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诗词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全部诗人 > 卜商

今日一文 古诗词 春秋战国-卜商的画像

卜商 [春秋战国]

卜(bǔ)商(前507年—?):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汉族,中国春秋末年晋国温地(今河南温县)人,一说卫国人,“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现在,山东省巨野县有其嫡系后裔。宋人疑之,《诗》、《春秋》等书,均是由他所授。在孔门弟子中,子夏并不象颜回、曾参辈那样恪守孔子之道。他是一位具有独创性因而颇具有异端倾向的思想家。他关注的问题已不是“克己复礼”(复兴周礼),而是与时俱进的当世之政。因此,子夏发展出一套偏离儒家正统政治观点的政治及历史理论。

介绍

贡献

子夏易传

史载孔子弟子卜子夏传《易》,并有著作《子夏易传》传世。

对子夏易学的一些问题,学者存有争议。《子夏易传》作者是卜子夏还是汉人韩婴,本文对古籍所记载初步考察《子夏易传》确有古《易》面貌,确为卜子夏,韩婴不是的。

另一方面,子夏既熟知《易》之中的“象数”、“卦气”等仲尼古义,又能秉承仲尼古义所创发的“观其德”,并以哲学“新义”深入的契会,显现的反映出子夏易学秉承“古义”,兼容“新义”的思想特色.子夏于诸经也皆有钻研,各有所侧重。

他尤善于《诗》《乐》,曾作《诗大序》;他也研习《尚书》,但不如他经;他擅长《易》理,今传孔子《易传》很可能出于子夏的传述;他于礼学则长于丧服研究,撰有《丧服传》;于《春秋》学,发挥《春秋》微言大义的《公》《谷》二传都出于子夏的传授。子夏修习儒经,擅长发掘经文的微言大义。孔子“述而不作”,他整理编订六经,寄寓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子夏所传经学,对弘扬孔子学说起了关键作用。

全面继承孔子

孔子的高徒子夏,在孔子去世后的六七十年间,办学成就与影响无疑是最大的。子夏的教育思想在全面继承孔子的教育思想基础上,又在教育目的论、教学过程论、学习和借鉴历史、慎交益友等方面有发展创新,是上承孔子、下启荀子和《大学》、《中庸》等光辉篇章的重要一环。

生平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后亦称“卜子夏”、“卜先生”,春秋末晋国温人,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是孔子后期学生中之佼佼者,才思敏捷,以文学著称,被孔子许为其“文学”科的高才生。

子夏为学时,因常有独到见解而得到孔子的赞许,如其问《诗经》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一句,孔子答以“绘事后素”,他立即得出“礼后乎”的结论,孔子赞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但孔子认为子夏在遵循仁和礼的方面有所“不及”,曾告诫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夏才气过人,《论语》中保留了他的许多著名的格言,如: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百工居其肆以成其言,君子学以致其道”;“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等等。

孔子去世后,子夏至魏国西河讲学,如:

“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

还做过崇尚儒学的魏文侯的老师。

近人有以为子夏思想中具有“法家精神”,韩非子称“儒分为八”不及子夏之儒,是因为将之视为法家。

子夏晚年,因丧子而哭之失明,离群索居。

唐玄宗时,被追封为“魏侯”,宋代时又加封为“河东公”。

后人评价

活了一百多岁的卜商先哲,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在传播儒家学说上,独立形成子夏氏一派,成为孔门弟子中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人物。他一生中博学笃志,传授五经,后世治五经的学者,大都认为他们的学说托之于卜商的传授;他不但学识渊博,整理和传播古代文献有着杰出的贡献,他更重视躬行实践,讲究道德修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后人留下良好的形象;他晚年西河讲学,离群索居,继承孔子的未竟事业,活到老,学到老。

《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肯定其文学能力。子夏的生活较为清寒。《说苑·杂言》称他为人“甚短于财”;《荀子·大略》则说“子夏家贫,衣若悬鹑”。但这也造就了他的孤独傲慢和坚强勇敢的性格特征,他说:“君子渐于饥寒,而志不僻;銙于五兵,而辞不慑;临大事,不忘昔席之言。”

