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诗词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全部诗人 > 徐铉

今日一文 古诗词 唐代-徐铉的画像

徐铉 [唐代]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介绍

生平

先世会稽人,后迁居广陵。父延休,官江都少尹。徐铉十岁能属文,宅居栖霞寺侧。

初事南唐,历官御史大夫、率更令、右散骑常侍,官至吏部尚书。宋开宝七年,赵匡胤令大将曹彬伐南唐。徐铉曾二度奉李煜之命使宋,谋求和平,告太祖曰:“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太祖道:“汝以为父子分两家,可乎?”铉不能对。十一月,徐铉、周惟简再次入奏,徐铉道:“李煜因病未任朝谒,非敢拒诏也,乞缓兵以全一邦之命。”其言极恳切,与太祖辩,反复再三,声气愈厉。赵匡胤辩不过,拔剑而起,怒斥徐铉:“不须多言!江南国主何罪之有?只是一姓天下,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徐铉不敢再言。

南唐亡后,随李煜入观宋太祖,命为率更令。累官至散骑常侍。博学多才,有一只象毙命,取胆不获。铉曰:“于前左足求之。”果得。召问铉,对曰:“象胆随四时在足,今方二月,故知之。”徐铉曾奉旨与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同校《说文解字》,于宋太宗雍熙三年完成并雕版流布,世称“大徐本”,又曾编纂《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叹息:“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徐铉退而告之,宋太宗闻之大怒,赐李煜自尽。淳化二年,遭庐州女僧道安诬,被贬谪为静难行军司马。邠州苦寒,终不御毛褐,致冷疾,八月二十六日“晨起,方冠带,遽索笔手疏,约束后事,又别署曰:‘道者,天地之母。’书讫而卒,年七十六。”

个人成就

古文

徐铉的文章承晚唐骈俪之风,而体格孤秀。他为李煜所作墓志铭,立言得体,《宋文鉴》曾录此铭。著有《骑省集》三十卷,由女婿吴淑编集。前20卷是在南唐作官时写的,后10卷为入宋后所作。有《四部丛刊》影印黄丕烈校旧抄本30卷,附录1卷。近人徐乃昌翻刻宋本,附《补遗》1卷、《校勘记》1卷。另有《学津讨原》、《津逮秘书》等。徐铉好谈神怪,有门客蒯亮乃江东布衣,九十余岁,好大言夸诞,所言皆载入《稽神录》。

徐铉在南唐时,文章议论与韩熙载齐名,称“韩徐”,又与弟徐锴俱精通文字学,号“大小徐”。曾与句中正等共同校订《说文解字》,增补19字入正文,又补402字附于正文后。经他们校订增补的世称“大徐本”。

书法

徐铉长于书法,喜好李斯小篆,隶书也较出色。宋代欧阳修《集古录跋尾·泰峄山刻石》载:“昔徐铉在江南,以小篆驰名,郑文宝其门人也,尝受学于铉,亦见称于一时。”清代冯武称其:“善小篆,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曲折处,亦当中,无有偏侧;乃笔峰直下不侧,故锋常在画中。”黑龙江省博物馆藏有他的《篆书千字文残卷》。徐铉的行书也颇为人称道,代表做《私诚帖》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全篇结构平稳,但又不掉趣味,书风含蓄天然,开宋人尚意书风的先河。

诗作

徐铉的诗平易浅切,真率自然,不押险韵,不用奇字,颇近白居易诗风。其《贬官秦州出城作》、《送王四十五归东都》、《寄高邮陈郎中》等诗,均能出自肺腑,情到语流,无生涩雕琢之病。相传徐铉文思敏捷,凡有撰作,常不喜预作,有想请他写文章的人,临事来请,他执笔立就。徐铉曾说,“文速则意思敏壮,缓则体势疏慢”,所以他的诗流畅有余而深警不足。但也时出隽句,如:“井泉生地脉,砧杵共秋声”,足见其思致闲远,意味深长。

