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诗词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全部诗人 > 皮日休

今日一文 古诗词 唐代-皮日休的画像

皮日休 [唐代]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介绍

主要成就

他曾经编纂自己的著作《文薮》。他曾经中过进士,当过太常博士官,后来参加黄巢起义,任翰林学士。因此,新旧《唐书》不为他立传。

关于他的死有不同说法。有的说黄巢怀疑他作的赋文讥讽自己,遂杀害了他;有的说黄巢兵败,他被唐室杀害;有的说他死于吴越之地,并未参加黄巢起义等等。

他的遣作有《皮子文薮》,内收其文200篇,诗1卷。他的不少著作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暴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反映了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有学者认为皮日休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是一位善于思考的思想家”。鲁迅评价皮日休“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辉的锋芒”。

现存皮日休诗文均作于他参加黄巢起义军以前,《忧赋》、《河桥赋》、《霍山赋》、《桃花赋》、《九讽》、《十原》、《鹿门隐书》等,为有所为而作。他的诗有两种不同的风格:一种继承白居易新乐府传统,以《正乐府》十首为代表;另一种走韩愈逞奇斗险之路,以在苏州时与陆龟蒙唱和描写吴中山水之作为代表。

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现被选入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日积月累”板块。

轶事典故

——被座师开玩笑的皮日休竟开黄巢玩笑

在气骨日渐颓靡的晚唐文坛上,被世人称为“皮陆”中的皮日休,是值得人们记住的一个文学家。由于他少年时期就很聪明能干,举凡在诗歌、散文以及辞赋等文学领域均有着显著的建树,因此他在20多岁时便已出名。

但他的仕途却始终充满着丛生的荆棘。他早年嗜好喝酒,而且对于诗歌有着一种沉迷的执著感,这从他的字号叫“醉吟先生”、“醉士”乃至“间气布衣”等诸多名目,我们也可见出个大概。懿宗咸通七年,时年32岁的皮日休被州官推荐到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起先在城东南的永崇里才住上十来天,他的文名便传遍了长安。但他为人耿介,不爱阿谀奉承人,因此一些达官权贵对他也不怎么买帐,所以没有得到有效引荐的皮日休,在考进士落第后,遂只得黯然地离开了他所心仪的京城。

受到这真切打击的皮日休回到家乡后,便致力于编撰他自己的诗文工作,把他现有的200余篇作品集为10卷,并定名为《皮子文薮》。第二年,也就是懿宗咸通八载,他带上这些作品集向有关人士投赠,并又参加了进士考试。这一回的主考官是礼部侍郎郑愚,他极为欣赏皮日休的诗文,还没有发榜时,他就派人把皮请到自己府衙里坐谈。郑愚原以为皮的诗文如此出众,人也应该是眉清目秀的。但他一见之下,却不由大失所望;因为皮日休的左眼角下塌,远远看去,简直就像仅有一只眼睛而已。民间所谓的“独眼龙”,大概就是他那副尊容的真实写照了。①

见此情景,出乎意料的郑愚遂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道:“您的才学可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只是您仅有一只眼睛,那真是太可惜了呀!”皮日休对郑的玩笑很是反感,当即便反唇相讥道:“侍郎大人可千万不能因为我这一只眼睛,而使您原本长有两只眼睛的人也丧失了眼力啊!”这话果然大大地刺痛了郑的自尊心,遂把皮从较高的中第位置拉到了最后一名。

尽管考取了进士,但皮日休所担任的却始终只是小官卑宦,他就心生不满了。后来又加上朝廷和地方的各级官吏鱼肉百姓,弄得民怨沸腾。僖宗乾符二年,山东人王仙芝、黄巢开始起义反抗唐朝。皮看看自己难以有出头的日子,便毅然决然地投奔了起义军。僖宗广明元年十二月,义军攻下长安,黄巢称帝,皮被任命为翰林学士。由于皮的文才受到黄的赏识,黄就命他撰写一种用来宣扬自己是上天授意主宰人间的谶词,皮按照黄的姓名作了一首五言古诗道:

