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诗词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全部诗人 > 太白山神

今日一文 古诗词 唐代-太白山神的画像

太白山神 [唐代]

太白山信仰遍及关中全境及甘肃东部,然山神并非太白金星,而曰:三太白。大太白爷、二太白爷系面貌和善文官形象,三太白爷脾气差,则为黑面怒相武将。民间传说为伯夷叔齐周贲(或西汉周勃);于右任认为是尧舜禹;亦说周太王三子(泰伯仲雍季历);甘肃则认为郭马李大王。

介绍

太白山神

太白山位于陕西宝鸡秦岭北麓,眉县、太白县、周至县三县境内。是我国著名的秦岭山脉的主峰,也是我国大陆东部的第一高峰,海拔3767.2米。秦岭山脉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天然屏障;也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太白积雪六月天”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太白山是一座宗教名山,据《云笈七签》卷二十七记载,太白山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十一洞天。

在关中诸多名山中,由于太白山向被认为是“能兴云致雨、息涝弭灾”的灵山,因此普遍受到崇拜。尤其是唐宋以降,太白山信仰逐渐扩展至关中平原各地,至清代甚至北至黄土高原南部的鄜州、南达汉中府的南郑均建有太白山神祠,成为关中地区民间信仰的典型特征之一。

李唐天宝八载因“太白山人李浑言:太白山金星洞有帝福寿玉版石记,求得之,乃封太白山为神应公,十四载再改封灵应公,将太白山列入国家祀典。赵宋仁宗皇祐五年封为济民侯,嘉祐七年再因苏轼上奏,复封明应公。此后,神宗熙宁八年进封福应王,哲宗绍圣三年改封惠济王。

元代,为与太白山三池相对应,竟将太白山神析封为三王:曰苦济、曰惠民、曰灵应,俗称大阿福、二阿福、三阿福,肖像亦以三池分隶之。至清乾隆五年,陕西总督尹继善上奏将太白神祠列入陕西祀典,三十九年陕西巡抚毕沅再次奏准,封山为昭灵普润,山神为福应王。

自唐宋以来,关中地区民间对太白山信仰主要集中在其能兴云致雨上,即关中在旱灾发生时,多到太白庙中进行祷告、祭拜,并有一套完整而固定的仪式。正因为此,关中太白山信仰也就与一般意义上的山岳崇拜有所区别。太白庙祈时仪式次第如下:首先,主祭者沐浴斋戒;其次,派人往太白山灵湫祭祀,汲取灵湫水;再次,官民备鼓吹,迎取灵湫水,并供奉在当地太白庙;最后,官民共同在太白祠祈祷。

1.民国于右任考证三太白是尧舜禹,一般所称的天地水三官。确实,太白殿内三太白与三官大帝的塑像差异很小,但是,关中一带并未混淆三官庙与太白庙,二者同时存在。

2.伯夷、叔齐、周贲。伯夷、叔齐是殷周时孤竹国王之两位王子,国王立叔齐为太子,王死后叔齐让伯夷继承王位,伯齐曰:“父命难违”。伯夷为让弟继承王位而自己逃走。叔齐因立幼而不立长也逃走。二人上太白山修道,和后来的周贲元帅饿死首阳山。姜子牙以其至仁至义而封三人为太白山地方神。

关于伯夷叔齐的说法流传很广。首阳山是秦岭北坡著名高峰,海拔2719.8米,位于周至县九峰乡耿峪,东距西安60公里,西距周至县城30公里。史载,商周交兵时,商朝伯夷、叔齐阻拦周武王大军未果,逐南行入山隐居,采薇而食,义不食周粟。死后,儒家尊二人为圣贤,道家尊二人为大太白神和二太白神。

另有一说,认为三太白是西汉绛侯周勃将军。西汉文帝时,周亚夫平定吕后乱党,天下太平,告老还乡。一日云游太白山来到伯夷叔齐的塑像前,弯腰下拜,感想万千。心想:“我乃布衣周勃出将入相,又能怎样,两公子国君都不做,毅然出家,真乃:“平为福,安为贵”,”。不觉泣然泪下,侧身俯在伯夷叔齐像的右边,这一俯便气绝身亡。后来人们将他的像也塑在这里留作纪念,尊为“三太白爷”。

3.周太王“古公亶父”三子,太伯、仲雍、季历。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论语·泰伯》

4.甘肃的郭马李大王。泾川县回中塬太白庙又名三太白庙,庙中供奉着郭、马、李三太白。传说三太白原本为异姓兄弟,老大姓郭,老二姓马,老三姓李,三人都以做生意为生,后来在陕西太白山下,经一位神仙婆婆点化,三兄弟在一口窑洞内坐化成神,因老大原籍中塬村郭庄社,故后来当地人在中塬村建起了三太白庙。

