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文·古诗词

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经典名句 > 念奴娇·中秋名句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出自: [宋代] 苏轼 《念奴娇·中秋》 显示拼音

念奴娇·中秋全文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苏轼简介 苏轼详细介绍 >

' . $author['name'] . '的画像

苏轼

[宋代]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简介 433首诗词

苏轼其他的古诗词 更多苏轼古诗词大全 >

  • 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宋代] 苏轼

    蝶懒莺慵春过半。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
    云鬓鬅松眉黛浅。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宋代] 苏轼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浣溪沙·忆旧

    [宋代] 苏轼

    长记鸣琴子溅堂。朱颜绿发映垂杨。如今秋鬓数茎霜。
    聚散交游如梦寐,升沉闲事莫思量。仲卿终不避桐乡。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浣溪沙

    [宋代] 苏轼

    伽花彩甚奇,谓有初春之兴。因作二首,寄袁公济
    雪颔霜髯不自惊。更将翦彩发春荣。羞颜未醉已先赪。
    莫唱黄鸡并白发,且呼张丈唤殷兄。有人归去欲卿卿。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宋代] 苏轼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全文 注释 赏析 拓展 朗读

猜你喜欢的经典古诗词名句更多经典古诗词名句 >

  1.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杜甫《兵车行》
  2.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3.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4. 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 吴渊《念奴娇·我来牛渚》
  5. 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 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6. 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 厉鹗《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7. 镇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 夏竦《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
  8.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欧阳修《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9. 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白朴《天净沙·夏》
  10.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 卢思道《从军行》
  11. 青春花姊不同时。凄凉生较迟。—— 吴文英《醉桃源·芙蓉》
  12.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李白《长相思·其一》
  13. 忆共锦衾无半缝,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 王士祯《蝶恋花·和漱玉词》
  14.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
  15.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6. 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 蒋捷《声声慢·秋声》
  17.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范成大《横塘》
  18.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岳飞《满江红·写怀》
  19. 御罗屏底翻歌扇,忆西湖、临水开窗。—— 吴文英《风入松·桂》
  20.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诗人 更多诗人 >

  1. 白居易的画像
    白居易
  2. 杜甫的画像
    杜甫
  3. 李白的画像
    李白
  4. 齐己的画像
    齐己
  5. 刘禹锡的画像
    刘禹锡
  6. 李商隐的画像
    李商隐
  7. 元稹的画像
    元稹
  8. 辛弃疾的画像
    辛弃疾
  9. 韦应物的画像
    韦应物
  10. 贯休的画像
    贯休
  11. 皎然的画像
    皎然
  12. 陆龟蒙的画像
    陆龟蒙
  13. 刘长卿的画像
    刘长卿
  14. 许浑的画像
    许浑
  15. 张祜的画像
    张祜
  16. 岑参的画像
    岑参
  17. 杜牧的画像
    杜牧
  18. 姚合的画像
    姚合
  19. 罗隐的画像
    罗隐
  20. 王建的画像
    王建
  21. 张籍的画像
    张籍
  22. 杜荀鹤的画像
    杜荀鹤
  23. 孟郊的画像
    孟郊
  24. 苏轼的画像
    苏轼

朝代 更多诗词 >

  1. 春秋
  2. 战国
  3. 先秦
  4. 两汉
  5. 魏晋
  6. 南北朝
  7. 隋代
  8. 唐代
  9. 五代
  10. 宋代
  11. 元代
  12. 明代
  13. 清代
  14. 近代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1. 采薇(节选)
  2. 行路难·其一
  3. 江城子·密州出猎
  4.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5.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1. 念奴娇·赤壁怀古
  2. 江城子·密州出猎
  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5.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1. 湖心亭看雪
  2. 答谢中书书
  3. 离骚
  4. 陋室铭
  5. 杂说四·马说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1. 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 阎选《河传·秋雨》
  2. 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 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3.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移居二首》
  4. 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 王安石《伤春怨·雨打江南树》
  5.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6. 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钱惟演《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7. 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喃语。—— 《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8. 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 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
  9.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周邦彦《兰陵王·柳》
  10.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一》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1. 写景
  2. 抒情
  3. 咏物
  4. 婉约
  5. 写人
  6. 抒怀
  7. 送别
  8. 生活
  9. 思念
  10. 写花
  11. 梅花
  12. 菊花
  13. 荷花
  14. 桃花
  15. 桂花
  16. 梨花
  17. 杏花
  18. 莲花
  19. 惜花
  20. 赏花
  21. 春天
  22. 夏天
  23. 秋天
  24. 冬天
  25. 节日
  26. 春节
  27. 元宵节
  28. 寒食节
  29. 清明节
  30. 端午节
  31. 七夕节
  32. 中秋节
  33. 重阳节
  34. 离别
  35. 爱情
  36. 女子
  37. 思乡
  38. 相思
  39. 怀古
  40. 怀人
  41. 爱国
  42. 友情
  43. 讽刺
  44. 赞美
  45. 边塞
  46. 哲理
  47. 叙事
  48. 组诗
  49. 闺怨
  50. 感伤
  51. 孤独
  52. 故事
  53. 豪放
  54. 忧国忧民
  55. 山水
  56. 感慨
  57. 战争
  58. 写雨
  59. 感叹
  60. 怀念
  61. 友人
  62. 柳树
  63. 议论
  64. 田园
  65. 赞颂
  66. 写雪
  67. 妇女
  68. 伤怀
  69. 写山
  70. 月亮
  71. 励志
  72. 寓理
  73. 饮酒
  74. 人生
  75. 羁旅
  76. 写鸟
  77. 追忆
  78. 咏史
  79. 悼亡
  80. 怀才不遇
  81. 伤春
  82. 惜春
  83. 写水
  84. 寓言
  85. 音乐
  86. 地名
  87. 惜别
  88. 宴会
  89. 赠别
  90. 同情
  91. 写风
  92. 寓人
  93. 回忆
  94. 农民
  95. 典故
  96. 宫怨
  97. 言志
  98. 隐居
  99. 西湖
  100. 宴饮
  101.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