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诗词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全部诗人 > 刘向

今日一文 古诗词 两汉-刘向的画像

刘向 [两汉]

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祖籍沛郡(今属江苏徐州)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介绍

生平

刘向,祖籍沛丰邑人。元延二年任辇郎建平四年任谏大夫甘露三年任郎中给事黄门甘露三年任散骑谏大夫给事中,后因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免为庶人初元元年任宗正,受命典校古籍初元二年任中郎建始元年任中郎建始元年任光禄大夫

阳朔二年任中垒校尉,致终,典校工作由其子刘歆续成

主要著作

新序

刘向编撰的一部以讽谏为政治目的的历史故事类编,采集舜、禹以至汉代史实,分类编撰而成的一部书,原书三十卷,今存十卷,由北宋曾巩校订,记载了相传是宋玉对楚王问的话,列举了楚国流行歌曲《下里巴人》、《阳阿》、《薤露》等,说是“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说苑

又名《新苑》,共二十卷,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按类编辑了先秦至西汉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并夹有作者的议论,借题发挥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带有一定的哲理性。

列女传

《列女传》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妇女行为的书,也有观点认为该书是一部妇女史。作者是西汉的儒家学者刘向,不过也有人认为该书不是刘向所做,因此,现代流行的有的版本作者一处会标注佚名。也有人为认为,现代流传的版本是后人在刘向所做版本之上又增加若干篇得来的。

别录

书目名。中国第一部有书名,有解题的综合性的分类目录书。二十卷。西汉刘向撰。汉成帝时,刘向受命参与校理宫廷藏书,校完书后写一篇简明的内容提要,后汇编成《别录》。著录图书六百零三家,计一万三千二百一十九卷,分为六大部类、三十八种,每类之前有类序,每部之后有部序,叙录内容包括:书目篇名,校勘经过,著者生平思想,书名含义,著书原委,书的性质,评论思想,史实,是非,剖析学术源流和书的价值。部序之前、类目之后皆有统计,全书最后还有总计。其子刘歆据此序录删繁就简,编成《七略》。《别录》唐代已佚,今据《汉书·艺文志》可考见其梗概。

主要成就

刘向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

汉成帝河平三年秋八月,鉴于秘府之书颇有散亡,诏使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刘向领导校勘、整理采访来的书籍。他负责校经传、诸子、诗赋;任宏校兵书;尹咸校术数;李柱国校方技。在三阁校书19年,把数十年间堆积如山的宫廷藏书重加整理。每校完一书,乃条贯篇目,撮其旨意,编成当时国家藏书总目——《别录》,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图书目录工作的先例。方法为:广罗遗本,较之异同,除去重复,条别篇章,定著目次,然后再写定正本,撰写叙录。叙录的内容有:叙撰人之生平,辨书籍之真伪,剖学术之源流。《别录》记录了上古至西汉的文化典籍,为古代文化史之精华,对后世目录学、分类学有极深远的影响。该书已佚,今从《七略》可窥一斑。

学术观点

提倡诸子学说刘向、刘歆父子是在儒学作为经学而一统天下之后,又重新研究和整理诸子百家的著作与学说并强调从中吸取思想营养以改善儒学的重要人物。刘向在对《管子》、《晏子》、《韩非子》、《列子》、《邓析》、《关尹子》、《子华子》以及《战国策》等著作进行了系统整理的基础上,认为它们皆有符合儒家经义的地方。例如,刘向说:《管子》书,务富国安民,道约言要,可以晓合经义。①荀卿之书,其陈王道甚易行,其书比于传记,可以为法②。至于道家,刘向则认为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治身接物,务崇不兢,合于六经③。除此之外,刘向还在《说苑》、《新序》中直接采用并假借诸子之口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见解,实际上这也是对诸子学的一种肯定。刘歆继承父业,他在《七略》中把儒家和诸子各家并列为十家,并认为各家可以互相补充: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不仅如此,刘歆还特别强调从诸子各家中汲取思想营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兼采各家之长,方能通万方之略.正如《易》中所说: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如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既然诸子各家皆为六经之支与流裔,那么在当时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的情况下,彼九家者,不犹愈于野乎·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①这就是说,在刘歆看来,只有恢复诸子学的思想传统,才能在吸收各家思想长处的基础上,使儒学由僵化的经学、世俗的神学变为真正能够治国安民的经世致用之学。刘向、刘歆父子在当时经学独尊的情况下,大力倡导研究诸子之学,对削弱官方学术思想的统治、解放思想是有积极意义的。

