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文名著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名著 > 宋史 > 列传·卷九

列传·卷九

  石守信(子保兴 保吉 孙元孙) 王审琦(子承衍 承干 孙克臣等) 高怀德 韩重斌(子崇训 崇业) 张令铎 罗彦瑰 王彦升
  石守信,开封浚仪人。事周祖,得隶帐下。广顺初,累迁亲卫都虞候。从世宗征晋,遇敌高平,力战,迁亲卫左第一军都校。师还,迁铁骑左右都校。从征淮南,为先锋,下六合,入涡口,克扬州,遂领嘉州防御使,充铁骑、控鹤四厢都指挥使。从征关南,为陆路副都部署,以功迁殿前都虞候,转都指挥使、领洪州防御使。恭帝即位,加领义成军节度。
  太祖即位,迁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改领归德军节度。李筠叛,守信与高怀德率前军进讨,破筠众于长平,斩首三千级。又败其众三万于泽州,获伪河阳节度范守图,降太原援军数千,皆杀之。泽、潞平,以功加同平章事。李重进反扬州,以守信为行营都部署兼知扬州行府事。帝亲征至大仪顿,守信驰奏:"城破在朝夕,大驾亲临,一鼓可平。"帝亟赴之,果克其城。建隆二年,移镇郓州,兼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诏赐本州宅一区。
  乾德初,帝因晚朝与守信等饮酒,酒酣,帝曰:"我非尔曹不及此,然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守信等顿首曰:"今天命已定,谁复敢有异心,陛下何为出此言耶?"帝曰:"人孰不欲富贵,一旦有以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守信等谢曰:"臣愚不及此,惟陛下哀矜之。"帝曰:"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守信谢曰:"陛下念及此,所谓生死而肉骨也。"明日,皆称病,乞解兵权,帝从之,皆以散官就第,赏赍甚厚。
  已而,太祖欲使符彦卿管军,赵普屡谏,以为彦卿名位已盛,不可复委以兵权,太祖不从。宣已出,普复怀之,太祖迎谓之曰:"岂非符彦卿事耶?"对曰:"非也。"因奏他事。既罢,乃出彦卿宣进之,太祖曰:"果然,宣何以复在卿所?"普曰:"臣托以处分之语有侏亻离者,复留之。惟陛下深思利害,勿复悔。"太祖曰:"卿苦疑彦卿,何也?朕待彦卿厚,彦卿岂负朕耶。"普对曰:"陛下何以能负周世宗?"太祖默然,事遂中止。
  开宝六年秋,加守信兼侍中。太平兴国初,加兼中书令。二年,拜中书令,行河南尹,充西京留守。三年,加检校太师。四年,从征范阳,督前军失律,责授崇信军节度、兼中书令,俄进封卫国公。七年,徙镇陈州,复守中书令。九年,卒,年五十七,赠尚书令,追封威武郡王,谥武烈。
  宁信累任节镇,专务聚敛,积财钜万。尤信奉释氏,在西京建崇德寺,募民辇瓦木,驱迫甚急,而佣直不给,人多苦之。子保兴、保吉。
  保兴字光裔,本名保正,太祖取兴守之义改之。建隆初,年十四,以荫补供奉官。明年,迁尚食副使。太祖尝召功臣子弟询以时事,保兴年最少,应对明白,太祖奇之,拜如京使。开宝中,领顺州刺史。太宗征河东,为御砦四面都巡检。太平兴国八年,出为高阳关监军。守信卒,起复,领本州团练使。雍熙初,契丹扰边,与戴兴、杨守一并为澶州前军驻泊。
  李继迁入钞,徙银、夏、绥府都巡检使。尝巡按罨子砦,并黑水河,趣谷中,夏人知之,以数千骑据险,渡河求战。保兴所部不满二千人,乃分短兵伏于河浒,俟其半渡,急击之,斩首百余级,追北数十里。优诏褒美。
  共中,知平戎军,徙莫州,俄为西京都巡检使。淳化五年,真拜蕲州团练使,为永兴军钤辖,改夏、绥、麟、府州钤辖。至道二年,徙延州都巡检使兼署州事,改本路副都部署,与范重召等五路讨贼。有岌伽罗腻数族率众来拒,保兴选敢死士数百人衔枚夜击,歼之。自是吴移、越移诸族归降。还,至乌、白池,贼又为方阵来拒。保兴麾众出入阵中,会乘马中流矢,挺身持满,易骑奋呼,且行且斗,凡三日四十二战,贼遂引去。
  咸平二年,知威虏军。会夏人入钞,保兴发官帑钱数万缗分给战士,主者固执不可。保兴曰:"城危如此,安暇中覆,事定,覆而不允,愿以家财偿之。"夏人退,驿置以闻,真宗贷而不问。
  三年,就拜棣州防御使。徙知邢州,改澶州。在郡颇峻刑罚,每捶人,令缓施其杖,移晷方毕。五年,以疾求归京师。未几卒,年五十八。子元孙。
  保兴世豪贵,累财钜万,悉为季弟保从之子所废。
  保吉字祐之,初以荫补天平军衙内都指挥使。开宝四年,召见,赐袭衣、玉带、金鞍勒马。选尚太祖第二女延庆公主,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俄领爱州刺史。太平兴国初,迁本州防御使。五年,坐遣亲吏市竹木秦、陇间,矫制度关,为王仁赡所发,罚一季奉。七年,改朔州观察使。守信卒,起复,为威塞军节度。雍熙三年,出知河阳。四年,召入,复命知大名府兼兵马都部署,连改横海、安国二镇节度。

