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诗词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全部诗人 > 孔伋

今日一文 古诗词 春秋战国-孔伋的画像

孔伋 [春秋战国]

孔伋(前483-前402),战国初期鲁国人,姓子,氏孔,名伋,字子思,孔子之孙。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介绍

生平

孔伋,字子思,祖籍河南省商丘,生于公元前483年,卒于公元前402年,终年八十二岁。与孔子、孟子、颜子、曾子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因此旧时以子思、孟子、颜子、曾子配祀孔子于孔庙,所以又与孟子、颜子、曾子并称“四配”。《史记·孔子世家》记子思年六十二,而不详其生卒年。案子思之父孔鲤,死于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当跟孔子的年代相当。《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生伋,字子思”;“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子思的生平事迹已难详考,据说他曾师事曾参,孟子是其再传弟子,又据《孟子》中记载:子思曾被鲁缪公、费惠公尊为贤者,以师礼相待,但终未被起用。

评价

社会评价

在这里,《中庸》没有明文说性善,实际是说性善。这是《中庸》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论点。在思想史上,《中庸》是人性论的创始人,是孟子性善论的先行者。《中庸》的作者强调素其位而行。他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平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激幸。”这就是说,要按照自己的身份和处境,作好自己份内的一切活动,要一切要求自己,不要埋怨别人。这是顺从天命而率性,尽性的为法,也是作者企图用以消解矛盾的办法。孔子罕言命。孔子言性与天道,子贡不得与闻。《中庸》则以言性与天命为重要的内容。孔子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敬鬼神而远之。《中庸》则说君子之道“质诸鬼神而无疑”,“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对于孔子的继承来说,《中庸》是对于儒学的唯心主义的放大,其间还涂抹了浓厚的神秘色彩。

历史评价

孔伋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公元1330年,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主要作品

《汉书·艺文志》著录《子思》二十三篇,已佚。汉唐儒者如郑玄、孔颖达等认为《小戴礼记》中之《中庸》即为孔伋子思所作,宋儒基本都肯定这一说法。程朱一派对《中庸》尤为尊崇,以为“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唐宋开始,“道统”论兴起。学者一般认为,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中庸》亦为儒家心性理论的主要渊薮之一。

但近世学者对《中庸》是子思所作的传统说法颇有疑问,认为其中有“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之语,当出自秦汉之际儒者之口而非子思所撰。陈盘在《大学中庸今释》中,举隐公元年《左传》“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为例,说明“车同轨”这话,在孔子以前就有。至于“书同文”,他也认为华夏的文字都是从六书发展下来,春秋时尽管国别很多,然而朝聘天之,会盟诸侯,文书使节交互往来,不可能彼此之间的文字不通晓,这就是同文了。因此,子思的实际思想究竟是否就是《中庸》的学说,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成就荣誉

荀子在《非十二子》中论子思、孟轲之学,谓“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轲和之……”韩非子在其《显学》篇中论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子思之儒”亦为其中一派。他们虽都是从否定的角度来论述子思的,但从中亦可想见子思的学说卓然自成一家。

《史记·孔子世家》说,子思曾困于宋,“子思作《中庸》”。《汉书·艺文志》有“子思二十三篇”,本注云:“名伋。孔子孙,为鲁穆公师”。子思二十三篇久佚。《中庸》为《礼记》所收,流传于世。《孔丛子》记有子思固于宋的细节及子思与鲁穆公的问答,都不一定可信。《中庸》,司马迁称其为子思作,但不一定是子思一人之作。《中庸》所说“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浅,”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都是秦汉人的口气,当非出于战国时人之手。《中庸》作者认为,人的贫富穷通、国家的治乱兴衰,都有天命来决定。人的本性能对天命作出正确的反应,表现为行为的准则,这就是道。

