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诗词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全部诗人 > 骆宾王

今日一文 古诗词 唐代-骆宾王的画像

骆宾王 [唐代]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介绍

人物生平

基本介绍

骆宾王,汉族,字观光,生于义乌,唐代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在四杰中他的诗作最多。他的名字和表字来源于《易经》中的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咏鹅》就是此时所作。骆宾王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

他还曾久戍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例如,“晚凤迷朔气,新瓜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豪情壮志,见闻亲切。

唐中宗复位后,诏求骆文,得数百篇。

据《唐诗三百首新注》记载,骆宾王,婺州义乌人。早年落魄无行,好与博徒游。后为道王李元庆府属。曾从军西域,宦游蜀中。及任侍御吏,又因贼罪下狱,他在诗文中则力辨其冤。出狱后,为临海县丞,怏怏不得意。睿宗文明时,徐敬业起兵讨武则天,他曾为其僚属,军中书檄,皆出其手。敬业失败,骆宾王下落不明,或说被杀,或说亡命,甚至说在灵隐寺为僧。其一生行迹,颇为诡奇,也近于纵横家。

后人收集之骆宾王诗文集颇多,以清陈熙晋之《骆临海集笔注》最为完备。

生平事迹

骆宾王之父官青州博昌县令,死于任所。

父死后,他流寓博山,后移居兖州瑕丘县,在贫困落拓的生活中度过了早年岁月。

650~655年间,为道王李元庆府属,道王叫他陈述才能,他耻于自炫,辞不奉命。后拜奉礼郎,为东台详正学士。因事被谪,从军西域,久戍边疆。后入蜀,居姚州道大总管李义军幕,平定蛮族叛乱,文檄多出其手。在蜀时,与卢照邻往还唱酬。

678年,后调任武功主簿、长安主簿,又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武则天当政,骆多次上书讽刺,得罪入狱。骆《在狱咏蝉》,有云:“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以抒悲愤。次年,遇赦得释。

680年,出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弃官游广陵,作诗明志:“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

684年,武则天废中宗自立,这年九月,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骆宾王为徐府属,被任为艺文令,掌管文书机要。他起草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暗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慷慨激昂,气吞山河。武则天读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皇然问:“谁为之?”或以宾王对,武则天感叹曰:“宰相安得失此人?”

十一月,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下落不明。《资治通鉴》说他与李同时被杀,《朝野佥载》说是投江而死,《新唐书》本传说他“亡命不知所之”。

孟棨《本事诗》则说:“当敬业之败,与宾王俱逃,捕之不获。将帅虑失大魁,得不测罪。时死者数万人,因求戮类二人者,函首以献。后虽知不死,不敢捕送。故敬业得为衡山僧,年九十余乃卒。宾王亦落发,遍游名山。至灵隐,以周岁卒。”

另有一说表示骆宾王跳水逃生,亡命于“邗自白水荡”;而追兵将领怕承担对朝廷重犯追捕不力的罪名,杀了与他们相貌似的两个人交差,骆宾王遂得以隐名活了下来。死后葬于南通。

而据《中国名胜词典》记载:“骆宾王墓:在浙江义乌县城东15公里枫塘。墓前石碑为明崇祯十三年重建。”

也有学者表示,南通和义乌两地的骆宾王墓都是衣冠冢。

介绍

骆宾王:汉族,字观光,生于义乌,唐朝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在四杰中他的诗作最多。

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咏鹅诗就是此时所作。骆宾王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他还曾久戍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晚凤迷朔气,新瓜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豪情壮志,见闻亲切。唐中宗复位后,诏求骆文,得数百篇。后人收集之骆宾王诗文集颇多,以清陈熙晋之《骆临海集笔注》最为完备。

