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诗词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全部诗人 > 冯延巳

今日一文 古诗词 五代-冯延巳的画像

冯延巳 [五代]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介绍

特点

跟李璟、李煜一样,冯延巳也多才多艺,这也是李璟信任他的重要原因。他的才艺文章,连政敌也很佩服。《钓矶立谈》记载孙晟曾经当面指责冯延巳:“君常轻我,我知之矣。文章不如君也,技艺不如君也,诙谐不如君也。”陆游《南唐书·冯延巳传》记载孙晟的话是:“鸿笔藻丽,十生不及君;诙谐歌酒,百生不及君;谄媚险诈,累劫不及君。”两处记载,文字虽不一样,但意思相同。看来冯延巳为人确实多才艺,善文章,诙谐幽默。又据《钓矶立谈》记载,冯延巳特别能言善辩。他“辩说纵横,如倾悬河暴雨,听之不觉膝席而屡前,使人忘寝与食”。他又工书法,《佩文斋书画谱》列举南唐十九位书法家的名字,其中就有冯延巳的大名。他的诗也写得工致,但流传下来的仅有一首。不过冯延巳最著名最有成就的,还是词。

冯延巳词的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因循出新。所谓“因循”,是说他的词继承花间词的传统,创作目的还是“娱宾遣兴”,题材内容上也没有超越“花间词”的相思恨别、男欢女爱、伤春悲秋的范围。所谓“出新”,是说他的词在继承花间词传统的基础上,又有突破和创新。

如冯延巳在表现爱情相思苦闷的同时,还渗透着一种时间意识和生命忧患意识。他在词中时常感叹人生短暂、生命有限、时光易逝。表现人生短暂的生命忧患意识,成为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但在词中,是冯延巳第一次在词中表现这种生命的忧患。人生本来就短暂,因此希望在有限的人生中充分享受爱情的幸福,在短暂的青春期及时享受爱情的欢乐,可偏偏“别离多,欢会少”。爱情失落的苦闷中又包含着一层生命短暂的忧患,这既强化了爱情失落的苦闷,也表现出了人生的悲剧,从而丰富了词作的思想内涵,提升了词的思想境界。

冯词写愁的最大特点,是忧愁的不确定性和朦胧性。他词中的忧愁,具有一种超越时空和具体情事的特质,写来迷茫朦胧,含而不露。冯词中的忧愁“闲情”,常常很难确指是什么性质的忧愁,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苦闷。比如前面例举过的《鹊踏枝》中的“闲情”,就很难说清是一种什么样的情,一种什么样的愁。他只是把这种闲情闲愁表现得深沉而持久,想抛掷也抛掷不了,挣扎也挣扎不脱,像孙悟空的紧箍咒,始终缠绕在心头。他的几首《采桑子》词,这个特点最为突出。作者所要表现的就是人生中常有的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忧愁苦闷,抑郁不欢;一种可能已经存在又似乎是即将来临的人生忧患。冯词忧患苦闷的内涵性质,是无法确指的,无法界定的,从而留给读者更大的自由创造联想的空间,有着更大的艺术张力。读冯词,也会被感动,但需要联想,需要深层的思考。

在艺术上,冯延巳词也有特色。一是空间境界比较阔大,常以大境写柔情,如“将远恨,上高楼。寒江天外流”;“楼上春山寒四面”等。阔大无限的空间境界,表现出愁思的深重。二是善于用层层递进的抒情手法,把苦闷相思表现得一层深似一层。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层深”之法,最典型的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他词作也屡用此法。三是在情景的配置上,善于用逆向配置法。词中写情,最常见的是情与景交融互写,但情与景交融配置的方式有同向配置和逆向配置两种。所谓同向配置,是客观景物蕴含的情感指向与主观情感的性质相同,逆向配置是客观景物的情感指向与主观情感性质正好相反。冯延巳词中,常常喜欢用明媚灿烂的春景来写悲哀的情绪。情景的逆向配置,加倍写出了主人公的愁情。面对欢乐之景,尚且苦闷,如果是悲哀之景,其忧愁苦闷更可想而知。