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

欲知圣人名,果头三屈律。②

黄看了这首古诗后,当下便很不高兴了,因为他的头部丑陋,头发又难以遮挡住鬓毛,因此他竟觉得皮这诗有讥讽他那副尊容的意味,这无疑就使他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当即命人把皮日休推出去给杀害了。③

按:①此据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②《唐才子传》中“欲”作“始”者,误。③此据钱易《南部新书》丁卷,《唐诗纪事》、《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及《唐才子传》等均以此说为准;至于另有《北梦琐言》、《唐语林》等则以为皮日休在“黄寇中遇害”。编者按:这是根据阿袁《即陈忠远)《唐诗故事》全文载录的。

生平

懿宗咸通八年(867)登进士第。

次年东游,至苏州。咸通十年为苏州刺史从事,与陆龟蒙相识,并与之唱和。其后又入京为太常博士,出为毗陵副使。僖宗乾符五年,黄巢军下江浙,皮日休为黄巢所得。黄巢入长安称帝,皮日休任翰林学士。

中和三年,曾至同官县。他的死,说法不一。或说他因故为巢所杀(孙光宪《北梦琐言》、钱易《南部新书》、辛文房《唐才子传》等),或说黄巢兵败后为唐王朝所杀(陆游《老学庵笔记》引《该闻录》),或说后至浙江依钱□(尹洙《大理寺丞皮子良墓志铭》、陶岳《五代史补》),或说流寓宿州以终,墓在濉溪北岸(《宿州志》)。著有《皮子文薮》10卷,收其前期作品,为懿宗咸通七年皮氏所自编。有《四部丛刊》影明本及中华书局排印萧涤非整理本通行。《全唐文》收皮日休文4卷,其中有散文7篇,为《文薮》所未收。《全唐诗》收皮日休诗,共9卷300余首,后8卷诗均为《文薮》所未收,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萧涤非、郑庆笃重校标点本《皮子文薮》,将皮日休自编《文薮》以外的诗文附于书后。皮日休生平事迹,主要见于孙光宪《北梦琐言》、钱易《南部新书》、尹洙《大理寺丞皮子良墓志铭》、陶岳《五代史补》、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计有功《唐诗纪事》、辛文房《唐才子传》、《宿州志》等。近人考订有缪钺《皮日休的事迹思想及其作品》和《再论皮日休参加黄巢起义军的问题》、李菊田《皮日休生平事迹考》、萧涤非《论有关皮日休诸问题》、张志康《皮日休究竟是怎样死的》等,可资参考。

唐末进步思想家皮日休出身寒微,参加过黄巢农民起义,在农民政权下任翰林学士。尽管其现存著作都完成于参加农民起义之前,但由于深入了解社会现实,了解民众苦难,故而其作品具有十分显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他讽刺黑暗现实,同情人民大众,曾自述:“赋者,古诗之流也。伤前王太佚作《忧赋》;虑民道难济作《河桥赋》;念下情不达作《霍山赋》;怜寒士道尘,作《桃花赋》。”他在鹿门隐居时作《隐书》六十篇,用“古”与“今”对比的形式揭示出封建地主阶级的暴政,说:“古杀人也怒,今之杀人也笑;古之用贤也为国,今之用贤也为家;古之酗也为酒,今之酗也为人;古之置吏也净以逐盗,今之置吏也将以为盗。”他指出:“后世之君怪者,不在于妖祥,而在于政教也。”甚至敢于说:“金玉石,王者之用也”,由于王者贵金重玉,才使大家视金玉为宝,其实,真正值得珍贵的并不是金玉,而是粟与帛:“一民之饥须粟以饱之,一民之寒须帛以暖之,未闻黄金能疗饥,白玉能免寒也。”

介绍

皮日休,生于太和八年(834)至开成四年(839)之间,卒于天夏二年(902)以后。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之竟陵人。

