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诗词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全部诗人 > 孟宾于

孟宾于 [唐代]

孟宾于,字国仪,号玉峰叟(《江南野录》卷八),连州(今属广东)人。后晋天福九年(九四四)进士(王禹称《孟水部诗集序》)。曾受孟氏辟,为零陵从事。南唐时,授丰城簿,迁淦阳令。宋太宗太平兴国中,归老连上(《诗话总龟》前集卷五引《雅言系述》)。年八十三卒。有《金鳖集》,已佚。《南唐书》卷二三有传。

介绍

轶事典故

续句成诗表心志少年孟宾于在父亲的诗后续上“众星不如孤月明,牛羊满山畏独虎”,显现了他的才华。在时局动荡的五代十国,要想出人头地,除了战场上能横刀立马耀功绩,便是读书进仕取功名。当时的连州,在唐代“诗豪”刘禹锡的重文兴教开化下,读书风气长盛。孟宾于生于连州保安镇万全村的一个穷苦农民之家,但他从小有大志,在帮忙家里农活的间隙,好读书,幼年时在保安静福山“天衢书院”勤奋学习。生性聪明的他在少年时就能吟诗作文。孟宾于是家中独子———这在古代的农村社会,意味着劳动力相当薄弱。其父因此认为今后的生计肯定艰难,一天他心生感概,就在家中墙壁上题了两句诗:“他家养儿三四五,我家养儿独且苦。”傍晚,孟宾于放牛回家后,看到壁上的诗句,知道是父亲写的,为驱除父亲的忧愁,便搬来凳子,站上去提笔在诗后续上两句:“众星不如孤月明,牛羊满山畏独虎。”

其父回来看见了续句,觉得儿子不但有志气、有见地,而且有诗才,对孟宾于的远大志向大加赞赏,坚定了供他读书进仕的决心。

作诗百首传美名《唐才子传》载:孟宾于的《金鳌集》“驰诣洛阳,致诸朝达,声誉蔼然,留寓久之”。天赋极高的孟宾于,少年时就能吟诗作文,元朝辛文房编著的《唐才子传》记载:垂髫时,书所作百篇,名《金鳌集》。孟宾于学成之后,只身离开家乡,北上洛阳应科举试。但是因为来自岭南,在京师举目无亲,没有靠山和裙带关系,所以孟宾于一连考了五次都不中。科场的失败,让孟宾于只能游迹于湘湖之间,一面寄情山水,一面把新旧诗作编集成《金鳌集》一、二卷。因为游历深入民间,他的诗歌充满了现实批判主义。如他的《公子行》:“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表达了他对贵家公子在春游中,任意纵马踏坏麦苗恶劣行径的气愤。孟宾于后来把诗集送给了来按察湘湖一带的工部侍郎李若虚。李若虚也是诗人,他对孟宾于的诗作大加赞赏,回到洛阳后将孟宾于的诗遍传洛阳,还挑拣了孟宾于诗集中的精品献给朝廷。一时间孟宾于之名传遍京师朝野。《唐才子传》载:若虚采猎佳句,记之尺书,使宾于驰诣洛阳,致诸朝达,声誉蔼然,留寓久之。晋天福九年,礼部侍郎符蒙知贡,宾于帘下投诗云:“那堪雨后更闻蝉,溪隔重湖路七千。忆得故园杨柳岸,全家送上渡头船。”蒙得诗,以为相见之晚。