成就

骆宾王和卢照邻都擅长七言歌行诗,“富有才情,兼深组织”,“得擅长什之誉”。

他的长篇歌行《帝京篇》在当时就己被称为绝唱,《畴昔篇》、《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等也都具有时代意义,往往以□崎磊落的气息,驱使富艳瑰丽的词华,抒情叙事,间见杂出,形式非常灵活。这种诗体,从六朝小赋变化而来,它吸取了六朝乐府中辘轳辗转的结构形式以及正在发展中的今体诗的对仗和韵律,言词整齐而流利,音节宛转而和谐,声情并茂,感染力强,易于上口成诵。明代何景明说初唐四子“音节往往可歌”,所指即此。在骆宾王稍后的刘希夷、张若虚以及盛唐的李颀、王维、高□,中唐的元稹、白居易,晚唐的郑□、韦庄,及至清代吴伟业等人的长篇歌行,都是沿着这条线索发展下来的。

骆宾王的五律也有不少佳作。如《在狱咏蝉》,托物寄兴,感慨深微,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送郑少府入辽》抒写立功报国的乐观战斗精神,格高韵美,词华朗耀,除了全首平仄声调还不协调,律体形式尚未成熟而外,比起杨炯的《从军行》、《紫骝马》并无逊色。绝句小诗,如《于易水送人》、《在军登城楼》,寥寥20字中,壮志豪情,激荡着风云之气,颇能见出诗人的个性风格,在初唐绝句中也是不多见的。

“四杰”齐名,原是诗文并称的。他们的骈文在才华艳发、词采赡富之中,寓有一种清新俊逸的气息。无论抒情、说理或叙事,都能运笔如舌,挥洒自如,比起六朝后期堆花俪叶,一味追求形式之美的文风,有着明显的不同。骆宾王《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便是最能代表这种时代新风、流传广泛的名作之一。它以封建时代忠义大节作为理论根据,号召人们起来反对正在筹建中的武周王朝,气势充沛,笔端带有情感。其中“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二句,颇能激发唐朝旧臣对故君的怀念。据说武后读到了这两句,矍然为之动容,问:“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宰相安得失此人!”足见他在政治和文学上的才能,连敌对方面目空一世的武则天,也为之折服。其诗,最早为中宗时郗云卿所辑10卷,今已佚。明、清两朝流行的有4卷本、6卷本和10卷本,所收篇目大致相同,均为后人重辑。清人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后出,最为完善,有中华书局排印本。事迹见新、旧《唐书》。

猜你喜欢的骆宾王古诗词 更多骆宾王的诗词>

  • 早发诸暨

    [唐代] 骆宾王

    征夫怀远路,夙驾上危峦。薄烟横绝巘,轻冻涩回湍。
    野雾连空暗,山风入曙寒。帝城临灞涘,禹穴枕江干。
    橘性行应化,蓬心去不安。独掩穷途泪,长歌行路难。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一作春霁早行)

    [唐代] 骆宾王

    年华开早律,霁色荡芳晨。城阙千门晓,山河四望春。
    御沟通太液,戚里对平津。宝瑟调中妇,金罍引上宾。
    剧谈推曼倩,惊坐揖陈遵。意气一言合,风期万里亲。
    自惟安直道,守拙忌因人。谈器非先木,图荣异后薪。
    揶揄惭路鬼,憔悴切波臣。玄草终疲汉,乌裘几滞秦。
    生涯无岁月,岐路有风尘。还嗟太行道,处处白头新。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伤祝阿王明府

    [唐代] 骆宾王

    洛川真气上,重泉惠政融。含章光后烈,继武嗣前雄。
    与善良难验,生涯忽易穷。翔凫犹化履,狎雉尚驯童。
    钱满荒阶绿,尘浮虚帐红。夏馀将宿草,秋近未惊蓬。
    烟晦泉门闭,日尽夜台空。谁堪孤陇外,独听白杨风。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冬日过故人任处士书斋

    [唐代] 骆宾王

    神交尚投漆,虚室罢游兰。网积窗文乱,苔深履迹残。
    雪明书帐冷,水静墨池寒。独此琴台夜,流水为谁弹。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菊

    [唐代] 骆宾王

    擢秀三秋晚,开芳十步中。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
    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金翘徒可泛,玉斝竟谁同。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