别人劝他出仕以改变处境,他表示不愿去争蝇头小利,以免“争利如蚤甲而丧其掌”,子夏表示:“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

孔门弟子的不同特征,连齐国的晏婴都有耳闻,《晏子春秋·内篇问上》记晏婴曰:“臣闻仲尼居处情倦,廉隅不正,则季次、原宪侍;气郁而疾,意志不通,则仲由、卜商侍;德不盛,行不厚,则颜回、骞、雍侍。”与颜回等人在一起可以积德行善,而与子路、子夏在一起,则可以免于“气郁而疾,意志不通”。在这里子夏为人爽直,无所畏惧的特征被突出地体现出来。

子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交友时有一定的选择,所以孔子预言自己去世后子夏会更进步。《说苑·杂言》记孔子曰:“丘死之后,商也日益,赐也日损。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还说不如己者。”子夏与子贡不同,子夏与比自己强的人交往,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这正是自己不断进步的前提。《说苑》这里的说法应当是可信的,《论语》中的一段记载正可以作为佐证。

《子张》记曰: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拒人也?”

《论衡·知实》引《孟子》曰:“子夏、子游、子张,得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骞、颜渊,具体而微。”然后评论说:“六子在其世,皆有圣人之才,或颇有而不具,或备有而不明,然皆称圣人,圣人可勉成也。”子夏有圣人一体而不具,与颜渊等人还有一些区别。《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记有子贡对子夏的评论:“学以深,厉以断,送迎必敬,上友下交,银手如断,是卜商之行也。”这基本概括了子夏的为人性格特征。

子夏曾经收徒授学,所收门徒可能为数不少。《后汉书》卷四十四《徐防传》注引《史记》曰:“孔子没,子夏居西河,教弟子三百人,为魏文侯师。”《论语·子张》中记有“子夏之门人”与子张的对话,《墨子·耕柱》也有关于“子夏之徒”的记载。子夏在魏时所收弟子可能为数不少,《世本》之《秦本·姓氏篇》称“魏有子伯先,子夏门人,居西河”;《史记·儒林列传》则记曰:“自孔子卒后……子路居卫,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于齐。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釐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是时,独魏文侯好学。”这里是说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釐都跟从子夏等人学习。《吕氏春秋·尊师》则具体指出了“段干木学于子夏”。有学者误解《史记·儒林列传》的记载,称田子方、吴起、禽猾釐皆为子夏弟子,不妥。

子夏的晚年是孤独的,他因丧子而双目失明,《礼记·檀弓上》等说他过着“离群而索居”的生活。

汉代以来,学者大多认为,儒家的经学最初主要是从子夏一系传授下来的,如东汉徐防说过:“《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自子夏。”这里就认为,“六经”中的大部分是来自子夏的传授。南宋的洪迈,在其《容斋随笔》中叙述得更为具体,其云:“孔子弟子,惟子夏于诸经独有书。虽传记杂言未可尽信,然要为与他人不同矣。于《易》则有《传》。于《诗》则有《序》。而《毛诗》之学,一云:子夏授高行子,四传而至小毛公,一云:子夏传曾申,五传而至大毛公。于《礼》则有《仪礼·丧服》一篇,马融、王肃诸儒多为之训说。于《春秋》所云‘不能赞一辞’,盖亦尝从事于斯矣。公羊高实受之于子夏。毂梁赤者,《风俗通》亦云子夏门人。于《论语》,则郑康成以为仲弓。子夏所撰定也。”洪迈之说虽未必每事皆实,但学者一般以为亦非无稽之谈。

