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全部诗人 > 温宪
温宪 [唐代]
介绍
轶事典故
温宪字号以及生卒年代都不详,现在只知道他在唐懿宗、唐僖宗、唐昭宗时在世。他很有诗才,并因此颇得大名。但是,由于他喜欢写些讽刺当权者的诗文,所以那些喜欢听奉承话的掌权者就有意无意地排斥他。因此,温宪多次参加进士考试而未能如愿。
温宪一次在观看榜文后,知道这次考试又是无望了,因此他心里尽管无比激愤,但又是很无奈;于是他意兴阑珊地回到他暂时借住的崇庆寺。乘着酒兴,温宪遂爬上了那座飞阁流丹的高楼,然后蘸着浓墨在它那粉白的墙壁上题写了一首七言绝句。
十口沟隍待一身,半年千里绝音尘。
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下第人!
诗的前两句写自己长期漂泊,境遇艰难;后两句慨叹自己多次落第,已经心死如灰,对科举不抱多少希望了。令人感伤,也蕴含着不平之气。
据说这首在寺庙里所题写的七绝诗改变的温宪的一生命运。温宪题诗后不久,一个名叫郑延昌的大官僚携带着夫人来到崇庆寺进香。他看到了温宪这首诗,非常感伤,读后直欲掉泪,于是起了爱才悯才之心。他一回到京城,当即向握有录取考生实权的主考官推荐温宪,这样,温宪才在公元889年顺利通过进士考试。
此后不久,业已考取进士的温宪便当上了山南节度使从事;但他的生活仍还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依然很清苦。词人李巨川看在眼里,也很是怜悯他的遭遇,遂写了一封推荐信函,说起温宪的父亲温庭筠当年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现在理应得到平反。这推荐信里有如下句子说得最为恳切:
蛾眉先妒,明妃为去国之人;
猿臂自伤,李广乃不侯之将!
唐昭宗读了李巨川这篇章奏后,也很同情温庭筠儿子温宪的艰难处境。当时宰相便说:“温庭筠由于无辜被贬窜乃至不幸死去,现在他就留下了这么一个儿子温宪;而且温宪也很有才华,理应给他改变处境,这样才不至于给人留下嫉妒贤才的把柄。”唐昭宗听罢诸人的意见,就点头同意了。后来,温宪终于做到了郎中一职。
但温宪一生中真正改变命运的,是他那次在寺庙里所题写的七绝诗。同时,他也幸运地得到了爱才悯才的郑延昌的真切赏拔,他这才被一路走过来的大臣及皇帝所知,不再出现像他父亲温庭筠那样怀才不遇,终至于遭受那无端窜谪而死的悲剧。
猜你喜欢的温宪古诗词 更多温宪的诗词>
温宪的诗词更多温宪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袁宏道《满井游记》
-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贺《李凭箜篌引》
-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 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 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 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 《悼亡诗三首》
-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王维《渭川田家》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