刘向早年得《枕中鸿宝苑秘书》,“书中言神仙使鬼物为金之术及邹衍重道延命方”,深受神秘思想的影响。继又参与石渠阁的五经讲论,濡染于今文经学活动。他后来论历代兴革、国政得失,就拿出了今文学者的派头,以阴阳五行、天人感应作为论证的依据。元帝时,他上封事,论舜及文武周公时的祥瑞和幽厉以后春秋时期的灾异而归结于“灾异未有稠如今者也”。上文引成帝时上封事,论宗周以来大臣操持国柄之危国,借“王氏外祖坟墓在济南者,其梓柱生枝叶、扶疏上出屋”之异,申言“事势不两大,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这表明刘向的历史观是神学的历史观。他这种思想反映了西汉晚年大权旁落、皇族失势的悲观情绪。

神学观点《汉书·五行志》保存了刘向《洪范五行传论》约一百五十二条。其中论灾异跟后、妃、君夫人及外戚间的关系的约三十一条,论灾异跟君主失势、国家败亡间关系的约三十九条。这不只是刘向政治立场在学术上的反映,这并且是有意地利用阴阳五行学说作政治斗争的工具。《汉书·五行志》也保存了刘歆论《洪范五行传》的材料,约七十三条,尽管论述的对象基本上都在刘向曾经论述的范围内但没有一条的具体论述是跟刘向相同的。这也由于刘歆的政治态度跟父亲不同,在学术上就也有不同的反映。刘氏父子学术见解的不同,是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反映。刘向虽相信“天命所授者博,非独一姓”,“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但认为“明者起福于无形,销患于未然”,可以“刘氏长安,不失社稷”。这就等于说天命还是可以人力为转移,或至少可以多延一些时期。在刘歆的遗文里,就看不到这样的说法了。依《汉书·律历志》所保存下来《三统历谱》的材料来看,历代的兴衰是按着五行相生的顺序进行的。按照这样的顺序,王莽以土德继汉的火德,就应该是当然的。王莽在死到临头时就还这样说:“天生德于予,汉兵有如予何!”

当刘向校订皇家藏书的时候,却很少运用这种神学历史观,而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态度。

介绍

刘向是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历经宣帝、元帝、成帝朝历任散骑谏大夫、散骑宗正、光禄大夫等职。宣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后因屡次上书称引灾异,弹劾宦官外戚专权,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因反对恭、显下狱,被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故又世称刘中垒。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治《春秋谷梁传》。据《汉书·艺文志》载,刘向有辞赋33篇,今仅存《九叹》一篇。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楚辞》是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

猜你喜欢的刘向古诗词 更多刘向的诗词>

  • 叶公好龙

    [两汉] 刘向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文侯与虞人期猎

    [两汉] 刘向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晏子使楚

    [两汉] 刘向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予?”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三人成虎

    [两汉] 刘向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画蛇添足

    [两汉] 刘向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触龙说赵太后

    [先秦] 刘向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鹬蚌相争

    [两汉] 刘向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枭逢鸠 / 枭将东徙

    [两汉] 刘向

    鸠曰:“子将安之?”
    枭曰:“我将东徙。”
    鸠曰:“何故?”
    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司马错论伐蜀

