登河汉》,涵浑壮丽,和他的一般风格迥异。由于他作诗受韩愈、孟郊的影响较大,艺术上有过分议论化、散文化的倾向,有时语言过于质朴古硬,缺乏文采。这些弊病都可以认为是端正华而不实的诗风所付出的代价。

他对开辟宋诗的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欧阳修称梅诗“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称之为宋诗的“开山祖师”。龚啸说他“去浮靡之习,超然于昆体极弊之际,存古淡之道,卓然于诸大家未起之先”,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称“圣俞诗工于平淡,自成一家”。钱钟书称他:“主张‘平淡’,在当时有极高的声望,起极大的影响。”

政治

梅尧臣于北宋景祐元年调任建德县令,直到景祐五年离任,在建德县为官五年。

梅尧臣为人诚厚,清高自持,颇能体察民间疾苦,尽自己的力量做了许多惠政于民的事情。他经常深入乡间百姓家微服私访,与农人、与烧瓦匠、与贫妇交谈,了解民间疾苦,还亲自赶赴山林大火现场,洪水泛滥的溪流进行实地察看;他革除弊政,事必躬亲,当时建德为山区小县,县署外有圈破旧的竹篱,需要修护,因此成了向官吏勒索的借口,梅尧臣来后果断以土墙代替,并在院内植了一丛竹子。

当地民众为了纪念梅尧臣,把县城所在地取名“梅城”,延续至今。凡其为官之地,民多为之建祠。元吴师道在《梅公亭记》中赞颂他“以仁厚、乐易、温恭、谨质称其人”。

评价

他的创作活动开始於一○三一,直到他临死的那一年为止,前后整整三十年,留下一部《宛陵先生文集》,共六十卷,约二千九百首,包括诗歌、散文、赋,此外还有不在集内的诗、词各一首。他三十岁的那一年,在河南县主簿任内的时候,和欧阳修、尹洙发动一次声势浩大的诗文革新运动,虽然后来欧阳修得到更大的声望,但是在发动之初,尧臣无疑地占有领导的地位,北宋诗人如欧阳修、和稍后的王安石、刘敞、以及更后的苏轼都受到他的熏陶,对他加以高度的崇敬,欧阳修更是始终称尧臣为“诗老”,表示内心的钦慕。我们可以说对于北宋诗坛,尧臣起过巨大的影响。

陆游认为尧臣是李杜而后的第一位作家,所谓‘突过元和作’者,其意在此。一部《剑南诗稿》中,陆游自称‘学宛陵先生体’、‘效宛陵先生体’者共八处,他对于尧臣的推崇,决定不是偶然的。南宋后期的诗人刘克庄,在《后村诗话》里,称尧臣为宋诗‘开山祖师’,对于他的作品所起影响的巨大,提得非常鲜明。

但是元明而后,文学批评家对于尧臣的作品,很少这样的肯定。诗人中学宋诗的本来不多,即是推崇宋诗的,一般都推崇苏轼、黄庭坚,或杨万里、陆游,重视王安石的为数已经寥寥,更少有重视尧臣的。直到清末,因为宋诗运动的出现,这才引起对于尧臣的重视,开始出现学习尧臣的专家,不过对于尧臣在诗人中的位置,究竟还没有放平,他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

梅公亭

梅公亭始建于宋嘉定年间,历代五建五修梅公亭,至“文革”时被毁,今仅存遗址,现为文物保护单位。

东至是个老茶区,早在唐代官港的茶叶就火暴商邦,白居易笔下的“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指的就是当时隶属于浮梁地区的官港。梅公对东至的茶叶推崇备至,不仅著有《南有佳著赋》,且又作诗曰:“山茗烹仍绿,池莲摘更繁”,把茶叶与池莲并为建德之美。所以,北宋以后建德的茶叶就已负盛名,到了元代就成了十大名茶之一。

梅尧臣于北宋景祐元年调任建德县令,直到景祐五年离任,在建德县为官5个年头。为人诚厚,清高自持,颇能体察民间疾苦,尽自己的力量做了许多惠政于民的事情。他经常深入乡间百姓家微服私访,与农人、与烧瓦匠、与贫妇交谈,了解民间疾苦,还亲自赶赴山林大火现场,洪水泛滥的溪流进行实地察看;他革除弊政,事必躬亲,当时建德为山区小县,县署外有圈破旧的竹篱,需要修护,因此成了向官吏勒索的借口,梅尧臣来后果断以土墙代替,并在院内植了一丛竹子。