诗名远扬,再加上官员认可,晋天福九年,孟宾于参加第六次科举考试,终于被取为“第十三名进士”。

迩来诗价满江南南唐后主李煜看到诗句,赦免了孟宾于,还将他擢升为水部员外郎。因为时局动荡,孟宾于高中进士之时,朝廷已是四分五裂,他的仕途变得渺茫无期。心灰意冷的孟宾于只好离开洛阳,南归家乡岭南,行至途中被楚王马希范留为从事。后来楚国被南唐兼并,孟宾于因此被南唐朝廷任命为涂阳县令。作为才华横溢的诗人,孟宾于在官场上却并不怎么聪明,竟糊里糊涂地受牵连被判了死罪,按南唐的法律要被斩首,幸好他的好友李昉的一首诗,才使孟宾于免成刀下之鬼。李昉是宋代著名学者,主编了《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和《太平广记》三部巨著。他与孟宾于原是同榜进士,两人十分要好。当时李昉在宋朝为官,深得宋太祖赵匡胤的重用,官至中书舍人。得知孟宾于获罪后,李昉就写了一首诗寄给孟宾于。诗曰:“幼携书剑别湘潭,金榜标名第十三。昔日声名喧洛下,迩来诗价满江南。长为邑令情终屈,纵处曹郎志未甘。莫学冯唐便休去,明君晚事未为惭。”

当时南唐的皇帝李煜是个大诗人,看到了李昉给孟宾于的诗后,深为李昉与孟宾于的友情感动,对孟宾于的才华也大为欣赏,因此赦免了孟宾于,还将他擢升为水部员外郎。

巧出谜语服众僚孟宾于把小麦放在木板上,大家猜不出。他说,这是和睦,上和下睦。孟宾于在朝廷任职时的轶事,至今仍有不少在当地民间流传。孟宾于做过水部郎官和朝廷主考,因出身贫寒,同事众僚中有人怀疑其才学看不起他。孟宾于虽不作计较,但为了树立威信,巧出谜语。他找来一块木板和几串小麦,把小麦放在木板上,叫众僚猜是什么意思。大家苦想多时,均摇头猜不出。孟宾于最后说出了谜底:“这是和睦,上和下睦。”大家恍然大悟,都认为这个谜语出得有水平,寓意深刻———不用孟宾于解释,大家已经明白他的用意,从此再没有人看不起孟宾于。在朝廷期间,连州来了一封急信,写着“种田大山万里贼。”朝廷因此认为局势严重,皇帝因此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孟宾于是连州人,故被委派到连州平息贼乱。回到家乡,孟宾于通过广泛调查、取证,其实信中所谓的“种田大山万里贼”,是种田、大山和万里3个村庄出现了盗贼———原来当时连州大旱,粮食失收,一些人为此走上偷盗之路。

了解实情后,孟宾于在连州开仓济民,大受民众拥护;同时采取怀柔政策,敦促盗贼下山投降。盗贼首领感于孟宾于的惠民行为,因而下山投降,贼乱由此平息了。回到朝廷,孟宾于向皇帝如实秉告,鉴于他的办事能力,孟宾于得到了朝廷重赏。

辞官隐居玉笥山自号“群玉峰叟”的孟宾于常与文朋诗友唱和自娱,后归老连州,年逾八十而卒。五代十国时期战争频发,北宋开宝七年九月,赵匡胤以李煜拒命来朝为辞,发兵10余万,三路并进攻占南唐。次年十一月城破,后主奉表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此时正是孟宾于升为水部员外郎不久,面对这种动乱的政局,他心生厌倦辞官而去。孟宾当年曾在江西丰城任县令,便选择了附近的有仙山福地之称的玉笥山隐居下来,并自号为“群玉峰叟”。江西玉笥山原名群玉山,相传汉元封五年武帝南巡时,天降玉笥于山上的太白峰,于是才将群玉山改名为玉笥山。玉笥山还是道家七十二福地的第八福地,称为郁林福地。在玉笥山隐居时,孟宾于遍游32座山峰,览阅七泉二井,寄情山水之间,常与文朋诗友唱和自娱,好不逍遥。孟宾于晚年虽然隐居玉笥,但对家乡连州却怀念至深,曾有《怀连上旧居》诗云:闲思连上景难齐,树绕仙乡路绕溪。明月夜舟渔父唱,春风平野鹧鸪啼。城边寄信归云外,花下倾杯到日西。更忆海阳垂钓侣,昔年相遇草萋萋。