懿宗咸通七年,入京应进士试不第,退居寿州,自编所作诗文集《皮子文薮》。八年再应进士试,以榜末及第。曾在苏州刺史崔璞幕下做郡从事,后入京任著作佐郎、太常博士。僖宗乾符二年出为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军,任翰林学士。巢败,不知所终。

皮日休为晚唐著名诗人、散文家,与陆龟蒙并称“皮陆”,有唱和集《松陵集》。诗文多抨击时弊、同情人民疾苦之作。他和陆龟蒙、罗隐的小品文被鲁迅誉为唐末“一榻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镳”。有《皮子文薮》。

猜你喜欢的皮日休古诗词 更多皮日休的诗词>

  • 苦雨杂言寄鲁望

    [唐代] 皮日休

    吴中十日涔涔雨,歊蒸庳下豪家苦。可怜临顿陆先生,
    独自翛然守环堵。儿饥仆病漏空厨,无人肯典破衣裾。
    eQ蠃时时上几案,蛙黾往往跳琴书。桃花米斗半百钱,
    枯荒湿坏炊不然。两床苮席一素几,仰卧高声吟太玄。
    知君志气如铁石,瓯冶虽神销不得。乃知苦雨不复侵,
    枉费毕星无限力。鹿门人作州从事,周章似鼠唯知醉。
    府金廪粟虚请来,忆著先生便知愧。愧多馈少真徒然,
    相见唯知携酒钱。豪华满眼语不信,不如直上天公笺。
    天公笺,方修次,且榜鸣篷来一醉。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酒中十咏。酒旗

    [唐代] 皮日休

    青帜阔数尺,悬于往来道。多为风所飏,时见酒名号。
    拂拂野桥幽,翻翻江市好。双眸复何事,终竟望君老。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鲁望以竹夹膝见寄,因次韵酬谢

    [唐代] 皮日休

    圆于玉柱滑于龙,来自衡阳彩翠中。拂润恐飞清夏雨,
    叩虚疑贮碧湘风。大胜书客裁成柬,颇赛谿翁截作筒。
    从此角巾因尔戴,俗人相访若为通。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夏景冲澹偶然作二首

    [唐代] 皮日休

    祗隈蒲褥岸乌纱,味道澄怀景便斜。红印寄泉惭郡守,
    青筐与笋愧僧家。茗炉尽日烧松子,书案经时剥瓦花。
    园吏暂栖君莫笑,不妨犹更著南华。
    一室无喧事事幽,还如贞白在高楼。天台画得千回看,
    湖目芳来百度游。无限世机吟处息,几多身计钓前休。
    他年谒帝言何事,请赠刘伶作醉侯。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虎丘寺殿前有古杉一本形状丑怪图之不尽…三百言以见志

    [唐代] 皮日休

    种日应逢晋,枯来必自隋。鳄狂将立处,螭斗未开时。
    卓荦掷枪干,叉牙束戟枝。初惊蟉篆活,复讶獝狂痴。
    劲质如尧瘦,贞容学舜黴.势能擒土伯,丑可骇山祇.
    虎爪拏岩稳,虬身脱浪欹。槎头秃似刷,枿觜利于锥。
    突兀方相胫,鳞皴夏氏胝。根应藏鬼血,柯欲漏龙漦.
    拗似神荼怒,呀如猰貐饥。朽痈难可吮,枯瘇不堪治。
    一炷玄云拔,三寻黑槊奇。狼头gR窣竖,虿尾掘挛垂。
    目燥那逢爟,心开岂中铍。任苔为疥癣,从蠹作疮痍。
    品格齐辽鹤,年龄等宝龟。将怀宿地力,欲负拔山姿。
    未倒防风骨,初僵负贰尸。漆书明古本,铁室抗全师。
    碨礧还无极,伶俜又莫持。坚应敌骏骨,文定写bm皮。
    蟠屈愁凌刹,腾骧恐攫池。抢烟寒嶱gi,披茑静褵褷。
    威仰诚难识,句芒恐不知。好烧胡律看,堪共达多期。
    寡色诸芳笑,无声众籁疑。终添八柱位,未要一绳维。
    尽日来唯我,当春玩更谁。他年如入用,直构太平基。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奉和鲁望闲居杂题五首。醒闻桧

