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全部诗人 > 程大昌
程大昌 [宋代]
介绍
生平
出为浙东提点刑狱、江西转运副使。淳熙二年,召为秘书少监。三年,权刑部侍郎。累迁权吏部尚书。出知泉州、建宁府。光宗即位,徙知明州。庆元元年卒,年七十三。谥文简。有《程文简集》二十卷,已佚。今存《诗论》、《演繁露》、《考古编》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二《程公神道碑》,《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程大昌《南宋馆阁录》卷七《官联》上:"程大昌,字泰之,新安人,赵逵榜进士出身,治《书》。二年四月除,三年四月为权刑部侍郎。"《新安志》卷八《叙进士题名》:"绍兴二十一年赵逵榜:程大昌,休宁。"《新安文献志》卷首《先贤事略上》:"程文简公大昌,字泰之,休宁会里人。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直斋书录解题》卷一:"《易原》十卷。吏部尚书新安程大昌泰之撰。"同书卷八:"《雍录》十卷。吏部尚书新安程大昌泰之撰。"同书卷十八:"《程文简集》二十卷。吏部尚书新安程大昌泰之撰。"《舆地纪胜》卷二十《江南东路·徽州人物》:"程大昌,《言行录》云:休宁人,登进士第,仕至吏书。"《宋史》卷四三三《儒林传》:"程大昌字泰之,徽州休宁人。十岁能属文,登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第。"《弘治徽州府志》卷六《选举》:"绍兴元年赵逵榜:程大昌,休宁人。"同书卷七《人物》:"程大昌字泰之,休宁会里人。"《康熙休宁县志》卷六《人物》:"程大昌字泰之,会里人。"《四库全书总目》卷三《经部》:"《易原》八卷。宋程大昌撰。大昌字泰之,休宁人。"《宋诗纪事》卷五0《程大昌》条:"大昌字泰之,休宁人。绍兴二十一年进士。"
程大昌,字泰之,徽州休宁人。十岁能属文,登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第。主吴县簿,未上,丁父忧。服除,著十论言当世事,献于朝,宰相汤思退奇之,擢太平州教授。明年,召为太学正,试馆职,为秘书省正字。
孝宗即位,迁著作佐郎。当是时,帝初政,锐意事功,命令四出,贵近或预密议。会诏百官言事,大昌奏曰:"汉石显知元帝信己,先请夜开宫门之诏。他日,故夜还,称诏启关,或言矫制,帝笑以前诏示之。自是显真矫制,人不复言。国朝命令必由三省,防此弊也。请自今被御前直降文书,皆申省审奏乃得行,以合祖宗之规,以防石显之奸。"又言:"去岁完颜亮入寇,无一士死守,而兵将至今策勋未已。惟李宝捷胶西,虞允文战采石,实屠亮之阶。今宝罢兵,允文守夔,此公论所谓不平也。"帝称善,选为恭王府赞读。迁国子司业兼权礼部侍郎、直学士院。帝问大昌曰:"朕治道不进,奈何?"大昌对曰:"陛下勤俭过古帝王,自女真通和,知尊中国,不可谓无效。但当求贤纳谏,修政事,则大有为之业在其中,不必他求奇策,以幸速成。"又言:"淮上筑城太多,缓急何人可守?设险莫如练卒,练卒莫如择将。"帝称善。
除浙东提点刑狱。会岁丰,酒税逾额,有挟朝命请增额者,大昌力拒之,曰:"大昌宁罪去,不可增也。"徙江西转运副使,大昌曰:"可以兴利去害,行吾志矣。"会岁歉,出钱十余万缗,代输吉、赣、临江、南安夏税折帛。清江县旧有破坑、桐塘二堰,以捍江护田及民居,地几二千顷。后堰坏,岁罹水患且四十年,大昌力复其旧。
进秘阁修撰,召为秘书少监,帝劳之曰:"卿,朕所简记。监司若人人如卿,朕何忧?"兼中书舍人。六和塔寺僧以镇潮为功,求内降给赐所置田产仍免科徭,大昌奏:"僧寺既违法置田,又移科徭于民,奈何许之!况自修塔之后,潮果不啮岸乎?"寝其命。权刑部侍郎,升侍讲兼国子祭酒。大昌言:"辟以止辟,未闻纵有罪为仁也。今四方谳狱例拟贷死,臣谓有司当守法,人主察其可贷则贷之。如此,则法伸乎下,仁归乎上矣。"帝以为然。兼给事中。江陵都统制率逢原纵部曲殴百姓,守帅辛弃疾以言状徙帅江西。大昌因极论"自此屯戍州郡,不可为矣"!逢原由是坐削两官,降本军副将。累迁权吏部尚书。言:"今日诸军,西北旧人日少,其子孙伉健者,当教之战阵。不宜轻听离军。且禁卫之士,祖宗非独以备宿卫而已,南征北伐,是尝为先锋。今率三年辄补外,用违其长,既有征行,无人在选。奈何始以材武择之,而终以庸常弃之乎?愿留三衙勿遣。"