    [唐代] 骆宾王

    促驾逾三水,长驱望五原。天阶分斗极,地理接楼烦。
    溪月明关陇,戎云聚塞垣。山川殊物候,风壤异凉暄。
    戍古秋尘合,沙寒宿雾繁。昔余迷学步,投迹忝词源。
    兰渚浮延阁,蓬山款禁园。彯缨陪绂冕,载笔偶玙璠.
    汲冢宁详蠹,秦牢讵辨冤。一朝从篚服,千里骛轻轩。
    乡梦随魂断,边声入听喧。南图终铩翮,北上遽催辕。
    吊影惭连茹,浮生倦触藩。数奇何以托,桃李自无言。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早发淮口望盱眙

    [唐代] 骆宾王

    养蒙分四渎,习坎奠三荆。徙帝留馀地,封王表旧城。
    岸昏涵蜃气,潮满应鸡声。洲迥连沙静,川虚积溜明。
    一朝从捧檄,千里倦悬旌。背流桐柏远,逗浦木兰轻。
    小山迷隐路,大块切劳生。唯有贞心在,独映寒潭清。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晚渡黄河

    [唐代] 骆宾王

    千里寻归路,一苇乱平源。通波连马颊,迸水急龙门。
    照日荣光净,惊风瑞浪翻。棹唱临风断,樵讴入听喧。
    岸迥秋霞落,潭深夕雾繁。谁堪逝川上,日暮不归魂。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晚泊河曲

    [唐代] 骆宾王

    三秋倦行役,千里泛归潮。通波竹箭水,轻舸木兰桡。
    金堤连曲岸,贝阙影浮桥。水净千年近,星飞五老遥。
    叠花开宿浪,浮叶下凉飙。浦荷疏晚菂,津柳渍寒条。
    恓惶劳梗泛,凄断倦蓬飘。仙槎不可托,河上独长谣。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畴昔篇