译文

  石守信,开封浚仪人。奉事周祖,得以隶属周祖帐下。广顺年间(951~953)初期,历次升迁,做到亲卫都虞候之职。跟随周世宗征战晋阳,在高平遇到敌人,奋力拼战,升为亲卫左第一军都校。部队回师,升为铁骑左右都校。又随从皇帝征战淮南,任先锋官,攻拔六合,进入涡口,攻克扬州,于是任嘉州防御使,充任铁骑、控鹤四厢都指挥使。跟随皇帝征战关南,任陆路副都部署,因战功升任殿前都虞候,转任都指挥使、领任洪州防御使。恭帝即位,加任义成军节度使。
  宋太祖即位,升石守信为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改任归德军节度使。李筠叛乱,石守信与高怀德率领前军进击讨伐,在长平大破李筠的军队,斩首三千级。又在泽州打败李筠军三万人,俘获伪河阳节度使范守图,太原援军数千人投降,都被杀掉了。泽、潞二地的平定,石守信因战功加任为同平章事。李重进在扬州反叛,朝廷任石守信为行营都部署兼任知扬州行府事。皇帝亲征到了大仪顿,石守信派人骑马来上奏:“扬州城即将攻破,如果皇帝大驾亲临,可以一鼓攻平。”皇帝急忙到了扬州,果然攻克此城。建隆二年(961),石守信移镇郓州,兼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皇帝诏令赐给他本州住宅一栋。
  乾德初年,皇帝因晚朝与石守信等一起饮酒,酒酣时,皇帝说“:我要是没有你们就不能登上皇位,但我身为天子,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终日不能安然入睡。”石守信等叩头说:“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陛下为什么说出这样的话来呢?”皇帝说:“谁人不想要富贵,一旦有人把黄袍加在你们身上,虽然想不这样,哪里还可能呢?”石守信等拜谢说:“臣愚笨不至于此,希望陛下哀悯我们。”皇帝说“:人生在世好像快马奔驰,不如多积累些金钱,买田地住宅传给子孙,伴随歌儿舞女以享天年。君臣之间没有猜疑间隙,不是很好吗?”石守信谢道:“陛下替臣子们想得周到,真是给死人以生路,使骨骼长肌肉啊!”第二天,都称患病,请求解除兵权,皇帝依从他们的要求,都被授以散官就第闲居,皇帝给他们的赏赐很多。
  后来,宋太祖让符彦卿管理军事,赵普几次进谏,认为符彦卿名望官位已经很盛,不可再授给他兵权,太祖不听。宣诏已经发生,赵普想法又将诏书揣在自己手里,太祖迎上去问赵普说:“难道是为了符彦卿的事吗?”赵普回答说:“不是。”于是就上奏别的事。完后,就拿出宣符彦卿的诏书进呈太祖,太祖说:“果然如此,宣诏为什么在你那里?”赵普说:“臣借口宣诏命令有不当的地方,把它留下来。希望陛下多考虑利害关系,不要再后悔。”太祖说“:你这样深深怀疑符彦卿,为什么呢?朕对待符彦卿很厚道,符彦卿难道会辜负朕吗?”赵普回答说“:陛下为什么能够辜负周世宗?”太祖默默不语,这件事就中止下来。
  开宝六年(973)冬天,加封石守信兼任侍中。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初期,加官兼任中书令。二年(977),正式拜为中书令,代理河南尹,充任西京留守。三年(978),加官检校太师。四年(979),跟随皇帝征战范阳,在前军督战不力,受到指责被任命为崇信军节度使、兼中书令,不久进封为卫国公。七年(982),移驻陈州,又任中书令。九年(984),去世,终年五十七岁,赠尚书令,追封为威武郡王,谥号为武烈。
  王审琦字仲宝,其祖先是辽西人,后来迁家到洛阳。后汉乾..初年,隶属周太祖帐下,禀性纯谨,周太祖很信任他。跟从太祖平定李守贞,因功署任厅直左番副将。广顺年间,历任东西班行首、内殿直都知、铁骑指挥使,跟从周世宗征伐刘崇,拼力死战立下功劳,升任东西班都虞候,改任铁骑都虞候,转任本军右第二军都校。世宗召禁军诸校在苑中宴射,王审琦连连中的,世宗很欣赏他,大加赏赐。不久兼任勤州刺史。