子夏墓

子夏墓根据各地记载有:山东省菏泽市卜堌都、河南温县林召乡卜杨门村、河南省获嘉县西关村、山西省河津市辛封村等四处。

猜你喜欢的卜商古诗词 更多卜商的诗词>

卜商的诗词更多卜商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1. 白居易的画像
      白居易
    2. 杜甫的画像
      杜甫
    3. 李白的画像
      李白
    4. 齐己的画像
      齐己
    5. 刘禹锡的画像
      刘禹锡
    6. 李商隐的画像
      李商隐
    7. 元稹的画像
      元稹
    8. 辛弃疾的画像
      辛弃疾
    9. 韦应物的画像
      韦应物
    10. 贯休的画像
      贯休
    11. 皎然的画像
      皎然
    12. 陆龟蒙的画像
      陆龟蒙
    13. 刘长卿的画像
      刘长卿
    14. 许浑的画像
      许浑
    15. 张祜的画像
      张祜
    16. 岑参的画像
      岑参
    17. 杜牧的画像
      杜牧
    18. 姚合的画像
      姚合
    19. 罗隐的画像
      罗隐
    20. 王建的画像
      王建
    21. 张籍的画像
      张籍
    22. 杜荀鹤的画像
      杜荀鹤
    23. 孟郊的画像
      孟郊
    24. 苏轼的画像
      苏轼

    朝代 更多诗词 >

    1. 春秋
    2. 战国
    3. 先秦
    4. 两汉
    5. 魏晋
    6. 南北朝
    7. 隋代
    8. 唐代
    9. 五代
    10. 宋代
    11. 元代
    12. 明代
    13. 清代
    14. 近代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1. 采薇(节选)
    2.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3. 苏幕遮·燎沉香
    4.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1.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2. 西河·和王潜斋韵
    3. 苏幕遮·燎沉香
    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1. 陋室铭
    2. 小儿不畏虎
    3. 兰亭集序 / 兰亭序
    4. 滕王阁序
    5. 前赤壁赋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1.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2.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杨万里《寒食上冢》
    3.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4.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孟浩然《他乡七夕》
    5.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6. 杏花时节雨纷纷。山绕孤村。水绕孤村。—— 刘仙伦《一剪梅·唱到阳关第四声》
    7.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王维《辛夷坞》
    8. 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 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9.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0.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二首·其一》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1. 写景
    2. 抒情
    3. 咏物
    4. 婉约
    5. 写人
    6. 抒怀
    7. 送别
    8. 生活
    9. 思念
    10. 写花
    11. 梅花
    12. 菊花
    13. 荷花
    14. 桃花
    15. 桂花
    16. 梨花
    17. 杏花
    18. 莲花
    19. 惜花
    20. 赏花
    21. 春天
    22. 夏天
    23. 秋天
    24. 冬天
    25. 节日
    26. 春节
    27. 元宵节
    28. 寒食节
    29. 清明节
    30. 端午节
    31. 七夕节
    32. 中秋节
    33. 重阳节
    34. 离别
    35. 爱情
    36. 女子
    37. 思乡
    38. 相思
    39. 怀古
    40. 怀人
    41. 爱国
    42. 友情
    43. 讽刺
    44. 赞美
    45. 边塞
    46. 哲理
    47. 叙事
    48. 组诗
    49. 闺怨
    50. 感伤
    51. 孤独
    52. 故事
    53. 豪放
    54. 忧国忧民
    55. 山水
    56. 感慨
    57. 战争
    58. 写雨
    59. 感叹
    60. 怀念
    61. 友人
    62. 柳树
    63. 议论
    64. 田园
    65. 赞颂
    66. 写雪
    67. 妇女
    68. 伤怀
    69. 写山
    70. 月亮
    71. 励志
    72. 寓理
    73. 饮酒
    74. 人生
    75. 羁旅
    76. 写鸟
    77. 追忆
    78. 咏史
    79. 悼亡
    80. 怀才不遇
    81. 伤春
    82. 惜春
    83. 写水
    84. 寓言
    85. 音乐
    86. 地名
    87. 惜别
    88. 宴会
    89. 赠别
    90. 同情
    91. 写风
    92. 寓人
    93. 回忆
    94. 农民
    95. 典故
    96. 宫怨
    97. 言志
    98. 隐居
    99. 西湖
    100. 宴饮
    101. 评论壮志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