    [唐代] 骆宾王

    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既托寰中赏,方承膝下欢。
    遨游灞水曲,风月洛城端。且知无玉馔,谁肯逐金丸。
    金丸玉馔盛繁华,自言轻侮季伦家。五霸争驰千里马,
    三条竞骛七香车。掩映飞轩乘落照,参差步障引朝霞。
    池中旧水如悬镜,屋里新妆不让花。意气风云倏如昨,
    岁月春秋屡回薄。上苑频经柳絮飞,中园几见梅花落。
    当时门客今何在,畴昔交朋已疏索。莫教憔悴损容仪,
    会得高秋云雾廓。淹留坐帝乡,无事积炎凉。
    一朝披短褐,六载奉长廊。赋文惭昔马,执戟叹前扬。
    挥戈出武帐,荷笔入文昌。文昌隐隐皇城里,
    由来奕奕多才子。潘陆词锋骆驿飞,张曹翰苑纵横起。
    卿相未曾识,王侯宁见拟。垂钓甘成白首翁,
    负薪何处逢知己。判将运命赋穷通,从来奇舛任西东。
    不应永弃同刍狗,且复飘飖类转蓬。容鬓年年异,
    春华岁岁同。荣亲未尽礼,徇主欲申功。
    脂车秣马辞乡国,萦辔西南使邛僰.玉垒铜梁不易攀,
    地角天涯眇难测。莺啭蝉吟有悲望,鸿来雁度无音息。
    阳关积雾万里昏,剑阁连山千种色。蜀路何悠悠,
    岷峰阻且修。回肠随九折,迸泪连双流。寒光千里暮,
    露气二江秋。长途看束马,平水且沉牛。
    华阳旧地标神制,石镜蛾眉真秀丽。诸葛才雄已号龙,
    公孙跃马轻称帝。五丁卓荦多奇力,四士英灵富文艺。
    云气横开八阵形,桥形遥分七星势。川平烟雾开,
    游戏锦城隈。墉高龟望出,水净雁文回。寻姝入酒肆,
    访客上琴台。不识金貂重,偏惜玉山颓。
    他乡冉冉消年月,帝里沈沈限城阙。不见猿声助客啼,
    唯闻旅思将花发。我家迢递关山里,关山迢递不可越。
    故园梅柳尚馀春,来时勿使芳菲歇。解鞅欲言归,
    执袂怆多违。北梁俱握手,南浦共沾衣。别情伤去盖,
    离念惜徂辉。知音何所托,木落雁南飞。回来望平陆,
    春来酒应熟。相将菌阁卧青溪,且用藤杯泛黄菊。
    十年不调为贫贱,百日屡迁随倚伏。只为须求负郭田,
    使我再干州县禄。百年郁郁少腾迁,万里遥遥入镜川。
    涘江拂潮冲白日,淮海长波接远天。
    丛竹凝朝露,孤山起暝烟。赖有边城月,常伴客旌悬。
    东南美箭称吴会,名都隐轸三江外。涂山执玉应昌期,
    曲水开襟重文会。仙镝流音鸣鹤岭,宝剑分辉落蛟濑。
    未看白马对芦刍,且觉浮云似车盖。江南节序多,
    文酒屡经过。共踏春江曲,俱唱采菱歌。舟移疑入镜,
    棹举若乘波。风光无限极,归楫碍池荷。
    眺听烟霞正流眄,即从王事归舻转。芝田花月屡裴回,
    金谷佳期重游衍。登高北望嗤梁叟,凭轼西征想潘掾。
    峰开华岳耸疑莲,水激龙门急如箭。人事谢光阴,
    俄遭霜露侵。偷存七尺影,分没九泉深。穷途行泣玉,
    愤路未藏金。茹荼空有叹,怀橘独伤心。
    年来岁去成销铄,怀抱心期渐寥落。挂冠裂冕已辞荣,
    南亩东皋事耕凿。宾阶客院常疏散,蓬径柴扉终寂寞。
    自有林泉堪隐栖,何必山中事丘壑。我住青门外,
    家临素浐滨。遥瞻丹凤阙,斜望黑龙津。荒衢通猎骑,
    穷巷抵樵轮。时有桃源客,来访竹林人。
    昨夜琴声奏悲调,旭旦含颦不成笑。果乘骢马发嚣书,
    复道郎官禀纶诰。冶长非罪曾缧绁,长孺然灰也经溺。
    高门有阅不图封,峻笔无闻敛敷妙。适离京兆谤,
    还从御史弹。炎威资夏景,平曲况秋翰。画地终难入,
    书空自不安。吹毛未可待,摇尾且求餐。
    丈夫坎壈多愁疾,契阔迍邅尽今日。慎罚宁凭两造辞,
    严科直挂三章律。邹衍衔悲系燕狱,李斯抱怨拘秦桎。
    不应白发顿成丝,直为黄沙暗如漆。紫禁终难叫,
    朱门不易排。惊魂闻叶落,危魄逐轮埋。霜威遥有厉,
    雪枉遂无阶。含冤欲谁道,饮气独居怀。
    忽闻驿使发关东,传道天波万里通。涸鳞去辙还游海,
    幽禽释网便翔空。舜泽尧曦方有极,谗言巧佞傥无穷。
    谁能跼迹依三辅,会就商山访四翁。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骆宾王的诗词更多骆宾王诗词 >

  1.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 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2. 咏鹅
  3. 忆蜀地佳人
  4. 送别
  5. 玩初月(一作沈佺期诗)
  6. 咏尘
  7. 挑灯杖
  8. 咏镜
  9. 于易水送人 / 于易水送别
  10. 在军登城楼

诗人 更多诗人 >

  1. 白居易的画像
    白居易
  2. 杜甫的画像
    杜甫
  3. 李白的画像
    李白
  4. 齐己的画像
    齐己
  5. 刘禹锡的画像
    刘禹锡
  6. 李商隐的画像
    李商隐
  7. 元稹的画像
    元稹
  8. 辛弃疾的画像
    辛弃疾
  9. 韦应物的画像
    韦应物
  10. 贯休的画像
    贯休
  11. 皎然的画像
    皎然
  12. 陆龟蒙的画像
    陆龟蒙
  13. 刘长卿的画像
    刘长卿
  14. 许浑的画像
    许浑
  15. 张祜的画像
    张祜
  16. 岑参的画像
    岑参
  17. 杜牧的画像
    杜牧
  18. 姚合的画像
    姚合
  19. 罗隐的画像
    罗隐
  20. 王建的画像
    王建
  21. 张籍的画像
    张籍
  22. 杜荀鹤的画像
    杜荀鹤
  23. 孟郊的画像
    孟郊
  24. 苏轼的画像
    苏轼

