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全部诗人 > 胡松年
胡松年 [宋代]
介绍
生平
幼孤贫,母粥机织,供他读书。松年读书过目不忘,尤其精通《易经》。政和二年任潍州教授,八年,经徽宗面试,改校书郎兼资善堂赞读。为殿试参详官,以沈晦第一,徽宗十分高兴,说:“朕久闻晦名,今乃得之”。松年迁中书舍人,不久,除给事中、兼侍讲。高宗年间,先后自左朝奉大夫拜吏部尚书,迁端明殿学士,除签书枢密院事,权参知政事。又进礼部尚书、参知政事。胡松年积极抗金,并在军队建设、选用人才、对金斗争策略等重大问题上,都直言敢谏,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后来,以疾提举洞霄宫,卜居阳羡言村。他筑堂以自娱,匾日“横山”,由孙觌题书“横山堂”。并题诗云:“波间指点见青红,雪脊山曾棱倚半空。幻出生绡三四幅,游人浑在画图中。苍云千里荫平宽,露叶风枝绕舍寒。莫遣先生赋归去,且令小吏报平安。”松年虽闲居乡间,但仍不忘朝廷之事,对“和耀科敛、防秋利害”屡有进言,帝皆嘉纳。
他忧刚国忧民,为官清正。在出任平江知府时,人还未到任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便闻风敛迹。他到任以后,在大街上张榜公布兴利除害等17件大事,让广大百姓献计献策,监督执行,深受人民拥护爱戴。他曾多次上书朝廷,建议坚决抗金,大造战船,建立水军,加强长江防线,得到朝廷的赏识。朝廷要派人出使金国,不少人人感到疑虑和害怕,胡松年挺身而出,接受朝廷出使金国的任命。在金国朝廷上,不顾个人安危,不辱使命,出色地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因主战有功,被提升为吏部尚书权参知政事。朝廷每次给予他的赏赐,都以“军兴费广”为由拒受。有人劝他积蓄点钱财,留给子孙,他都以“儿孙自有儿孙福”、“给子孙留财产,会助长子孙懒惰”的道理,婉言谢绝。他的高风亮节、优良品质,备受时人的尊敬和后代的赞誉。秦桧当政时.胡松年从不“曲意阿附”。宋绍兴五年,胡松年因遭攻讦而引疾辞职,改任宣州知州。绍兴十六年胡松年病逝,享年60岁,墓葬宜城梅林,后迁葬故里。
历史评价
松年平生不喜蓄财,不立异沽名,喜宾客,薪俸收入常不够支用。有人以为子孙计,劝其节用,松年曰:“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况俸禀,主上所以养老臣也。”又当时秦桧为相,士大夫出于自身安危考虑,多曲意阿附于他,只有松年鄙视秦桧,至死不与秦桧通一封书信。这些,都深得世人的高度赞誉。猜你喜欢的胡松年古诗词 更多胡松年的诗词>
胡松年的诗词更多胡松年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屈原《九歌·国殇》
-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 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王勃《秋江送别二首》
-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
- 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陆龟蒙《别离》
-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寇准《江南春·波渺渺》
- 来岁长安春事早,劝杏花、断莫相思死。—— 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