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全部诗人 > 范祖禹
范祖禹 [宋代]
介绍
生平
范祖禹,生于仁宗康定二年,卒于哲宗元符元年十月初十。字淳甫,一字梦得,是北宋中期著名的史学家,“三范修史”范镇、范祖禹、范冲之一。
据说,范祖禹出生时,他母亲梦见“一伟丈夫被金甲入寝室,曰:‘吾汉将军邓禹。’”因此,被命名为范祖禹。范祖禹从小是孤儿,他叔祖父是北宋名臣范镇,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抚育。但范祖禹仍因为自己是孤儿而伤心不已,每当别人参加喜庆宴会时,他都面容凄惨,心情抑郁。整日里闭门读书,从不干预人事。后来到了京城汴梁,所接触的都是一时名人。叔祖父范镇对范祖禹十分器重,说:“此儿,天下士也。”
范祖禹在仁宗嘉祐年间,中进士甲科。司马光修撰《资治通鉴》,范祖禹负责唐代部分的撰写工作。在洛阳十五年,一心撰写《资治通鉴》,不事进取,赢得司马光的称赞。司马光认为他“智识明敏,而性行温良,如不能言;好学能文,而谦晦不伐,如无所有;操守坚正,而圭角不露,如不胜衣,君子人也。”《资治通鉴》修成后,司马光推荐范祖禹任秘书省正字。当时是王安石执掌朝政,也十分看重范祖禹。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与范祖禹十分友善,曾示意范祖禹去拜谒王安石,但范祖禹竟不为名利所动,没去拜谒。富弼致仕以后住在洛阳,很少与人接触,唯独对范祖禹例外;富弼病重时,召来范祖禹授给他临终密疏,主要是论述王安石查封误国和新法的弊端,言辞十分激切。富弼死后,别人都认为这样的奏疏奏上去肯定会得罪王安石,建议范祖禹不要上奏,但范祖禹还是坚持上奏了。
神宗死去,哲宗继位,范祖禹擢任右正言。后吕公著执掌朝政,而范祖禹是吕公著的女婿,避嫌辞职改任祠部员外郎,不久又辞职而除任著作郎、修《神宗实录》检讨,后迁任著作郎兼侍讲。
哲宗因夏天暑热,暂停讲书,范祖禹上疏皇帝认为,“陛下今日学与不学,系他日治乱。如好学,叫天下君子欣慕,愿立于朝,以直道事陛下,辅佐德业,而致太平;不学,则小人皆动其心,务为邪谄,以窃富贵。”建议哲宗恢复讲读。不久,范祖禹迁任起居郎,又召任中书舍人。吕公著死去,召拜右谏议大夫,首次上疏论皇帝正心修身的必要性。蔡确得罪,范祖禹上疏,建议宽厚对待大臣。蔡京在蜀地任职,范祖禹上疏批评蔡京“小有才,非端良之士。”当时的执政大臣想在新法、旧法中间依违模棱,范祖禹上书反对。不久,兼任国史院修撰、礼部侍郎,上书论述监、司、守、令官职的重要性。
宣仁太后去世,朝迁上下议论纷纷,当权者胆小畏惧,莫敢发言,范祖禹担心小人乘机兴风作浪,危害朝政,上奏皇帝不要听信谗言,遗误将来。又建议皇帝“以大公至正为心,罢安石、惠卿所造新法,而行祖宗旧政。”
哲宗绍圣年间,章惇执掌朝政,有意恢复王安石、吕惠卿时期颁行的新法,范祖禹上书皇帝,极力证明章惇不可大用,皇帝没有听从,于是范祖禹请求离开京城去地方。皇帝当时准备重用范祖禹,但朝廷内外反对的人为数不少,于是以龙图阁学士出知陕州。不久,有人上奏论范祖禹在撰修《神宗实录》时刊落事迹、变乱美恶,再加上曾经上书谏禁中雇乳媪事,于是连贬武安军节度副使,昭州别驾,安置永州、贺州二地;不久,又迁往宾州、元符元年被贬至化州安置,未几卒,卒年五十八岁。
据记载,范祖禹“平居恂恂,口不言人过”。但遇到大是大非问题,往往坚持原则,据理力争,从不模棱两可。在皇宫里侍从皇帝,“守经据正,献纳尤多。”范祖禹为皇帝讲解《尚书》至“内作色荒,外作禽荒”时,拱手而立,再三吟诵,直到皇帝“首肯再三”,才肯罢休。每次为皇帝进讲之前,一定要端正衣冠,好似在皇上面前一般,命子弟在一旁侍立,先按讲其说,“开列古义,参之时事,言简而当,无一长语,义理明白,粲然成文。”被苏轼誉为皇帝的第一号讲官。范祖禹除参预编撰《资治通鉴》外,还独自撰有《唐鉴》十二卷,《帝学》八卷,《仁皇政典》六卷。特别是《唐鉴》十二卷,“深明唐三百年治乱,学者尊之,目为‘唐鉴公’。”
范祖禹的诗文集被称为《范太史集》,共五十五卷。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范祖禹的文集,“世有两本,一本仅十八卷”,是明朝人程敏政从秘阁中借阅时摘钞而成,不是全本。《四库全书》收存的五十五卷本,与《宋史·艺文志》、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所记载的卷目基本相符,大概是宋朝时的旧本。在五十五卷的《范太史集》中,卷一至卷三是诗歌;卷四至卷六是表状、札子;卷七至卷十二是表;卷十三至卷二十六是奏议;卷二十七是进故事;卷二十八至卷三十三为翰林词章;卷三十四是启状;卷三十五是赋、论、策问;卷三十六是记、序、铭、书、传;卷三十七是青词、祭告文、诔文、哀词等;卷三十八至卷五十五为墓志铭、神道碑、皇族墓志铭、石记、皇族石记等。