  世宗亲自征伐淮南,舒州坚壁未曾攻下,诏令由郭令图兼任刺史,命王审琦及司超以精骑攻城,一晚上攻了下来,擒获舒州刺史,获得铠仗等军中装备数十万。郭令图入城后,王审琦等人就去救黄州,几天后,郭令图被舒人赶走。王审琦选择轻骑连夜暗中出发,天明时到舒州城下,大败舒人,郭令图得以回到治所。世宗嘉奖他,授任为散员都指挥使。又在紫金山大破唐军,审琦率先登城,中流矢,转任控鹤右厢都校,兼任虔州团练使。世宗围攻濠州,审琦率领敢死队数千人攻拔敌人的水营,夺取月城,濠城于是投降。攻楚州时,任南面巡检,城将被攻陷,审琦料定淮人一定逃遁,设下埋伏等待敌人。不久,城中敌兵果然凿开城南门溃逃,斩敌数千人,俘获五千余人,献给皇帝行营,世宗赐给他玉带、名马、绵彩数百匹。淮南平定后,改任铁骑右厢都校。又跟从皇帝平定瓦桥关,恭帝即位后,升任殿前都虞候、兼任睦州防御使。
  宋初,擢升为殿前都指挥使、兼任泰宁军节度使。跟从皇帝征讨李筠,任御营前洞屋都部署,被飞石击伤,皇帝亲自问伤。泽、潞平定后,改任武成军节度使。李重进叛乱,辅助石守信为前军部署讨伐他。
  建隆二年(961),出京任忠正军节度使。在地方做官八年,为政宽简。辖区内邑令因罪停任他的录事吏,幕僚认为邑令不先征求节度府意见,请求治他的罪。审琦说“: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断县里政事。现在天下平定,我有幸忝任藩镇,而辖区内邑宰能斥去奸狡官吏,实在令人高兴,哪里需要治他的罪呢?”听者叹服。
  开宝二年(969),跟从宋太祖征讨太原,任御营四面都巡检。开宝三年,改为镇守许州,赐给住宅,留在京师。太祖曾经召审琦宴射于禁苑,连连中的,皇上赐给他御马、黄金鞍勒。开宝六年,与高怀德一同加任同平章事。开宝七年,去世,终年五十岁。
  当初,审琦暴病,不能说话,太祖亲自探望,去世后,又到他的宅第,痛哭哀悼他。赐中书令,追封为琅笽郡王,加倍赐钱办丧事。下葬那天,又为他停朝致哀。
  审琦为人厚重有谋略,尤其擅长骑射。镇守寿春时,每年收得的租税,量入为出,从未过分诛求。一向不能饮酒,曾经陪侍皇帝用宴,太祖酒酣后仰天祝道:“酒是天赐美禄;审琦是我的布衣之交。正要与我共享富贵,为什么让他不能饮酒呢?”祝毕,看着审琦说:“上天一定赐给你酒量,试着喝,不要怕。”审琦受令,喝下十杯酒没有事。从此陪宴常常斟满,回到家里就不能喝了,如果勉强喝就会生病。
  儿子有承衍、承絗、承德、承祐、承俊、承偓、承承僎、承僅、承休。承德任西上门合门使、会州刺史,承祐官至如京使,承俊、承..官至内殿崇班,承经官至门合门祗候,承僅官至左神武将军退休,承休官至内殿承制。
  

宋史浏览月榜 宋史全文 >

  1. 列传·卷十三
  2. 志·卷四十六
  3. 列传·卷一百一十九
  4. 本纪·卷二十三
  5. 列传·卷九十五
  6. 列传·卷六十二
  7. 列传·卷一百九十七
  8. 列传·卷八十
  9. 列传·卷二百零九
  10. 志·卷一百零二

宋史最受喜欢章节 宋史全部章节 >

  1. 列传·卷二百五十五
  2. 列传·卷二百五十四
  3. 列传·卷二百五十三
  4. 列传·卷二百五十二
  5. 列传·卷二百五十一
  6. 列传·卷二百五十
  7. 列传·卷二百四十九
  8. 列传·卷二百四十八
  9. 列传·卷二百四十七
  10. 列传·卷二百四十六
  11. 列传·卷二百四十五
  12. 列传·卷二百四十四
  13. 列传·卷二百四十三
  14. 列传·卷二百四十二
  15. 列传·卷二百四十一

猜你喜欢的宋史故事 宋史故事全本 >

为您推荐的小小说 更多小小说 >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