会行中外更迭之制,力请郡,遂出知泉州。汀州贼沈师作乱,戍将萧统领与战死,闽部大震。漕檄统制裴师武讨之。师武以未得帅符不行,大昌手书趣之曰:"事急矣,有如帅责君,可持吾书自解。"当是时,贼谋攻城,而先使谍者衷甲纵火为内应。会师武军至,复得谍者,贼遂散去。迁知建宁府。光宗嗣位,徙知明州,寻奉祠。绍熙五年,请老,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庆元元年卒,年七十三,谥文简。
大昌笃学,于古今事靡不考究。有《禹贡论》、《易原》、《雍录》、《易老通言》、《考古编》、《演繁露》、《北边备对》行于世。
猜你喜欢的程大昌古诗词 更多程大昌的诗词>
-
桃柳旧根株,春到红蔫绿茁。一似老年垂白,带少容_发。
浮家泛宅在他乡,难得会瓜葛。幸对此番乐饮,任宵分明发。 -
万六千年,是仙椿日月,两度阳春。根柯不随物化,那有新陈。戏夸悠久,借时光、惊觉时人。道历管,阶萤万换,悠然唤做逡巡。
老我百无贪羡,羡天芳寿种,掩冉三辰。谢他流年甲子,已是重轮。人间春狭,只九旬、斗柄标寅。更拟向,椿枝倚数,十分取一为真。 -
始待空冬岁不华。还教呈瑞怨贫家。若为高下总无嗟。
日照华檐晴后雨,风吹飞絮腊前花。天公何事不由他。 -
是男是女,都有官称。孙儿仕也登。时新衣著,不待经营。寒时火柜,春里花亭。星辰上履,我只唤卿卿。
寿开八秩,两鬓全青。颜红步武轻。定知前面,大有年龄。芝兰玉树,更愿充庭。为询王母,桃颗几时赪。白乐天《开六秩诗》自注:年五十一岁,即曰开第六秩矣。言自五十一,即为六十纪数之始也。 -
虚辱,次韵为谢
海角怀人,长误喜、簌簌敲帘风竹。命驾翩然,谁信道、不怕溪山回曲。榻拂凝尘,香笼清宴,尘柄从挥玉。好音闻耳,慰心何啻跫足。
犹记一桂专秋,创开殊选,倒峡余词力。往事茫茫十换岁,却共天涯醽醁。已分成翁,翘观赐带,上拥通仙录。休贪泉石,贤台闻用金筑。 -
坐上羽觞釂,水际洧衣褰。适兹胜赏,风轻云薄有情天。不用船舷悲唱,真俯阑干小海,乐事可忘年。莫向歌珠里,却叹鬓霜鲜。
送朝潮,迎夕汐,思茫然。知他禊饮,此地过了几千千。既有相催春夏,自解转成今古,谁后更谁前。堪笑兴怀客,不似咏归川。 -
冰容玉格,笑桃杏、非是闺帏装束。待要舒华那更管,朔气凝波僵木。五鬣山松,万年宫树,仅仅存余绿。一枝寄赠,教渠知道春复。
宁解车马成蹊,高标宜雪月,仍便溪谷。纵有知闻,谁办得、驾野凌寒秉烛。尽更荒闲,终难掩抑,风里香千斛。林_兴尽,此时鼎味翻足。 -
兽炭香红漫应时。遮寒姝丽自成围。销金暖帐四边垂。
报道黑风飞柳絮,齐翻白雪侑羔卮。那家斟唱□□词。 -
身寿又康强,谢天将并。耳目聪明行步壮。登高挥翰,不用瞠眉扶杖。华堂偕老处,儿孙王。
只恨萍蓬,他乡浮荡。回首故山便惆怅。今年生日,忽似还家模样。当缘风絮韫,来赓唱。 -
白屋到横金,已是蟠桃结子。更向仕途贪恋,是痴人呆虑。
水晶宫里饭莼鲈,中菰第一义。留得鬓须迟白,是本来真贵。
程大昌的诗词更多程大昌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 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 李好古《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
- 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卓文君《白头吟》
-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卢照邻《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陆游《金错刀行》
-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万楚《骢马》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韦应物《送杨氏女》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