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诗词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全部诗人 > 鲍照

今日一文 古诗词 南北朝-鲍照的画像

鲍照 [南北朝]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介绍

文学成就

鲍照创作以诗为主,今存204首。《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少部分诗描写了边塞战争和征戍生活,为唐代边塞诗的萌芽。

艺术风格俊逸豪放,奇矫凌厉,直接继承了建安传统,对后世李白、岑参、高适、杜甫有较大影响。艺术形式上,大力学习和写作乐府诗,存80余首,有三言、五言、七言和杂言等多种形式。五言诗讲究骈俪,圆稳流利,内容丰富,感情饱满。七言诗变逐句用韵为隔句押韵,并可自由换韵,拓广了七言诗的创作道路。他的乐府诗突破了传统乐府格律而极富创造,思想深沉含蓄,意境清新幽邃,语言容量大,节奏变化多,辞藻华美流畅,抒情淋漓尽致,并具有民歌特色。沈德潜曰:“明远乐府,如五丁凿山,开人世所未有。后太白往往效之”。《芜城赋》借广陵在汉代的繁荣和今时的荒凉来抒发怀古之幽情,被视为六朝抒情小赋代表作之一。散文基本上属于骈文。《登大雷岸与妹书》,抒情议论融合,文气跌宕,辞藻绚丽,兼有骈散之长。

鲍照的集子有南齐永明年间虞炎奉文惠太子萧长懋之命所编10卷。现存鲍照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毛斧季校本《鲍氏集》为较早。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鲍参军集》最为流行。鲍照集的注释,始于清末的钱振伦,他的注本没有来得及刊行。近人黄节在钱注基础上作了补注,称《鲍参军诗注》,今人钱仲联作《鲍参军集注》,附有《鲍照年表》。他的《登大雷岸与妹书》和《梦还乡》赞美了家乡的山水。今人丁福林、丛玲玲于2012年4月1号出版了《鲍照集校注》。

生平

鲍照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一带度过的。元嘉期间被宋文帝刘义隆聘为国侍郎。孝武帝即位后,为大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任魏陵令,转永嘉令,后任朐海王刘于顼的前军参军、迁军刑狱参军,人称鲍参军。宋文帝元嘉十六年,鲍照26岁,据史载,曾谒见临川王刘义庆,毛遂自荐,但没有得到重视。他不死心,准备献诗言志。有人劝阻他说:“郎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鲍照大怒:“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可闻者,岂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之后,他终得赏识,获封临川国侍郎。

元嘉二十一年,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浚的侍郎。

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任海虞令,迁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为秣陵令,转永嘉令。孝武帝大明五年,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为前军参军,刑狱参军等职,掌书记之任。孝武帝死后,太始二年,江州刺史刘子勋称帝,刘子顼响应,后刘于勋败,刘子顼被赐死,鲍照在荆州被乱军杀害。文帝十一子刘彧杀前废帝刘子业自立,是为明帝。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刘子勋反对刘彧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时为泰始二年。

鲍照有一妹鲍令晖,也善文学。

纪念场所

鲍照墓在黄梅县黄梅镇东禅寺村,黄梅县土肥测试站内。鲍照墓地有封土堆高2米,墓向坐北朝南,墓前有碑,高1.96米,宽0.9米,上刻“南朝宋参军鲍公明远之墓”,字为繁体楷书。碑为清道光二十五年知县俞昌烈重修其墓所立。

猜你喜欢的鲍照古诗词 更多鲍照的诗词>

  • 代东武吟

    [南北朝] 鲍照

    主人且勿喧,
    贱子歌一言。
    仆本寒乡士,
    出身蒙汉恩。
    始随张校尉,
    召募到河源。
    后逐李轻车,
    追虏出塞垣。
    密途亘万里,
    宁岁犹七奔。
    肌力尽鞍甲,
    心思历凉温。
    将军既下世,
    部曲亦罕存。
    时事一朝异,
    孤绩谁复论。
    少壮辞家去,
    穷老还入门。
    腰镰刈葵藿,
    倚杖牧鸡豚。
    昔如鞲上鹰,
    今似槛中猿。
    徒结千载恨,
    空负百年怨。
    弃席思君幄,
    疲马恋君轩。
    愿垂晋主惠,
    不愧田子魂。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芜城赋

