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诗词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全部诗人 > 谢偃

谢偃 [唐代]

谢偃(599-643),汉族,隋末唐初卫州卫县(今浚县卫贤,隶属省辖市鹤壁市)人,仕隋为散从正员外。时李百药工五言诗,谢偃善作赋,时人称为李诗、谢赋。出为湘潭令。《集》十卷,今存诗四首。

介绍

生平

隋朝期间

谢偃的祖父直勒孝政,本为中原谢氏,南北朝时期,北朝基本为少数民族政权,汉民族改为少数民族姓氏,如李氏、赵氏、杨氏就曾一度改为鲜卑姓氏。

宇文泰实行府兵制,按鲜卑旧日八部之制,立八柱国,有功诸将中本为汉人的,也被赐以三十六大部落中一个姓氏,如李弼为徒河氏,李虎为大野氏,赵贵为乙弗氏,杨忠为普六茹氏,且以他们为一姓之“宗长”,即本部落酋长。同时又命诸将帅所统汉人士卒,皆以其主将的鲜卑姓氏为他们的姓氏。就在这时,谢偃的曾祖父和高祖父由谢氏改为姓直勒氏。

北周静帝大象二年,隋公大丞相杨坚篡位,十二月十二日,下诏汉人所改姓氏一律复旧。由此,杨坚从普六茹坚改回为杨坚,就在此时直勒才改回姓谢氏。次年二月,静帝禅位,改北周为隋朝,杨坚称为文帝,改元开皇元年。

谢偃在隋,为散从正员郎。

唐朝期间

谢偃参加由唐太宗亲自主持的“殿试”,并以“对策及第”中进士,授陕西省高陵县令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主簿。贞观十一年,太宗驾幸东都,谷、洛泛溢洛阳宫,诏求直谏之士。谢偃上书极其言,深受太宗赏识,引为弘文馆直学士,后拜魏王府功曹。

李世民在弘文馆置学士以掌校正图籍,教授生徒;参议制度改革﹑礼仪活动。置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刊正错谬,弘文馆当时收集图书达二十余万卷。设馆主总领馆务,中有学生数十名,皆选皇族贵戚及高级京官子弟,师事学士,以受经史书法。

“弘文馆”尽管规模不大,却是唐代文化的熔炉,在此曾集聚并造就了诸如褚亮、姚思廉、蔡允恭、萧德言等一批英才,让他们“听朝之际,引入殿内,讲论文义”,“或至夜分而罢。”两馆共均为李世民的高级“智囊团”,谢偃亦为其中一员。

贞观十七年,李泰被唐太宗幽禁于将作监,魏王府被废,谢偃亦被出为湖南湘潭县令,于当年病逝,也许唐太宗忘记了他,或谏言刺痛了他。魏征被贬于身后,谢偃被贬于逝前,自古诤臣没有好下场,就是幸逢一代英主李世民也幸难于免。

文学成就

谢偃尝作《尘赋》、《影赋》甚工。太宗闻而召见,先为序一篇,言“区宇乂安,功德茂盛”,授偃作赋,偃奉诏撰成《述圣赋》。帝悦,赐帛数十匹。时李百药工诗,而偃善赋,世称“李诗谢赋”。贞观十七年出任湘潭令,卒。

从谢偃作品的风格来看,并不带有少数民族的粗犷、直率,加上他本是中华民族的腹地中原人氏,其祖父又有一个纯汉族儒家的名字孝政,与李白一样,是生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汉人。

猜你喜欢的谢偃古诗词 更多谢偃的诗词>

  • 杂曲歌辞。踏歌词

    [唐代] 谢偃

    春景娇春台,新露泣新梅。春叶参差吐,新花重叠开。
    花影飞莺去,歌声度鸟来。倩看飘飖雪,何如舞袖回。
    逶迤度香阁,顾步出兰闺。欲绕鸳鸯殿,先过桃李蹊。
    风带舒还卷,簪花举复低。欲问今宵乐,但听歌声齐。
    夜久星沉没,更深月影斜。裙轻才动佩,鬟薄不胜花。
    细风吹宝袜,轻露湿红纱。相看乐未已,兰灯照九华。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踏歌词三首

    [唐代] 谢偃

    春景娇春台,新露泣新梅。春叶参差吐,新花重叠开。
    花影飞莺去,歌声度鸟来。倩看飘飖雪,何如舞袖回。
    逶迤度香阁,顾步出兰闺。欲绕鸳鸯殿,先过桃李蹊。
    风带舒还卷,簪花举复低。欲问今宵乐,但听歌声齐。
    夜久星沉没,更深月影斜。裙轻才动珮,鬟薄不胜花。
    细风吹宝袂,轻露湿红纱。相看乐未已,兰灯照九华。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乐府新歌应教

