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春别诗四首·其三
春别诗四首·其三
江东大道日华春,垂杨挂柳扫清尘。
淇水昨送泪沾巾,红妆宿昔已应新。
淇水昨送泪沾巾,红妆宿昔已应新。
译文
春别诗四首·其三的翻译暂无注释
题注:《升庵诗话》卷十三所收该诗的末尾还有两句:“昨别下泪而送旧,今已红妆而迎新。”并注曰:“娼楼之本色也。六朝君臣,朝梁暮陈,何异於此。”江东:自汉至隋唐自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两岸地区为江东。作者萧子显出身南梁皇族,南梁的都城是建业(即今南京),属江东地域。诗中所写的场景也当是江东。
垂杨挂柳:垂挂着枝条的杨树柳树。
清尘:轻盈的尘土。清,一作轻。
日华:太阳的光辉。
淇水:即淇河。《诗经·卫风·氓》应属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爱情叙事诗,它揭露、批判了当时的男女不平等现象。《氓》中三次咏及淇水(“送子涉淇”、“淇水汤汤”、“淇则有岸”)开“淇河——爱情河”之先河。之后,历代有不少咏及爱情的诗赋中常常出现“淇水”的意象。这里的“淇水昨送泪沾巾”,只是将“淇水”作为爱情的“阻滞”(障碍)来写,它是“阻滞”的抽象化或象征,“淇水”并非诗中那对恋人的相恋之地。但诗中恋人爱情的“阻滞”具体是什么,该诗并未交代。
红妆:妇女的红色装饰。
宿昔:亦作“夙昔”。从前,旧日。
赏析
春别诗四首·其三的赏析暂无拓展
题解这首诗写一位热恋中的男士回忆昨日与恋人难得一聚时的愉快和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首二句景中寓情,透过所写美景,我们可以读出这对恋人的昨日相聚是多么惬意和珍贵。末二句以“淇水”这一古代恋情诗中常用的“阻滞”意象,寓含着这对恋人相恋中难以逾越的障碍。昨日依依惜别的情景仍浮现在眼前,并充满着对恋人的思念和想象。
搜 索
关于爱情的诗词更多爱情诗词 >
萧子显的诗词更多萧子显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张仲素《春闺思》
- 燕塞雪,片片大如拳。—— 《望江南·燕塞雪》
-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 陆游《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
-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 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 徐灿《菩萨蛮·秋闺》
- 轻衫未揽,犹将泪点偷藏。—— 史达祖《夜合花·柳锁莺魂》
-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