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全部诗人 > 段成式
段成式 [唐代]
介绍
故里
段成式故里在今明集镇段桥村。清代邹平著名诗人张实居《长白竹枝词·十五》写道:“连年亢旱绿波消,一望平湖种麦苗。旧迹欲寻柯故里,居人遥指段家桥。”王渔洋在该词后注“段太长故里”。《玩湖顶》诗云:“更忆断桥柯古迹,夕阳一片远香红。”晚于张实居而同为张延登之孙的张尔奎,有《柯古堂诗文》四卷行于世。很显然,诗人张实居、张尔奎皆十分仰慕唐代文学家段成式,同时也佐证了段成式故里确实是邹平县明集镇段桥村。
贡献
段成式在当时文名颇著,与著名诗人李商隐、温庭筠号称“三才”,但其诗歌艺术成就远逊于温、李。所著《酉阳杂俎》,分类记载各种异事方物,被《新唐书·艺文志》列入了小说家类。书以内容广博,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学者多所征引。所记古代中外传闻、神话、故事、传奇,丰富多彩,有些篇章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为研究唐传奇提供了极为可贵的资料。同时,书中还辑录了南北朝和唐代的若干史料,其中记述了唐代统治阶级的秘闻轶事,南北朝交聘使者的应对和仪礼,以及民间婚丧嫁娶、风土习俗,旁及中外文化、物产交流,这些或得之于传闻,或采之于遗文秘籍,为我们研究古代史和中外关系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此外,关于陨星、化石、矿藏的记载,动物、植物形态、特性的说明,也极富科学价值。
《酉阳杂俎》在国外,也颇受重视。美国东方学者劳费尔所著《中国伊朗编》,英国作家李约瑟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都曾对此书给予高度评价,李更摘引书中不少材料。当然,书中也有诡怪不经、荒诞无稽之谈,是其糟粕。
另外,段成式的诗文也有一定的成就,与温庭筠、李商隐齐名,时号“三十六”,因段、温、李三人皆排行十六,故有“三十六体”之称。三人皆为晚唐文之高手。研究段成式的诗文,可与其笔记小说相互参照,对全面了解唐代社会的思想文化与文学艺术,大有裨益。
生平
段成式青年时期为官宦子弟,英俊潇洒,彬彬有礼,活泼好动。他的好友周繇《嘲段成式》诗中写道:“蹴鞠且徒为,宁如目送时。报仇惭选耎,存想恨逶迟。促坐疑辟咡,衔杯强朵颐。恣情窥窈窕,曾恃好风姿。色授应难夺,神交愿莫辞。”此诗写了他年轻时的风貌。段成式自幼即力学苦读,博学强记,少好猎。其禅见洽闻,为时人所叹服,自言:“成立以君子耻一物不知”,故他的博闻在唐代作家中是不多见的。成式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吉州、处州、江洲刺史,直至太长少卿。成式为官期间,曾为故里修七孔拱桥,架通南北之路。乡人为记段氏功德,遂将相邻的段、加、马、乔四村改名为“段桥”,并刊石立碑。
段成式年轻时随父亲段文昌转徙各地,了解各地风土人情、轶闻趣事,开拓了生活视野,加之他精研苦学,博览了包括官府秘籍在内的大量图书。他以读书为嗜,博学强记,矩识渊博。段成式和当时的诗人温庭筠、李商隐、李群玉、周繇结为朋友,往来密切。这对他的诗文创造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段成式曾因父亲段文昌的关系,就任秘书省校书郎,居府第“修行里”。他自己说:“武宗癸亥三年夏,予与张君希复善继,同官秘书。”这是公元843年,他大约40来岁的事情。后来他“累官迁尚书郎”,又出任江州刺史,至“大中中归京,仕至太常少卿”。他居长安时,“以闲放自适”,“尤深于佛书”,这正是他晚年生活的概括。他于懿咸通四年六月卒,享年约六十一岁。
在唐代晚期文学家中,段成式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能诗善文除代表作志怪小说集《酉阳杂俎》传于后世外,在《全唐诗》中还收入他的诗词30多首,《全唐文》中收入他的文章11篇。在诗坛上,他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号称“三十六”。现存段成式的诗,多是绝句和律诗,十分讲究词采的艳丽,风格清丽秀美。晚唐社会“官乱人贫,盗贼并起,土崩之势,忧在旦危”,皇帝仍旧终日宴游,不理朝政。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段成式信佛读经,饮酒赋诗唱和,以解其忧,诗中多流露出超脱世俗的消极情绪。
评价
《全唐诗》收录其诗词30多首,多华艳之作,也不乏清丽之篇。其文学成就主要不在诗歌,而是体现在所著代表作《酉阳杂俎》之中。这部书内容繁杂,有自然现象、文籍典故、社会民情、地产资源、草木虫鱼、方术医药、佛家故事、中外文化、物产交流等等,可以说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其中诸如李白让高力士脱靴、王勃写文章蒙在被里打腹稿等故事,脍炙人口,流传很广。从中国小说史的角度来看,这部书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志怪小说。鲁迅对此曾予以高度评价,以为这部书与唐代的传奇小说“并驾齐驱”。后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是对这种文体的继承和发展。应该说这部书是一部上承六朝,下启宋明以及清初志怪小说的重要著作。清代纪昀等人编写的《四库全书总目纲要》指出:对于这部书,“故论者虽病其浮夸,而不能不相征引,自唐以来,推为小说之翘楚。”