冯延巳的词集名《阳春录》,有的题作《阳春集》,北宋时就有传本,但宋代的本子早就失传。现存最早的本子,是明人吴讷的《唐宋名贤百家词》抄本,清代抄刻本也有不少。但各本收词不尽相同,有的收有伪作。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的曾昭岷、曹济平、王兆鹏和刘尊明编著的《全唐五代词》,收录冯延巳词112首。

生平

南唐开国时,因为多才艺,先主李昪任命他为秘书郎,让他与太子李璟交游。后来李璟为元帅,冯延巳在元帅府掌书记。李璟登基的第二年,即保大二年,就任命冯延巳为翰林学士承旨。到保大四年,冯延巳终于登上了宰相的宝座。第二年,陈觉、冯延鲁举兵进攻福州,结果死亡数万人,损失惨重。李璟大怒,准备将陈觉、冯延鲁军法处死。冯延巳为救两人性命,引咎辞职,改任太子太傅。保大六年,出任抚州节度使。在抚州呆了几年,也没有做出什么政绩。到了保大十年,他再次荣登相位。

延巳当政期间,先是进攻湖南,大败而归。后是淮南被后周攻陷,冯延鲁兵败被俘,另一宰相孙晟出使后周被杀。958年,冯延巳被迫再次罢相。当时朝廷里党争激烈,朝士分为两党,宋齐丘、陈觉、李征古、冯延巳等为一党,孙晟、常梦锡、韩熙载等人为一党。几次兵败,使得李璟痛下决心,铲除党争。于958年下诏,历数宋齐丘、陈觉、李征古之罪,宋齐丘放归九华山,不久就饿死在家中,陈觉、李征古被逼自杀。至此,宋党覆没。而冯延巳属于宋党,居然安然无恙,表明李璟对冯延巳始终信任不疑,也可能是冯延巳作恶不多。罢相两年后,即公元960年,冯延巳因病去世,终年五十八岁。也就是这一年,赵匡胤夺取天下,建立起北宋王朝。再过一年,李璟去世,李煜即位。

外界评价

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如是评道:“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中、后二主皆未逮其精诣。《花间》于南唐人词中虽录张泌作,而独不登正中只字,岂当时文采为功名所掩耶?”刘融斋在《艺概》中言:“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也足见正中词魅力之深。陈廷焯在《云韶集》卷一中言:“正中词为五代之冠,高处入飞卿之室,却不相沿袭,时或过之。

虽然冯延巳同温庭筠非同时代之人,但后人评价两人时经常将他们联系在一起。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评道:“李后主词,如生马驹,不受控捉。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正中,淡妆也。”一浓一淡,不仅体现了两位词人的创作风格及兴致趋向,这也和两人所处的社会地位极其有关。温庭筠一介落魄文人,混迹于青楼酒馆之中;冯延巳却是位及权臣,当正襟危坐。这也是冯延巳词被同叔和永叔喜好的一点原由。另一方面浓淡之说更是论尽了花间派和晚唐派的相异,不可混为一谈。

政治才能

冯延巳的人品,颇受非议,常常被政敌指责为“奸佞险诈”,“谄媚险诈”。他与魏岑、陈觉、查文徽、冯延鲁五人被称为“五鬼”。政敌的攻击,难免言过其实,但冯延巳一再被人指责,似乎也不是毫无根据。冯延巳的政治见解和政治才干确属平庸。比如他曾说:“先主李昪丧师数千人,就吃不下饭,叹息十天半月,一个地道的田舍翁,怎能成就天下的大事。当今主上,数万军队在外打仗,也不放在心上,照样不停地宴乐击鞠,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主。”这番话,足见冯延巳政治上的平庸荒唐。

艺术造诣

跟李璟、李煜一样,冯延巳也多才多艺,这也是李璟信任他的重要原因。他的才艺文章,连政敌也很佩服。《钓矶立谈》记载孙晟曾经当面指责冯延巳:“君常轻我,我知之矣。文章不如君也,技艺不如君也,诙谐不如君也。”陆游《南唐书·冯延巳传》记载孙晟的话是:“鸿笔藻丽,十生不及君;诙谐歌酒,百生不及君;谄媚险诈,累劫不及君。”两处记载,文字虽不一样,但意思相同。看来冯延巳为人确实多才艺,善文章,诙谐幽默。又据《钓矶立谈》记载,冯延巳特别能言善辩。他“辩说纵横,如倾悬河暴雨,听之不觉膝席而屡前,使人忘寝与食”。他又工书法,《佩文斋书画谱》列举南唐十九位书法家的名字,其中就有冯延巳的大名。他的诗也写得工致,但流传下来的仅有一首。不过冯延巳最著名最有成就的,还是词。

