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一文 > 古诗词 > 清平调·其一
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译文
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注释
⑴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⑵“云想”句:见云之灿烂想其衣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美人之容貌照人。实际上是以云喻衣,以花喻人。
⑶槛:栏杆;露华浓: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
⑷“若非……会向……”:相当于“不是……就是……”的意思。群玉:山名,传说中西王母所住之地。全句形容贵妃貌美惊人,怀疑她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赏析
此诗想像巧妙,信手拈来,不露造作之痕。诗中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刻画,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第一首,以牡丹花比贵妃的美艳。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三句以仙女比贵妃;四句以嫦娥比贵妃。这样反复作比,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然而,诗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赞美了贵妃的丰满姿容,却不露痕迹。
赏析二
第一首,一起七字:“云想衣裳花想容,”把杨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想”字有正反两面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接下去“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下面,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若非”、“会向”,诗人故作选择,意实肯定: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见到。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像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拓展
创作背景据晚唐五代人的记载,这组诗共三首,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或天宝三年(744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杨妃在宫中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伶人们正准备表演歌舞以助兴。唐玄宗却说:“赏名花,对妃子,岂可用旧日乐词。”因急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进宫,即在金花笺上作了这三首诗。
搜 索
关于乐府的诗词更多乐府诗词 >
李白的诗词更多李白诗词 >
诗人 更多诗人 >
朝代 更多诗词 >
唐诗浏览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 >
宋词浏览排行榜 宋词三百首 >
小古文浏览排行榜 小古文大全 >
经典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大全 >
-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 赋得暮雨送李曹》
-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辛弃疾《西江月·遣兴》
- 微晕娇花湿欲流,簟纹灯影一生愁。—— 纳兰性德《浣溪沙·咏五更和湘真韵》
-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 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 李嘉祐《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时七夕》
-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 毕竟年年用着来,何似休归去。—— 《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
- 黄河水,水阔无边深无底,其来不知几千里。—— 贡泰父《黄河行》
- 深宫桃李无人问,旧爱玉颜今自恨。—— 元好问《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
- 啼号升斗抵千金,冻雀饥鸦共一音。—— 范成大《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求售之声甚苦有感》
古诗词类型 更多诗词 >
- 写景
- 抒情
- 咏物
- 婉约
- 写人
- 抒怀
- 送别
- 生活
- 思念
- 写花
- 梅花
- 菊花
- 荷花
- 桃花
- 桂花
- 梨花
- 杏花
- 莲花
- 惜花
- 赏花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离别
- 爱情
- 女子
- 思乡
- 相思
- 怀古
- 怀人
- 爱国
- 友情
- 讽刺
- 赞美
- 边塞
- 哲理
- 叙事
- 组诗
- 闺怨
- 感伤
- 孤独
- 故事
- 豪放
- 忧国忧民
- 山水
- 感慨
- 战争
- 写雨
- 感叹
- 怀念
- 友人
- 柳树
- 议论
- 田园
- 赞颂
- 写雪
- 妇女
- 伤怀
- 写山
- 月亮
- 励志
- 寓理
- 饮酒
- 人生
- 羁旅
- 写鸟
- 追忆
- 咏史
- 悼亡
- 怀才不遇
- 伤春
- 惜春
- 写水
- 寓言
- 音乐
- 地名
- 惜别
- 宴会
- 赠别
- 同情
- 写风
- 寓人
- 回忆
- 农民
- 典故
- 宫怨
- 言志
- 隐居
- 西湖
- 宴饮
- 评论壮志