    [南北朝] 鲍照

      沵迆平原,南驰苍梧涨海,北走紫塞雁门。柂以漕渠,轴以昆岗。重关复江之隩,四会五达之庄。当昔全盛之时,车挂轊,人驾肩。廛闬扑地,歌吹沸天。孳货盐田,铲利铜山,才力雄富,士马精妍。故能侈秦法,佚周令,划崇墉,刳濬洫,图修世以休命。是以板筑雉堞之殷,井干烽橹之勤,格高五岳,袤广三坟,崪若断岸,矗似长云。制磁石以御冲,糊赪壤以飞文。观基扃之固护,将万祀而一君。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泽葵依井,荒葛罥涂。坛罗虺蜮,阶斗麕鼯。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风嗥雨啸,昏见晨趋。饥鹰厉吻,寒鸱吓雏。伏暴藏虎,乳血飡肤。崩榛塞路,峥嵘古馗。白杨早落,寒草前衰。稜稜霜气,蔌蔌风威。孤篷自振,惊沙坐飞。灌莽杳而无际,丛薄纷其相依。通池既已夷,峻隅又以颓。直视千里外,唯见起黄埃。凝思寂听,心伤已摧。若夫藻扃黼帐,歌堂舞阁之基;璇渊碧树,弋林钓渚之馆;吴蔡齐秦之声,鱼龙爵马之玩;皆薰歇烬灭,光沉响绝。东都妙姬,南国佳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穷尘。岂忆同辇之愉乐,离宫之苦辛哉?天道如何,吞恨者多。抽琴命操,为芜城之歌。歌曰:“边风急兮城上寒,井径灭兮丘陇残。千龄兮万代,共尽兮何言。”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梅花落

    [南北朝] 鲍照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春日行

    [南北朝] 鲍照

    献岁发,吾将行。
    春山茂,春日明。
    园中鸟,多嘉声。
    梅始发,柳始青。
    泛舟舻,齐棹惊。
    奏《采菱》,歌《鹿鸣》。
    风微起,波微生。
    弦亦发,酒亦倾。
    入莲池,折桂枝。
    芳袖动,芬叶披。
    两相思,两不知。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代东门行

    [南北朝] 鲍照

    伤禽恶弦惊,
    倦客恶离声。
    离声断客情,
    宾御皆涕零。
    涕零心断绝,
    将去复还诀。
    一息不相知,
    何况异乡别。
    遥遥征驾远,
    杳杳白日晚。
    居人掩闺卧,
    行子夜中饭。
    野风吹草木,
    行子心断肠。
    食梅常苦酸,
    衣葛常苦寒。
    丝竹徒满坐,
    忧人不解颜。
    长歌欲自慰,
    弥起长恨端。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学刘公干体

    [南北朝] 鲍照

    胡风吹朔雪,
    千里度龙山。
    集君瑶台上,
    飞舞两楹前。
    兹晨自为美,
    当避艳阳天。
    艳阳桃李节,
    皎洁不成妍。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代白头吟

    [南北朝] 鲍照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何惭宿昔意,猜恨坐相仍。
    人情贱恩旧,世义逐衰兴。毫发一为瑕,丘山不可胜。
    食苗实硕鼠,点白信苍蝇。凫鹄远成美,薪刍前见凌。
    申黜褒女进,班去赵姬升。周王日沦惑,汉帝益嗟称。
    心赏犹难恃,貌恭岂易凭。古来共如此,非君独抚膺。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发后渚

    [南北朝] 鲍照

    江上气早寒,
    仲秋始霜雪。
    从军乏衣粮,
    方冬与家别。
    萧条背乡心,
    凄怆清渚发。
    凉埃晦平皋,
    飞潮隐修樾。
    孤光独徘徊,
    空烟视升灭。
    途随前峰远,
    意逐后云结。
    华志分驰年,
    韶颜惨惊节。
    推琴三起叹,
    声为君断绝。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门有车马客行

    [南北朝] 鲍照

    门有车马客,问君何乡士。
    捷步往相讯,果得旧邻里。
    凄凄声中情,慊慊增下俚。
    语昔有故悲,论今无新喜。
    清晨相访慰,日暮不能已。
    欢戚竞寻叙,谈调何终止。
    辞端竟未究,忽唱分途始。
    前悲尚未弭,后戚方复起。
    嘶声盈我口,谈言在我耳。
    “手迹可传心,愿尔笃行李。”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代出自蓟北门行