    [两汉] 刘向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九叹

    [两汉] 刘向

    逢纷
      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齐名字于天地兮,并光明于列星。
      吸精粹而吐氛浊兮,横邪世而不取容。
      行叩诚而不阿兮,遂见排而逢谗。
      后听虚而黜实兮,不吾理而顺情。
      肠愤悁而含怒兮,志迁蹇而左倾。
      心戃慌其不我与兮,躬速速其不吾亲。
      辞灵修而陨志兮,吟泽畔之江滨。
      椒桂罗以颠覆兮,有竭信而归诚。
      谗夫蔼蔼而漫著兮,曷其不舒予情?
      始结言于庙堂兮,信中涂而叛之。
      怀兰蕙与衡芷兮,行中野而散之。
      声哀哀而怀高丘兮,心愁愁而思旧邦。
      愿承闲而自恃兮,径淫曀而道壅。
      颜霉黧以沮败兮,精越裂而衰耄。
      裳襜襜而含风兮,衣纳纳而掩露。
      赴江湘之湍流兮,顺波凑而下降。
      徐徘徊于山阿兮,飘风来之洶洶。
      驰余车兮玄石,步余马兮洞庭。
      平明发兮苍梧,夕投宿兮石城。
      芙蓉盖而菱华车兮,紫贝阙而玉堂。
      薜荔饰而陆离荐兮,鱼鳞衣而白蜺裳。
      登逢龙而下陨兮,违故都之漫漫。
      思南郢之旧俗兮,肠一夕而九运。
      扬流波之潢潢兮,体溶溶而东回。
      心怊怅以永思兮,意晻晻而日颓。
      白露纷以涂涂兮,秋风浏以萧萧。
      身永流而不还兮,魂长逝而常愁。
      叹曰:
      譬彼流水纷扬磕兮,波逢汹涌濆壅滂兮。
      揄扬涤荡飘流陨往触崟石兮,
      龙卬脟圈缭戾宛转阻相薄兮,
      遭纷逢凶蹇离尤兮,垂文扬采遗将来兮。
    离世
      灵怀其不吾知兮,灵怀其不吾闻。
      就灵怀之皇祖兮,愬灵怀之鬼神。
      灵怀曾不吾与兮,即听夫人之谀辞。
      余辞上参于天坠兮,旁引之于四时。
      指日月使延照兮,抚招摇以质正。
      立师旷俾端辞兮,命咎繇使并听。
      兆出名曰正则兮,卦发字曰灵均。
      余幼既有此鸿节兮,长愈固而弥纯。
      不从俗而诐行兮,直躬指而信志。
      不枉绳以追曲兮,屈情素以从事。
      端余行其如玉兮,述皇舆之踵迹。
      群阿容以晦光兮,皇舆覆以幽辟。
      舆中涂以回畔兮,驷马惊而横奔。
      执组者不能制兮,必折轭而摧辕。
      断镳衔以驰骛兮,暮去次而敢止。
      路荡荡其无人兮,遂不禦乎千里。
      身衡陷而下沉兮,不可获而复登。
      不顾身之卑贱兮,惜皇舆之不兴。
      出国门而端指兮,冀壹寤而锡还。
      哀仆夫之坎毒兮,屡离忧而逢患。
      九年之中不吾反兮,思彭咸之水游。
      惜师延之浮渚兮,赴汨罗之长流。
      遵江曲之逶移兮,触石碕而衡游。
      波澧澧而扬浇兮,顺长濑之浊流。
      凌黄沱而下低兮,思还流而复反。
      玄舆驰而并集兮,身容与而日远。
      棹舟杭以横濿兮,济湘流而南极。
      立江界而长吟兮,愁哀哀而累息。
      情慌忽以忘归兮,神浮游以高历。
      心蛩蛩而怀顾兮,魂眷眷而独逝。
      叹曰:
      余思旧邦心依违兮,
      日暮黄昏羌幽悲兮,
      去郢东迁余谁慕兮,
      谗夫党旅其以兹故兮,
      河水淫淫情所愿兮,
      顾瞻郢路终不返兮。
    怨思
      惟郁郁之忧毒兮,志坎壈而不违。
      身憔悴而考旦兮,日黄昏而长悲。
