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文名著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名著 > 明史 > 列传·卷一百五十一

列传·卷一百五十一

  宋一鹤(沈寿崇 萧汉) 冯师孔(黄絅等) 林日瑞(郭天吉等)蔡懋德(赵建极等) 卫景瑗(朱家仕等) 朱之冯(朱敏泰等) 陈士奇(陈纁等) 龙文光 (刘佳引) 刘之勃(刘镇藩)
  宋一鹤,宛平人。为诸生,见天下大乱,即究心兵事。崇祯三年举于乡。授教谕,以荐迁丘县知县,复以荐加东昌同知,仍知县事。
  巡按御史禹好善以一鹤知兵,荐之。授兵部员外郎,寻擢天津兵备佥事,改饬汝南兵备,驻信阳。
  时熊文灿总理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主抚议。一鹤降其盗魁黄三耀,又降其死贼顺天王之党刘喜才。一鹤先后剿剧贼,斩首七百有奇。从副将龙在田破贼固始,一鹤毒杀其贼千人。左良玉降其贼李万庆,一鹤抚而定之数万。文灿屡上其功,荐之,进副使,调郧阳。
  文灿诛,杨嗣昌代,以一鹤能,荐之,擢右佥都御史,代方孔召巡抚湖广。时湖广贼为诸将所逼,多窜入四川。一鹤以云南军移镇当阳,中官刘元斌以京军移镇荆门,相掎角。左良玉等大破贼于玛瑙山,一鹤叙功增俸。遣副将王允成、孙应元等大破贼汝才五大营于丰邑坪,斩首三千余级。嗣昌署一鹤荆楚第一功。献忠陷襄阳,与革里眼、左金王等东萃黄州、汝宁间。一鹤移驻蕲州,焚舟,遏贼渡。贼移而北,一鹤又断横江,贼不敢渡。
  嗣昌卒,丁启睿代。启睿破献忠于麻城,会一鹤及凤阳总督朱大典、安庆巡抚郑二阳蹙贼左金王、老回回等于潜山、怀宁山中。一鹤又督参将王嘉谟等追破左金王、争世王、治世王于灯草坪,斩首千八百级。十五年,遣部将陈治等合江北兵,破贼于桐城、舒城。
  一鹤起乡举,不十年秉节钺,廷臣不能无忮。御史卫周允上疏丑诋一鹤。一鹤屡建功,然亦往往蒙时诟。嗣昌父名鹤,一鹤投揭,自署其名曰“一鸟”,楚人传笑之。一鹤亦连疏引疾,帝疑其伪,下所司严核。先以襄阳陷,夺职戴罪,至是许解官候代。
  趋救汝宁,汝宁城已陷。十二月,襄阳、德安、荆州连告陷,一鹤趋承天护献陵。陵军栅木为城,贼积薪烧之,烟窨纯德山。城穿,一鼓而登,犯献陵,毁禋殿。守陵巡按御史李振声、总兵官钱中选皆降,遂攻承天,岁除,明年正月二日,有以城下贼者。城陷,一鹤自经,故留守沈寿崇、钟祥知县萧汉俱死,分巡副使张凤翥走入山中。先是左良玉军扰襄、樊,一鹤疏纠之。既,良玉自襄走承天,军饥而掠,乞饷于一鹤,不许。良玉衔之。至是,一鹤谋留良玉兵,良玉走武昌,故及于难。