孟宾于隐居后不久,就回到了连州,年逾八十而卒。

猜你喜欢的孟宾于古诗词 更多孟宾于的诗词>

  • 怀连上旧居

    [唐代] 孟宾于

    闲思连上景难齐,树绕仙乡路绕溪。明月夜舟渔父唱,
    春风平野鹧鸪啼。城边寄信归云外,花下倾杯到日西。
    更忆海阳垂钓侣,昔年相遇草萋萋。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晚眺

    [唐代] 孟宾于

    倚杖残秋里,吟中四顾频。西风天际雁,落日渡头人。
    草色衰平野,山阴敛暮尘。却寻苔径去,明月照村邻。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唐代] 孟宾于

    远树连沙静,闲舟入浦迟。
    帘垂群吏散,苔长讼庭闲。
    去年曾折处,今日又垂条。
    早知落处随疏雨,悔得开时顺暖风。
    千家帘幕春空在,几处楼台月自明。
    腊雪化为流水去,春风吹出好山来。
    昔日声尘喧洛下,近年诗句满江南。
    匝地人家凭槛见,远山秋色卷帘看。
    蟾宫空手下,泽国更谁来。
    水国二亲应探榜,龙门三月又伤春。
    仙鸟却回空说梦,清朝未达自嫌身。
    失意从他桃李春,嵩阳经过歇行尘。
    云僧不见城中事,问是今年第几人。
    因逢日者教重应,忍被云僧劝却归。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唐代] 孟宾于

    远树连沙静,闲舟入浦迟。
    帘垂群吏散,苔长讼庭闲。
    去年曾折处,今日又垂条。
    早知落处随疏雨,悔得开时顺暖风。
    千家帘幕春空在,几处楼台月自明。
    腊雪化为流水去,春风吹出好山来。
    昔日声尘喧洛下,近年诗句满江南。
    匝地人家凭槛见,远山秋色卷帘看。
    蟾宫空手下,泽国更谁来。
    水国二亲应探榜,龙门三月又伤春。
    仙鸟却回空说梦,清朝未达自嫌身。
    失意从他桃李春,嵩阳经过歇行尘。
    云僧不见城中事,问是今年第几人。
    因逢日者教重应,忍被云僧劝却归。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晚眺

    [唐代] 孟宾于

    倚杖残秋里,吟中四顾频。西风天际雁,落日渡头人。
    草色衰平野,山阴敛暮尘。却寻苔径去,明月照村邻。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题颜氏亭宇

    [唐代] 孟宾于

    园林萧洒闻来久,欲访因循二十秋。
    今日开襟吟不尽,碧山重叠水长流。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怀连上旧居

    [唐代] 孟宾于

    闲思连上景难齐,树绕仙乡路绕溪。明月夜舟渔父唱,
    春风平野鹧鸪啼。城边寄信归云外,花下倾杯到日西。
    更忆海阳垂钓侣,昔年相遇草萋萋。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湘江亭

    [唐代] 孟宾于

    独宿大中年里寺,樊笼得出事无心。
    寒山梦觉一声磬,霜叶满林秋正深。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题颜氏亭宇

    [唐代] 孟宾于

    园林萧洒闻来久,欲访因循二十秋。
    今日开襟吟不尽,碧山重叠水长流。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献主司

    [唐代] 孟宾于

    那堪雨后更闻蝉,溪隔重湖路七千。
    忆昔故园杨柳岸,全家送上渡头船。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孟宾于的诗词更多孟宾于诗词 >