冯延巳词的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因循出新。所谓“因循”,是说他的词继承花间词的传统,创作目的还是“娱宾遣兴”,题材内容上也没有超越“花间词”的相思恨别、男欢女爱、伤春悲秋的范围。所谓“出新”,是说他的词在继承花间词传统的基础上,又有突破和创新。

如冯延巳在表现爱情相思苦闷的同时,还渗透着一种时间意识和生命忧患意识。他在词中时常感叹人生短暂、生命有限、时光易逝。表现人生短暂的生命忧患意识,成为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但在词中,是冯延巳第一次在词中表现这种生命的忧患。人生本来就短暂,因此希望在有限的人生中充分享受爱情的幸福,在短暂的青春期及时享受爱情的欢乐,可偏偏“别离多,欢会少”。爱情失落的苦闷中又包含着一层生命短暂的忧患,这既强化了爱情失落的苦闷,也表现出了人生的悲剧,从而丰富了词作的思想内涵,提升了词的思想境界。

冯词写愁的最大特点,是忧愁的不确定性和朦胧性。他词中的忧愁,具有一种超越时空和具体情事的特质,写来迷茫朦胧,含而不露。冯词中的忧愁“闲情”,常常很难确指是什么性质的忧愁,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苦闷。比如前面例举过的《鹊踏枝》中的“闲情”,就很难说清是一种什么样的情,一种什么样的愁。他只是把这种闲情闲愁表现得深沉而持久,想抛掷也抛掷不了,挣扎也挣扎不脱,像孙悟空的紧箍咒,始终缠绕在心头。他的几首《采桑子》词,这个特点最为突出。作者所要表现的就是人生中常有的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忧愁苦闷,抑郁不欢;一种可能已经存在又似乎是即将来临的人生忧患。冯词忧患苦闷的内涵性质,是无法确指的,无法界定的,从而留给读者更大的自由创造联想的空间,有着更大的艺术张力。读冯词,也会被感动,但需要联想,需要深层的思考。

在艺术上,冯延巳词也有特色。一是空间境界比较阔大,常以大境写柔情,如“将远恨,上高楼。寒江天外流”;“楼上春山寒四面”等。阔大无限的空间境界,表现出愁思的深重。二是善于用层层递进的抒情手法,把苦闷相思表现得一层深似一层。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层深”之法,最典型的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他词作也屡用此法。三是在情景的配置上,善于用逆向配置法。词中写情,最常见的是情与景交融互写,但情与景交融配置的方式有同向配置和逆向配置两种。所谓同向配置,是客观景物蕴含的情感指向与主观情感的性质相同,逆向配置是客观景物的情感指向与主观情感性质正好相反。冯延巳词中,常常喜欢用明媚灿烂的春景来写悲哀的情绪。情景的逆向配置,加倍写出了主人公的愁情。面对欢乐之景,尚且苦闷,如果是悲哀之景,其忧愁苦闷更可想而知。

猜你喜欢的冯延巳古诗词 更多冯延巳的诗词>

  • 抛球乐

    [唐代] 冯延巳

    酒罢歌馀兴未阑,小桥清水共盘桓。波摇梅蕊伤心白,
    风入罗衣贴体寒。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
    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谷莺语软花边过,
    水调声长醉里听。款举金觥劝,谁是当筵最有情?
    梅落新春入后庭,眼前风物可无情?曲池波晚冰还合,
    芳草迎船绿未成。且上高楼望,相共凭阑看月生。
    霜积秋山万树红,倚岩楼上挂朱栊。白云天远重重恨,
    黄叶烟深淅淅风。仿佛梁州曲,吹在谁家玉笛中。
    尽日登高兴未残,红楼人散独盘桓。一钩冷雾悬珠箔,
    满面西风凭玉阑。归去须沉醉,小院新池月乍寒。
    坐对高楼千万山,雁飞秋色满阑干。烧残红烛暮云合,
    飘尽碧梧金井寒。咫尺人千里,犹忆笙歌昨夜欢。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临江仙