朝代 更多诗词 >

  1. 春秋
  2. 战国
  3. 先秦
  4. 两汉
  5. 魏晋
  6. 南北朝
  7. 隋代
  8. 唐代
  9. 五代
  10. 宋代
  11. 元代
  12. 明代
  13. 清代
  14. 近代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1. 采薇(节选)
  2. 行路难·其一
  3. 江城子·密州出猎
  4.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5.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1. 念奴娇·赤壁怀古
  2. 江城子·密州出猎
  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5.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1. 湖心亭看雪
  2. 答谢中书书
  3. 离骚
  4. 陋室铭
  5. 杂说四·马说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1. 谁分去来乡国事,凄然,曾是承平两少年。—— 陈洵《南乡子·己巳三月自郡城归乡过区菶吾西园话旧》
  2. 烟萝翠竹,欠罗袖、为倚天寒日暮。—— 吴文英《绛都春·余往来清华池馆六年赋咏屡矣感昔伤今益不堪怀乃复作此解》
  3. 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 倪瓒《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
  4. 临水整乌纱。两鬓苍华。故乡心事在天涯。—— 吴琚《浪淘沙·岸柳可藏鸦》
  5.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屈原《九歌》
  6.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鱼玄机《赠邻女 / 寄李亿员外》
  7. 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李白《送张舍人之江东》
  8.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行路难·其一》
  9. 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 康与之《诉衷情令·长安怀古》
  10. 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 王国维《点绛唇·屏却相思》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1. 写景
  2. 抒情
  3. 咏物
  4. 婉约
  5. 写人
  6. 抒怀
  7. 送别
  8. 生活
  9. 思念
  10. 写花
  11. 梅花
  12. 菊花
  13. 荷花
  14. 桃花
  15. 桂花
  16. 梨花
  17. 杏花
  18. 莲花
  19. 惜花
  20. 赏花
  21. 春天
  22. 夏天
  23. 秋天
  24. 冬天
  25. 节日
  26. 春节
  27. 元宵节
  28. 寒食节
  29. 清明节
  30. 端午节
  31. 七夕节
  32. 中秋节
  33. 重阳节
  34. 离别
  35. 爱情
  36. 女子
  37. 思乡
  38. 相思
  39. 怀古
  40. 怀人
  41. 爱国
  42. 友情
  43. 讽刺
  44. 赞美
  45. 边塞
  46. 哲理
  47. 叙事
  48. 组诗
  49. 闺怨
  50. 感伤
  51. 孤独
  52. 故事
  53. 豪放
  54. 忧国忧民
  55. 山水
  56. 感慨
  57. 战争
  58. 写雨
  59. 感叹
  60. 怀念
  61. 友人
  62. 柳树
  63. 议论
  64. 田园
  65. 赞颂
  66. 写雪
  67. 妇女
  68. 伤怀
  69. 写山
  70. 月亮
  71. 励志
  72. 寓理
  73. 饮酒
  74. 人生
  75. 羁旅
  76. 写鸟
  77. 追忆
  78. 咏史
  79. 悼亡
  80. 怀才不遇
  81. 伤春
  82. 惜春
  83. 写水
  84. 寓言
  85. 音乐
  86. 地名
  87. 惜别
  88. 宴会
  89. 赠别
  90. 同情
  91. 写风
  92. 寓人
  93. 回忆
  94. 农民
  95. 典故
  96. 宫怨
  97. 言志
  98. 隐居
  99. 西湖
  100. 宴饮
  101. 评论壮志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