  1. 献主司
  2. 晚眺
  3. 题颜氏亭宇
  4. 题梅仙馆
  5. 湘江亭
  6. 怀连上旧居
  7. 蟠溪怀古
  8. 献主司

诗人 更多诗人 >

  1. 白居易的画像
    白居易
  2. 杜甫的画像
    杜甫
  3. 李白的画像
    李白
  4. 齐己的画像
    齐己
  5. 刘禹锡的画像
    刘禹锡
  6. 李商隐的画像
    李商隐
  7. 元稹的画像
    元稹
  8. 辛弃疾的画像
    辛弃疾
  9. 韦应物的画像
    韦应物
  10. 贯休的画像
    贯休
  11. 皎然的画像
    皎然
  12. 陆龟蒙的画像
    陆龟蒙
  13. 刘长卿的画像
    刘长卿
  14. 许浑的画像
    许浑
  15. 张祜的画像
    张祜
  16. 岑参的画像
    岑参
  17. 杜牧的画像
    杜牧
  18. 姚合的画像
    姚合
  19. 罗隐的画像
    罗隐
  20. 王建的画像
    王建
  21. 张籍的画像
    张籍
  22. 杜荀鹤的画像
    杜荀鹤
  23. 孟郊的画像
    孟郊
  24. 苏轼的画像
    苏轼

朝代 更多诗词 >

  1. 春秋
  2. 战国
  3. 先秦
  4. 两汉
  5. 魏晋
  6. 南北朝
  7. 隋代
  8. 唐代
  9. 五代
  10. 宋代
  11. 元代
  12. 明代
  13. 清代
  14. 近代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1. 采薇(节选)
  2.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3. 苏幕遮·燎沉香
  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1.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2. 苏幕遮·燎沉香
  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 西河·和王潜斋韵
  5. 忆江南·江南好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1. 陋室铭
  2. 离骚
  3. 小儿不畏虎
  4. 前赤壁赋
  5. 兰亭集序 / 兰亭序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1.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杜甫《后游》
  2.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韦应物《夏花明》
  3.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王禹偁《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
  4.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月夜》
  5. 空自觉、围羞带减,影怯灯孤。—— 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6.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林升《题临安邸》
  7.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张籍《野老歌 / 山农词》
  8.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9.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1. 写景
  2. 抒情
  3. 咏物
  4. 婉约
  5. 写人
  6. 抒怀
  7. 送别
  8. 生活
  9. 思念
  10. 写花
  11. 梅花
  12. 菊花
  13. 荷花
  14. 桃花
  15. 桂花
  16. 梨花
  17. 杏花
  18. 莲花
  19. 惜花
  20. 赏花
  21. 春天
  22. 夏天
  23. 秋天
  24. 冬天
  25. 节日
  26. 春节
  27. 元宵节
  28. 寒食节
  29. 清明节
  30. 端午节
  31. 七夕节
  32. 中秋节
  33. 重阳节
  34. 离别
  35. 爱情
  36. 女子
  37. 思乡
  38. 相思
  39. 怀古
  40. 怀人
  41. 爱国
  42. 友情
  43. 讽刺
  44. 赞美
  45. 边塞
  46. 哲理
  47. 叙事
  48. 组诗
  49. 闺怨
  50. 感伤
  51. 孤独
  52. 故事
  53. 豪放
  54. 忧国忧民
  55. 山水
  56. 感慨
  57. 战争
  58. 写雨
  59. 感叹
  60. 怀念
  61. 友人
  62. 柳树
  63. 议论
  64. 田园
  65. 赞颂
  66. 写雪
  67. 妇女
  68. 伤怀
  69. 写山
  70. 月亮
  71. 励志
  72. 寓理
  73. 饮酒
  74. 人生
  75. 羁旅
  76. 写鸟
  77. 追忆
  78. 咏史
  79. 悼亡
  80. 怀才不遇
  81. 伤春
  82. 惜春
  83. 写水
  84. 寓言
  85. 音乐
  86. 地名
  87. 惜别
  88. 宴会
  89. 赠别
  90. 同情
  91. 写风
  92. 寓人
  93. 回忆
  94. 农民
  95. 典故
  96. 宫怨
  97. 言志
  98. 隐居
  99. 西湖
  100. 宴饮
  101. 评论壮志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