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全部诗人 > 文益
文益 [唐代]
介绍
相关事件
后唐清泰二年报恩禅院、清凉寺开堂接众。由于金陵在五代宋初战乱较少,百姓文化水准较高,其思想得到较大范围传播。文益在金陵三坐道场,四方僧俗竞向归之。后周世宗显德五年十二月五日,文益圆寂,享七十四岁。葬江宁县无相塔。谥号“大法眼禅师”。
文益禅师的弟子众多,嗣法弟子六十三人,以德韶、慧炬、文遂等十四人最胜。高丽僧人曾来向他学习,得法者有三十六人,法眼宗后来传到朝鲜半岛,长盛不衰。
法眼宗,深受华严宗教义影响,并以之阐明禅宗的基本主张,提出“真如一心”即华严宗所谓的“总相”,视“心”为最高精神性本体,表现出“禅教兼重”的趋向。因此,法眼宗在所有佛家各宗派中,特别和儒家声气相投,得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大力褒扬。
轶闻
某时,文益遇大雪阻途,经地藏院歇脚。烤火取暖时,该院方丈桂琛禅师便问他:“你去那里”?
文益:“只是行脚罢了”。
桂琛:“什么是行脚”?
文益:“不知道”。
桂琛:“不知最亲切”。
雪停后,文益辞桂琛,桂琛送他到门口并问:“你曾说三界惟心,万法唯识,现在请告诉我庭下的那块石头是在心内,或是在心外呢”?
文益答:“在心内”。
桂琛说:“你这位行脚之人,为什么要把这样一块大石头放在心中呢?”
这话把文益说得窘极了,他便放下行李,决心留下来,向桂琛讨教。
每天他提出新见解时,桂琛都说:“佛法不是这样的”。
最后,文益只得对桂琛说:“我已经辞穷理绝了”。
桂琛便说:“以佛法来论,一切都是现成的”。
听了这话,文益才恍然大悟。“一切现成”一语,后来成为法眼宗徒参禅时的重要“话头”。
历史评价
文益非常博学,精通传统的典籍。但他却不是书本知识的奴隶。他常引证古人的话,但由他的口中说出,都变成了他自己的东西。有个学生问他:“什么是古佛?”
他回答:“现在就很好嘛”!
猜你喜欢的文益古诗词 更多文益的诗词>
文益的诗词更多文益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春日迟迟春草绿,野棠开尽飘香玉。—— 李洞《绣岭宫词》
- 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 李白《君马黄》
-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殷尧藩《同州端午》
-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张栻《立春偶成》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元稹《行宫》
- 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张籍《蓟北旅思 / 送远人》
-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 晚春》
-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李华《春行即兴》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