    [唐代] 皮日休

    解洗馀酲晨半酉,星星仙吹起云门。
    耳根无厌听佳木,会尽山中寂静源。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罱

    [唐代] 皮日休

    烟雨晚来好,东塘下罱去。网小正星bI,舟轻欲腾翥。
    谁知荇深后,恰值鱼多处。浦口更有人,停桡一延伫。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早春病中书事寄鲁望

    [唐代] 皮日休

    眼晕见云母,耳虚闻海涛。惜春狂似蝶,养病躁于猱。
    案静方书古,堂空药气高。可怜真宰意,偏解困吾曹。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七爱诗。卢征君(鸿)

    [唐代] 皮日休

    吾爱卢征君,高卧嵩山里。百辟未一顾,三征方暂起。
    坦腹对宰相,岸帻揖天子。建礼门前吟,金銮殿里醉。
    天下皆餔糟,征君独洁己。天下皆乐闻,征君独洗耳。
    天下皆怀羞,征君独多耻。银黄不妨悬,赤绂不妨被。
    而于心抱中,独作羲皇地。篮舆一云返,泥诏褒不已。
    再看缑山云,重酌嵩阳水。放旷书里终,逍遥醉中死。
    吾谓伊与周,不若征君贵。吾谓巢与许,不若征君义。
    高名无阶级,逸迹绝涯涘。万世唐书中,逸名不可比。
    粤吾慕真隐,强以骨肉累。如教不为名,敢有征君志。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二游诗。徐诗

    [唐代] 皮日休

    东莞为著姓,奕代皆隽哲。强学取科第,名声尽孤揭。
    自为方州来,清操称凛冽。唯写坟籍多,必云清俸绝。
    宣毫利若风,剡纸光与月。札吏指欲胼,万通排未阕。
    楼船若夏屋,欲载如垤eJ.转徙入吴都,纵横碍门闑.
    缥囊轻似雾,缃帙殷于血。以此为基构,将斯用贻厥。
    重于通侯印,贵却全师节。我爱参卿道,承家能介洁。
    潮田五万步,草屋十馀楶.微宦不能去,归来坐如刖。
    保兹万卷书,守慎如羁绁。念我曾苦心,相逢无间别。
    引之看秘宝,任得穷披阅。轴闲翠钿剥,签古红牙折。
    帙解带芸香,卷开和桂屑。枕兼石锋刃,榻共松疮疖。
    一卧寂无喧,数编看尽彻。或携归廨宇,或把穿林樾。
    挈过太湖风,抱宿支硎雪。如斯未星纪,悉得分毫末。
    翦除幽僻薮,涤荡玄微窟。学海正狂波,予头向中bK.
    圣人患不学,垂诫尤为切。苟昧古与今,何殊喑共fw.
    昔之慕经史,有以佣笔札。何况遇斯文,借之不曾辍。
    吾衣任縠纑,吾食某糠核。其道苟可光,斯文那自伐。
    何竹青堪杀,何蒲重好截。如能盈兼两,便足酬饥渴。
    有此竞苟荣,闻之兼可哕。东皋耨烟雨,南岭提薇蕨。
    何以谢徐君,公车不闻设。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皮日休的诗词更多皮日休诗词 >

  1. 赤门堰白莲花
  2. 咏白莲
  3. 夜看樱桃花
  4. 樱桃花
  5. 嘲归仁绍龟诗
  6. 咏蟹 / 咏螃蟹呈浙西从事
  7. 嘲归仁绍龟诗
  8. 药名联句
  9. 寒夜文宴联句
  10. 独在开元寺避暑,颇怀鲁望,因飞笔联句