历史故事
唐宣宗大中九年,五十三岁的段成式从长安来到处州任刺史。诗人方干在《赠处州段刺史》中对他在这段时间里的生活和府城的闲居环境有所反映“幸见诗才镇栝初,郡城孤峭似仙居;山萝色里登台阁,瀑布声中阅簿书。德重自将天地合,情高原与世人生疏。”段成式在处州德政卓著,民望很高,其中是突出的是整治水患,兴修水利。好溪是缙云与丽水之间的交通水路,因为险滩遍布,水势湍急,人称恶溪。
段成式决意治理恶溪。他实地查看了河道,制订方案,一面组织民工疏浚水路,排除险阻,一面筑坝开渠,引水浇灌,完成了兴建好溪堰的工程。好溪堰使丽水人民受益一千多年,至今还是丽水东郊农田浇灌和城中洗涤、消防、排污的主要设施。段成式治理恶溪,变水患为水利的事迹受到人们的赞颂。处州人民为了纪念段成式的功绩,在好溪畔建立了“思贤亭”。南宋状元、龙图阁学士王十朋在丽水时瞻仰了思贤亭,写下了《游洞溪》赞段成式。
利用好溪落差特大的优势,采用长藤结瓜的方法,沿溪建造了不少小电站进行多级发电,使水利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对段成式主持修建的好溪堰,包括贯穿丽水城内的水渠,进行大规模的整修,在灌溉和改善城市环境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这是一千多年前的段成式所无法预知和想象的。
好溪风景区位于磐安县南部,好溪又恶溪,左出大盘山,右靠清明尖,两岸连云,高岩壁立,风景迷人。区内风景点有:江南第一瀑--百杖潭风景区、仙风玉柱、黄檀林海、青梅尖、破连山、红挺一纵烈士陵园、竹水涧、潘潭风光、云山八景、大智寺、大炮岩和跌水岩瀑布等。
猜你喜欢的段成式古诗词 更多段成式的诗词>
-
观音化身,厥形孔怪。胣脑淫厉,众魔膜拜。 ——张希复
指梦鸿纷,榜列区界。其事明张,何不可解。 ——段成式
阎阿德川,大士先天。众象参罗,福源田田。 ——郑符
百亿花发,百千灯然。胶如络绎,浩汗连绵。 ——张希复
焰摩界戚,洛迦苦霁。正念皈依,众青如彗。 ——段成式
戾宰可汰,痴膜可蜕。稽首如空,睟容若睇。 ——张希复
阐提墨师,睹而面之。寸念不生,未遇乎而。 ——段成式 -
大白东西飞正狂,新刍石冻杂梅香。
诗中反语常回避,尤怯花前唤索郎。 -
只爱糟床滴滴声,长愁声绝又醒醒。
人间荣辱不常定,唯有南山依旧青。 -
酒里诗中三十年,纵横唐突世喧喧。
明时不作祢衡死,傲尽公卿归九泉。 -
有僧支颊撚眉毫,起就夕阳磨剃刀。
到此既知闲最乐,俗心何啻九牛毛。 -
名下固无虚,敖曹貌严毅。洞达见空王,圆融入佛地。 ——张希复
一言当要害,忽忽醒诸醉。不动须弥山,多方辩无匮。 ——郑符
坦率对万乘,偈答无所避。尔如毗沙门,外形如脱履。 ——段成式
但以理为量,不语怪力事。木石摧贡高,慈悲引贪恚。 ——升上人
当时乏支许,何人契深致。随宜讵说三,直下开不二。 ——段成式 -
相好全如梵,端倪只为隋。宁同蚌顽恶,但与鹬相持。 ——段成式
虽因雀变化,不逐月亏盈。纵有天中匠,神工讵可成。 ——张希复 -
莺里花前选孟光,东山逋客酒初狂。
素娥毕竟难防备,烧得河车莫遣尝。 -
才甘鱼目并,艺怯马蹄间。王谢初飞盖,姬姜尽下山。
缚鸡方角逐,射雉岂开颜。乱翠移林色,狂红照座殷。
防梭齿虽在,乞帽鬓惭斑。傥恕相如瘦,应容累骑还。 -
闲对弈楸倾一壶,黄羊枰上几成都。
他时谒帝铜池晓,便赌宣城太守无。
段成式的诗词更多段成式诗词 >
- 闲中好
- 游长安诸寺联句。崇仁坊资圣寺。诸画联句(柏梁体)
- 游长安诸寺联句。永安坊永寿寺。闲中好
- 游长安诸寺联句。招国坊崇济寺。奇松联二十字绝句
- 游长安诸寺联句。崇义坊招福院。赠诸上人联句
- 游长安诸寺联句。宣阳坊静域寺。三阶院联句
- 游长安诸寺联句。翊善坊保寿寺。光天帧赞联句
- 游长安诸寺联句。光宅坊光宅寺。中禅师影堂联句
- 游长安诸寺联句。平康坊菩萨寺。书事联句
- 游长安诸寺联句。道政坊宝应寺。小小写真联句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留恋海棠颜色、过清明。—— 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湿》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王维《桃源行》
-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贾岛《宿山寺》
- 几砚昔年游,于今成十秋。—— 司马光《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望月有感》
- 雪霏霏,风凛凛,玉郎何处狂饮?—— 魏承班《满宫花·雪霏霏》
-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白居易《早冬》
- 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 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