  寿崇,宣城人,都督有容子。崇祯初武进士。忤巡按,被劾罢,未行而贼至,遂及于难。赠都督佥事,荫子锦衣百户。
  汉,字云涛,南丰人。崇祯十年进士。秩满将行,贼薄城,即辞家庙,授帨于妾媵曰:“男忠女烈,努力自尽。”遂出登陴,拒守五昼夜。元旦,突围出,趋献陵。贼骑环之,汉大呼:“钟祥令在,谁敢惊陵寝者!”贼挟之去,不杀,说降,不听。明日,城陷,送汉吉祥寺,谨视之,求死不得。越三日,从僧榻得剃刀,藏之,取敝纸书杨继盛绝命词,纸尽,投笔起,复拾土块画“钟祥县令萧汉愿死此寺”十字于壁,即对壁自刭,血正溅字上,死矣。贼嘉其义,用锦衣敛而瘗之。贼退,其门人改敛之以时服,曰:“呜呼,大白其无黩乎!吾师肯服贼服乎!”悉易之。诏赠汉大理寺丞。
  振声,米脂人。与自成同县而同姓,自成呼之为兄,后复杀之。将发献陵,大声起山谷,若雷震虎嗥,惧,乃止。
  冯师孔,字景鲁,原武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恤刑陕西,释疑狱百八十人。天启初,出为真定知府,迁井陉兵备副使,忧归。
  崇祯二年,起临巩兵备,改固原,再以忧归。服阕,起怀来兵备副使,移密云。忤镇守中官邓希诏。希诏摭他事劾之,下吏,削籍归。
  十五年诏举边才,用荐起故官,监通州军。勤王兵集都下,剽劫公行,割妇人首报功。师孔大怒,以其卒抵死。明年,举天下贤能方面官,郑三俊荐师孔。六月,擢右佥都御史,代蔡官治巡抚陕西,调兵食,趣总督孙传庭出关。
  当是之时,贼十三家七十二营降,师殆尽,惟李自成、张献忠存。自成尤强,据襄阳。以河洛、荆襄四战之地,关中其故乡,士马甲天下,据之可以霸,决策西向。惮潼关天险,将自淅川龙车寨间道入陕西。传庭闻之,令师孔率四川、甘肃兵驻商、雒为掎角,而师孔趣战。无何,我师败绩于南阳,贼遂乘胜破潼关,大队长驱,势如破竹。师孔整众守西安,人或咎师孔趣师致败也。贼至,守将王根子开门入之。十月十一日,城陷,师孔投井死。同死者,按察使黄絅,长安知县吴从义,秦府长史章尚絅,指挥崔尔达。
  炯,字季侯,光州人。天启二年进士。崇祯中,以淮海兵备副使忧归。流贼陷州城,絅方庐墓山中,子彝如死于贼,其妹亦被难。服除,起临巩兵备副使,调番兵,大破李自成潼关原。寻以右参政分守洮岷,擢陕西按察使。自成劝之降,叱曰:“潼关之役,汝,我戮余也,今日肯降汝耶?”妻王赴井,絅得间亦赴井,皆死。赠太常卿,谥忠烈。
  尚絅,会稽人。闻城陷,投印井中,冠服趋王府端礼门雉经。赠按察司副使。