他深入官港茶区亲自考察茶叶的生长气候、采摘、制作、出售的全过程,作有《南有佳茗赋》:“南有山原兮,不凿不营乃产嘉茗兮嚣此众氓。”传说他作罢掷笔,捋须含笑说:“我乃采茶官也!”且又作诗曰:“山茗烹仍绿,池莲摘更繁”,把茶叶与池莲并为建德之美。游梅山寺时,曾作诗《游梅山寺》一首,诗曰:春山日可爱,因访旧禅宫。路绕危溪入,桥椽古木通。白鸡鸣屋外,绿水过庭中。独坐昔云乐,何如亲友同。

《至德县志》记载:他去官后,宋嘉定年间,人民为了缅怀他,把县城改称梅城,并于其官舍西偏,为梅公堂以祀之,后邑令柴梦规改梅城后之白象山半山坡半山亭为梅公亭,以祀,后废。元代,吴师道任建德县令,他崇敬梅尧臣,至正二年,即其址重新修建了梅公亭,有“半在山林”额,并作《梅公亭记》,赞颂他“以仁厚、乐易、温恭、谨质称其人”。明正德十五年知县言震、清康熙十年知县喻成龙、四十一年邑人又三次重建梅公亭。民国七年县长王人鹏再次重修,并作文摹泐于亭基岩壁之上。文曰:“一亭缥缈临秋蒲,两岸波涛送晚潮”,此鹏光绪丁酉梦中得句也。迨民国壬子莅官建德,越明年甲寅,在白象山麓重修梅公亭,亭成,适县名更曰秋浦,回忆旧句,不禁有明月前身之感焉。乙卯仲秋蓼城王人鹏记。”亭,砖木结构,呈长方形,画栋雕梁,为楼阁式建筑,面筒形黑色陶瓦,四角飞翘,周植古松翠竹,景色宜人“文革”时梅公亭被毁,今仅存遗址,现为东至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的梅尧臣古诗词 更多梅尧臣的诗词>

  • 寄永兴招诗夏太尉

    [宋代] 梅尧臣

    宝元元年西夏叛,天子命将临戎行。
    二年孟春果来寇,高奴城下皆氐羌。
    五原偏师急赴敌,昼夜不息趋战场。
    马烦人怠当劲虏,虽持利器安得强。
    二师覆败乃自取,岂是廊庙谋不臧。
    朝廷又选益经略,三幙贤俊务所长。
    或取李悝备边策,或欲五道出朔方。
    仲夏科民挟弓矢,季冬括驴齎道粮。
    官军未进复犯塞,搴旗杀将何倡狂。
    遂令士卒愈沮气,欲使乘障胆不张。
    我愿助画迹且远,侧身西望空凄凉。
    庶几一言可裨益,临风欲寄鸟翼翔。
    所宜畜锐保城壁,转馈先在通行商。
    守而勿追彼自困,境上未免小夺攘。
    譬如蚊虻噆肤体,实於肌血无大伤。
    此言虽小可喻远,幸公采用不我忘。
    诚知公虑若悲度,圣上听用同宪皇。
    当时岂不历岁月,犹且众镇未陆梁。
    况今鹰犬乏雄勇,便拟驰骋徒苍惶。
    且缓须时励犀卒,终期拉朽功莫当。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韩玉汝遗油

    [宋代] 梅尧臣

    朝读百纸书,夜成几篇书。
    明明白昼有阳乌,黕黕暗室无蟾蜍。
    目睛须藉外物光,日月不到卑蔀居。
    君能置以清油壶,暝照文字灯焰舒。
    妇将膏发云鬓梳,缾底浊浓留脂车。
    所益既如此,所感当何如。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和张民朝谒建隆寺二次用写望试笔韵

    [宋代] 梅尧臣

    跃马侵星去,啼鸦未出巢。
    春裘风易裂,从骑镫相敲。
    红日双行柳,黄金一抹梢。
    乾坤功力大,默诵易中爻。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和欧阳永叔啼鸟十八韵