猜你喜欢的范祖禹古诗词 更多范祖禹的诗词>
-
思齐文母,盛烈对皇天。演宝祚千年。卿云复旦治功全。厌人世登仙。龙舆忽掩三川。彩仗属车旋。维清象舞告英宣。入诗颂歌弦。
-
驾玉龙。设初虞祭终。前旌举,天回洛水,路转崧峰。瞻寥廓,烟霏冲融。窅无踪。震地鼓吹悲雄。谁何羽卫重。拂云旗帜眩青红。来渐东。清尘洒道,修职百神恭。回首苍茫,雾雨吹风。掩泉宫。
□□□□□□□□□环畿入,山川改容。鼓钟临近次,千官望拜,涕泪衡从。人如堵,晨光葱茏。阙穹隆。驰道禁水相通。当年游幸空。皇仪事毕泣重瞳。哀未穷。巍巍余烈;辉映简编中。亿万斯年,覆载同功。 -
延和幄座,临御九年中。往事已成空。皇基固覆盂四海,本自太任功。九虞初毕下西宫。朝礻石与天崇。周家盛,卜年卜世,万祀永无穷。
-
驾玉龙。设初虞祭终。前旌举,天回洛水,路转崧峰。瞻寥廓,烟霏冲融。窅无踪。震地鼓吹悲雄。谁何羽卫重。拂云旗帜眩青红。来渐东。清尘洒道,修职百神恭。回首苍茫,雾雨吹风。掩泉宫。
□□□□□□□□□环畿入,山川改容。鼓钟临近次,千官望拜,涕泪衡从。人如堵,晨光葱茏。阙穹隆。驰道禁水相通。当年游幸空。皇仪事毕泣重瞳。哀未穷。巍巍余烈;辉映简编中。亿万斯年,覆载同功。 -
延和幄座,临御九年中。往事已成空。皇基固覆盂四海,本自太任功。九虞初毕下西宫。朝礻石与天崇。周家盛,卜年卜世,万祀永无穷。
-
思齐文母,盛烈对皇天。演宝祚千年。卿云复旦治功全。厌人世登仙。龙舆忽掩三川。彩仗属车旋。维清象舞告英宣。入诗颂歌弦。
-
转招摇。厚陵回望,双阙起岧峣。晓日丽谯。金爵上干霄。风雨阕,夜宫闭,不重朝。奉鸾镳渐遥。玉京知何处,飞英衔恤,乱絮缠悲,春路迢迢。缥缈哀音,发龙笳凤箫。
光景同,惨淡度岩邑,指河桥。马萧萧。络绎星轺。拂天容卫,江海上寒潮。万国魂销。追昔御东朝。开钿扇,垂珠箔,侍珰貂。宝香烧。散飘。开仁寿域,神孙高拱,昆仑渤澥,玉烛方调。一旦宫车晚,旋归泬寥。九载初,如梦次,功得琼瑶。 -
太平功。拥佑帝尧聪。歌九德,偃五戎。寰海被祥风。车书万里文轨同。自南北西东。耕田凿井,戏垂髫华发,跻仁寿域变时雍。大明方天中。弃养东朝苦匆匆。玉座如存,永隔慈容。
恨难穷。崇庆空。飚轮仙驭无踪。超宇宙,驾云龙。祎翟掩轩宫。柏城王气长郁葱。温洛照寒崧。光灵在上,徽音流千古,昭如日月丽层穹。太任家邦隆。彤史青编永垂鸿。清朝笙镛。奏假钦崇。 -
太平功。拥佑帝尧聪。歌九德,偃五戎。寰海被祥风。车书万里文轨同。自南北西东。耕田凿井,戏垂髫华发,跻仁寿域变时雍。大明方天中。弃养东朝苦匆匆。玉座如存,永隔慈容。
恨难穷。崇庆空。飚轮仙驭无踪。超宇宙,驾云龙。祎翟掩轩宫。柏城王气长郁葱。温洛照寒崧。光灵在上,徽音流千古,昭如日月丽层穹。太任家邦隆。彤史青编永垂鸿。清朝笙镛。奏假钦崇。 -
转招摇。厚陵回望,双阙起岧峣。晓日丽谯。金爵上干霄。风雨阕,夜宫闭,不重朝。奉鸾镳渐遥。玉京知何处,飞英衔恤,乱絮缠悲,春路迢迢。缥缈哀音,发龙笳凤箫。
光景同,惨淡度岩邑,指河桥。马萧萧。络绎星轺。拂天容卫,江海上寒潮。万国魂销。追昔御东朝。开钿扇,垂珠箔,侍珰貂。宝香烧。散飘。开仁寿域,神孙高拱,昆仑渤澥,玉烛方调。一旦宫车晚,旋归泬寥。九载初,如梦次,功得琼瑶。
范祖禹的诗词更多范祖禹诗词 >
- 导引(虞主袝朝日中吕导引一曲)
- 虞神歌(一曲)
- 十二时(一曲)
- 六州(一曲)
- 导引(一曲·虞主回京双调四曲)
- 导引(虞主袝朝日中吕导引一曲)
- 虞神歌(一曲)
- 十二时(一曲)
- 六州(一曲)
- 导引(一曲·虞主回京双调四曲)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唐寅《把酒对月歌》
-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沈园二首》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西鄙人《哥舒歌》
-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岳飞《满江红·写怀》
- 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 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 不知何日始工愁。记取那回花下一低头。—— 王国维《虞美人·弄梅骑竹嬉游日》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