译文

  宋一鹤,宛平人。早年为童生时,他看到天下大乱就用心研究军事。崇祯三年(1630),他乡试中举,被任命为教谕,因别人推荐升为丘县知县,又因为别人推荐被加官东昌同知,仍然办理知县的事务。巡按御史禹好善认为一鹤懂得军事,向朝廷推荐了他,朝廷就任命他为兵部员外郎,不久又提拔为天津兵备佥事,后来改派他去整顿汝南兵备,驻在信阳。
  当时熊文灿总理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主张招安贼兵。一鹤收降了强盗首领黄三耀,又收降了死贼顺天王的同伙刘喜才。他先后剿灭强大的贼兵,斩获七百多首级。他跟随副将龙在田在固始攻打贼兵时,毒死了那里的一千贼兵。左良玉收降了贼将李万庆,一鹤招安并稳住了几万贼兵。文灿屡次报上他的功劳,推荐他,一鹤晋升为副使,调到了郧阳。
  文灿被斩掉后,杨嗣昌接任,认为一鹤有才干,也向朝廷推荐他,朝廷就提拔他为右佥都御史,让他接替方孔昭巡抚湖广。当时湖广一带的贼兵被官军诸将所逼,大多逃进了四川。一鹤把云南部队移到当阳驻扎,中官刘元斌把京军移到荆门驻扎,互为掎角。左良玉等在玛瑙山把贼兵打得大败,一鹤也被记了功,增加了官俸。一鹤派副将王允成、孙应元等在丰邑坪把贼首汝才的五大营打得大败,斩获了三千多首级。嗣昌给一鹤定为荆楚第一功。献忠打下襄阳后,与革里眼、左金王等向东集结到黄州、汝宁一带,一鹤便移驻蕲州,焚毁渡船,阻止贼兵渡江。贼兵向北移动,一鹤又截断横江,贼兵因此不敢渡江了。
  嗣昌死后,丁启睿来接任。启睿在麻城打败张献忠后,联合一鹤及凤阳总督朱大典、安庆巡抚郑二阳到潜山、怀宁一带的山中进逼贼首左金王、老回回等,一鹤又带领参将王嘉谟等在灯草坪追逐、打败了左金王、争世王、治世王,斩获了一千八百多首级。十五年又派部将陈治等联合江北部队,在桐城、舒城打败贼兵。
  一鹤由举人出仕,不到十年就当上了大将军,廷臣不能不嫉妒他。御史卫周胤就曾上书恶毒攻击过他。一鹤多次建立功勋,但也往往受到当时人们的嘲笑。嗣昌的父亲叫杨鹤,一鹤给嗣昌投揭文时,把自己的名字署成一鸟,湖北人把这传为笑话。一鹤自己也接连上书称病求退,庄烈帝怀疑他在说假话,交给有关部门严加核实。以前因为襄阳失守,一鹤已经被解除职务,戴罪立功,到这时就批准他解除官职,等人来代。
  一鹤尚未离去,战事发生了,他赶往援救汝宁,可是汝宁已经失守。十二月,襄阳、德安、荆州接连沦陷,一鹤开往承天去保护献陵。守陵的部队树起木栅当城墙,贼兵堆了柴草放火焚烧,浓烟使纯德山变得昏暗不明。城墙被打穿后,贼兵一鼓作气,登上了城墙。过后攻打献陵,毁坏了祭祀的大殿。守陵的巡按御史李振声、总兵官钱中选都投降了。贼兵接着就攻打承天府。这一年过去了,第二年正月初二,有人把城献给了贼兵。承天失陷后,一鹤上吊自杀了。原留守沈寿崇、钟祥知县萧汉都死掉了,分巡副使张凤翥逃进山中去了。
  在此之前,左良玉的军队侵扰襄阳、樊城,一鹤上书检举了他。后来,良玉从襄阳开赴承天,部队缺粮,士兵进行抢劫,良玉向一鹤索要粮饷,一鹤不答应。良玉怀恨在心。到这时一鹤打算把良玉的部队留驻在承天,良玉却开向武昌去了,所以一鹤遇难死了。
  蔡懋德,字维立,昆山人。从小仰慕王守仁的为人,写下《管见》一篇,以良知学说为主旨。后来考中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做了杭州推官。天启初年,吏部推荐召他进京。他的同乡顾秉谦当时掌着大权,懋德却不跟他来往,秉谦对他很恼火,因此懋德得不到大的提升,被授官礼部仪制主事,后来又升为祠祭员外郎。礼部尚书带各司官员去魏忠贤的生祠参拜时,懋德推托生病不肯去。