    [唐代] 冯延巳

    冷红飘起桃花片,青春意绪阑珊。高楼帘幕卷轻寒。
    酒馀人散,独自倚阑干¤
    夕阳千里连芳草,风光愁杀王孙。徘徊飞尽碧天云。
    凤城何处,明月照黄昏。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寿山曲

    [唐代] 冯延巳

    铜壶滴漏初尽,高閤鸡鸣半空。催启五门金锁,
    犹垂三殿帘栊。阶前御柳摇绿,仗下宫花散红。
    鸳瓦数行晓日,鸾旗百尺春风。侍臣舞蹈重拜,
    圣寿南山永同。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上行杯(与本调不同)

    [唐代] 冯延巳

    落梅暑雨消残粉,云重烟深寒食近。罗幕遮香,
    柳外秋千出画墙¤
    春山颠倒钗横凤,飞絮入帘春睡重。梦里佳期,
    只许庭花与月知。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酒泉子

    [唐代] 冯延巳

    庭下花飞。月照妆楼春事晚,珠帘风,兰烛烬,怨空闺¤
    迢迢何处寄相思。玉箸零零肠断,屏帏深,更漏永,
    梦魂迷。
    芳草长川。柳映危桥桥下路,归鸿飞,行人去,碧山边¤
    风微烟淡雨萧然。隔岸马嘶何处?九回肠,双脸泪,
    夕阳天。
    春色融融。飞燕乍来莺未语,小桃寒,垂柳晚,玉楼空¤
    天长烟远恨重重。消息燕鸿归去,枕前灯,窗外月,
    闭朱笼。
    深院空帏。廊下风帘惊宿燕,香印灰,兰烛灺,觉来时¤
    月明人自捣寒衣。刚爱无端惆怅,阶前行,阑外立,
    欲鸡啼。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浣溪沙·春到青门柳色黄

    [五代] 冯延巳

    春到青门柳色黄,一梢红杏出低墙,莺窗人起未梳妆。
    绣帐已阑离别梦,玉炉空袅寂寥香。闺中红日奈何长。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如梦令

    [唐代] 冯延巳

    尘拂玉台鸾镜,凤髻不堪重整。绡帐泣流苏,
    愁掩玉屏人静。多病,多病,自是行云无定。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长相思

    [唐代] 冯延巳

    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闲庭花影移¤
    忆归期,数归期。梦见虽多相见稀,相逢知几时。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虞美人

    [唐代] 冯延巳

    玉钩鸾柱调鹦鹉,宛转留春语。云屏冷落画堂空,
    薄晚春寒、无奈落花风¤
    搴帘燕子低飞去,拂镜尘莺舞。不知今夜月眉弯,
    谁佩同心双结、倚阑干。
    春风拂拂横秋水,掩映遥相对。只知长作碧窗期,
    谁信东风、吹散彩云飞¤
    银屏梦与飞鸾远,只有珠帘卷。杨花零落月溶溶,
    尘掩玉筝弦柱、画堂空。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清平乐

    [唐代] 冯延巳

    深冬寒月,庭户凝霜雪。风雁过时魂断绝,塞管数声呜咽¤
    披衣独立披香,流苏乱结愁肠。往事总堪惆怅,
    前欢休更思量。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
    罗衣特地春寒。
    西园春早,夹径抽新草。冰散漪澜生碧沼,寒在梅花先老¤
    与君同饮金杯,饮馀相取徘徊。次第小桃将发,
    轩车莫厌频来。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冯延巳的诗词更多冯延巳诗词 >

  1. 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
  2. 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3.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4.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5. 浣溪沙·春到青门柳色黄
  6.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7. 菩萨蛮·回廊远砌生秋草
  8. 长命女·春日宴
  9.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10. 谒金门·风乍起

