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刘墉行书送蔡明远叙轴
刘墉行书送蔡明远叙轴
既奉命于秦淮之上,又随我于邗沟之东,追攀不疲,以至邵伯南埭,始终之际,良有可称。送蔡明远叙。乙未冬日临。石菴居士。
译文
刘墉行书送蔡明远叙轴的翻译暂无注释
(1)既:已经。(2)奉命:被命令,被要求。
(3)邗(hán)沟:联系长江和淮河的古运河,是中国最早见于明确记载的运河。
(4)追攀:追随牵挽。形容惜别。
(5)始终:自始至终。
(6)临:照样子摹仿字画。
赏析
此幅书于“乙未冬日”,即1775年(乾隆四十年),时年刘墉57岁。此书运笔圆劲,古朴飘逸,方圆兼备,苍润互见。清徐珂《清稗类钞》评刘墉书:“自入词馆以迄登台阁,体格屡变,神妙莫测。其少年时为赵体,珠圆玉润,美如簪花。中年以后,笔力雄健,局势堂皇。迨入台阁,则炫烂归于平淡,而臻炉火纯青之境矣。”此幅即反映了刘墉中年时的书法风格。拓展
刘墉行书送蔡明远叙轴的拓展暂无
搜 索
关于写人的诗词更多写人诗词 >
刘墉的诗词更多刘墉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苏轼《贺新郎·夏景》
-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 刘昚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 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列御寇《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
- 碧湖湖上柳阴阴,人影澄波浸,常记年时欢花饮。—— 杨果《小桃红·碧湖湖上柳阴阴》
-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屈原《九歌·国殇》
-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白居易《买花 / 牡丹》
-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曹植《杂诗七首·其一》
-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苏轼《赵昌寒菊》
-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韦庄《台城》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