猜你喜欢的孔伋古诗词 更多孔伋的诗词>

孔伋的诗词更多孔伋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1. 白居易的画像
      白居易
    2. 杜甫的画像
      杜甫
    3. 李白的画像
      李白
    4. 齐己的画像
      齐己
    5. 刘禹锡的画像
      刘禹锡
    6. 李商隐的画像
      李商隐
    7. 元稹的画像
      元稹
    8. 辛弃疾的画像
      辛弃疾
    9. 韦应物的画像
      韦应物
    10. 贯休的画像
      贯休
    11. 皎然的画像
      皎然
    12. 陆龟蒙的画像
      陆龟蒙
    13. 刘长卿的画像
      刘长卿
    14. 许浑的画像
      许浑
    15. 张祜的画像
      张祜
    16. 岑参的画像
      岑参
    17. 杜牧的画像
      杜牧
    18. 姚合的画像
      姚合
    19. 罗隐的画像
      罗隐
    20. 王建的画像
      王建
    21. 张籍的画像
      张籍
    22. 杜荀鹤的画像
      杜荀鹤
    23. 孟郊的画像
      孟郊
    24. 苏轼的画像
      苏轼

    朝代 更多诗词 >

    1. 春秋
    2. 战国
    3. 先秦
    4. 两汉
    5. 魏晋
    6. 南北朝
    7. 隋代
    8. 唐代
    9. 五代
    10. 宋代
    11. 元代
    12. 明代
    13. 清代
    14. 近代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1. 采薇(节选)
    2.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3. 苏幕遮·燎沉香
    4. 春晓
    5.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1.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2. 苏幕遮·燎沉香
    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 西河·和王潜斋韵
    5. 忆江南·江南好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1. 离骚
    2. 陋室铭
    3. 小儿不畏虎
    4. 前赤壁赋
    5. 兰亭集序 / 兰亭序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1.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 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2.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 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 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4.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
    5.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 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6.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李清照《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7. 败垣芳草,空廊落叶,深砌苍苔。—— 徐再思《人月圆·甘露怀古》
    8. 万里妾心愁更苦,十春和泪看婵娟。—— 《望江南·燕塞雪》
    9.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李清照《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10. 七夕年年信不违,银河清浅白云微,蟾光鹊影伯劳飞。—— 毛文锡《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1. 写景
    2. 抒情
    3. 咏物
    4. 婉约
    5. 写人
    6. 抒怀
    7. 送别
    8. 生活
    9. 思念
    10. 写花
    11. 梅花
    12. 菊花
    13. 荷花
    14. 桃花
    15. 桂花
    16. 梨花
    17. 杏花
    18. 莲花
    19. 惜花
    20. 赏花
    21. 春天
    22. 夏天
    23. 秋天
    24. 冬天
    25. 节日
    26. 春节
    27. 元宵节
    28. 寒食节
    29. 清明节
    30. 端午节
    31. 七夕节
    32. 中秋节
    33. 重阳节
    34. 离别
    35. 爱情
    36. 女子
    37. 思乡
    38. 相思
    39. 怀古
    40. 怀人
    41. 爱国
    42. 友情
    43. 讽刺
    44. 赞美
    45. 边塞
    46. 哲理
    47. 叙事
    48. 组诗
    49. 闺怨
    50. 感伤
    51. 孤独
    52. 故事
    53. 豪放
    54. 忧国忧民
    55. 山水
    56. 感慨
    57. 战争
    58. 写雨
    59. 感叹
    60. 怀念
    61. 友人
    62. 柳树
    63. 议论
    64. 田园
    65. 赞颂
    66. 写雪
    67. 妇女
    68. 伤怀
    69. 写山
    70. 月亮
    71. 励志
    72. 寓理
    73. 饮酒
    74. 人生
    75. 羁旅
    76. 写鸟
    77. 追忆
    78. 咏史
    79. 悼亡
    80. 怀才不遇
    81. 伤春
    82. 惜春
    83. 写水
    84. 寓言
    85. 音乐
    86. 地名
    87. 惜别
    88. 宴会
    89. 赠别
    90. 同情
    91. 写风
    92. 寓人
    93. 回忆
    94. 农民
    95. 典故
    96. 宫怨
    97. 言志
    98. 隐居
    99. 西湖
    100. 宴饮
    101. 评论壮志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