主要作品

轶事典故

先世会稽人,后迁居广陵。父延休,官江都少尹。徐铉十岁能属文,宅居栖霞寺侧。

初事南唐,历官御史大夫、率更令、右散骑常侍,官至吏部尚书。宋开宝七年,赵匡胤令大将曹彬伐南唐。徐铉曾二度奉李煜之命使宋,谋求和平,告太祖曰:“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太祖道:“汝以为父子分两家,可乎?”铉不能对。十一月,徐铉、周惟简再次入奏,徐铉道:“李煜因病未任朝谒,非敢拒诏也,乞缓兵以全一邦之命。”其言极恳切,与太祖辩,反复再三,声气愈厉。赵匡胤辩不过,拔剑而起,怒斥徐铉:“不须多言!江南国主何罪之有?只是一姓天下,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徐铉不敢再言。

南唐亡后,随李煜入观宋太祖,命为率更令。累官至散骑常侍。博学多才,有一只象毙命,取胆不获。铉曰:“于前左足求之。”果得。召问铉,对曰:“象胆随四时在足,今方二月,故知之。”徐铉曾奉旨与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同校《说文解字》,于宋太宗雍熙三年完成并雕版流布,世称“大徐本”,又曾编纂《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叹息:“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徐铉退而告之,宋太宗闻之大怒,赐李煜自尽。淳化二年,遭庐州女僧道安诬,被贬谪为静难行军司马。邠州苦寒,终不御毛褐,致冷疾,八月二十六日“晨起,方冠带,遽索笔手疏,约束后事,又别署曰:‘道者,天地之母。’书讫而卒,年七十六。”

猜你喜欢的徐铉古诗词 更多徐铉的诗词>

  • 送钟德林郎中学士赴东府诗。得酒

    [唐代] 徐铉

    酌此杯中物,茱萸满把秋。今朝将送别,他日是忘忧。
    世乱方多事,年加易得愁。政成频一醉,亦未减风流。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将去广陵别史员外南斋

    [唐代] 徐铉

    家声曾与金张辈,官署今居何宋间。起得高斋临静曲,
    种成奇树学他山。鸳鸾终日同醒醉,萝薜常时共往还。
    贱子今朝独南去,不堪回首望清闲。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步虚词五首

    [唐代] 徐铉

    气为还元正,心由抱一灵。凝神归罔象,飞步入青冥。
    整服乘三素,旋纲蹑九星。琼章开后学,稽首奉真经。
    天帝黄金阙,真人紫锦书。霓裳纷蔽景,羽服迥凌虚。
    白鹤能为使,班麟解驾车。灵符终愿借,转共世情疏。
    圣主过幽谷,虚皇在蕊宫。五千宗物母,七字秘神童。
    世上金壶远,人间玉龠空。唯馀养身法,修此与天通。
    何处求玄解,人间有洞天。勤行皆是道,谪下尚为仙。
    蔽景乘朱凤,排虚驾紫烟。不嫌园吏傲,愿在玉宸前。
    三素霏霏远,盟威凛凛寒。火铃空灭没,星斗晓阑干。
    佩响流虚殿,炉烟在醮坛。萧寥不可极,骖驾上云端。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赠奚道士(含象)

    [唐代] 徐铉

    先生曾有洞天期,犹傍天坛摘紫芝。处世自能心混沌,
    全真谁见德支离。玉霄尘闭人长在,全鼎功成俗未知。
    他日飙轮谒茅许,愿同鸡犬去相随。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亚元舍人不替深知猥贻佳作三篇清绝不敢轻…庶资一笑耳

