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全部诗人 > 法常
法常 [宋代]
介绍
生平
宋代僧人画家法常的生平行状,在历代著录文献中有多种说法,尤其是他的俗姓、里籍、禀性、事迹、生卒年岁等,更是众说纷纭。
元庄肃《画继补遗》云:“僧法常,自号牧溪。善作龙虎、人物、芦雁、杂画,枯淡山野,诚非雅玩,仅可供僧房道舍,以助清幽耳”。
元吴太素《松斋梅谱》云:“僧法常,蜀人,号牧溪。喜画龙虎、猿、鹤、禽鸟、山水、树石、人物,不曾设色,多用蔗查□结,又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妆缀。松竹梅兰,不具形似,荷芦写俱有高致。一日造语伤贾似道,广捕而避罪于越丘家,所作甚多。惟三□帐为之绝品。后世变事释,圆寂于至元间。江南士大夫处今存遗迹,竹差少,芦雁亦多赝本,今存遗像在武林长相寺中。“元夏文彦《图绘宝鉴》云:“僧法常,号牧溪,喜画龙虎、猿鹤、芦雁、山水、树石、人物,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装饰。但粗恶无古法,诚非雅玩”。
从晚清到近代,包括日本人编写的中国绘画史传中,都在法常名下增添了不少材料。
清彭蕴灿《历代画史汇传》卷六“释氏门”法常名下加入了:“性英爽,酷嗜酒,寒暑风雨常醉,醉即熟,觉即朗吟。”
近人孙濌公《中国画家人名大辞典》云:“法常僧,开封人,俗姓薛氏,号牧溪。天台山万年寺僧。……”
法常也有人称他多用蔗渣、草结蘸水墨,随意点染,意思简当,不费妆缀。但元代也有人认为他的画粗恶无古法,诚非雅现。其画于秀逸清冷中透出禅意,部分作品流传到日本,对日本绘画影响很大。
日本近人金原省吾《支那绘画史》则说法常:“俗姓李氏,长庆寺僧,五十岁后闲居寺门外。理宗嘉熙三年卒,年六十三岁。”金原省吾又以为法常是一个役僧。他的师父名无准禅师,无准还有一个日本徒弟叫圣一的,在理宗淳祐元年还国。现存日本的牧溪画,可能是圣一带去的。
轶事典故
近年来,徐邦达先生、宗典先生都曾对法常生平传记作过考订。如徐先生认为《历代画史汇传》中关于法常的事迹,系据陶谷《清异录》,陶为五代宋初人,哪能为活动于宋末元初的画僧法常作传?即使根据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清《四库提要》中所说的此书是晚宋人编辑而假托之陶氏之名以传的,似乎也还来不及为法常作传。且《清异录》所载法常为“河阳人”,与画僧法常显然是异代同名人。《中国画家大辞典》称法常为“开封人,俗姓薛氏”,“天台山万年寺僧”,可能系据近人陈垣所辑《释氏疑年录》所载嘉兴报恩法常,亦与画僧法常无关。徐先生还认为金原省吾《支那绘画史》所载法常据云“卒于理宗嘉熙二年”,比现在收藏在日本的法常《虎》轴自识“咸淳己巳牧溪”要早得多。又以上俗家姓薛、姓李的法常,都没有提到牧溪之号。所以《历代画史汇传》、《中国画家人名大辞典》、《支那绘画史》三书中所涉及的僧法常,其中事迹除引自《图绘宝鉴》的文句可用外,其他部分都应排除掉,才不至于把好几个同名的僧人的传记合之为一了。徐建融先生最近在《法常禅画艺术》一书中,根据中国文献记载中的法常和日本研究中的法常资料进行排比、梳理和考订,给法常牧溪立传:僧法常,号牧溪,俗姓李,蜀人。生于南宋宁宗开禧三年,年轻时曾中举人。
兼擅绘事,受同乡前辈文人画家文同的影响。绍定四年蒙古军由陕西破蜀北,四川震动,他随难民由长江到杭州,并与马臻等世家弟子相交游。后因不满朝廷政治的腐败而出家为僧,从师径山寺住持无准师范佛鉴禅师。在这期间,法常受禅林艺风的薰陶而作《禅机散圣图》,曾得到殷济川的指授。端平二年,日僧圣一来华从无准学习佛法,与法常为同门师弟兄。淳祐元年圣一归国时,法常以《观音》、《松猿》、《竹鹤》三轴赠别,在日本画坛赢得极高评价。由于日本方面的努力,加上国内对法常绘画的贬斥,因此,法常的作品大都流到日本。宝祐四年五十岁以后,法常住持西湖边的六通寺,目睹权臣误国、世事日非,
于咸淳五年挺身而出,斥责贾似道。事后遭到追捕,隐姓埋名于“越丘氏家”;而禅林艺坛,从此传遍了他的死讯。直到德祐元年贾似道败绩,法常才重新露面,这时已是将近七十岁的高龄了。至元二十八年,法常与世长辞,享寿八十五岁,遗像在杭州长相寺中。
法常死后,日本禅僧还纷纷慕名而来,瞻仰他的法像,传承他的画艺。其中最有名的便是默庵灵渊和可翁。传到日本的法常画迹,有相当一部分赝品可能出于默庵和可翁之手。
看来,唐宋时名为法常的僧人有过多人,历代画史著录常把他们与画僧法常相混淆,今之学者作了大量考订、梳理,企望正本清源,苦于资料匮乏,尚难说对于法常生平之谜就已全部揭开吧!
猜你喜欢的法常古诗词 更多法常的诗词>
法常的诗词更多法常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柳中庸《征人怨 / 征怨》
-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四》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 岳王祠畔,杨柳烟锁古今愁。—— 戴复古《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
- 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 王守仁《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 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
- 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