      闵空宇之孤子兮,哀枯杨之冤雏。
      孤雌吟于高墉兮,鸣鸠栖于桑榆。
      玄蝯失于潜林兮,独偏弃而远放。
      征夫劳于周行兮,处妇愤而长望。
      申诚信而罔违兮,情素洁于纽帛。
      光明齐于日月兮,文采耀燿于玉石。
      伤压次而不发兮,思沉抑而不扬。
      芳懿懿而终败兮,名靡散而不彰。
      背玉门以奔骛兮,蹇离尤而干诟。
      若龙逢之沉首兮,王子比干之逢醢。
      念社稷之几危兮,反为雠而见怨。
      思国家之离沮兮,躬获愆而结难。
      若青蝇之伪质兮,晋骊姬之反情。
      恐登阶之逢殆兮,故退伏于末庭。
      孽臣之号咷兮,本朝芜而不治。
      犯颜色而触谏兮,反蒙辜而被疑。
      菀蘼芜与菌若兮,渐藁本于洿渎。
      淹芳芷于腐井兮,弃鸡骇于筐簏。
      执棠谿以刜蓬兮,秉干将以割肉。
      筐泽泻以豹鞟兮,破荆和以继筑。
      时溷浊犹未清兮,世殽乱犹未察。
      欲容与以俟时兮,惧年岁之既晏。
      顾屈节以从流兮,心巩巩而不夷。
      宁浮沅而驰骋兮,下江湘以邅回。
      叹曰:
      山中槛槛余伤怀兮,征夫皇皇其孰依兮,
      经营原野杳冥冥兮,乘骐骋骥舒吾情兮,
      归骸旧邦莫谁语兮,长辞远逝乘湘去兮。
    远逝
      志隐隐而郁怫兮,愁独哀而冤结。
      肠纷纭以缭转兮,涕渐渐其若屑。
      情慨慨而长怀兮,信上皇而质正。
      合五岳与八灵兮,讯九鬿与六神。
      指列宿以白情兮,诉五帝以置辞。
      北斗为我折中兮,太一为余听之。
      云服阴阳之正道兮,御后土之中和。
      佩苍龙之蚴虬兮,带隐虹之逶蛇。
      曳彗星之皓旰兮,抚朱爵与鵔鸃。
      游清灵之飒戾兮,服云衣之披披。
      杖玉策与朱旗兮,垂明月之玄珠。
      举霓旌之墆翳兮,建黄纁之总旄。
      躬纯粹而罔愆兮,承皇考之妙仪。
      惜往事之不合兮,横汨罗而下沥。
      乘隆波而南渡兮,逐江湘之顺流。
      赴阳侯之潢洋兮,下石濑而登洲。
      陆魁堆以蔽视兮,云冥冥而闇前。
      山峻高以无垠兮,遂曾闳而迫身。
      雪雰雰而薄木兮,云霏霏而陨集。
      阜隘狭而幽险兮,石嵾嵯以翳日。
      悲故乡而发忿兮,去余邦之弥久。
      背龙门而入河兮,登大坟而望夏首。
      横舟航而济湘兮,耳聊啾而戃慌。
      波淫淫而周流兮,鸿溶溢而滔荡。
      路曼曼其无端兮,周容容而无识。
      引日月以指极兮,少须臾而释思。
      水波远以冥冥兮,眇不睹其东西。
      顺风波以南北兮,雾宵晦以纷纷。
      日杳杳以西颓兮,路长远而窘迫。
      欲酌醴以娱忧兮,蹇骚骚而不释。
      叹曰:
      飘风蓬龙埃坲々兮,草木摇落时槁悴兮,
      遭倾遇祸不可救兮,长吟永欷涕究究兮,
      舒情陈诗冀以自免兮,颓流下陨身日远兮。
    惜贤
      览屈氏之离骚兮,心哀哀而怫郁。
      声嗷嗷以寂寥兮,顾仆夫之憔悴。
      拨谄谀而匡邪兮,切淟涊之流俗。
      荡渨涹之奸咎兮,夷蠢蠢之溷浊。
      怀芬香而挟蕙兮,佩江蓠之婓婓。
      握申椒与杜若兮,冠浮云之峨峨。
      登长陵而四望兮,览芷圃之蠡蠡。
      游兰皋与蕙林兮,睨玉石之嵾嵯。
      扬精华以炫燿兮,芳郁渥而纯美。
      结桂树之旖旎兮,纫荃蕙与辛夷。
      芳若兹而不御兮,捐林薄而菀死。
      驱子侨之奔走兮,申徒狄之赴渊。
      若由夷之纯美兮,介子推之隐山。
      晋申生之离殃兮,荆和氏之泣血。
