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宫词 / 宫中词
宫词 / 宫中词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译文
韵译百花盛开,宫院却寂寂地紧闭大门;
俏丽宫女,相依相并伫立廊下赏春。
满怀幽情,都想谈谈宫中忧愁的事,
鹦鹉面前,谁也不敢吐露自己苦闷。
注释
琼轩:对廊台的美称。赏析
这首宫怨诗,构思独特,新辟蹊径。一般宫怨诗,主人公是一位孤凄的宫女。但这首诗却写两位宫女,足见失宠者并非一人。诗从写景开篇,以景衬情,以热衬冷。百花盛开的阳春,应是热闹非凡,然而宫门却寂寂锁闭。宫女赏春,本是欢欣乐事,然而久已失宠,感怀无限,心中郁闷,极愿互吐,却恐鹦鹉饶舌,竟不敢言。怨深怨重,裸露无遗。朱庆馀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作以细腻、含蓄、富有情感而著称。这首诗是作者对宫中女子生活的同情和关注,对宫廷深闺寂寞生活的描绘,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映。通过这首诗,朱庆馀试图揭示出宫廷中女子们内心的苦闷和无奈,以及她们在特定环境下的言语谨慎和心理状态。
首句“寂寂花时闭院门”,描绘了一个寂静无声的花季,宫廷的院门紧闭,与外界隔绝。这种环境烘托出宫廷生活的封闭和单调,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次句“美人相并立琼轩”,进一步描述了两位宫女并肩站在华丽的琼轩之上。这里的“美人”指的是宫女,而“琼轩”则象征着宫廷的华丽与高贵。然而,这种华丽背后却隐藏着宫女们内心的寂寞和无奈。
三句“含情欲说宫中事”,透露出宫女们有话想说,却又犹豫不决的心态。她们内心充满了对宫中生活的感慨和不满,却又因为种种原因而不敢轻易表露。
末句“鹦鹉前头不敢言”,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宫女们之所以不敢说话,是因为鹦鹉在前。鹦鹉学舌,可能会将她们的话泄露出去,给她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里的鹦鹉象征着宫廷中的耳目和监控,使得宫女们不得不保持沉默,小心翼翼地生活着。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出宫廷生活的封闭、单调和宫女们的内心苦闷。通过宫女们在鹦鹉前头不敢言的情景,朱庆馀巧妙地揭示了宫廷生活的残酷和宫女们的无奈处境,使读者对她们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和关注。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宫廷生活的普遍看法和态度,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拓展
宫词 / 宫中词的拓展暂无
搜 索
关于宫怨的诗词更多宫怨诗词 >
朱庆馀的诗词更多朱庆馀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花谷依然,秀靥偷春小桃李。—— 吴文英《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
- 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孟冬寒气至》
- 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 苏轼《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 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 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 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 温庭筠《送人东游》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淇奥》
-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