    [唐代] 徐铉

    海陵城里春正月,海畔朝阳照残雪。城中有客独登楼,
    遥望天边白银阙。白银阙下何英英,雕鞍绣毂趋承明。
    阊门晓辟旌旗影,玉墀风细佩环声。此处追飞皆俊彦,
    当年何事容疵贱。怀铅昼坐紫微宫,焚香夜直明光殿。
    王言简静官司闲,朋好殷勤多往还。新亭风景如东洛,
    邙岭林泉似北山。光阴暗度杯盂里,职业未妨谈笑间。
    有时邀宾复携妓,造门不问都非是。酣歌叫笑惊四邻,
    赋笔纵横动千字。任他银箭转更筹,不怕金吾司夜吏。
    可怜诸贵贤且才,时情物望两无猜。伊余独禀狂狷性,
    褊量多言仍薄命。吞舟可漏岂无恩,负乘自贻非不幸。
    一朝削迹为迁客,旦暮青云千里隔。离鸿别雁各分飞,
    折柳攀花两无色。卢龙渡口问迷津,瓜步山前送暮春。
    白沙江上曾行路,青林花落何纷纷。汉皇昔幸回中道,
    极目牛羊卧芳草。旧宅重游尽隙荒,故人相见多衰老。
    禅智寺,山光桥,风瑟瑟兮雨萧萧。行杯已醒残梦断,
    征途未极离魂消。海陵郡中陶太守,相逢本是随行旧。
    乍申拜起已开眉,却问辛勤还执手。精庐水榭最清幽,
    一税征车聊驻留。闭门思过谢来客,知恩省分宽离忧。
    郡斋胜境有后池,山亭菌阁互参差。有时虚左来相召,
    举白飞觞任所为。多才太守能挝鼓,醉送金船间歌舞。
    酒酣耳热眼生花,暂似京华欢会处。归来旅馆还端居,
    清风朗月夜窗虚。駸駸流景岁云暮,天涯望断故人书。
    春来凭槛方叹息,仰头忽见南来翼。足系红笺堕我前,
    引颈长鸣如有言。开缄试读相思字,乃是多情乔亚元。
    短韵三篇皆丽绝,小梅寄意情偏切。金兰投分一何坚,
    银钩置袖终难灭。醉后狂言何足奇,感君知己不相遗。
    长卿曾作美人赋,玄成今有责躬诗。报章欲托还京信,
    笔拙纸穷情未尽。珍重芸香陈子乔,亦解贻书远相问。
    宁须买药疗羁愁,只恨无书消鄙吝。游处当时靡不同,
    欢娱今日两成空。天子尚应怜贾谊,时人未要嘲扬雄。
    曲终笔阁缄封已,翩翩驿骑行尘起。寄向中朝谢故人,
    为说相思意如此。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寒食日作

    [唐代] 徐铉

    厨冷烟初禁,门闲日更斜。东风不好事,吹落满庭花。
    过社纷纷燕,新晴淡淡霞。京都盛游观,谁访子云家。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北苑侍宴杂咏诗。菊

    [唐代] 徐铉

    细丽披金彩,氛氲散远馨。泛杯频奉赐,缘解制颓龄。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秋日雨中与萧赞善访殷舍人于翰林座中作

    [唐代] 徐铉

    野出西垣步步迟,秋光如水雨如丝。铜龙楼下逢闲客,
    红药阶前访旧知。乱点乍滋承露处,碎声因想滴蓬时。
    银台钥入须归去,不惜馀欢尽酒卮。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宿茅山寄舍弟

    [唐代] 徐铉

    茅许禀灵气,一家同上宾。仙山空有庙,举世更无人。
    独往诚违俗,浮名亦累真。当年各自勉,云洞镇长春。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寒食宿陈公塘上

    [唐代] 徐铉

    垂杨界官道,茅屋倚高坡。月下春塘水,风中牧竖歌。
    折花闲立久,对酒远情多。今夜孤亭梦,悠扬奈尔何。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徐铉的诗词更多徐铉诗词 >

  1. 抛球乐
  2. 哭刑部侍郎乔公诗
  3. 又题白鹭洲江鸥送陈君
  4. 又听《霓裳羽衣曲》送陈君
  5. 送陈秘监归泉州
  6. 送德迈道人之豫章
  7. 后湖访古各赋一题得西邸
  8. 送察院李侍御使庐陵因寄孟员外
  9. 春尽日游后湖赠刘起居(刘时方烧药)
  10. 棋赌赋诗输刘起居(奂)