诗人 更多诗人 >

  1. 白居易的画像
    白居易
  2. 杜甫的画像
    杜甫
  3. 李白的画像
    李白
  4. 齐己的画像
    齐己
  5. 刘禹锡的画像
    刘禹锡
  6. 李商隐的画像
    李商隐
  7. 元稹的画像
    元稹
  8. 辛弃疾的画像
    辛弃疾
  9. 韦应物的画像
    韦应物
  10. 贯休的画像
    贯休
  11. 皎然的画像
    皎然
  12. 陆龟蒙的画像
    陆龟蒙
  13. 刘长卿的画像
    刘长卿
  14. 许浑的画像
    许浑
  15. 张祜的画像
    张祜
  16. 岑参的画像
    岑参
  17. 杜牧的画像
    杜牧
  18. 姚合的画像
    姚合
  19. 罗隐的画像
    罗隐
  20. 王建的画像
    王建
  21. 张籍的画像
    张籍
  22. 杜荀鹤的画像
    杜荀鹤
  23. 孟郊的画像
    孟郊
  24. 苏轼的画像
    苏轼

朝代 更多诗词 >

  1. 春秋
  2. 战国
  3. 先秦
  4. 两汉
  5. 魏晋
  6. 南北朝
  7. 隋代
  8. 唐代
  9. 五代
  10. 宋代
  11. 元代
  12. 明代
  13. 清代
  14. 近代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1. 采薇(节选)
  2.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3. 苏幕遮·燎沉香
  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1.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2. 苏幕遮·燎沉香
  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 西河·和王潜斋韵
  5. 忆江南·江南好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1. 陋室铭
  2. 小儿不畏虎
  3. 离骚
  4. 前赤壁赋
  5. 兰亭集序 / 兰亭序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1.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杜甫《端午日赐衣》
  2.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 赋得暮雨送李曹》
  3. 微晕娇花湿欲流,簟纹灯影一生愁。—— 纳兰性德《浣溪沙·咏五更和湘真韵》
  4.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5. 鸿羽难凭芳信短,长安犹近归期远。—— 卢祖皋《倦寻芳·香泥垒燕》
  6.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 王恽《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7.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8. 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 文天祥《满江红·代王夫人作》
  9. 雁字无多,写得相思几许。—— 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
  10.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欧阳修《画眉鸟》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1. 写景
  2. 抒情
  3. 咏物
  4. 婉约
  5. 写人
  6. 抒怀
  7. 送别
  8. 生活
  9. 思念
  10. 写花
  11. 梅花
  12. 菊花
  13. 荷花
  14. 桃花
  15. 桂花
  16. 梨花
  17. 杏花
  18. 莲花
  19. 惜花
  20. 赏花
  21. 春天
  22. 夏天
  23. 秋天
  24. 冬天
  25. 节日
  26. 春节
  27. 元宵节
  28. 寒食节
  29. 清明节
  30. 端午节
  31. 七夕节
  32. 中秋节
  33. 重阳节
  34. 离别
  35. 爱情
  36. 女子
  37. 思乡
  38. 相思
  39. 怀古
  40. 怀人
  41. 爱国
  42. 友情
  43. 讽刺
  44. 赞美
  45. 边塞
  46. 哲理
  47. 叙事
  48. 组诗
  49. 闺怨
  50. 感伤
  51. 孤独
  52. 故事
  53. 豪放
  54. 忧国忧民
  55. 山水
  56. 感慨
  57. 战争
  58. 写雨
  59. 感叹
  60. 怀念
  61. 友人
  62. 柳树
  63. 议论
  64. 田园
  65. 赞颂
  66. 写雪
  67. 妇女
  68. 伤怀
  69. 写山
  70. 月亮
  71. 励志
  72. 寓理
  73. 饮酒
  74. 人生
  75. 羁旅
  76. 写鸟
  77. 追忆
  78. 咏史
  79. 悼亡
  80. 怀才不遇
  81. 伤春
  82. 惜春
  83. 写水
  84. 寓言
  85. 音乐
  86. 地名
  87. 惜别
  88. 宴会
  89. 赠别
  90. 同情
  91. 写风
  92. 寓人
  93. 回忆
  94. 农民
  95. 典故
  96. 宫怨
  97. 言志
  98. 隐居
  99. 西湖
  100. 宴饮
  101. 评论壮志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