      吴申胥之抉眼兮,王子比干之横废。
      欲卑身而下体兮,心隐恻而不置。
      方圜殊而不合兮,钩绳用而异态。
      欲俟时于须臾兮,日阴曀其将暮。
      时迟迟其日进兮,年忽忽而日度。
      妄周容而入世兮,内距闭而不开。
      俟时风之清激兮,愈氛雾其如塺。
      进雄鸠之耿耿兮,谗介介而蔽之。
      默顺风以偃仰兮,尚由由而进之。
      心懭悢以冤结兮,情舛错以曼忧。
      搴薜荔于山野兮,采撚支于中洲。
      望高丘而叹涕兮,悲吸吸而长怀。
      孰契契而委栋兮,日晻晻而下颓。
      叹曰:
      江湘油油长流汩兮,挑揄扬汰荡迅疾兮。
      忧心展转愁怫郁兮,冤结未舒长隐忿兮,
      丁时逢殃可奈何兮,劳心悁悁涕滂沱兮。
    忧苦
      悲余心之悁悁兮,哀故邦之逢殃。
      辞九年而不复兮,独茕茕而南行。
      思余俗之流风兮,心纷错而不受。
      遵野莽以呼风兮,步从容于山廋。
      巡陆夷之曲衍兮,幽空虚以寂寞。
      倚石岩以流涕兮,忧憔悴而无乐。
      登巑岏以长企兮,望南郢而闚之。
      山修远其辽辽兮,涂漫漫其无时。
      听玄鹤之晨鸣兮,于高冈之峨峨。
      独愤积而哀娱兮,翔江洲而安歌。
      三鸟飞以自南兮,览其志而欲北。
      原寄言于三鸟兮,去飘疾而不可得。
      欲迁志而改操兮,心纷结其未离。
      外彷徨而游览兮,内恻隐而含哀。
      聊须臾以时忘兮,心渐渐其烦错。
      原假簧以舒忧兮,志纡郁其难释。
      叹《离骚》以扬意兮,犹未殫于《九章》。
      长嘘吸以于悒兮,涕横集而成行。
      伤明珠之赴泥兮,鱼眼玑之坚藏。
      同驽骡与乘駔兮,杂斑駮与阘茸。
      葛藟虆于桂树兮,鸱鸮集于木兰。
      偓促谈于廊庙兮,律魁放乎山间。
      恶虞氏之箫《韶》兮,好遗风之《激楚》。
      潜周鼎于江淮兮,爨土鬵于中宇。
      且人心之持旧兮,而不可保长。
      邅彼南道兮,征夫宵行。
      思念郢路兮,还顾睠睠。
      涕流交集兮,泣下涟涟。
      叹曰:
      登山长望中心悲兮,菀彼青青泣如颓兮,
      留思北顾涕渐渐兮,折锐摧矜凝氾滥兮,
      念我茕茕魂谁求兮,仆夫慌悴散若流兮。
    愍命
      昔皇考之嘉志兮,喜登能而亮贤。
      情纯洁而罔薉兮,姿盛质而无愆。
      放佞人与谄谀兮,斥谗夫与便嬖。
      亲忠正之悃诚兮,招贞良与明智。
      心溶溶其不可量兮,情澹澹其若渊。
      回邪辟而不能入兮,诚原藏而不可迁。
      逐下袟于後堂兮,迎虙妃于伊雒。
      刜谗贼于中廇兮,选吕管于榛薄。
      丛林之下无怨士兮,江河之畔无隐夫。
      三苗之徒以放逐兮,伊皋之伦以充庐。
      今反表以为里兮,颠裳以为衣。
      戚宋万于两楹兮,废周邵于遐夷。
      却骐骥以转运兮,腾驴骡以驰逐。
      蔡女黜而出帷兮,戎妇入而綵绣服。
      庆忌囚于阱室兮,陈不占战而赴围。
      破伯牙之号钟兮,挟人筝而弹纬。
      藏瑉石于金匮兮,捐赤瑾于中庭。
      韩信蒙于介胄兮,行夫将而攻城。
      莞芎弃于泽洲兮,瓟瓥蠹于筐簏。
      麒麟奔于九皋兮,熊罴群而逸囿。
      折芳枝与琼华兮,树枳棘与薪柴。
      掘荃蕙与射干兮,耘藜藿与蘘荷。
      惜今世其何殊兮,远近思而不同。
      或沉沦其无所达兮,或清激其无所通。
      哀余生之不当兮,独蒙毒而逢尤。
      虽謇謇以申志兮,君乖差而屏之。
