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诗词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全部诗人 > 颜仁郁

今日一文 古诗词 唐代-颜仁郁的画像

颜仁郁 [唐代]

科场才俊——颜仁郁, 字文杰,号品俊。福建德化三班泗滨人。生于唐大和(827~835)间。祖籍河南温县。祖父颜景茂,为兵曹参军,入闽任福州侯官县令。父颜芳(787~860),随其父入闽,辗转来到永福(今永泰)县归德场归义乡山亭里(今德化县三班镇泗滨村),受聘于金员外为家塾教师,后怡情当地山水,定居肇基于此。仁郁为颜芳第七子。

介绍

介绍

他幼承庭训,博览经史,饱学多才,擅长文学,胸有抱负。他所生活的晚唐年代,政治腐朽衰败,农村经济破产,疾病灾荒四起,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水深火热。仁郁面对国家社会人民的灾难,无限忧虑与同情,寄怀笔端,抒发胸臆,写下许多忧国忧民、揭露时弊的诗篇;并在“政荒民散”、社会萧条、民不聊生的困难时期接任归德场场长。他上任后,勤政爱民,抚慰百姓,解困扶危,安定民心,倡导农桑,兴办陶瓷,发展生产。“一年襁负至,二年田莱辟,三年民用足”,历经数年努力,给归德场村村带来喜悦与丰收,出现了社会局部的稳定与繁荣。仁郁看到境内处处丰收,百姓欢乐喜悦,他乐民所乐,兴奋地写下《赞神曲》:村南村北春雨晴,东家西家地碓声;麦黄正满绿针密,稻黄无际红云平。前年谷与金同价,家家啼哭伐桑柘;岂知还复有今年,酒肉如山祭春社。吏不登门白昼眠,老稚雅乐如登仙:县里归来传好语,黄纸赎放身丁钱。

颜仁郁是古瓷都德化历史上一位关心民瘼的出色领导者。他博学多才,爱好吟咏,又是当时的知名诗人之一。其诗篇《谕农》的首章收辑于《全唐诗》。他长期生活于农村,接触人民最底层,了解百姓的疾苦,与广大劳动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谕农》、《贫女》等篇中,写出了贫苦农民的疾苦与呼声,写出封建社会贫女的不幸遭遇、闺妇的痛苦哀怨、封建礼教对女子的束缚残害以及她们对爱情的憧憬。如《谕农》:夜半呼儿趁晓耕,赢牛无力渐艰行;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夏日炎炎如火钻,野田禾秀半枯干;皇天不雨农家望,何恨龙神不我看!颜仁郁所写的诗篇富有强烈的人民性,与社会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人民的疾苦与欢乐。其《谕农》、《朱门》、《客路》、《边庭》、《城市》、《贫女》、《负薪》、《空门》、《山居》、《渔家》十门百首,反映了农家、朱门、城市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揭露封建社会腐朽、黑暗、罪恶的现实,道出人民的心声,同时表达了自己看透现实,寄情田园,娱于山居、闲逸淳朴、洁身自好的思想境界。因此,这些诗篇很快在民间广为传诵,人们称其为“颜长官诗”,并流入京师。昔曾编入《龙浔志》,惜大多已失传。

生平

南宋绍定五年,欧宁人、进士朱继芳到德化任职,在晋谒长官祠并读颜诗后,曾以次韵作《和颜长官百咏》,该诗今犹存,收辑于《德化文史资料》第三期。颜仁郁辞世后,葬于三班纱帽峰山腰。德化人民为怀念他,绘像恭奉,并于龙浔山腰及三班湖内寨立祠,称“长官祠”,塑像奉祀。其后民间将他神化,传他“在世爱民,死而爱国”,宋末曾“显圣拒元”,后又屡次“显圣抵御匪寇”,有“光前扶后,济世保民”之功。南宋乾道四年敕封为忠应侯,赐额“忠应庙”。宝庆元年加封济灵王,二年又加封孚佑王。明嘉靖德化知县许仁建乡贤祠,请于学院高贲,奉仁郁为首祀乡贤。仁郁妻郑钰,三班硕杰郑孚奕之女,册封为一品夫人,卒与仁郁合葬;继室姚氏,永春桃溪人,册封为一品协灵夫人,卒后迁葬其侧。子颜蕃,长成后移居永春,其子孙先后徙居漳州、古田、台湾、广东等地,肇基蕃衍,枝繁叶茂,桂馥兰馨。仁郁墓及故居永茂堂,现为德化县文物保护单位。泗滨名士、南宋淳熙七年至十一年知德化县事颜敏德曾谒归德寨并诗:二百年来孺慕深,德声教泽惬民心;造祠想见公如在,灵镇寨湖颂至今。绍定三年七月,福建仙游县隐士林云亦曾到庙留题:当年俯首仰庙池,曾向南州制魅魑;生死乐哀无二憾,请君细读长官诗。干戈五季血成川,市井依公一帖然;汉代神灵天助顺,公然无意扫腥膻。清康熙年间,德化县典史颜志美谒湖内寨长官祠留题:当年德政纪鸿猷,兴废未知几度秋;一到故祠无限感。湖山云水两悠悠。清乾隆年间,泗滨里人颜种玉谒庙留题:山川清淑气,人杰地钟灵;归德钦膺长,居民赖以宁。邦家栋梁望,姓字里居馨;名世虽恒产,几乎独残形。殊允起阡陌,诞降擅风霆;忠贞炳日月,庙儿凌何兵。圣贤生迈种,邹鲁著芳型;护国奇勋在,荣封仰宗庭。