诗人 更多诗人 >

  1. 白居易的画像
    白居易
  2. 杜甫的画像
    杜甫
  3. 李白的画像
    李白
  4. 齐己的画像
    齐己
  5. 刘禹锡的画像
    刘禹锡
  6. 李商隐的画像
    李商隐
  7. 元稹的画像
    元稹
  8. 辛弃疾的画像
    辛弃疾
  9. 韦应物的画像
    韦应物
  10. 贯休的画像
    贯休
  11. 皎然的画像
    皎然
  12. 陆龟蒙的画像
    陆龟蒙
  13. 刘长卿的画像
    刘长卿
  14. 许浑的画像
    许浑
  15. 张祜的画像
    张祜
  16. 岑参的画像
    岑参
  17. 杜牧的画像
    杜牧
  18. 姚合的画像
    姚合
  19. 罗隐的画像
    罗隐
  20. 王建的画像
    王建
  21. 张籍的画像
    张籍
  22. 杜荀鹤的画像
    杜荀鹤
  23. 孟郊的画像
    孟郊
  24. 苏轼的画像
    苏轼

朝代 更多诗词 >

  1. 春秋
  2. 战国
  3. 先秦
  4. 两汉
  5. 魏晋
  6. 南北朝
  7. 隋代
  8. 唐代
  9. 五代
  10. 宋代
  11. 元代
  12. 明代
  13. 清代
  14. 近代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1. 采薇(节选)
  2.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3. 苏幕遮·燎沉香
  4. 春晓
  5.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1.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2. 苏幕遮·燎沉香
  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 忆江南·江南好
  5. 西河·和王潜斋韵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1. 离骚
  2. 陋室铭
  3. 小儿不畏虎
  4. 前赤壁赋
  5. 兰亭集序 / 兰亭序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1.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2.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3.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4.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徐凝《七夕》
  5. 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 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6. 蜂儿不解知人苦,燕儿不解说人愁。—— 程垓《最高楼·旧时心事》
  7.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 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8.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贾岛《题李凝幽居》
  9.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10.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1. 写景
  2. 抒情
  3. 咏物
  4. 婉约
  5. 写人
  6. 抒怀
  7. 送别
  8. 生活
  9. 思念
  10. 写花
  11. 梅花
  12. 菊花
  13. 荷花
  14. 桃花
  15. 桂花
  16. 梨花
  17. 杏花
  18. 莲花
  19. 惜花
  20. 赏花
  21. 春天
  22. 夏天
  23. 秋天
  24. 冬天
  25. 节日
  26. 春节
  27. 元宵节
  28. 寒食节
  29. 清明节
  30. 端午节
  31. 七夕节
  32. 中秋节
  33. 重阳节
  34. 离别
  35. 爱情
  36. 女子
  37. 思乡
  38. 相思
  39. 怀古
  40. 怀人
  41. 爱国
  42. 友情
  43. 讽刺
  44. 赞美
  45. 边塞
  46. 哲理
  47. 叙事
  48. 组诗
  49. 闺怨
  50. 感伤
  51. 孤独
  52. 故事
  53. 豪放
  54. 忧国忧民
  55. 山水
  56. 感慨
  57. 战争
  58. 写雨
  59. 感叹
  60. 怀念
  61. 友人
  62. 柳树
  63. 议论
  64. 田园
  65. 赞颂
  66. 写雪
  67. 妇女
  68. 伤怀
  69. 写山
  70. 月亮
  71. 励志
  72. 寓理
  73. 饮酒
  74. 人生
  75. 羁旅
  76. 写鸟
  77. 追忆
  78. 咏史
  79. 悼亡
  80. 怀才不遇
  81. 伤春
  82. 惜春
  83. 写水
  84. 寓言
  85. 音乐
  86. 地名
  87. 惜别
  88. 宴会
  89. 赠别
  90. 同情
  91. 写风
  92. 寓人
  93. 回忆
  94. 农民
  95. 典故
  96. 宫怨
  97. 言志
  98. 隐居
  99. 西湖
  100. 宴饮
  101. 评论壮志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