    [唐代] 谢偃

    青楼绮阁已含春,凝妆艳粉复如神。细细轻裙全漏影,
    离离薄扇讵障尘。樽中酒色恒宜满,曲里歌声不厌新。
    紫燕欲飞先绕栋,黄莺始哢即娇人。撩乱垂丝昏柳陌,
    参差浓叶暗桑津。上客莫畏斜光晚,自有西园明月轮。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谢偃的诗词更多谢偃诗词 >

  1. 乐府新歌应教
  2. 踏歌词三首
  3. 杂曲歌辞。踏歌词

诗人 更多诗人 >

  1. 白居易的画像
    白居易
  2. 杜甫的画像
    杜甫
  3. 李白的画像
    李白
  4. 齐己的画像
    齐己
  5. 刘禹锡的画像
    刘禹锡
  6. 李商隐的画像
    李商隐
  7. 元稹的画像
    元稹
  8. 辛弃疾的画像
    辛弃疾
  9. 韦应物的画像
    韦应物
  10. 贯休的画像
    贯休
  11. 皎然的画像
    皎然
  12. 陆龟蒙的画像
    陆龟蒙
  13. 刘长卿的画像
    刘长卿
  14. 许浑的画像
    许浑
  15. 张祜的画像
    张祜
  16. 岑参的画像
    岑参
  17. 杜牧的画像
    杜牧
  18. 姚合的画像
    姚合
  19. 罗隐的画像
    罗隐
  20. 王建的画像
    王建
  21. 张籍的画像
    张籍
  22. 杜荀鹤的画像
    杜荀鹤
  23. 孟郊的画像
    孟郊
  24. 苏轼的画像
    苏轼

朝代 更多诗词 >

  1. 春秋
  2. 战国
  3. 先秦
  4. 两汉
  5. 魏晋
  6. 南北朝
  7. 隋代
  8. 唐代
  9. 五代
  10. 宋代
  11. 元代
  12. 明代
  13. 清代
  14. 近代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1. 采薇(节选)
  2.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3. 苏幕遮·燎沉香
  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1.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2. 苏幕遮·燎沉香
  3. 西河·和王潜斋韵
  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 忆江南·江南好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1. 陋室铭
  2. 小儿不畏虎
  3. 兰亭集序 / 兰亭序
  4. 前赤壁赋
  5. 滕王阁序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1.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2. 还背垂虹秋去,四桥烟雨,一宵歌酒。—— 吴文英《瑞龙吟·送梅津》
  3.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 赋得暮雨送李曹》
  4.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 戴复古《满江红·赤壁怀古》
  5. 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 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6.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欧阳修《诉衷情·眉意》
  7. 恨入空帷鸾影独,泪凝双脸渚莲光,薄情年少悔思量。—— 顾敻《浣溪沙·荷芰风轻帘幕香》
  8.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9. 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 王沂孙《齐天乐·蝉》
  10. 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 顾德辉《青玉案·春寒恻恻春阴薄》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1. 写景
  2. 抒情
  3. 咏物
  4. 婉约
  5. 写人
  6. 抒怀
  7. 送别
  8. 生活
  9. 思念
  10. 写花
  11. 梅花
  12. 菊花
  13. 荷花
  14. 桃花
  15. 桂花
  16. 梨花
  17. 杏花
  18. 莲花
  19. 惜花
  20. 赏花
  21. 春天
  22. 夏天
  23. 秋天
  24. 冬天
  25. 节日
  26. 春节
  27. 元宵节
  28. 寒食节
  29. 清明节
  30. 端午节
  31. 七夕节
  32. 中秋节
  33. 重阳节
  34. 离别
  35. 爱情
  36. 女子
  37. 思乡
  38. 相思
  39. 怀古
  40. 怀人
  41. 爱国
  42. 友情
  43. 讽刺
  44. 赞美
  45. 边塞
  46. 哲理
  47. 叙事
  48. 组诗
  49. 闺怨
  50. 感伤
  51. 孤独
  52. 故事
  53. 豪放
  54. 忧国忧民
  55. 山水
  56. 感慨
  57. 战争
  58. 写雨
  59. 感叹
  60. 怀念
  61. 友人
  62. 柳树
  63. 议论
  64. 田园
  65. 赞颂
  66. 写雪
  67. 妇女
  68. 伤怀
  69. 写山
  70. 月亮
  71. 励志
  72. 寓理
  73. 饮酒
  74. 人生
  75. 羁旅
  76. 写鸟
  77. 追忆
  78. 咏史
  79. 悼亡
  80. 怀才不遇
  81. 伤春
  82. 惜春
  83. 写水
  84. 寓言
  85. 音乐
  86. 地名
  87. 惜别
  88. 宴会
  89. 赠别
  90. 同情
  91. 写风
  92. 寓人
  93. 回忆
  94. 农民
  95. 典故
  96. 宫怨
  97. 言志
  98. 隐居
  99. 西湖
  100. 宴饮
  101. 评论壮志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