      诚惜芳之菲菲兮,反以兹为腐也。
      怀椒聊之蔎蔎兮,乃逢纷以罹诟也。
      叹曰:
      嘉皇既殁终不返兮,山中幽险郢路远兮。
      谗人諓諓孰可愬兮,征夫罔极谁可语兮。
      行吟累欷声喟喟兮,怀忧含戚何侘傺兮。
    思古
      冥冥深林兮,树木郁郁。
      山参差以崭岩兮,阜杳杳以蔽日。
      悲余心之悁悁兮,目眇眇而遗泣。
      风骚屑以摇木兮,云吸吸以湫戾。
      悲余生之无欢兮,愁倥傯于山陆。
      旦徘徊于长阪兮,夕彷徨而独宿。
      发披披以鬤鬤兮,躬劬劳而瘏悴。
      魂俇俇而南行兮,泣霑襟而濡袂。
      心婵媛而无告兮,口噤闭而不言。
      违郢都之旧闾兮,回湘、沅而远迁。
      念余邦之横陷兮,宗鬼神之无次。
      闵先嗣之中绝兮,心惶惑而自悲。
      聊浮游于山陿兮,步周流于江畔。
      临深水而长啸兮,且倘佯而氾观。
      兴离骚之微文兮,冀灵修之壹悟。
      还余车于南郢兮,复往轨于初古。
      道修远其难迁兮,伤余心之不能已。
      背三五之典刑兮,绝洪范之辟纪。
      播规矩以背度兮,错权衡而任意。
      操绳墨而放弃兮,倾容幸而侍侧。
      甘棠枯于丰草兮,藜棘树于中庭。
      西施斥于北宫兮,仳倠倚于弥楹。
      乌获戚而骖乘兮,燕公操于马圉。
      蒯聩登于清府兮,咎繇弃而在野。
      盖见兹以永叹兮,欲登阶而狐疑。
      乘白水而高骛兮,因徙弛而长词。
      叹曰:
      倘佯垆阪沼水深兮,容与汉渚涕淫淫兮,
      锺牙已死谁为声兮?纤阿不御焉舒情兮,
      曾哀悽欷心离离兮,还顾高丘泣如洒兮。
    远游
      悲余性之不可改兮,屡惩艾而不迻。
      服觉皓以殊俗兮,貌揭揭以巍巍。
      譬若王侨之乘云兮,载赤霄而凌太清。
      欲与天地参寿兮,与日月而比荣。
      登昆仑而北首兮,悉灵圉而来谒。
      选鬼神于太阴兮,登阊阖于玄阙。
      回朕车俾西引兮,褰虹旗于玉门。
      驰六龙于三危兮,朝西灵于九滨。
      结余轸于西山兮,横飞谷以南征。
      绝都广以直指兮,历祝融于硃冥。
      枉玉衡于炎火兮,委两馆于咸唐。
      贯澒濛以东朅兮,维六龙于扶桑。
      周流览于四海兮,志升降以高驰。
      徵九神于回极兮,建虹采以招指。
      驾鸾凤以上游兮,从玄鹤与鹪明。
      孔鸟飞而送迎兮,腾群鹤于瑶光。
      排帝宫与罗囿兮,升县圃以眩灭。
      结琼枝以杂佩兮,立长庚以继日。
      凌惊雷以轶骇电兮,缀鬼谷于北辰。
      鞭风伯使先驱兮,囚灵玄于虞渊。
      遡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于朔方。
      就颛顼而敶辞兮,考玄冥于空桑。
      旋车逝于崇山兮,奏虞舜于苍梧。
      济杨舟于会稽兮,就申胥于五湖。
      见南郢之流风兮,殒余躬于沅湘。
      望旧邦之黯黮兮,时溷浊其犹未央。
      怀兰茝之芬芳兮,妒被离而折之。
      张绛帷以襜襜兮,风邑邑而蔽之。
      日暾暾其西舍兮,阳焱焱而复顾。
      聊假日以须臾兮,何骚骚而自故。
      叹曰:
      譬彼蛟龙乘云浮兮,
      汎淫澒溶纷若雾兮。
      潺湲轇轕雷动电发馺高举兮。
      升虚凌冥沛浊浮清入帝宫兮,
      摇翘奋羽驰风骋雨游无穷兮。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刘向的诗词更多刘向诗词 >

