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夜坐
夜坐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译文
寂静的前庭空无一人,只有秋月仍旧明亮。夜里的清霜将要落下,空气中也充满了清朗的气息。梧桐树矗立在庭前,也不甘就此衰落。树上的梧桐叶迎风摇摆,发出了些许声音。
注释
气:气氛。清:冷清。
甘:甘心。
赏析
简析此诗作于晚年,写景中有寄托。
这首秋夜即景诗,上联写景,突出了清幽寂静之意;下联景中寓情,用残叶迎风尚有声响来抒发“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胸怀与抱负,诗写得苍凉悲壮,雄劲有气势。
此诗写秋风残叶,却不写其衰飒败落,而突出其不惧风寒的神韵。此与苏轼一派在哲宗绍圣时期所受苦难的历史背景有关,也是宋代士人的孤高品格的象征。这也是一种人文意趣。
拓展
夜坐的拓展暂无
搜 索
张耒的诗词更多张耒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话别情多声欲战,玉著痕留红粉面。—— 顾敻《玉楼春·拂水双飞来去燕》
-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李峤《风》
-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白居易《春题湖上》
-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 画楼春早,一树桃花笑。—— 凌廷堪《点绛唇·春眺》
-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曹雪芹《残菊》
-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 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 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
- 问别来、解相思否。—— 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