猜你喜欢的太白山神古诗词 更多太白山神的诗词>

太白山神的诗词更多太白山神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1. 白居易的画像
    白居易
  2. 杜甫的画像
    杜甫
  3. 李白的画像
    李白
  4. 齐己的画像
    齐己
  5. 刘禹锡的画像
    刘禹锡
  6. 李商隐的画像
    李商隐
  7. 元稹的画像
    元稹
  8. 辛弃疾的画像
    辛弃疾
  9. 韦应物的画像
    韦应物
  10. 贯休的画像
    贯休
  11. 皎然的画像
    皎然
  12. 陆龟蒙的画像
    陆龟蒙
  13. 刘长卿的画像
    刘长卿
  14. 许浑的画像
    许浑
  15. 张祜的画像
    张祜
  16. 岑参的画像
    岑参
  17. 杜牧的画像
    杜牧
  18. 姚合的画像
    姚合
  19. 罗隐的画像
    罗隐
  20. 王建的画像
    王建
  21. 张籍的画像
    张籍
  22. 杜荀鹤的画像
    杜荀鹤
  23. 孟郊的画像
    孟郊
  24. 苏轼的画像
    苏轼

朝代 更多诗词 >

  1. 春秋
  2. 战国
  3. 先秦
  4. 两汉
  5. 魏晋
  6. 南北朝
  7. 隋代
  8. 唐代
  9. 五代
  10. 宋代
  11. 元代
  12. 明代
  13. 清代
  14. 近代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1. 采薇(节选)
  2.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3. 苏幕遮·燎沉香
  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1.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2. 苏幕遮·燎沉香
  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 西河·和王潜斋韵
  5. 忆江南·江南好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1. 陋室铭
  2. 离骚
  3. 小儿不畏虎
  4. 前赤壁赋
  5. 兰亭集序 / 兰亭序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1.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薛昭蕴《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2.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终南别业》
  3. 紫燕一双娇语碎,翠屏十二晚峰齐,梦魂消散醉空闺。—— 毛熙震《浣溪沙·花榭香红烟景迷》
  4. 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 王国维《点绛唇·屏却相思》
  5.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
  6. 昨梦西湖,老扁舟身世。—— 吴文英《拜星月慢·林钟羽姜石帚以盆莲数十置中庭宴客其中》
  7.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 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8. 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 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9. 醉后莫思家,借取师师宿。—— 晏几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10.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苏轼《念奴娇·中秋》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1. 写景
  2. 抒情
  3. 咏物
  4. 婉约
  5. 写人
  6. 抒怀
  7. 送别
  8. 生活
  9. 思念
  10. 写花
  11. 梅花
  12. 菊花
  13. 荷花
  14. 桃花
  15. 桂花
  16. 梨花
  17. 杏花
  18. 莲花
  19. 惜花
  20. 赏花
  21. 春天
  22. 夏天
  23. 秋天
  24. 冬天
  25. 节日
  26. 春节
  27. 元宵节
  28. 寒食节
  29. 清明节
  30. 端午节
  31. 七夕节
  32. 中秋节
  33. 重阳节
  34. 离别
  35. 爱情
  36. 女子
  37. 思乡
  38. 相思
  39. 怀古
  40. 怀人
  41. 爱国
  42. 友情
  43. 讽刺
  44. 赞美
  45. 边塞
  46. 哲理
  47. 叙事
  48. 组诗
  49. 闺怨
  50. 感伤
  51. 孤独
  52. 故事
  53. 豪放
  54. 忧国忧民
  55. 山水
  56. 感慨
  57. 战争
  58. 写雨
  59. 感叹
  60. 怀念
  61. 友人
  62. 柳树
  63. 议论
  64. 田园
  65. 赞颂
  66. 写雪
  67. 妇女
  68. 伤怀
  69. 写山
  70. 月亮
  71. 励志
  72. 寓理
  73. 饮酒
  74. 人生
  75. 羁旅
  76. 写鸟
  77. 追忆
  78. 咏史
  79. 悼亡
  80. 怀才不遇
  81. 伤春
  82. 惜春
  83. 写水
  84. 寓言
  85. 音乐
  86. 地名
  87. 惜别
  88. 宴会
  89. 赠别
  90. 同情
  91. 写风
  92. 寓人
  93. 回忆
  94. 农民
  95. 典故
  96. 宫怨
  97. 言志
  98. 隐居
  99. 西湖
  100. 宴饮
  101. 评论壮志

猜你喜欢的古诗 古诗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