诗人 更多诗人 >

  1. 白居易的画像
    白居易
  2. 杜甫的画像
    杜甫
  3. 李白的画像
    李白
  4. 齐己的画像
    齐己
  5. 刘禹锡的画像
    刘禹锡
  6. 李商隐的画像
    李商隐
  7. 元稹的画像
    元稹
  8. 辛弃疾的画像
    辛弃疾
  9. 韦应物的画像
    韦应物
  10. 贯休的画像
    贯休
  11. 皎然的画像
    皎然
  12. 陆龟蒙的画像
    陆龟蒙
  13. 刘长卿的画像
    刘长卿
  14. 许浑的画像
    许浑
  15. 张祜的画像
    张祜
  16. 岑参的画像
    岑参
  17. 杜牧的画像
    杜牧
  18. 姚合的画像
    姚合
  19. 罗隐的画像
    罗隐
  20. 王建的画像
    王建
  21. 张籍的画像
    张籍
  22. 杜荀鹤的画像
    杜荀鹤
  23. 孟郊的画像
    孟郊
  24. 苏轼的画像
    苏轼

朝代 更多诗词 >

  1. 春秋
  2. 战国
  3. 先秦
  4. 两汉
  5. 魏晋
  6. 南北朝
  7. 隋代
  8. 唐代
  9. 五代
  10. 宋代
  11. 元代
  12. 明代
  13. 清代
  14. 近代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1. 采薇(节选)
  2.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3. 苏幕遮·燎沉香
  4. 春晓
  5.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1.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2. 苏幕遮·燎沉香
  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 忆江南·江南好
  5. 西河·和王潜斋韵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1. 离骚
  2. 陋室铭
  3. 小儿不畏虎
  4. 前赤壁赋
  5. 兰亭集序 / 兰亭序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1.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李重元《忆王孙·春词》
  2.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3.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4.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 江陵愁望有寄》
  5.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6.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 白居易《垂钓》
  7. 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 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8. 情共天涯秋黯,朱桥锁深巷。—— 吴文英《解蹀躞·醉云又兼醒雨》
  9. 来岁花前。又是今年忆去年。—— 吕本中《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
  10.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秦观《如梦令·春景》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1. 写景
  2. 抒情
  3. 咏物
  4. 婉约
  5. 写人
  6. 抒怀
  7. 送别
  8. 生活
  9. 思念
  10. 写花
  11. 梅花
  12. 菊花
  13. 荷花
  14. 桃花
  15. 桂花
  16. 梨花
  17. 杏花
  18. 莲花
  19. 惜花
  20. 赏花
  21. 春天
  22. 夏天
  23. 秋天
  24. 冬天
  25. 节日
  26. 春节
  27. 元宵节
  28. 寒食节
  29. 清明节
  30. 端午节
  31. 七夕节
  32. 中秋节
  33. 重阳节
  34. 离别
  35. 爱情
  36. 女子
  37. 思乡
  38. 相思
  39. 怀古
  40. 怀人
  41. 爱国
  42. 友情
  43. 讽刺
  44. 赞美
  45. 边塞
  46. 哲理
  47. 叙事
  48. 组诗
  49. 闺怨
  50. 感伤
  51. 孤独
  52. 故事
  53. 豪放
  54. 忧国忧民
  55. 山水
  56. 感慨
  57. 战争
  58. 写雨
  59. 感叹
  60. 怀念
  61. 友人
  62. 柳树
  63. 议论
  64. 田园
  65. 赞颂
  66. 写雪
  67. 妇女
  68. 伤怀
  69. 写山
  70. 月亮
  71. 励志
  72. 寓理
  73. 饮酒
  74. 人生
  75. 羁旅
  76. 写鸟
  77. 追忆
  78. 咏史
  79. 悼亡
  80. 怀才不遇
  81. 伤春
  82. 惜春
  83. 写水
  84. 寓言
  85. 音乐
  86. 地名
  87. 惜别
  88. 宴会
  89. 赠别
  90. 同情
  91. 写风
  92. 寓人
  93. 回忆
  94. 农民
  95. 典故
  96. 宫怨
  97. 言志
  98. 隐居
  99. 西湖
  100. 宴饮
  101. 评论壮志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