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全部诗人 > 李憕
李憕 [唐代]
介绍
生平
咸阳尉-长安尉
李憕从小聪明伶俐,以明经中举,开元初为咸阳尉,娶相州刺史、河北按察使张说的外甥女为妻。因此,张说任并州长使、天兵军大使时,李憕曾在其幕下做事。开元九年,张说担任宰相,李憕为长安尉。此时,监察御生宇文融建议检田括户,并向皇帝推荐知名人士李憕、于儒卿、宇文顺、崔希逸等十人为劝农判官,兼监察御史,分路检查。玄宗采纳了宇文融的建议,开始实行检田括户。也就是按照规定,要求各州县逃亡的百姓在100天以内自首,根据个人的志愿可以在逃亡地入户籍,也可以回故乡入户籍。如果过期不自首者,一经查出,就迫其迁往边疆。李憕同其他劝农判官协同宇文融工作,把查出来的土地全部没收,按照均田制分配给没有土地的百姓使用。对于“帐外”的人口,一律登记注册,就地入户籍,免去六年的租庸调,只收很轻的户税。各地检查出逃亡农户共80多万户,田地80多万亩,征收钱数百万,检田括户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河南少尹-河南太守
李憕历任兵部、吏部郎中、给事中。他为人正直,不畏权势,办事干练。开元二十八年,李憕为河南少尹。当时的河南尹萧炅依仗权势,为政多有不法行为,李憕不怕得罪上司,按照法度予以纠正。还有个道士孙甑生,经常以不正当的手段,假借各种动听的名义,向李憕谋求名利,并且毫无节度,李憕每次总是给予严厉的拒绝。为此,萧、孙二人怀恨在心,捏造事实陷害他。于是,李憕在天宝初被降为清河太守,从天宝十一载起,又历任河东太守、本道采访、尚书左丞、京兆尹。
东京留守-忠烈公
天宝十四载,李憕任东京留守。这年十一月,安禄山反叛朝廷,率20万大军从范阳起兵南下,势如破竹,十二月中旬进入河南境内,攻陈留,战荧阳,而后又乘胜直奔东都洛阳。玄宗派遣安西节度使封常清为大将,临时在东京招募了一些士兵东出潼关,欲守洛阳,因抵敌不住,退至陕郡。李憕临危不惧,与留台御史中丞卢奕,河南尹达奚珣在叛军未到之前,组织、军民加固城郭,安抚士卒,准备坚守抗敌。无奈兵微将寡,城池破陷。河南尹达奚珣投敌叛变,而李憕和卢奕誓死不降。土卒们遇敌四处逃散,只剩下他一人镇定自若地坐在留守府衙。卢奕事先让家人妻小带着官印悄悄去了长安,他自己穿戴整齐,坐在御史台中。安禄山入城后,将李憕、卢奕和采访判官蒋消三人杀害。后来,安禄山派段子光带着三人的首级到河北恐吓各郡、县守。平原太守颜真卿用计获斩段子光,夺得三人首级,用草做了三个人身,把首级缝在上面,戴上帽子,穿好衣服,装棺入碱,设灵祭拜。玄宗闻知李憕的事迹后,追赠他为“司徒”。至德二年,肃宗又追赠他为忠烈公。
猜你喜欢的李憕古诗词 更多李憕的诗词>
李憕的诗词更多李憕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 午枕梦初残,高楼上,独凭阑干。—— 朱栴《青杏儿·秋》
-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 秋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 杨无咎《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 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 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 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 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送别诗》
- 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 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