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归国遥·春欲晚
归国遥·春欲晚
春欲晚,戏蝶游蜂花烂熳。日落谢家池馆,柳丝金缕断。
睡觉绿鬟风乱,画屏云雨散。闲倚博山长叹,泪流沾皓腕。
睡觉绿鬟风乱,画屏云雨散。闲倚博山长叹,泪流沾皓腕。
译文
归国遥·春欲晚的翻译暂无注释
⑴谢家池馆——即谢娘家之意,这里是指妓女家。据《唐音癸签》载,李太尉德裕有美妾谢秋娘,太尉以华屋贮之,眷之甚隆;德裕后镇浙江,为悼亡妓谢秋娘,用炀帝所作《望江南》词,撰《谢秋娘曲》。以后,诗词多用“谢娘”,“谢家”,“秋娘”,泛指妓女,妓馆和美妾。又:六朝已有“谢娘”之称。如《玉台新咏》中有徐悱妇《摘同心支子寄谢娘因附此诗》,故以“谢娘”为谢秋娘之说,恐非。⑵金缕断——指柳丝被行人折断用以赠别。金缕:形容柳条细柔。
⑶风乱——纷乱。如风吹散的意思。
⑷云雨——本意是山中的云雾之气。宋玉《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游于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而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所以,后人常用“云雨”来表示男女欢合,有时也用“高唐”、“巫山”、“阳台”等,表示这一意思。“画屏云雨散”,是指在画屏掩蔽下,男女欢情已经消散。
⑸博山——香炉。宋吕大防《考古图》:“博山香炉者,炉像海中博山,下盘贮汤,涧气蒸香,像海之四环,故名之。”《花间集》中,“博山”一词共出现五次,皆指香炉。
赏析
评析此词上片写离别。“春欲晚”是离别的时间,“戏蝶”句是对“春欲晚”的具体描绘,反衬在此时离别的难堪。“日落谢家池馆”,是离别的地点和时刻,“柳丝”句点明送别。
下片写别后伤心。首二句写女主人公早起的神态,已将良辰已逝的苦痛心情寓于其中。末二句写其遥思远人,泪流沾腕,是对其伤心的刻画。
拓展
归国遥·春欲晚的拓展暂无
搜 索
韦庄的诗词更多韦庄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曹雪芹《咏红梅花得“花”字》
-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 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 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 亚夫营畔柳濛濛,隋主堤边四路通。—— 汪遵《杨柳》
-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 徐干《室思》
- 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 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温庭筠《杨柳枝》
- 门外垂杨岸侧,画桥谁系兰舟。—— 万俟咏《木兰花慢·恨莺花渐老》
- 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蛩四壁。—— 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