    [宋代] 梅尧臣

    南方穷山多野鸟,百种巧口乘春鸣。
    深林参天不见日,满壑呼啸难识名。
    但依音响得其字,因与尔雅殊形声。
    我昔曾有禽言诗,粗究一二啼嚎情。
    苦竹冈头泥滑滑,君时最赏趣向精。
    余篇亦各有思致,恨未与尽众鸟评。
    君今山郡日无事,静听鸟语如交争。
    提壶相与来劝饮,戴胜亦助能劝耕。
    我念此鸟颇有益,如欲使君劝以行。
    劝耕幸且强职事,劝饮亦冀无独醒。
    杜鹃蜀魄哭归去,小人怀土慎勿听。
    城头春鸠自谓拙,鹊巢辄处安得平。
    高窠乔木美毛羽,哢吭叶底无如莺。
    口中调簧定何益,下啄蚯蚓孰曰清。
    自余多类不足数,一一推本烦神灵。
    我居中土别无鸟,老鸦鸜鹆方纵横。
    教雏叫噪日群集,岂有劝酒花下倾。
    愿君切莫厌啼鸟,啼鸟於君无所营。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石兰

    [宋代] 梅尧臣

    言石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
    疗疴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依韵和韩子华陪王舅道损宴集

    [宋代] 梅尧臣

    云低未成雪,寒气已侵席。
    冻醪倾白浊,乾果列紫赤。
    风微时破面,亭敞宜张帟。
    来望野与通,古城何额额。
    邀射弓钧开,破的翦羽白。
    助中声喧呼,不觉屡倾帻。
    醉惊一发功,谁许百金易。
    非等将帅能,聊将宾友适。
    中酒作暴谑,心亲语多剧。
    吾侪固不羁,安可限常格。
    去忌无俗流,起酌惊臧获。
    八龙观诸韩,头角相戢迫。
    参差玉峰前,爱慕不知夕。
    谁嗟短景移,能使吝情释。
    为贺主人翁,贤甥无久隔。
    此会举世稀,频频奚所惜。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黄敏复尉新城

    [宋代] 梅尧臣

    新城接桐庐,山茗久所利。
    江东亡命儿,贩不畏黥劓。
    堂上千金子,捕以操凶器。
    恐非吾徒为,勇少乃可避。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泊下黄溪

    [宋代] 梅尧臣

    黄溪晚来泊,得见田家微。
    刺艇斜阳下,耕洲载来归。
    牛鸣向窂犊,犬喜入人衣。
    复有返樵者,檐枯翘雉肥。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得陈天常屯田斑筇竹二枚

    [宋代] 梅尧臣

    客初西蜀来,遗我双筇竹。
    上有红泪斑,断非湘娥哭。
    尝闻帝魂哀,嚎血滴草木。
    春露洒更鲜,殷痕侵粉绿。
    截为扶衰杖,万里出浴谷。
    今来入我手,君勤意有嘱。
    区区四十年,重趼生两足。
    冠丱三男子,且与诗书读。
    翁虽文章穷,尚以字遮目。
    忍弃不以教,携归事樵牧。
    故兹九节赠,用助老追逐。
    杨朱非为岐,贾谊非为鵩。
    及其悲恸时,岂不沾盈掬。
    挥之傥著物,无迹染林麓。
    因持此竹纹,勿叹前人独。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得王介甫常州书

    [宋代] 梅尧臣

    斜封一幅竹膜纸,上有文字十七行。
    字如瘦棘攒黑刺,文如温玉烂虹光。
    别时春风吹榆荚,及此已变蒹葭霜。
    道途与弟奉亲乐,後各失子怀悲伤。
    到郡纷然因事物,旧守数易承蔽藏。
    搜奸证缪若治絮,蚤虱尽去烦爨汤。
    事成条举作书尺,不肯劳人鱼腹将。
    鱼沉鱼浮任所适,偶能及我为非常。
    勤勤问我诗小传,国风才毕葛屦章。
    昔时许我到圣处,且避俗子多形相。
    未即寄去慎勿怪,他时不惜倾箱囊。
    知君亦欲此从事,君智自可施庙堂。
    何故区区守黄卷,蠹鱼尚耻亲芸香。
    我今正值雁南翔,报书与君倒肺肠。
    直须趁取筋力强,炊粳烹鲈加桂姜。
    洞庭绿橘包甘浆,旧楚黄橙绵作瓤。
    东山故游携舞娘,不饮学举黄金觞。
    溪如罨画水泱泱,刺船静入白鹭傍。
    菱叶已枯镜面凉,月色飞上白石床。
    坐看鱼跃散星芒,左右寂寂夜何长。
    乌栖古曲传吴王,千年万年歌未央。
    莫作腐儒针膏肓,莫作健吏绳饿狼。
    傥如龚遂劝农桑,傥如黄霸致凤皇。
    来不来,亦莫爱嘉祥。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梅尧臣的诗词更多梅尧臣诗词 >

