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②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②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译文
花前没有了她的陪伴,独自在花间徘徊,看繁花似锦,芳草天涯,一株株、一簇簇,都有他寻找的往昔旧梦,触目悲凉。虽是春光美景,却是欢乐难再,既使笙歌入耳,婉转悠扬,也只能唤起他对爱侣的追忆,从而更添感伤惆怅。转眼望去,林间彩蝶对对,帘间飞燕双双,皆在快乐嘻逐,恩爱相偕。不思量、难思量,抬头望天边,还是夕阳西沉、残阳如血。血色勾勒了天边的绿树,涂抹了林中的青苔,也笼罩了他的心,明丽而惨烈。
注释
①纵有:纵使有。②笙歌:笙代指各种乐器;笙歌即指各种乐器演奏声和歌声。
③忍:作“怎忍”解。
赏析
上片写“失却游春侣”、 “独自寻芳”之悲。“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花前月下”,原为游春男女的聚会之地;而偏偏在这游乐之处,失却了游春之侣;花前诚然可乐,但独自一人,徘徊觅侣,则触景生情,适足添愁,甚而至于举目四顾,一片凄凉,大好春光,亦黯然失色。
“纵有笙亦断肠。”笙歌在游乐时最受欢迎,但无人相伴,则笙歌之声,适足令人生悲。“纵有”两字,从反面衬托失去之痛:笙歌散尽,固然使人因孤寂而断肠,但他却感到即使笙歌满耳,也仍然是愁肠欲断。
下片写因见蝶燕双双,兴起孤独之感。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自己失却游春之侣而影单形只,但闲步四望,只见彩蝶双双,飞舞林间;蒸儿对对,出入帘幕。
“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彩蝶、燕儿都成双做对,使他怎能再耐得住自己的孤独之感!“绿树青苔半夕阳”一句,以景结情,夕阳斜照在绿树青苔之上的静景,正与上片的“满目悲凉”之句相拍合。
拓展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的拓展暂无
搜 索
冯延巳的诗词更多冯延巳诗词 >
- 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
- 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 浣溪沙·春到青门柳色黄
-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 菩萨蛮·回廊远砌生秋草
- 长命女·春日宴
-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 谒金门·风乍起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
-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 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司马光《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 吴台直下,缃梅无限,未放野桥香度。—— 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周邦彦《兰陵王·柳》
- 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 李白《发白马》
-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杜荀鹤《送人游吴》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