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蝶恋花·月到东南秋正半
蝶恋花·月到东南秋正半
月到东南秋正半。双阙中间,浩荡流银汉。谁起水精帘下看。风前隐隐闻箫管。
凉露湿衣风拂面。坐爱清光,分照恩和怨。苑柳宫槐浑一片。长门西去昭阳殿。
凉露湿衣风拂面。坐爱清光,分照恩和怨。苑柳宫槐浑一片。长门西去昭阳殿。
译文
蝶恋花·月到东南秋正半的翻译暂无注释
①双阙,古代宫殿前的高建筑物,左右各一,建成高台,台上起楼观。以二阙之间有空缺,故名双阙。②水精帘,形容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子。
③苑柳宫槐,喻承雨露之恩者。
④昭阳殿,汉成帝皇后赵飞燕所居,因以指得宠者承恩之处。
赏析
借用宫词的体裁,以寓对“君国”的情思。封建宫廷中,专制君主和宫人的关系,纯粹是主奴关系,宫人们仰承君主的鼻息,盼望能得到恩宠,这与文人们希冀进入朝廷,谋取官位是一致的,所以历来文人宫词中的宫怨,实质上也就是文人失意时的怨愤。作于1908年秋。月亮转到东南方的天中,正是秋半时候在宫殿的双阙中间,银河在浩荡奔流。是谁人起来在水精帘下窥看?只听到晚风吹送来隐隐的箫管之声。凉露沾湿了她的衣裳,西风拂面。她自个儿在欣赏明月的清光———分别照着宫中两处的承恩和孤怨。苑中的杨柳和宫里的槐树,望去连成一片,唉,长门宫西去就是昭阳殿了。
清秋时分的孤寂情思。这阕词用语深沉冷艳,“银汉”、“水精帘”、“凉露”、“清光”尽是冷的意象,表达了词人内心一片冰封的茫茫世界。静安先生常用这样的语句来搭建心中的“理想国”,愿常住于此,隔绝红尘,这是词人对自己人格精神的忠诚恪守,对“般若境界”的孜孜追求,诚如饶宗颐《人间词话平议》评云:“拳拳忠悃”,让人唏嘘不已。
拓展
蝶恋花·月到东南秋正半的拓展暂无
搜 索
王国维的诗词更多王国维诗词 >
- 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
- 满庭芳·水抱孤城
- 虞美人·弄梅骑竹嬉游日
- 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
- 菩萨蛮·红楼遥隔廉纤雨
- 如梦令·点滴空阶疏雨
- 蝶恋花·月到东南秋正半
- 人间词话七则
- 虞美人·碧苔深锁长门路
- 蝶恋花·窗外绿阴添几许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二首》
- 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 陈达叟《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
-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 苏舜钦《水调歌头·沧浪亭》
- 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 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 最无端处,总把良宵,只恁孤眠却。—— 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阶》
-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张仲素《燕子楼诗三首》
- 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六亲五法》
-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李商隐《风雨》
-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聂夷中《田家》
- 重铸锄犁作斤,姑舂妇担去轮官,输官不足归卖屋。—— 元稹《田家词 / 田家行》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