  崇祯初年,懋德出任江西提学副使,喜欢用王守仁的《拔本塞源论》教导学生,大概都是佛家的思想。此后,朝廷提升他为浙江右参政,让他负责守嘉兴、湖州。大盗屠阿丑有一千多兵力,出没在太湖一带,懋德说:“这个家伙我可以定计捉拿住。”于是把沿湖一带的豪强召来,掌握了他们的罪证,选派壮士跟他们一同过去,马上就捉住了阿丑。这些人都说:“懋德可真懂军事。”后来母亲去世,他照例回家守了三年丧。除丧后,他被起复为井陉兵备。遇到旱灾时,懋德一祷告老天就下了雨。别的地方也争着请他去祷告,又总是求到雨水。后来懋德被调到宁远,因为守卫松山及修建望敌台、堡垒的功劳,几次得到封赏。当朝廷碰上灾异下诏请提意见时,懋德递上《省过》、《治平》两篇奏疏,规劝君相,一时被大家讥笑为迂腐。
  懋德好佛,要求自己做得像个苦行头陀一样。杨嗣昌认为他修行清苦,体质较弱,不适于在边疆任职,就调他到济南道来。济南刚刚受到过战争摧残,地方长官缺了很多人,懋德一个人就掌管了两司、三道的大印。后来懋德又先后升任山东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当时田地多荒,米价昂贵,农民苦于征收地租,贼寇又用哪里先归顺哪里就不交租的话来煽动农民。懋德马上传令各州县停止征收地租,然后上书自己弹劾自己,朝廷让他贬官七级,继续办事。
  十四年(1641)冬天,懋德被提升为右佥都御史,担任山西巡抚。庄烈帝召见他,并给他酒馔、银币。第二年春天,懋德到任,讨伐、平定了大盗王冕。十月,他统兵入卫京师,奉命扼守龙泉、固关两座关口。李自成打下河南后,懋德在黄河岸上抵挡他。十六年冬天,自成打下潼关,占领西安,占领了整个三秦地带。十二月,懋德的部队驻扎在平阳,派出副将陈尚智扼守河津。山西是京师右背,当时从蒲州向北直到保德,都和贼兵接壤,全仗着黄河作为险阻抵挡贼兵。但是严冬季节黄河结了冰,贼寇的骑兵可以长驱直入。懋德接连上书告急,请派禁军与保定、宣府、大同部队赶快到黄河岸上来联合防守。朝廷里边当时也越发忧心山西了,说到防卫黄河的人很多,但是没有兵力可以派过来增援。懋德带领三千名弱卒,要抵挡的却是百万狂寇。当时太原人心惶惶,晋王用亲笔指示召懋德回去看护。十八日,懋德离开了平阳。二十日,贼兵开到河津,自船窝东渡,尚智跑回平阳。二十二日,贼兵来攻打平阳,打了下来,尚智逃进泥源山中。二十八日,懋德回到太原来了。
  第二年正月,自成在西安称王。贼兵渡过黄河以后,在黄河东部地区辗转攻夺,所到各城都被占领了。这时山西巡按御史汪宗友上书说“:山西境内黄河有二千里长,平阳就占了一半,抚臣懋德不待春天到来冰雪融化就突然从平阳撤走了部队,贼兵第二天就渡过黄河来了。他有随行骑、步兵一千人,本应该立即倍道西向,召集陈尚智的叛兵,传令各地驻守部队援剿,可是他却不发一兵一卒。年底他来到省府,我说应当率领一支部队星夜奔赴前去,张疑兵,声讨贼寇,或许还有补救失误收取成功的希望,他不听我又怎样呢?就这样贼寇天天派遣伪官,一个月下来,余下的郡县都丢失了。这是谁的过错呢?”朝廷传下诏书把懋德剥夺官职,听候查处,让郭景昌接替他。
  二十三日,尚智叛降投贼。这时懋德正在太原誓师,监司毛文炳、蔺刚中、毕拱辰,太原知府孙康周,代理阳曲县事务的长史范志泰等官吏军民都在场,懋德哭了,大家也都哭了。正好这时罢免懋德官职的诏命传来,有人请懋德到城外去等候替换,懋德不同意,他说“:我已经做好一死的准备了,就是景昌到来,我也要和他一同赴死。”接着,懋德调派阳和部队来协助把守东门。刚中怕他给贼兵当内应,把他换到南关外边,派部将张雄负责把守新南门,召中军副总兵应时盛到他的部队中当参谋。懋德等登上了城墙。