猜你喜欢的颜仁郁古诗词 更多颜仁郁的诗词>

颜仁郁的诗词更多颜仁郁诗词 >

  1. 山居
  2. 农家

诗人 更多诗人 >

  1. 白居易的画像
    白居易
  2. 杜甫的画像
    杜甫
  3. 李白的画像
    李白
  4. 齐己的画像
    齐己
  5. 刘禹锡的画像
    刘禹锡
  6. 李商隐的画像
    李商隐
  7. 元稹的画像
    元稹
  8. 辛弃疾的画像
    辛弃疾
  9. 韦应物的画像
    韦应物
  10. 贯休的画像
    贯休
  11. 皎然的画像
    皎然
  12. 陆龟蒙的画像
    陆龟蒙
  13. 刘长卿的画像
    刘长卿
  14. 许浑的画像
    许浑
  15. 张祜的画像
    张祜
  16. 岑参的画像
    岑参
  17. 杜牧的画像
    杜牧
  18. 姚合的画像
    姚合
  19. 罗隐的画像
    罗隐
  20. 王建的画像
    王建
  21. 张籍的画像
    张籍
  22. 杜荀鹤的画像
    杜荀鹤
  23. 孟郊的画像
    孟郊
  24. 苏轼的画像
    苏轼

朝代 更多诗词 >

  1. 春秋
  2. 战国
  3. 先秦
  4. 两汉
  5. 魏晋
  6. 南北朝
  7. 隋代
  8. 唐代
  9. 五代
  10. 宋代
  11. 元代
  12. 明代
  13. 清代
  14. 近代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1. 采薇(节选)
  2.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3. 苏幕遮·燎沉香
  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1.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2. 苏幕遮·燎沉香
  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 西河·和王潜斋韵
  5. 忆江南·江南好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1. 陋室铭
  2. 小儿不畏虎
  3. 离骚
  4. 前赤壁赋
  5. 兰亭集序 / 兰亭序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1. 此生只是偿诗债,白菊开时最不眠。—— 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2.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曹植《杂诗七首·其一》
  3. 伤心阔别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 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4.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吴均《与朱元思书》
  5.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 白居易《微雨夜行》
  6.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7. 一朝哭都市,泪尽归田亩。—— 元结《农臣怨》
  8.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9.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杜甫《石壕吏》
  10.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西江夜行》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1. 写景
  2. 抒情
  3. 咏物
  4. 婉约
  5. 写人
  6. 抒怀
  7. 送别
  8. 生活
  9. 思念
  10. 写花
  11. 梅花
  12. 菊花
  13. 荷花
  14. 桃花
  15. 桂花
  16. 梨花
  17. 杏花
  18. 莲花
  19. 惜花
  20. 赏花
  21. 春天
  22. 夏天
  23. 秋天
  24. 冬天
  25. 节日
  26. 春节
  27. 元宵节
  28. 寒食节
  29. 清明节
  30. 端午节
  31. 七夕节
  32. 中秋节
  33. 重阳节
  34. 离别
  35. 爱情
  36. 女子
  37. 思乡
  38. 相思
  39. 怀古
  40. 怀人
  41. 爱国
  42. 友情
  43. 讽刺
  44. 赞美
  45. 边塞
  46. 哲理
  47. 叙事
  48. 组诗
  49. 闺怨
  50. 感伤
  51. 孤独
  52. 故事
  53. 豪放
  54. 忧国忧民
  55. 山水
  56. 感慨
  57. 战争
  58. 写雨
  59. 感叹
  60. 怀念
  61. 友人
  62. 柳树
  63. 议论
  64. 田园
  65. 赞颂
  66. 写雪
  67. 妇女
  68. 伤怀
  69. 写山
  70. 月亮
  71. 励志
  72. 寓理
  73. 饮酒
  74. 人生
  75. 羁旅
  76. 写鸟
  77. 追忆
  78. 咏史
  79. 悼亡
  80. 怀才不遇
  81. 伤春
  82. 惜春
  83. 写水
  84. 寓言
  85. 音乐
  86. 地名
  87. 惜别
  88. 宴会
  89. 赠别
  90. 同情
  91. 写风
  92. 寓人
  93. 回忆
  94. 农民
  95. 典故
  96. 宫怨
  97. 言志
  98. 隐居
  99. 西湖
  100. 宴饮
  101. 评论壮志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