  1. 曾子不受邑
  2. 鹬蚌相争
  3. 孟母三迁
  4. 九叹
  5. 晏子使楚
  6. 触龙说赵太后
  7. 司马错论伐蜀
  8. 文侯与虞人期猎
  9. 三人成虎
  10. 叶公好龙

诗人 更多诗人 >

  1. 白居易的画像
    白居易
  2. 杜甫的画像
    杜甫
  3. 李白的画像
    李白
  4. 齐己的画像
    齐己
  5. 刘禹锡的画像
    刘禹锡
  6. 李商隐的画像
    李商隐
  7. 元稹的画像
    元稹
  8. 辛弃疾的画像
    辛弃疾
  9. 韦应物的画像
    韦应物
  10. 贯休的画像
    贯休
  11. 皎然的画像
    皎然
  12. 陆龟蒙的画像
    陆龟蒙
  13. 刘长卿的画像
    刘长卿
  14. 许浑的画像
    许浑
  15. 张祜的画像
    张祜
  16. 岑参的画像
    岑参
  17. 杜牧的画像
    杜牧
  18. 姚合的画像
    姚合
  19. 罗隐的画像
    罗隐
  20. 王建的画像
    王建
  21. 张籍的画像
    张籍
  22. 杜荀鹤的画像
    杜荀鹤
  23. 孟郊的画像
    孟郊
  24. 苏轼的画像
    苏轼

朝代 更多诗词 >

  1. 春秋
  2. 战国
  3. 先秦
  4. 两汉
  5. 魏晋
  6. 南北朝
  7. 隋代
  8. 唐代
  9. 五代
  10. 宋代
  11. 元代
  12. 明代
  13. 清代
  14. 近代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1. 采薇(节选)
  2.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3. 苏幕遮·燎沉香
  4.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1.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2. 西河·和王潜斋韵
  3. 苏幕遮·燎沉香
  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1. 陋室铭
  2. 小儿不畏虎
  3. 兰亭集序 / 兰亭序
  4. 滕王阁序
  5. 前赤壁赋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1.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2.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宴梅道士山房》
  3. 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 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
  4.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杜甫《春远 / 春运》
  5. 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 王士祯《浣溪沙·红桥》
  6. 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 屈原《招魂》
  7. 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 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8.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9. 君看获稻时,粒粒脂膏香。—— 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10. 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曹组《蓦山溪·梅》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1. 写景
  2. 抒情
  3. 咏物
  4. 婉约
  5. 写人
  6. 抒怀
  7. 送别
  8. 生活
  9. 思念
  10. 写花
  11. 梅花
  12. 菊花
  13. 荷花
  14. 桃花
  15. 桂花
  16. 梨花
  17. 杏花
  18. 莲花
  19. 惜花
  20. 赏花
  21. 春天
  22. 夏天
  23. 秋天
  24. 冬天
  25. 节日
  26. 春节
  27. 元宵节
  28. 寒食节
  29. 清明节
  30. 端午节
  31. 七夕节
  32. 中秋节
  33. 重阳节
  34. 离别
  35. 爱情
  36. 女子
  37. 思乡
  38. 相思
  39. 怀古
  40. 怀人
  41. 爱国
  42. 友情
  43. 讽刺
  44. 赞美
  45. 边塞
  46. 哲理
  47. 叙事
  48. 组诗
  49. 闺怨
  50. 感伤
  51. 孤独
  52. 故事
  53. 豪放
  54. 忧国忧民
  55. 山水
  56. 感慨
  57. 战争
  58. 写雨
  59. 感叹
  60. 怀念
  61. 友人
  62. 柳树
  63. 议论
  64. 田园
  65. 赞颂
  66. 写雪
  67. 妇女
  68. 伤怀
  69. 写山
  70. 月亮
  71. 励志
  72. 寓理
  73. 饮酒
  74. 人生
  75. 羁旅
  76. 写鸟
  77. 追忆
  78. 咏史
  79. 悼亡
  80. 怀才不遇
  81. 伤春
  82. 惜春
  83. 写水
  84. 寓言
  85. 音乐
  86. 地名
  87. 惜别
  88. 宴会
  89. 赠别
  90. 同情
  91. 写风
  92. 寓人
  93. 回忆
  94. 农民
  95. 典故
  96. 宫怨
  97. 言志
  98. 隐居
  99. 西湖
  100. 宴饮
  101. 评论壮志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