  二月五日,贼兵打到太原城下来。懋德派部将牛勇、朱孔训、王永魁出战,都牺牲了。第二天,自成准备了仪仗队,指挥部队攻城,阳和部队向贼兵投降了。第三天,白天里天色阴暗下来,懋德起草了遗表,一会儿大风刮起来,树木都给拔了起来,风尘四起。懋德调张雄来把守大南门,可是张雄已经从城头上吊下,出去投降了,临走对他的同伙说:“城东南的角楼里装着全部的火药、火器,我下去后你们把楼烧了。”夜间大火烧起来,风也越来越大,守城的人都逃散了。贼兵登上城墙,懋德朝着北面拜了两拜,拿出遗表交给友人贾士璋,要他从小路上送往京师。对人说:“我学道多年,已经看破了生与死,今天就是我结束生命的时候了。”接着就想自杀,部下抓着他的手臂阻止他。时盛请他下城墙来进行巷战,回头叫他说“上马”,懋德上了马,时盛手持长矛冲杀,杀了几十个贼兵。到炭市口时,贼寇的骑兵充斥,时盛喊道“冲出西门”,懋德突然下马说:“我应当为领土而死,你们自己走吧!”大家又拥着他上了马,走到水西门,懋德喝斥道:“你们想陷我于不忠吗!”又下马坐在地上不走了。时盛已杀出了城门,杀掉了妻子、儿女,回头看时不见了懋德,又打开城门进来,对懋德说:“让我跟先生一起去死吧!”于是他们一起来到三立祠。懋德自缢没断气,时盛解下铠甲在他肩上砸了一下,懋德才断了气。时盛取下弓弦自缢死了。建极端坐在公堂之上,贼兵把他带去见自成,建极不肯屈服,自成打算斩他。建极到阶下喊叫了两声万岁,说:“臣失守封疆,死有余罪。”自成还以为他是喊自己,又把他拖了回来。建极圆睁双眼:“我是喊大明皇帝,难道我喊你这个贼吗?”自成立即射死了他。当时李自成活捉了晋王,占领了王宫。
  文炳被杀,他的妻子赵氏、妾李氏也投井死了,他的儿子兆梦才几岁,也被贼兵抢走了。当地士绅、百姓认为他是忠臣之子,把他赎出来送回家乡去了。贼寇想招降刚中,刚中不从,贼兵杀掉了他,刚中的人头被砍下后,又跳起一丈多高,贼兵都吓得赶快躲避。一个贼兵刚得到一把新刀,拱辰斜眼瞅着,贼兵问他“:瞅什么?”拱辰说“:想用它来砍下我的头。”贼兵于是拔刀杀了他。康周在巷战中死去,志泰绝食死了。从懋德往下,太原死难的官员共有四十六个人,贼兵把他们的尸体都挂在城墙上。
  自成恨懋德不投降,检验他的尸体时用刀砍下他的头拿走了。福王在位时,朝廷认为懋德不守卫黄河是个失策,所以谥他为忠襄,赐予祭葬,但不给他追赠、荫封。其他人程度不等地给予赏赐和抚恤。
  

明史浏览月榜 明史全文 >

  1. 列传·卷四十二
  2. 列传·卷一百零三
  3. 列传·卷一百二十九
  4. 志·卷二十八
  5. 列传·卷一百零九
  6. 志·卷二十四
  7. 志·卷二十三
  8. 列传·卷一百五十七
  9. 本纪·卷二十四
  10. 列传·卷一百六十六

明史最受喜欢章节 明史全部章节 >

  1. 附录·明史表
  2. 列传·卷二百二十
  3. 列传·卷二百一十九
  4. 列传·卷二百一十八
  5. 列传·卷二百一十七
  6. 列传·卷二百一十六
  7. 列传·卷二百一十五
  8. 列传·卷二百一十四
  9. 列传·卷二百一十三
  10. 列传·卷二百一十二
  11. 列传·卷二百一十一
  12. 列传·卷二百一十
  13. 列传·卷二百零九
  14. 列传·卷二百零八
  15. 列传·卷二百零七

猜你喜欢的明史故事 明史故事全本 >

为您推荐的小小说 更多小小说 >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