  1. 红梅
  2. 和正仲再和罢饮
  3. 和张民朝谒建隆寺二次用写望试笔韵
  4. 和张民朝谒建隆寺二次用写望试笔韵
  5. 和永叔六篇其三看花呈子华内翰
  6. 和永叔六篇其二代鸠妇言
  7. 和谢舍人洊震
  8. 和江邻几景德寺避暑
  9. 和腊日
  10. 和吴冲卿学士石屏

诗人 更多诗人 >

  1. 白居易的画像
    白居易
  2. 杜甫的画像
    杜甫
  3. 李白的画像
    李白
  4. 齐己的画像
    齐己
  5. 刘禹锡的画像
    刘禹锡
  6. 李商隐的画像
    李商隐
  7. 元稹的画像
    元稹
  8. 辛弃疾的画像
    辛弃疾
  9. 韦应物的画像
    韦应物
  10. 贯休的画像
    贯休
  11. 皎然的画像
    皎然
  12. 陆龟蒙的画像
    陆龟蒙
  13. 刘长卿的画像
    刘长卿
  14. 许浑的画像
    许浑
  15. 张祜的画像
    张祜
  16. 岑参的画像
    岑参
  17. 杜牧的画像
    杜牧
  18. 姚合的画像
    姚合
  19. 罗隐的画像
    罗隐
  20. 王建的画像
    王建
  21. 张籍的画像
    张籍
  22. 杜荀鹤的画像
    杜荀鹤
  23. 孟郊的画像
    孟郊
  24. 苏轼的画像
    苏轼

朝代 更多诗词 >

  1. 春秋
  2. 战国
  3. 先秦
  4. 两汉
  5. 魏晋
  6. 南北朝
  7. 隋代
  8. 唐代
  9. 五代
  10. 宋代
  11. 元代
  12. 明代
  13. 清代
  14. 近代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1. 采薇(节选)
  2.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3. 苏幕遮·燎沉香
  4.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1.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2. 西河·和王潜斋韵
  3. 苏幕遮·燎沉香
  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1. 陋室铭
  2. 小儿不畏虎
  3. 兰亭集序 / 兰亭序
  4. 滕王阁序
  5. 前赤壁赋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1.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李商隐《柳》
  2.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王维《终南山》
  3.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4.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杜甫《画鹰》
  5.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 骆宾王《送别》
  6.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
  7. 摘青梅荐酒,甚残寒,犹怯苎萝衣。—— 《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8. 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 李东阳《柯敬仲墨竹》
  9. 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 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10.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1. 写景
  2. 抒情
  3. 咏物
  4. 婉约
  5. 写人
  6. 抒怀
  7. 送别
  8. 生活
  9. 思念
  10. 写花
  11. 梅花
  12. 菊花
  13. 荷花
  14. 桃花
  15. 桂花
  16. 梨花
  17. 杏花
  18. 莲花
  19. 惜花
  20. 赏花
  21. 春天
  22. 夏天
  23. 秋天
  24. 冬天
  25. 节日
  26. 春节
  27. 元宵节
  28. 寒食节
  29. 清明节
  30. 端午节
  31. 七夕节
  32. 中秋节
  33. 重阳节
  34. 离别
  35. 爱情
  36. 女子
  37. 思乡
  38. 相思
  39. 怀古
  40. 怀人
  41. 爱国
  42. 友情
  43. 讽刺
  44. 赞美
  45. 边塞
  46. 哲理
  47. 叙事
  48. 组诗
  49. 闺怨
  50. 感伤
  51. 孤独
  52. 故事
  53. 豪放
  54. 忧国忧民
  55. 山水
  56. 感慨
  57. 战争
  58. 写雨
  59. 感叹
  60. 怀念
  61. 友人
  62. 柳树
  63. 议论
  64. 田园
  65. 赞颂
  66. 写雪
  67. 妇女
  68. 伤怀
  69. 写山
  70. 月亮
  71. 励志
  72. 寓理
  73. 饮酒
  74. 人生
  75. 羁旅
  76. 写鸟
  77. 追忆
  78. 咏史
  79. 悼亡
  80. 怀才不遇
  81. 伤春
  82. 惜春
  83. 写水
  84. 寓言
  85. 音乐
  86. 地名
  87. 惜别
  88. 宴会
  89. 赠别
  90. 同情
  91. 写风
  92. 寓人
  93. 回忆
  94. 农民
  95. 典故
  96. 宫怨
  97. 言志
  98. 隐居
  99. 西湖
  100. 宴饮
  101. 评论壮志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