    [南北朝] 鲍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鲍照的诗词更多鲍照诗词 >

  1. 玩月城西门廨中
  2. 春日行
  3. 门有车马客行
  4. 拟行路难·其一
  5. 代白头吟
  6. 梅花落
  7. 拟行路难·其六
  8. 拟行路难·其四
  9. 学刘公干体
  10. 拟古·其一幽并重

诗人 更多诗人 >

  1. 白居易的画像
    白居易
  2. 杜甫的画像
    杜甫
  3. 李白的画像
    李白
  4. 齐己的画像
    齐己
  5. 刘禹锡的画像
    刘禹锡
  6. 李商隐的画像
    李商隐
  7. 元稹的画像
    元稹
  8. 辛弃疾的画像
    辛弃疾
  9. 韦应物的画像
    韦应物
  10. 贯休的画像
    贯休
  11. 皎然的画像
    皎然
  12. 陆龟蒙的画像
    陆龟蒙
  13. 刘长卿的画像
    刘长卿
  14. 许浑的画像
    许浑
  15. 张祜的画像
    张祜
  16. 岑参的画像
    岑参
  17. 杜牧的画像
    杜牧
  18. 姚合的画像
    姚合
  19. 罗隐的画像
    罗隐
  20. 王建的画像
    王建
  21. 张籍的画像
    张籍
  22. 杜荀鹤的画像
    杜荀鹤
  23. 孟郊的画像
    孟郊
  24. 苏轼的画像
    苏轼

朝代 更多诗词 >

  1. 春秋
  2. 战国
  3. 先秦
  4. 两汉
  5. 魏晋
  6. 南北朝
  7. 隋代
  8. 唐代
  9. 五代
  10. 宋代
  11. 元代
  12. 明代
  13. 清代
  14. 近代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1. 采薇(节选)
  2. 行路难·其一
  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 归园田居·其一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1. 念奴娇·赤壁怀古
  2.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 青玉案·元夕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1. 湖心亭看雪
  2. 答谢中书书
  3. 陋室铭
  4. 离骚
  5. 兰亭集序 / 兰亭序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1. 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柳永《甘草子·秋暮》
  2. 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3.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李清照《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4. 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 沈佺期《寒食》
  5.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曹操《苦寒行》
  6.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杜甫《秋雨叹三首》
  7. 城隅南对望陵台,漳水东流不复回。—— 岑参《登古邺城》
  8.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9.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白居易《后宫词》
  10. 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 柳宗元《饮酒》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1. 写景
  2. 抒情
  3. 咏物
  4. 婉约
  5. 写人
  6. 抒怀
  7. 送别
  8. 生活
  9. 思念
  10. 写花
  11. 梅花
  12. 菊花
  13. 荷花
  14. 桃花
  15. 桂花
  16. 梨花
  17. 杏花
  18. 莲花
  19. 惜花
  20. 赏花
  21. 春天
  22. 夏天
  23. 秋天
  24. 冬天
  25. 节日
  26. 春节
  27. 元宵节
  28. 寒食节
  29. 清明节
  30. 端午节
  31. 七夕节
  32. 中秋节
  33. 重阳节
  34. 离别
  35. 爱情
  36. 女子
  37. 思乡
  38. 相思
  39. 怀古
  40. 怀人
  41. 爱国
  42. 友情
  43. 讽刺
  44. 赞美
  45. 边塞
  46. 哲理
  47. 叙事
  48. 组诗
  49. 闺怨
  50. 感伤
  51. 孤独
  52. 故事
  53. 豪放
  54. 忧国忧民
  55. 山水
  56. 感慨
  57. 战争
  58. 写雨
  59. 感叹
  60. 怀念
  61. 友人
  62. 柳树
  63. 议论
  64. 田园
  65. 赞颂
  66. 写雪
  67. 妇女
  68. 伤怀
  69. 写山
  70. 月亮
  71. 励志
  72. 寓理
  73. 饮酒
  74. 人生
  75. 羁旅
  76. 写鸟
  77. 追忆
  78. 咏史
  79. 悼亡
  80. 怀才不遇
  81. 伤春
  82. 惜春
  83. 写水
  84. 寓言
  85. 音乐
  86. 地名
  87. 惜别
  88. 宴会
  89. 赠别
  90. 同情
  91. 写风
  92. 寓人
  93. 回忆
  94. 农民
  95. 典故
  96. 宫怨
  97. 言志
  98. 隐居
  99. 西湖
  100. 宴饮
  101. 评论壮志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