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全部诗人 > 彭伉
彭伉 [唐代]
介绍
轶事典故
贞元七年,彭伉高中进士荣归故里后,家中立即贺客纷至,喜气盈门,堂上厅前高朋满座,乐鼓齐鸣,一队队达官显贵花团簇锦,一群群亲朋好友喜笑颜开,真是好不热闹。
惟独连襟湛贲倍受冷落,论亲眷辈份和宜春风俗,他都应该在首席有一个座位的,只是湛贲出身微贱,当时只在宜春郡衙门为吏,彭伉本来就对他瞧不起,现在自己中了进士,更是高傲自大,就冷冷地安排湛贲夫妻在后面厢房就餐。湛贲甚为愤慨,食不下咽,舌不辨味。湛妻张氏趁机好言相劝,激励说:“大丈夫应自振励,不应长困辱如此。”从此,湛贲头悬梁,锥刺股,发愤读书,勤奋苦学,终于在贞元十二年进京殿试,高中进士,而且是名列前茅,比彭伉考得更加出色。
捷报传到宜春,亲友邻里奔走相告。当消息传到彭伉耳里时,他正骑着毛驴路过赤板桥,一听湛贲也高中进士,自惭过去狂妄过甚,顿时愧悔交加,惊叹一声,从驴背上滚落下来。由此,“湛贲及第,彭伉落驴”的佳话就在宜春传开了。有好事者索性把赤板桥改称“落驴桥”,还将城东一条巷子取名为“落驴巷”。后来,为了纪念刻苦攻读的志士湛贲,将此桥正式更名为“湛郎桥”,并一直沿用至今。
“歌行体”古体诗《湛郎怀古》淋漓尽致地记述了这件事,诗叹曰:“城之东,袁之阳,宿昔有桥名湛郎。问郎何以桥不朽?当年郡吏非寻常。连襟彭伉题名早,广罗名士坐中堂。怜郎阁后无兼味,侧耳笙歌竟如沸。譬若神驹伏枥鸣,伯乐不能吐其气。倏忽旋空冀北群,变吏为儒刚且毅。坐间名士尽茫然,阁后书生宫锦衣。嗟哉彭伉意何如?闻之失声反坠驴。贫时相识不相好,富贵崇朝惊绝倒。君不见,仰山翠耸与天邻,秀水滩高锦浪频。云物卷舒无定态,胡为胆落水之滨?呜呼,水滨久泛坠驴客,我过此桥空太息!”
湛贲登第后,曾以江阴县主簿权知无锡县事,后为毗陵太守。《全唐诗》存诗三首。他孜孜不倦、奋发攻读、终获及第的佳话,至今仍是宜春学子、街巷居民、村民农妇茶余饭后的美谈。
湛郎桥静卧在珠泉河上,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沧桑变化,以其脍炙人口的佳话长留人间。其间几经修葺,造福于宜春人民。清乾隆十四年,邑庠生胡安荣捐修,并官道自桥达城东门约3公里。20世纪70年代,又复加修理,在其西南侧加宽3米,以通车辆。1984年5月,被列为袁州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再次进行大规模修建,现在此桥长12.82米,宽37米,整个桥梁面积474平方米。
猜你喜欢的彭伉古诗词 更多彭伉的诗词>
彭伉的诗词更多彭伉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李白《塞下曲六首》
- 莺莺燕燕分飞后,粉淡梨花瘦。—— 元好问《虞美人·槐阴别院宜清昼》
- 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 张炎《疏影·咏荷叶》
-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王昌龄《春宫曲》
- 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汪藻《点绛唇·新月娟娟》
-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白居易《梦微之》
- 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周邦彦《六丑·落花》
-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